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宏观经济
我国经济空间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作者:肖金成    发布:2005-12-21    阅读:2327次   

 建议将全国划分为7个经济合作区,1个特色生态经济区,我们将其命名为“7+1”经济区。青藏高原地区、新疆和内蒙古西部地区地域广阔,生态脆弱,难以形成完整意义上的经济合作区,应在生态环境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发展特色经济,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保护生态,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将其定位为特色生态经济区。其他经济合作区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分工和协作,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通过改善和优化空间结构,提高空间经济效率来缩短发展时间,已成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空间结构涉及到客观和主观、物质和意识等多方面因素,具有发展的路径依赖和不可逆性。因此,调整空间结构不仅直接关系到现阶段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而且构成未来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我国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问题及调整思路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人口分布状况差别很大。从空间分布结构上看,我国地区之间在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等方面存在严重的空间结构失衡现象。对这一空间结构失衡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是寻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一)我国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

 1.经济活动和人口集中于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由东向西梯次降低

 从经济活动在东、中、西部的分布看,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并且这种趋势与日俱增。目前,土地面积仅占全国14%的东部地区创造了约占全国60%的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比重比建国初提高了约9个百分点。

 由于经济活动和人口在东、中、西部分布具有东多西少的特点,因而从单位土地面积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和所承载的人口看,表现为“东密西疏”或“东高西低”,并由东向西梯次降低。我国经济密度和人口密度由东向西梯次降低这一特征的形成,最初的和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水资源、土地和热量的地区差异。正是由于东这种差异,使得经济活动和人口聚集出现了较大差异,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循环累积效应,才形成了今天这样的格局。这样的格局,是长期形成的,是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在处理地区之间关系时,国家的决策者也好,广大的普通百姓也好,对此要有深刻的认识,切忌人为地去改变这一基本格局。

 2.工业布局呈现出“南轻北重”的特征

 以全国地理中位线的北纬35°线为界此界以北为北方区域此界以南为南方区域。在工业生产领域,南北区域基本上保持着上世纪80年代已形成的“南轻北重”的特征。1999年轻重工业比重北方区域为33%:67%,而南方区域为48%∶52%;在全国轻工业总产值中北方区域占30%,而南方区域所占份额高达70%。这种“南轻北重”的工业分布格局,也主要是由于能源、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所决定的。由于煤炭、铁矿、石油这些最基本的重工业原料主要分布在北方,因而北方历来都是我国最主要的重工业基地地方政府投资重点也常常放在重工业领域,由此必然形成“南轻北重”的工业布局。但随着我国铁矿、石油等资源短缺状况加剧和对外开放力度加大,我国已经并将继续坚持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南方的沿海和沿长江地区出现了利用国外资源加快发展重工业的势头。同时,北方地区也在加紧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轻工业。因此,从未来发展看,“南轻北重”的工业格局会逐步发生变化。

 3.资源分布空间结构失衡

 我国资源分布空间结构失衡在南北地区之间的主要表现是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分布的严重不均衡。在矿产资源方面,北方地区拥有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全国90%的煤、60%的铁、99%的石油集中分布在该地区,但19%的水资源拥有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比之下,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更加明显。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很不均衡,占全国耕地64%的北方地区只占有全国19%的水资源,而且随着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地区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短缺的水资源对北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的瓶颈制约日趋明显,水资源危机日益严重。可以说,不解决水资源危机问题,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和华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就难以保证。

 (二)我国空间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差距有拉大的趋势

 具体表现为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和省域内中心与边缘之间存在日益扩大的差距。

 东西部发展差距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2001年人均GDP,东部为12070元,西部为4942元,东部与西部的绝对差为7128元,相对差为144.23%。

 城乡之间的差距由来已久。2002年,从统计数据看,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农村居民收入的比率为3.1。事实上,这个数据还不足以表明城乡差距,实际的差距还要大。考虑到城镇居民享受到各种社会福利,城乡居民收入比值要达到4。原因是,由于城市居民享受的各种福利性补贴无法统计,如教育、住房、医疗,以及公共品的消费,比如用电、公交等,实际收入被低估;而农民收入可能被高估,如果扣除农民收入中不可交易的实物性收入,以及农民收入中要用于第二年生产的生产资料,其收入更低。

 省域内中心与边缘地区之间存在的差距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根据2001年的统计数据,我们将省会城市所在地区与该省人均GDP最低的地区进行了对比,平均差距为4.45倍。由此可见,经济发展差距最大的并不是东西部的差距(2001年平均差距东部为西部的1.44倍)和城乡之间差距(2002年城乡之间的平均差距为3.1倍),而是省域范围内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之间的差距。省会所在地区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并出现了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以省会为中心,由近及远,经济发展水平随距离而递减,经济发展差距随距离而递增,省际边界地区绝大多数为欠发达地区。

 2.我国在空间开发秩序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空间开发日益活跃,在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空间开发秩序的混乱,给区域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产生巨大危害。

 资源开发无序,粗放式、掠夺性开发问题严重。近些年来最突出的表现为对煤炭及其他部分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旅游资源的无序开发;盲目发展各类开发区造成占用大量耕地、土地资源流失;城镇建设盲目超前,产生恶性攀比和资源浪费;流域开发缺乏统筹规划,造成流域上下游冲突不断。

 3.应按何种模式进行区域分工不太明确

 区域之间需要进行分工,也应该进行分工,这是区域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因为只有实现了分工,才能形成专业化生产;专业化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或东部、中部与西部这种区域划分,作为分析地区间的发展差距或确定国家的区域发展优先顺序是有重要意义的,但作为区域分工的区划方案,显然是不合适的。

 4.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还不够顺畅

 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要素流动看,劳动力流动的主导方向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但这种流动受到城市就业壁垒、享受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限制。与城市工业部门相比在农业部门和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其边际收益较低。但是在相当长时期内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受到限制。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包括对农民在城市就业进行行业限制有些行业不允许农民加入严格控制对农民发放营业执照和对农民进行定期性清理等。享受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又从另一个方面限制了农民进城就业。如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入学要支付更多费用,农村户口居民在城市居住享受不了最低生活保障。

 5.某些区域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

 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这些年,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尤其是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崛起,使得本来就紧张的人地关系问题更加突出,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严重。如何正确处理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之间的关系,是摆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土地浪费现象。我国东部地区城市用地增长明显高于人口增长,城市用地规模存在过度膨胀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土地处于闲置未用状态。

 (三)调整我国空间结构的思路与对策

 经济区域应是未来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空间组织系统,对于它们的宏观调控应立足于提升综合竞争力,坚持立足于动态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分工协作原则。经济区的确定主要应发挥两大作用:一是经济区的各地区间要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突出中心城市的作用,各地区与中心城市间的联系要做到畅通而快捷,重大基础设施要尽量做到共享;二是以经济区为基本单元进行区域性空间规划,将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各类功能区的划分、城镇体系的构建等,纳入空间规划,合理确定空间布局。

 根据上述思路,建议将全国划分为7个经济合作区,1个特色生态经济区,我们将其命名为“7+1”经济区。青藏高原地区、新疆和内蒙古西部地区地域广阔,生态脆弱,难以形成完整意义上的经济合作区,应在生态环境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发展特色经济,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保护生态,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因此,将其定位为特色生态经济区。其他经济合作区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分工和协作,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1.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以广州、香港、厦门等城市为中心,包括广东省、福建省、海南省、广西区,湖南省、江西省的部分地区。还包括港、澳、台地区。

  2.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长三角)。以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为中心,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的南昌、景德镇、鹰潭、抚州、上饶等五个市。

 3.泛渤海经济区。以北京、天津、青岛等城市为中心,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10个地市,内蒙古七个盟市。

 4、泛东北经济区。以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为中心,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的呼伦贝尔、通辽、兴安、赤峰等四盟市。

 5.中原经济区,以武汉、郑州为中心,包括湖北省,河南省,湖南省的岳阳市、张家界、常德,江西省的九江市。

 6.西南经济区,以重庆、成都、贵阳、昆明等城市为中心,包括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除迪庆、怒江以外的地区,四川省除甘孜、阿坝、凉山外的地区,陕西省的汉中、安康市。

 7.陕甘宁青经济区,以西安、兰州市为中心,包括陕西省除汉中、安康以外的其它地区,甘肃省除酒泉、张掖、金昌、武威、嘉峪关、甘南以外的其它地区,宁夏区,青海省的西宁市、海东地区,山西省的运城市。

 上述各区域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各不相同,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且内部的经济联系已经较为紧密,未来,国家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完全可以以此为基础架构起比较理想的全国经济分工与协作体系。

 (二)促进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快速发展

 根据我们的预测,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山东半岛、闽东南、辽中南、成渝、武鄂黄九地区、中原九大地区是支撑我国未来发展的经济高增长地区。

 重要发展潜力地区的提出是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条件的差异性,而在未来的生产力布局中不得不考虑采取人口集中化、经济活动集聚化战略,即选择重要发展潜力地区作为未来人类经济活动重点区域,以逐步调整我国人口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格局,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有下列地区将成为我国的重要潜力增长区:沪苏浙、珠三角、京津冀、东北、成渝、山东、闽东南、武汉长沙南昌、中原、关中等十大地区。

 (三)着力解决好“问题地区”的问题

 土地资源短缺地区、水资源短缺地区、资源型城市及老工业基地、粮食主产区、生态脆弱地区以及贫困地区,都属于“问题地区”。根据这些“问题地区”不同的情况与困难,国家应采取不同的政策和措施进行支持。

 (四)改善人口布局,引导欠发达地区人口向发达地区流动

 根据相对资源承载力法和适宜人口密度法计算,我国西部地区综合资源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而东部地区则处于富余状态。我国西部地区适宜人口密度远远低于实际人口密度,人口压力大,人口超载严重,东部地区适宜人口密度则高于实际人口密度,人口压力较小。如果再考虑到我国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我们调整人口地区分布的主要方向是从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转移,使GDP和人口占全国的比重逐步趋向一致。

 (五)坚定不移地推进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是提升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惟一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城乡之间差距的根本措施。应尽快废除不合理的导致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建立新型的全国统一的不歧视农民的居民登记制度;出台一系列降低进城门槛的政策措施;搞好具有较强公共物品性质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