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宏观经济
希望GDP在民众中不具贬义性
作者:孔善广    发布:2006-01-16    阅读:2452次   
    GDP为国内生产总值,代表着境内的经济总量,GDP的增长意味经济的发展,一般来说也意味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12月2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核算,2004年中国GDP现价总量修正后为159878亿元,比年快报核算数多了2.3万亿元,增加16.8%。这修正后的数据或许对今后的宏观决策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但对已成现实的老百姓的生活却没有太大影响。
    似乎地方政府更关心GDP的数据,如工业增加值曾一度超前于广东的山东,给人的感觉似乎更"雄心"勃勃。而这次又被广东所超过。 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广东省统计局局长卜新民解释说,近期统计数据仍显示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广东多300多亿元,但是广东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远远高于山东,整个工业增加值的总额也是高于山东的。广东GDP总量稳居全国各省区市首位。
 
    中国的GDP几乎在一夜之间突然就增加2.3万亿元,但是,对比经济普查后修正增加的GDP数据,民众却更关心自己对生活的满意程度。根据中国社科院公布的《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调查报告》, 2005年我国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较2004年有所下降,越来越多的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为"一般"。在国家经济持续高涨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民却因为贫穷而感到不幸福或者不满意生活,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这一部分人远非整体社会的少数。
    事实上,二十多年的市场经济改革,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1亿元年到2004年的136515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增加了36倍。但这二十多年来,政府似乎不断将众多事务交给了市场,有的名为市场化改革,但相当部分似乎只是为了减轻财政负担,政府并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如在股市里的股民们又有多少得益于经济的增长?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方面的支出增长远远大于收入的增长速度等。而政府的财政收入却不断快速增长,并连续多年来高于GDP增长速度,但是以经济建设为主的财政政策,以经济建设费和行政管理费为主的财政支出结构,在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促进充分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缺乏力度,导致以提供公共服务产品为主的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滞后,公共产品的缺失正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暴露出严重的社会问题,经济在快速发展但偏离了社会整体发展的目标。
    由于忽视了对基本的公共产品提供,城乡居民对医疗、养老、住宅、子女教育等支出增长远远大于收入增长,更有明显的支出增长预期,居民不得不将手中的剩余从私人的需求挤出一部分以补偿公共产品的严重不足,造成相对贫困人员的增多,自然感到总体生活满意度有所下降。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以及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新阶段,正步入公共产品需求的大扩张时期,人们由对满足温饱需求已开始转为对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性公共服务的需求,政府必须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建设,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为包括农村居民在内的全体国民提供基本的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及信息服务,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增长。否则,GDP在中国普通民众心目中将会具有贬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