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全球不平衡条件下的中国经济政策
作者:余永定    发布:2006-01-25    阅读:2928次   
    在2005年初的时候,一个非常著名的经济评论家英国资深记者马丁•沃尔夫对2005年经济做出预测,认为2005年世界经济面临六大风险。第一,油价风险;第二,美元风险;第三,日本和欧洲经济增长风险:第四,全球房地产泡沫破灭风险:第五,中国经济增长失速风险;第六,贸易摩擦加剧风险。
 2006年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从上述预测来看有一些是对的,有一些预测不太准确,有一些预测现在没有实现,2006年可能实现,我着重谈一下2006年对这6方面看法。
 第一,油价风险。在2005年6月,石油价格一度冲破60美元一桶,目前油价已经回落了。2005年,油价上升主要推动因素是需求造成的,中国经济增长非常强劲,美国经济增长也非常强劲,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比较强劲,所以对石油需求增加比较快,加上其他因素导致石油价格的上升。目前由于生产方增加了生产,需求开始趋缓,现在油价开始回落了。但是在2006年油价再度上升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目前石油生产的富裕能力并不大,平衡也是很不稳定的平衡。如果供给方出现比较大的问题,或者需求方出现比较大的问题,目前的情况马上就会遭到破坏。这里有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中东的局势。最近伊朗新当选总统对以色列发出一系列评论,以色列还有其他一些国家出现了一种舆论,就是要轰炸伊朗的核设施。以色列在十几年前曾经轰炸过伊拉克的核设施,这种情况发生可能性不一定很大,但是如果发生肯定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石油供给就会受到破坏。同时如果拉美出现问题,对石油正常供应造成中断,石油价格将再次造成飞涨。2005年,石油价格上涨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没有造成特别大的影响。但是,中国是一个严重依赖能源的国家,中国能源效益非常低。所以石油价格再次飞涨,将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相当大的影响。2005年以来,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已有的冲击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因为我们对石油价格是控制的,石油价格在国外上涨没有转变成中国相应的物价上涨。
 第二,关于美元问题。从1985年广场会议之后,美元一路贬值。在1995年以后,美元又开始升值。特别在美国的IT革命时期,美元是相当强劲的。但是从2002年5月开始,美元开始了战略性贬值。当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专门用了战略性贬值这个词。美元走势到底由什么因素决定,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美元资产的回报率高不高,另一个是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大不大。在美国IT革命期间,美国资产回报率相当高。尽管美国贸易逆差在增加,但是人们希望持有美元,那时候,美元不但没有贬值反而升值了。IT泡沫破灭以后,美元资产回报率下降了。由于贸易逆差导致美国债务的增加,这样对美元资产投资的风险就增加了,所以美元的走势取决于收益和风险两者之间的对比关系。
 2004年,美元贬值比较严重。但是出人意料的是,2005年美元不但没有继续贬值反而升值了。这基本上有两个原因,一是亚洲国家,日本、中国大量购买美国的国库券,这样等于资金流入美国支撑了美元。在2005年下半年,私人资本流入美国有所增加。因为美国2005年经济比较好,美国资产收益又出现了回升,于是大家又持有美元资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资金开始向美国回流的时候,美国经常项目逆差还在扩大,美国政府财政赤字还在扩大,美国国内储蓄不足现象依然非常严重,所以只要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没有得到根本的好转,美元贬值的压力是一直存在的。2006年,如果美国的资产收益下降,美国资产的风险增加,资金向美国流入就会减少,这时候美元又会贬值。总的来讲,2006年美元是跌跌降降,总的趋势是走软,有经济学家甚至认为2006年美元要大幅度贬值。
 第三,日本和欧洲的经济。为什么日本和欧洲的经济对于全球经济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美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是逆差,美国想纠正这种不平衡,减少经常项目逆差,这时候就要其他国家吸收它的出口。如果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比较高,对于美国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加,这样可以提供一个外部条件。如果日本、欧洲经济处于萧条状态,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也处于协调状态,美国很难把商品卖出去,就没办法纠正贸易逆差。因此,在2005年年初的时候,很多人对欧洲和日本的经济表示担心。事实上,日本的经济在2005年出现了相当明显的复苏,而且是由日本内需增长带动的。2005年,德国经济增长也相当好,但跟日本有很大不同。它的增长很大程度是靠出口带动的,出口带动的增长对于纠正国际收支不平衡作用不像日本。2006年,德国对世界经济不平衡纠正作用就有疑问了。
 第四,关于房地产泡沫问题,这是大家高度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美联储和其他专业银行实行低利率政策,同时IT泡沫后缺乏其他的投资渠道,资金就要进入房地产,去炒房地产,这种情况在全世界范围都是存在的。全世界范围内房地产泡沫是比较严重的,如何衡量一个国家房地产市场是否有泡沫,标准非常多,大家比较常说的就是房价和租金之比越高,说明房价越高,泡沫存在。2004年底,根据经济学家的看法,美国房价高估35%,英国、澳大利亚、西班牙房价高估50%。如果真是高估这么多回落是非常迅速的,就会出现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实体经济处于一种非常不利的地位。因为房屋的价值是人们所拥有财产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是所谓的财富效益。一旦房价下跌,支出就会减少,经济增长就下降。由于连锁反应会影响到其他国家,整个世界经济就会出现由房地产泡沫出现导致的通货紧缩,这是一些经济学家比较悲观的预测。也有许多证据说明,美国房地产价格可以逐步缓慢下降,不至于出现泡沫经济崩溃的现象,过去强调很快要发生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世界经济进入通货紧缩的投资银行分析家似乎也改变了他们的观点。但是对于房地产泡沫破裂对世界经济造成冲击的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美元会受到牵连,还有其他一系列连锁反应,世界经济形势就不容乐观。
 第五,关于中国需求。在2005年初、2004年底,美国一些经济学家预言,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降到6%或者更低。事实上,中国经济增长势头非常好。尽管存在一系列问题,从短期来看,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是没有问题的。即使国内有效需求趋软,还可以采取扩展性财政政策刺激内需,有充分的财政政策能力来保持比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我可以在这里打个赌: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9%。
 第六,关于贸易摩擦问题。2005年的贸易摩擦相当严重,尤其对中国来讲,针对中国的反倾销非常严重。总的来讲,世界贸易的增长并没有因为贸易摩擦受到太大的影响。因为卖者和买者形成很多共同利益,大家不愿意看到贸易关系的破裂。经过一段谈判之后,大家还是达成了协议,因此贸易的秩序没有受到破坏,还在继续进行。但是2006年贸易形势将更加恶化。因为在2006年,如果美国国际收支状况得不到明显的改善,如果与贸易相关的失业严重,美国国会必然会加大对美国行政当局的压力,美国政府也可能不得不采取一些更为严厉的保护主义措施,从而使国际上贸易摩擦、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
 全球不平衡问题
 2006年,全球经济将保持一个良好的势头,但全球经济不平衡并不会得到纠正。尽管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很严重,由于美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在2006年国际资本依然可能向美国流动,从而抵消美国贸易逆差对美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国际经济的不平衡用一个经济学上常用的比喻来说,是刀刃上的平衡。刀刃虽然很细,不跌下去就没事,但却很容易跌下去。当人们在讲全球不平衡的时候,主要指的是由于国内储蓄小于国内投资,美国持有巨额经常项目逆差,另外一些国家,比如中国和东亚国家持有大量经常项目顺差。一个国家长期保持大量的逆差,另外一些国家长期保持大量的顺差,就是一种不平衡。不平衡在一定时期内是可以持续的。现在的问题是:美国这样一个大的国家,差不多20多年都是经常项目逆差。逆差不断积累,意味着债务的不断增加。而债务的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就会导致债务对GDP比不断提高。当这一比例高到一定程度之后,不平衡就不可以维持了,就要从刀刃上跌下去了。这时就会出现全球性的危机:美元大幅度贬值、全球资本市场一片混乱、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等等。问题是,没人知道,当美国的外债余额对GDP比达到什么高度之后,不稳定的平衡就不能维持了。
 最近两年以来,美联储为了抑制房地产泡沫、防止通胀而不断小幅升息,现在利息已经升到4.25%。如果利率继续上升,资产的价格就会就会进一步下降,房地产价格也会进一步下降。美联储希望房地产价格下降,但下降也不能太快,要缓慢下降。如果自己房产价格减少了,你觉得自己穷了一些,你的消费就会减少,美国的储蓄-投资缺口就会有所减少。全球不平衡就能有所纠正。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如果美联储利率升得太快或升得过多,房地产泡沫突然破灭,美国资产价格猛然下跌,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急剧下跌。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肯定大幅减少进口。这种局面的出现固然是对全球经济不平衡的纠正,但将对世界经济和中国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美国毕竟是中国的出口市场,如果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急剧下降,造成的后果是不利于中国的。反之,如果美联储停止升息,全球经济不平衡就无法通过美国国内经济的调整而得到纠正。同时,由于不再有利息率的支持,美元就可能开始加速下跌。这种局面的出现将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同样巨大的冲击。总之。我们希望美国的国内不平衡能够逐渐得到纠正,经常项目逆差可以逐步减少。这样对中国经济、美国经济,世界经济都不会产生太大的冲击。可惜世事难料,我们必须对各种可能性做好准备。
 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
 相对这样的外部环境中国应该坚持行之有效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现在要加息似乎不合适。许多企业利润率增长速度已经大幅度下降了,也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所以如果加息就恶化了这种情况。但也不能降息,因为银行系统流动性是非常充分的,M2的增长速度是18%多,已经超过原来的目标。防止经济收缩的同时,还要防止房地产泡沫的出现,要提高资金的分配率,尽量改善资源的配置效率。从流动性来讲,大家认为,信贷太紧,货币太松,这种观察是有道理的。但是,当前信贷偏紧不是货币政策造成的,不能也不应该通过放松货币政策来解决。事实上,为了维持人民币稳定,我们不得不干预外汇市场,不断对流通注入大量流动性,买美元、投放人民币,所以银行体系中的流动性是很大的。为了不使基础货币增长过快,中央银行进行了大规模的对冲操作,如果不是央行的对冲操作,流动性就会更大,M2的增长速度就会更快。流动性过高以及央行必须进行大规模对冲对银行的经营会造成问题:从资金来源方看,存款迅速增加。从资金运用方看,贷款困难,大量资金用于购买低回报的央行票据。长此以往,银行的利润率就会下降,银行的经营就会发生困难。2005年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紧缩流动性、控制M2的速度,但是,由于制约因素过多,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是有限的。
 在2006年,如果经济出现了走软的明显势头,就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改善医疗卫生体系,改善教育体系,改善社保体系,通过增加财政开支刺激有效需求,中国保持稳定增长是没有问题的。从长期来看,中国要有一个更加平衡的经济,更加依靠内需的经济。总之,为了实现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2006年要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必要的时候,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2006年应该加速进行结构调整,特别是首先要对外资政策、出口政策进行调整,使我们经济建立在立足于对国内市场依赖基础上。只有这样中国经济的增长才是可持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