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其他
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学理分析※
作者:刘润葵    发布:2005-12-29    阅读:2292次   

一、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范畴对象

1978年开始的中国经济改革是市场取向的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有竞争就有胜负,就有输赢。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是客观存在。我们研究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的目的是争取“双赢”。

1、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范畴来源

中国市场化取向改革的20多年里,对于“三农”问题,中共中央发了7个“一号文件”;工人问题,这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是个核心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人的弱势地位仍然是各种政策的聚焦点;个体工商户虽然还没有提上理论研究的日程,但个体工商户在活跃市场、解决就业、稳定社会中的作用,国家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中小企业问题,政府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直至2002629日“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这样,对它们进行科学抽象和综合研究,就存在一个客观的现实基础;把这个群体共同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共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共同的要求和愿望,抽象出来进行综合研究,是理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

2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具体对象

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就是在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市场活动主体。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与社会保障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不同。第一,前者具体是指农民、工人、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主,偏重于对象的机会缺失,后者具体是指老、弱、病、残以及妇女和儿童,偏重于对象的生理特点或生活状态;第二,前者一般都有劳动能力,一部分人还有科技能力和管理能力,其中不乏创造性人才,需要的是公平、合理的机会,后者一般都缺乏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需要的是社会的救济和关爱;第三,前者与后者有个转化过程,当工人失业、农民流离失所、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主破产关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就降落为社会保障意义上的弱势群体,所以研究前者目的是为了创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避免前者“降落为”后者的可能性,研究后者目的是为了完善社会分配救助办法。这也是社会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的区别。

3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研究意图

第一,从基础理论上说,研究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是为重建社会经济学做准备。西斯蒙第181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新原理或论财富同人口的关系》是社会经济学的奠基著作,可诞生之日起就不为社会主流观点所认同。时间过去差不多200年了,社会经济学仍然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入主流社会的研究视野。社会经济学的尴尬地位除了历史和社会的各种偏见之外,主要还是社会经济学自身的缺陷。其一,西斯蒙第不应当把社会经济学归结为社会财富分配问题。西斯蒙第他始终如一地维护劳动人民的利益,主张“财富正是属于人而且为人所享受的”,他为社会经济学奠定了坚实的前提和基础。可是,他把劳动人民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和社会不公平待遇看成是社会再分配或社会福利问题,他居然说“从政府的事业来看,人们的物质福利是政治经济学的对象”,这就为社会经济学向福利经济学方向发展埋下了伏笔。实际上也是这样,从英国经济学家与改良主义者霍布森开始,社会经济学的要求就被淹没在福利经济学的内容里面了。其二,社会经济学不应当总想改造经济学。无论是西斯蒙第,还是霍布森,总是一个劲地对经济学评头品足,总在“纠错”,总想“力挽狂澜”,改造经济学。如此一来,既不能正确评价经济学的功过,也失去了自我。客观地说,一门学科只能有一个中心,现代经济学对国民财富增长极其办法开展研究,这本身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过错;从主观上讲,几代人形成的固有观念和知识框架结构,那能说改就改。所以,学科分离是势在必然,社会经济学应当有自己的确定的研究对象和适合自身对象特点的研究方法,再也不能“越位、错位”,干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了。

到目前为止,社会经济学内部已经形成了两个流派,一个是古典传统“福利导向”的社会经济学,简称“福利学派”;一个是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等人在“经济帝国”思想支配下创建的社会经济学,简称“帝国学派”。我们研究方向的定位是“边缘学派”。“边缘学派”与“福利学派”的区别在于,作力点不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而是发现或设计新的社会运行机制,使我们所关注的社会群体有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的公平机会;“边缘学派”与“帝国学派”的区别在于,作力点不是分析解剖妨碍人们“清休”、影响人们安全的各种社会现象,而是要对形成物欲横流、以强凌弱社会的运行机制进行全面反思。

第二,从社会实践意义上说,研究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是为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支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制度基础。这种关联关系,通过分析科学发展观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背景,了解研究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的着力点,就能看出来。

科学发展观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背景,一是允许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面临的新情况。非均衡、非平衡发展是经济运行的常态,允许部分人先富起来是这种经济运行状态在政策上的反映。可是,由于计划经济思维惯性,“允许”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渐演变为“让”部分人先富起来。“让”就是吃“政策偏饭”。“政策偏饭”,再加上各种违规操作,经济就向着两极分化的畸形方向发展了,主要表现就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二是GDP增长翻番目标面临的新问题。200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800美元以上,从总体上基本实现了小康目标。可是,从科学意义上说,人均GDP目标本身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上实践中的盲目蛮干、急于求成和好大喜功,整个经济的发展方向偏离可持续发展目标却越来越远了,主要表现就是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三是发展理论面临的新动态。当代发展理论研究出现了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新的动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多目标多方面的发展观,取代了以物为中心的增长观;发展从对进步的关注,扩大到对发展引起的问题和代价的重视;从单一的地域性发展模式到作为世界性现象的发展观的转变。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全面分析了中国社会发展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动态,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第四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对发展科学理论宝库的新奉献。

研究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的着力点通过比较才能说清楚。主流经济学从新古典开始(19世纪前后),研究问题的着力点是《国民财富的增长和办法的研究》,也就是研究如何把“蛋糕”做大的问题;福利经济学着力点是研究国民收入再分配问题,也就是研究如何公平、合理地切割“蛋糕”;以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及其转化机制为对象的社会经济学,起着力点是把“蛋糕”做得更大、更香、更甜,力求探索出一种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历史发展不再以牺牲穷人或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代价、为成本。这种探索与“帕累托改进”相通,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相通。

如果占总人口80%以上的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地位得到改变,并能获得平等发展机会,那么这个群体不但能组织生产自救,还会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生力军,成为“中等收入者”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稳定的强大柱石。这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

二、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历史地位

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在近代文明史的发展进程中被彻底“边缘”化了。

1、农民——现代文明征服、改造、剥夺的对象

资产阶级领导下的工业文明,农民被征服、改造、剥夺的状况,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的“所谓原始积累”写得就一清二楚,社会主义国家的农民是不是被征服、改造、剥夺的对象,国外不讨论。我们中国自己,无论是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后,分析一下城市扩张机制以及反过来看城市对农民的态度就明白了。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城市人口需要扩张,这些没有问题。那么中国城市人口是怎么扩张的呢?中国城市以严格的户籍制度为基础,通过高考制度把农村的人才扩张到城市来了,通过义务征兵制度把农村的强劳动力扩张到城市来了,通过“民工潮”把农村的能人(民工买一套房子就可变为城市居民)扩张到城市来了,这就是中国城市人口的扩张机制。结果农村成为向城市输送人才、能人、强劳动力的基地,老、弱、病、残、妇女和儿童滞留农村。

城市怎么对待农民呢?计划经济时代的“剪刀差”不提了,就说现在。先看看我国最发达地区广东省的农民工:广东省总工会2005年初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珠三角76.3%的进城务工人员月工资水平处于1000元以下,10011500元占17.5%,501100063.2%,500元以下占13.2%。而他们的生活成本却达到每月500元左右。调查还表明,珠三角地区农民工月工资12年来只提高了68元,13.2%的进城务工人员入不敷出,63.2%的人没能攒下多少钱。客观地说,这种征服、改造、剥夺的方式还比较“规范”、比较温柔,看看全国各地的“政绩”工程,干活的众多农民不但得不到回报,反而倒贴,据《2004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说,截至2004年底,全国建筑领域历年拖欠的农民工工资是332亿元。至于政府倒卖农民土地,从2000年到现在,单就这一项就赚9300亿人民币。这种政策,用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林凌的话来说,“实质是用低廉的价格对当地老百姓生存和社会保障条件的剥夺”。

农民成为现代文明征服、改造、剥夺的对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需要研究和讨论的问题是形成这种社会关系的各种原因,以及建立新型社会关系的内在机理和外部条件。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面对的基本问题。

2、工人——社会“劳资矛盾”中的次要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就是在矛盾双方中处于被支配地位的一方。工人在社会“劳资矛盾”中是否处于被支配的不利地位,资本主义制度下,亚当斯密有过明确而又十分深刻的分析,现在情况是否有所变化,因不是我们的重点讨论内容,暂不置评。中国人口众多,经济不发达,劳动力市场将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是买方市场。因此,从总的方面看,中国工人在社会“劳资矛盾”中处于被支配的不利地位,也将维持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但是,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又处于经济转轨时期,所以涉及到某地某时具体企业的“劳资矛盾”,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一,海尔类型企业内部工人的地位。海尔原来是集体所有制企业,不存在“劳资矛盾”;后来海尔上市成为公众公司,“劳资矛盾”出现了,随之海尔内部成立了“职工持股会”;据目前获得的资料,在整个海尔集团内部,“职工持股会”处于矛盾双方的支配地位。与海尔相似的企业还有浙江的横店集团,横店集团叫社团所有制,进入横店集团的社会成员都享有所有者的权利,横店集团总裁对社团所有者负责。另外一种情况是中小国有企业改制后的股份制企业,比较规范的操作办法是这样,企业总产中,政府初始投资部分为物权,扩张部分为产权,产权是物权所有者和劳动力所有者历年的沉淀,所以国有企业净资产在与社保部门处理好退休和将要退休职工的问题之后,就由国资部门与企业职工按照一定比例分割,国有部分再由企业职工出资买断。

第二,江苏华西村模式内部工人的地位。江苏华西村模式在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具有普遍性。华西村模式原本是集体性质的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招收了大批的外来工人,外来工人除了工资之外,没有其他权利,所以这样的经济组织内部的“劳资矛盾”实质是一部分劳动者与另外一部分劳动者的矛盾,外来工人处于矛盾双方中的被支配地位。

第三,典型的私有制企业内部工人的地位。不管是大型私有制企业,还是中小型私有制企业;无论是自我生长发育起来的私有制企业,还是非“国有化”过程中改制后的私有制企业,通称典型的私有制企业。私有制企业内部工人在“劳资矛盾”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第四,典型的国家所有制企业内部工人的地位。典型的国家所有制企业诸如电力企业、石化企业,也就是完全由政府投资兴办的企业。判断典型的国家所有制企业内部工人的地位,就如同判断典型的私有制企业内部工人的地位一样地简单,因为典型的国家所有制企业内部工人没有所有者所拥有的管理者任命权、重大问题决策权、利益分享权三项基本权利,所以说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但是,判断典型的国家所有制企业内部工人的地位,一方面受意识形态的束缚,社会还莫名其妙地把国家所有制与社会主义所倡导的公有制等同起来,意识形态代替了理性分析;另外一方面是国家前几年通过“抓大放小”政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使问题更加复杂化了。

3、个体工商户——一个被社会遗忘的角落

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资料介绍,我国个体工商户1999年是3160万户,从业人员是6240万人;2004年是2351万户,从业人员是4587万人。无论是6千多万人,还是4千多万人,在国际上已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了,却没有受到社会的应有重视,至少在学术理论界是如此。

说个体工商户是一个被社会遗忘的角落,无意用文学语言进行夸张描述。我们通过学术检索,研究个体工商户的学术专著只见到时宪民先生的《体制的突破──北京市西城区个体工商户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另外就是一些零星的调查个体工商户的实证分析了。

4、中小企业主——风雨飘摇中的小资产阶级

中小企业主是经典意义上的小资产阶级。《共产党宣言》把社会的阶级构成区分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其余叫“中间等级”,风雨飘摇无疑是指中小企业主在革命风暴中的不确定地位,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虽然对“中间等级”分得更细,描写得也更加生动具体,总的来讲还是对他们在革命风暴中不确定地位的刻画。现在搞建设了,由于历史、社会和自身等各种综合因素的作用,用风雨飘摇来描述目前中小企业主的生存状态仍然是切合实际的。

前面的分析文章多次提到,在资产阶级领导的工业革命时代里,就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是生产力的内涵;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资产阶级征服农民、改造农民是那个时代的生产关系;就国家与国家的关系而言,帝国主义征服、改造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是基本的国际关系。所以,优胜劣汰、弱肉强食、你死我活等成为资产阶级领导的工业文明时代的基本理念。征服和改造的价值观主导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崇拜大、羡慕大、追求大,成为时尚。就是现在,人们还是认为,集中化是生产力发展的方向,跨国公司或“航空母舰”才是实力的象征,他们把社会化生产与大生产画上了等号,所以把企业“做大做强”几乎成了各级地方政府的施政纲领,“又小又弱”的中小企业除了考虑充分就业时想到它之外,平时不会进入人们视野之内的。可以想见,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小企业主心中无数、六神无主就很自然了。另外一方面就是自身生产方式存在的问题。有人说,市场经济是能力经济,是实力经济,这话有道理。中小企业主和农民、工人、个体工商户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之所以被“边缘”化,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他们分散、孤立地生存和发展方式,不适应社会化生产的发展要求,所以经受不住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的冲击和洗礼。

三、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

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指工人、农民、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主,原生态是指他们分散、孤立地求生存谋发展方式;其新生态是指他们在不改变独立性的前提下,按照各自的方式组合起来,以群体的方式求生存谋发展,具体是指农户经济联合组织、工人作为劳动力参与条件的职工持股会、个体工商户组合和中小企业集群。

(一)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的研究现状

1农户经济联合组织的研究现状

中国是研究农户经济联合组织的大本营。农户经济联合组织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中国农民发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面对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而又创造的一种新的生存和发展方式,诞生之日起就显示出无穷的生命力与巨大活力。

2工人作为劳动力参与条件的职工持股会的研究现状

工人作为劳动力参与条件的职工持股会,实践中有,比如海尔职工持股会就是这样的组织,理论上的研究基本还是空白,因为学者们只知道美国企业中职工以个人掏钱为条件的职工持股会,所以就把海尔职工持股会的基金叫做流失的国有资产。

从理论上说,企业的职工持股会可以划分为以“物”为本的职工持股会和以“人”为本的职工持股会两种模式。美国企业那种职工持股会,因为职工的股东身份是自己掏钱买的,而不是以他的工资收入作为股东身份的认定依据,所以这种职工持股会就是以“物”为本的职工持股会。按照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观点,职工的工资既是劳动力维持自身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本钱,也是职工对所在企业投资的本钱;任何企业,只要招人,那个人的工资就是他投资的本钱,他就是企业的合作伙伴,就是企业的股东;这种职工持股会就是以“人”为本的职工持股会。

3个体工商户组合的研究现状

什么是个体工商户组合?成都市荷花池市场是典型的个体工商户组合。成都市荷花池市场,是成都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所属的大型商品综合批发市场,于1986年建成并营业。经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占地0.6平方公里,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营业面积的规模,拥有服装、纺织品、针织品、鞋类、小百货、玩具等十二大类商品的专业市场,有近3万个注册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年成交额55亿元,成为我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多、运作规范的大型综合批发市场,是全国十大贸易市场之一个体工商户组合研究还是一个未开垦的处女地。

4、中小企业集群的研究现状

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研究只有10多年的历史。“集群”一词最初见于波特著作《国家竞争优势》1990年英文版。中国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研究的代表作有仇保兴的《小企业集群研究》(1999)、王缉慈的《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2001)和陈雪梅等人的《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2003)。

(二)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的学理基础

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原生态与新生态的关系,就是要素与复合体的关系。系统科学创始人贝塔朗菲认为,“组合性特征不能用孤立部分的特征来解释”,“复合体特征与其要素相比似乎是‘新加的’或‘突现的’”。

1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可以获得集聚经济效益。马歇尔在1890年的《经济学原理》中认为,集聚经济可以带来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就是一种集聚经济,可以给他们带来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

2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可以降低交易费用。科斯1937年的《论企业的性质》一文阐明,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小数目条件、机会主义等导致市场活动主体交易费用增加,节约交易费用就成为企业组建的推动力和催化剂。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能起到“企业”一样的作用,降低交易费用。

3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有利于技术创新。熊彼特在1934年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社会创新的思想,他在书中特别强调,创新的前提是适宜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就创新的前提和氛围而言,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的优越性是任何大公司所无法比拟的,美国、欧洲发达国家70%的技术创新成果来自中小企业就是证明。

4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有利于社会稳定。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是竞争,竞争使社会充满活力,但又使社会不稳定。现代企业制度即股份公司制度可以缓解市场经济内稳定性差的弊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原生态,出生快,死亡也快,无法起到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有自己的活动基地,有自己的品牌和广阔市场,稳定性一点也不比现代企业制度逊色。

(三)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的社会意义

1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是这个群体融入社会的最有效方式。黑格尔说“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即历史发展往往是以牺牲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代价、为成本。这种“罪恶”历史的存在固然有社会其他方面的原因,但是,分散、孤立地求生存谋发展方式则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在历史的进程中被“边缘”化的内因。

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既是改革开放的新生事物,又代表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不但会逐渐废除不利于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制度、习惯和观念,而其新生态又使他们不断适应社会化生产发展要求,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因此,社会必将恢复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原本就是社会脊梁、社会中坚的崇高地位。

2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为“彼此适应、相互提高”新型社会关系的形成开了先河。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具备企业集团的社会功能,但形成机理不一样。企业集团以资本为纽带,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以频繁交往、信息不对称偏差极小为纽带。所以,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成员之间,其新生态组合体之间,肯定有矛盾,肯定存在竞争,但是,由于实力的原因,使得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成员之间和组合体之间不可能有“征服、改造”别人的优越感和野心,相反,“彼此适应、相互提高”才是他们力量的源泉。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为“彼此适应、相互提高”新型社会关系的形成开了先河,不是因为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成员们是什么先知先觉,而是命运使然。

3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为经济周期微波化趋势开辟了新的渠道。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市场不确定性和劳动者队伍贫困化趋势双重作用的结果。市场不确定性的直接结果是产销不对路,劳动者队伍贫困化趋势的市场反映是需求不足,矛盾尖锐化时便是经济危机的爆发。

经济周期有可能由过去的大起大落走向微波化,决定的因素是市场不确定性和需求不足的缓解。现代信息社会一个汽车高速公路和一个信息高速公路再加一个通讯技术的个性化特征,市场不确定性问题基本得到缓解,需求不足矛盾突出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缓解需求不足矛盾的办法,但是,社会保障制度终究属于社会财富再分配范畴,资金来源一是财政拨款,二是劳动者自己即期消费的转化,三是富人的捐赠,资金来源有限,所以社会保障制度缓解需求不足矛盾的作用就十分地有限了。

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新生态适应社会化生产的发展要求,能遏止劳动者队伍贫困化趋势,不但可以避免财富集中于少数人的社会弊端,而且需求不足顽症就有了根治的可能,经济周期微波化趋势就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四、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价值诉求

我们研究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只在强调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是要强化某种意识形态。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对富人只是羡慕并渴望富,而不妒忌和仇富,这当然是指正当、合法经营致富;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对公权有期盼,但不存在奢望,因为他们有自立于社会的能力,不需要特殊照顾;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的充分理解,而不需要怜悯恩赐,因为他们的动机是把“蛋糕”做得更大、更香、更甜,不再含有肮脏的血腥味,而不是觊觎多切割一块“蛋糕”。

(一)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主张机会均等,反对政策歧视

目前社会环境对每个市场活动主体是否机会均等,是否存在政策歧视?以我们这次社会调查的事实为例。四川乐山市五通桥一家加工汤圆粉子的中小企业,面临一个困境:收购农民的糯谷一次性地积压资金几十万元,怎么办?对农民,不能打白条,有合同;向发展银行贷款,银行不借;企业信誉不好?在同一行业中,该企业是农业部在全国认可的两家“绿色食品”之一。这里明显地存在着规模歧视和所有制歧视,因为过去国有企业收购粮食时发展银行就提供低息贷款。

再看企业内部的分配制度。我们调查的每一个企业,内部分配制度都拉开距离了,他们都很重视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他们依据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知识就同物力资本一样,有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智力是一种投资。所以在国有中小企业的改制过程中,当国有资产从中小企业退出之后,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自然就成了企业的老板。我们排除“官商勾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之外,应当承认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问题在于,在企业中下苦力的所谓“蓝领”的地位应该怎么确定?

千百年来,“苦力”没有权利、没有机会参与社会收益的分配,这种制度一直延续至今。我们即便是按照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解释,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知识需要学习、需要积累、需要投入,所以是资本,那么“苦力”的能力就不需要学习、不需要积累、不需要投入,就不是资本?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是“大资本”,没有问题,“苦力”是“小资本”的身份社会总该承认吧?!

规模歧视、所有制歧视、苦力歧视交织在一起的“三重歧视”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地位不断恶化的要害所在。

(二)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主张操作公开,反对幕后交易

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公开透明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经济运行机制的幕后交易,不仅仅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受到深深的伤害,而是把整个社会推到了危险的边缘,反对幕后交易是整个社会的共同呼声。问题的关键在于,几亿农民所在的农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不通,所谓“天高皇帝远”,社会经济运行机制既无法公开、透明,也无法监督是否真正公开、透明。“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蓝图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成都市蒲江“土地整理”经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十分宝贵的范例。

所谓“土地整理”就是在农民自愿、政府支助的前提下,为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由公司在科学规划和符合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对该区域内的人居、土地、道路设施进行重新组合和提升的活动过程。该项目共规划并建设成了“柳溪小区”、“彭河小区”和“李营小区”三个现代化的农民集中居住区。蒲江“土地整理”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民间资金,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民收入,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让农村人口也能公平地享受物质、文化、精神成果,这为城乡一体化探索出一个新路子,也为今后进一步科学地推进土地整理项目积累了经验。其更深层的意义还在于,通过‘土地整理’,不但使农民感受到什么是规模经营,什么是集约生产,而且为他们组织起来实现各种联合,提供了沟通的平台和契机,也为在农村实现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公开、透明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主张分配公正,反对无偿剥夺

随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人们开始认真反思过去那种财富增加靠牺牲子孙的利益(非可持续发展)、靠牺牲社会的利益(负外部性)、靠牺牲劳工的利益(血汗工资制)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特别是当共和国的总理亲自出面帮助民工讨工资的事情出现后,唤醒了理论家们的社会良知,站出来为中国劳动者不公正待遇打抱不平。可是,社会既得利益集团及其代言人又站出来抽象地谈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要求学界谨防在“鼓吹增加工资”的同时唤起平均主义的诉求。

抽象地讨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一个永远也说不清的话题,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平均主义一般是指处理劳动者之间劳动报酬的一种分配办法,而劳动者和老板之间从来就没有过什么平均主义,当然也就不会有公正过了头的问题,这是一。其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平均主义”是指西欧各国曾经推行过的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制度,面对的是社会保障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即老、弱、病、残、妇女和儿童,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才刚刚起步,担心公平过了头,完全是无的放失。其三,社会资源配置的“平均主义”否定对象是特权理念和特权制度,以及各种不合理摊派,面对的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即农民、工人、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主,这种要求是科学发展观提出后人们才明确意识到的,试问,谁才反对这种“平均主义”?其实,效率与公平是可以同时兼顾的正相关关系,而不是此消彼长的相生相克关系。

机会均等,操作公开,分配公正,这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的价值诉求,毫无疑问,它也是现代社会健康、有序运行的保证,同时还是现代社会健康、有序运行的尺度。

 

主要参考资料

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M],何钦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

马克.A.卢兹:《经济学的人本化溯源与发展》[M],孟宪昌主译,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理查德.斯威德伯格:《经济学与社会学》[M],安佳译,商务印书馆,2003你年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
※ 本文是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资助西部地区研究项目“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研究”(批准号05XJL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研究过程中,得到原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林凌教授、原四川省农委主任赵文欣教授、四川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郭正模教授的指导,特此致谢。如有不妥之处,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