百家争鸣 -> 产业经济
神五神六成功“飞天”,我国轿车工业何去何从?
作者:董登新    发布:2005-11-02    阅读:2513次   

  在短短的两年内,我国的载人飞船神五、神六已是两度“飞天”: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从返回仓顺利跨入轨道仓。两年后,神七就会将我们的宇航员送入太空行走;之后,还有“嫦娥奔月”工程将更加激动人心。现在,中国已是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有能力将人类载入太空的国家。据说,在神五神六身上,从内到外全是绝对国产、国人技术,没有引进任何的国外技术,哪怕是一颗螺丝钉!这是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此时此刻,我们不妨冷静下来想一想:神五神六已经“飞天”成功,我国的轿车工业的明天该何去何从?
众所周知,轿车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由于它的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行业辐射性强,而且同时兼备军民两用的特色,因此,世界上许多经济强国或经济大国都将它列为支柱产业,给予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
  应该说,从新中国成立开始,我国的汽车工业就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并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是几代人的心血。时至今日,当我们再回过头来审视时,我们究竟从中得到了怎样的结论?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的30多年间,我国重点发展了载重货车及各种客车,并独立自主地研发了拥有完全国人知识产权的、中外驰名的一系列国产品牌,如解放、东风、黄河等。这是一个“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年代。当时,我们也拥有了自主品牌的国产轿车——红旗,它曾是我们几代人的骄傲。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们开始对汽车老产品(解放、跃进、黄河车型)升级换代,从而结束了30年一贯制的历史。一方面调整商用车结构,改变“缺重少轻”的生产格局;另一方面则建设轿车工业,引进技术和资金,生产国产轿车逐渐形成生产规模。
  80年代中期,我们开始走上了中外合资发展中国轿车工业的快速通道。1984年1月15日,首家中外合资汽车企业——中美合资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开业,生产当时的美国汽车公司切诺基XJ系列四轮驱动越野车。随后,一汽、东风和上海也都纷纷走上了中外合资合作的道路。
  1988年我国汽车年产量首次超过50万辆;1992年首次突破100万辆。
  1994年3月12日,国务院批准中国第一部产业政策——《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它明确指出:“为把我国汽车工业(含摩托车工业)尽快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改变目前投资分散、生产规模过小、产品落后的状况,增强企业开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装备水平,促进产业组织的合理化,实现规模经济,特制定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通过本产业政策的实施,使我国汽车工业在本世纪末打下坚实的基础,再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2010年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迅速发展。”
  自199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公布实施以来,中国汽车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汽车生产能力大大提高,目前已基本满足了国内市场90%的需求。汽车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产生了质的飞跃,汽车市场及消费环境大为改善,轿车已经进入家庭。
  从1992年全国汽车年产量首次超过100万辆,到2000年的年产量首次突破200万辆(其中,轿车60万辆),我们花了8年的时间,名列世界第11位。
  2002年,我国汽车年产量突破300万辆(其中,轿车109万辆),比上年增长39%,名列世界第五位。
  2003年,我国汽车年产量突破400万辆(其中,轿车202万辆),比上年增长37%。
  2004年,我国汽车年产量突破500万辆(其中,轿车280万辆),比上年增长14%,名列世界第四位。
  2004年,世界汽车年产量前三强分别是美国(1199万辆)、日本(1050万辆)、德国(557万辆)。照此趋势,2005年,中国汽车年产量超过德国似乎已不成问题,也就是说,2005年中国汽车年产量将会名列世界第三位。
  如此看来,中国汽车工业(尤其是小轿车)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令人惊喜的眼前数据,除了成绩有无问题?如何看待这些数字惊喜背后的真相?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国最大、最强的三大汽车生产基地究竟都生产了什么样子的“国产”汽车。满眼望去,除了洋品牌,还是洋品牌。例如,一汽生产的奥迪、捷达、宝来、高尔夫、开迪、马自达等;东风生产的雪铁龙、标致、本田、日产、起亚等;上汽生产的桑塔纳、帕萨特、波罗polo、高尔、凯迪拉克、雪佛兰、别克等。据说这些车系的核心技术或知识产权全是洋人的,甚至就连汽车模具都要靠进口。有人说,日美和欧洲已经占据了汽车工业的最高端、最前沿,赶超它们万万不能。事实真是这样吗?为什么代表高尖端科技水平的神五神六都能成功飞天,一个小小的轿车我们为什么就拿不下来呢?这不是长他人的威风、灭自己的志气吗?
  其次,再来看看我们即将排名世界第三的汽车年产量是如何产生的。我国大陆31个省市,只有西藏、青海、宁夏、新疆4个省不生产汽车(整车),其余27个省市均生产汽车(整车),其中,有20个省市生产轿车(整车)。汽车年产量少的省,每年产量只有几百辆;年产量超过20万辆的只有8个省。目前,我国汽车年产量约500辆,跟国外单个大厂一年的产量相差无几。另外,我们也有不少汽车厂年产量仅有几千辆或三、五万辆。这种小规模分散经营的格局,不仅有损技术研发的规模效益,而且不利于中国汽车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更不利于整个产业的做大做强。

  最后,再来看看我们的“国产”汽车都销售到了哪里。2004年,作为我国最大最强的汽车龙头,一汽产销超过100万辆,其中,年整车出口仅占1万辆。由此可见,中国汽车产量的绝大部分主要是“内销”给了自己的国民。也就是说,我们的“国产”汽车基本上可以算是仍未真正走出国门。

  此外,我们也在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2002年以来,中国轿车年产量呈直线上升,百姓购车热情似乎始终不减。13亿人口会不会像普及手机那样去普及小轿车呢?现在我们不是有许多上班族都时兴两部手机(一部小灵通,一部全球通)吗?有趣的是:现在也有少数家庭已拥有了两部或三部小轿车。目前,这样的现象虽不多见,但与手机当初的普及情形已很类似。

  当然,无论中国家庭是否普及小轿车,只要你将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你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否则,你就只能做别人的加工厂或装配厂,你就会永远受制于人,再大的消费市场也只能是为人作嫁。尤其是,我们中国汽车工业在经过了90年代末21世纪初的第一轮快速增长后,下一个五年或下一个十年,它必将会面临三大难题:一是技术国产化;二是出口导向;三是城市道路与停车位。如此庞大的一个支柱产业,当然不能永远建立在外国技术垄断的威胁之下,而且国内市场总有饱和之时,因此,“走出去”、开拓国外市场是大势所趋且迫在眉节。此外,国内大城市的拥挤不堪的道路及停车位的严重短缺,这将是困扰中国大城市家庭普及轿车的最大拦路虎!这三大问题如不能有效解决,中国汽车工业的明天就很难乐观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