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其他
《后理论经济学价值场论》第6节《相对价值理论的创立》
作者:崔长林    发布:2006-02-11    阅读:2651次   

 

6节

相对价值理论的创立

不管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还是认为“价值是投入的产物”,它们都属于“绝对价值论”范畴,而认为价值不仅是劳动创造的,也不认为“价值是资本投入”产物的,则属于“相对价值论”范畴。当然,既然是“相对价值论”,那就不应该局限在劳动、投入这两种价值的产生方式上,而应该承认在商品的交换过程中产生的“供求价值”的存在。不仅如此,对于“相对价值论”者来说,承认劳动、投入、供求价值以外的价值生成方式的客观存在,是“相对价值论”思想得以产生的物质基础。

一、什么是绝对价值、相对价值?有什么本质特征?

在前面的阐述中,其实我们已经了解了“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的概念,但考虑到对它们的深刻理解是我们走向“统一价值理论”的一道不可跨越的门槛,所以也就有了对它们再加深理解的客观性与必要性。何以得出这个结论?这是因为只有认识到价值的相对性,我们才能登着“相对论”的台阶去摘取戴在经济学、管理学皇冠上的那颗明珠,而这个明珠不是别的,正是“相对剩余价值”也。

(一)什么是绝对价值?有什么本质特征?

在茫茫宇宙、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价值是一种普遍得不能再普遍的东西了。但是,由于人的参与,由于人们站的角度不同,所以对价值这种东西的认识势必存在差异,“绝对价值观”或者说“绝对价值论”便在对价值的不同认识过程中产生。显然,价值的绝对意义是存在的。

1、什么是绝对价值?是怎样产生的?

或许有读者问:“世界上有绝对价值”吗?是啊,世界上怎么会有所谓“绝对价值”呢?笔者可以肯定地说:“没有”。既然没有,笔者为什么要讨论“绝对价值”和所谓“绝对价值论”?这不是与辩证法唱“对台戏”吗?再说了,笔者曾经不遗余力地批判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现在你自己却又提出“绝对价值”概念,这不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下面,一起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笔者以为,绝对的事物确实没有,但与“相对”的事物对应的“绝对”事物却不能说没有,否则这个“相对”也就变成了“绝对”。也就是说,事物、物质的相对性也是不能绝对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包括“相对”这种认识在内都不是绝对的。至少,人们应该承认,个体人类、企业、经济体等均存在于一个相对的时空,不是个绝对的时空,所以存在于相对时空中的人和事就会有相对中的绝对。

当然,这种“绝对”一定是有条件和有前提的,不是无条件、无前提的。换句话说,如果设定了条件和前提,而对于这种设定来说,那么绝对的事物、物质就会存在。比如,对于“我是我妈的儿子”这件事来说就是绝对的;可是,抛开了“我是我妈的儿子”这一界定,那么“我是我妈的儿子”这件事就是“相对”的。比如,在我出生以前,就不能说“我是我妈的儿子”,因为那时的我尚未出生。

再换句话说,就算我的母亲已经怀上了我,但由于确定不了性别,那也不能说“我是我妈的儿子”这句话,除非能确定性别,而且还需要确保能够安全地降生下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是我妈的儿子”这句话才成立或者说是绝对的。如此,笔者为什么要给读者举这样一个“绝对”与“相对”转化的例子?这是因为,这里讲的“绝对”与“相对”,是一个“绝对”与“相对”相互转化的关系。

如此,当然也就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绝对价值”所指的,是“相对中的绝对”或者说是“绝对中的相对”——两者是同一个意思。比如,当人们确定了某一经济事物、物质的“相对价值”的时候,就能够得到那个“绝对价值”,相反当然亦成立。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广义价值”来说“狭义价值”就是“绝对价值”;而对于“狭义价值”来说,“广义价值”也就自然变成“相对价值”。

2、绝对价值的本质?为何体现绝对剩余价值?

笔者以为,“绝对价值”这种东西只有在确定了“价值接受者”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存在,或者说一旦拥有了“价值接受者”的时候,“绝对价值”就从“广义价值”中分离出来。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拥有了“价值接受者”这个前提,世界上只有“狭义价值”或“绝对价值”;反之,如果抛开了具体的“价值接受者”不提,那么,在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上,就只剩下“相对价值”或“广义价值”了。

显然,在上述的阐述过程中,笔者已经情不自禁地加入了点人文的东西,那就是“价值接受者”这个概念的提出。所谓“价值接受者”,是指主动或被动接受这种价值的人或事物。大家已经知道,价值的本质体现的就是一种物理学意义上的力,而力这种东西是有“三要素”的即大小、作用点、作用方向。由于价值系力的体现,因此,价值这种东西也就应该拥有“三要素”,笔者称“价值接受者”。

当然,这是经济学、管理学意义上的解释而非物理学意义上的解释,虽然力学与经济学一样其研究对象同样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准确地说是价值属性),或者说经济学与力学一样,其研究对象同样就是力学意义上的力(准确地说是能力)。就这样,在确定了“价值接受者”的基础上,自然也就有了“绝对价值”。显然,上述对“绝对价值”的认识有人类能否获得的意思,所以体现为“剩余价值”。

这又是怎么回事?为何一下子扯到了“剩余价值”?“绝对价值”与“剩余价值”有何干系?当然有干系了,因为这里面有个“价值接受者”的问题,或者说有一个谁能接收到这个“绝对价值”的问题。比如“劳动价值”、“投入与产出”、“扩大再生产”,以及“量·本·利关系”等无不与“剩余价值”有联系。当然,这里讲的“剩余价值”也是广义的,与传统意义上“剩余价值”存在微妙区别。

什么叫广义的“剩余价值”?当然不只是企业能获得的,也包括更大范围的国家、经济体、人类所能获得的,因为从更大范围的国家、经济体、人类来说,也存在着一个能否获得广义的“剩余价值”的问题。比如由于战争、经济危机、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生态破坏等原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都可能出现经济衰退,结果就会失去广义的“剩余价值”,造成“绝对价值量”的减少。

(二)什么是相对价值?有什么本质特征?

“相对价值”概念是在“绝对价值”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人们发现用传统价值观无法解决今天的社会现象时,就会对固有的价值观提出质疑,而质疑的结果,必然是新的价值观即“相对价值”产生。如在生产过剩的前提下,劳动、投入已不能创造出剩余价值的时候。

1、什么是相对价值?是怎样产生的?

价值是怎样产生的?是劳动,还是投入?毫无疑问,不管是劳动还是投入,它们都可以创造价值,否则人们就没有参加劳动和进行资本投入的必要。正由于如此,不管是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资本主义经济学,分别提出了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前者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而后者则认为,“价值是资本投入的产物”。可是,随着生产过剩的来临,上述两种价值观均遭受到人们的质疑。

首先说“劳动价值论”,当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无法转化为剩余价值的时候,必然会遭到人们的质疑。换句话说,如果说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话,那么过剩的劳动力就不应该被闲置在那里而应该成为劳动拥有者的剩余价值。显然,事实上并不是这么回事儿。不仅如此,似乎越是找不到工作的人,其家庭生活状况似乎越不怎么样,被人们称为剩余劳动的富有者和剩余价值的匮乏者。

或许,坚持“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的人们也许会说,这是由于他们的剩余价值被资本的拥有者们间接地剥削了去。也就是说,正是由于在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使劳动价值发生贬值。于是,便有了雇佣劳动者都成为剥削阶级的鬼话。可是,发表这些言论的人却忘记,在生产过剩和竞争加剧得情况下,一个个的非“劳动资本”的拥有者们,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亦变成一位劳动剩余者。

试问,在生产过剩和市场竞争的情况下,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和价值是资本“投入的产物”这两种价值观为什么突然间不怎么灵验了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不管是劳动还是资本投入,所能创造的价值或所能创造的剩余价值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换句话说,不管是劳动还是资本投入所能创造的价值、剩余价值的能力都是有条件的,就像同样的物质在不同环境下,其能力的表现不同。

什么叫“相对论经济学”?这就叫“相对论经济学”。既然是“相对论经济学”,就不能不考虑环境的变化对运动经济事物、物质的影响,就如同爱因斯坦不能不考虑当光线运动到水星“近日点”的时候,光速有不同的变化一样,哪怕这种变化是微妙,哪怕是以“世纪”为单位来计算。如此,什么又是“相对价值”?毫无疑问,就是由于环境的变化,相同的能力创造出了不同的“狭义价值”也。

2、相对价值的本质?为何体现相对剩余价值?

需要特别说明,这里讲的“相对价值”是站在“绝对价值”的立场上提出的,如果抛开固有的“绝对价值”也就谈不到“相对价值”,就像抛开了“经典力学”也就谈不到“相对论力学”的道理是一样的。换句话说,由于我们已经拥有了“经典力学”原理,才有“相对论力学”原理,或者说“相对论力学”原理是与“经典力学”原理比较之后得出来的。所以“相对价值”体现为“相对剩余价值”。

如此当然也就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任何一种所谓的价值都存在“绝对价值”与“相对价值”,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去看待它们,站在一个什么样的立场和角度上去看。也就是说,由于立场和角度存在差异,同一经济事物、物质所具有的“绝对价值量”和“相对价值量”都不同,势必存在差异。当然,这更不是说,这种差异的产生是由于观察者的视觉的不同造成,而是因为环境变化引起。

关于这一点,必须要特别地说明,否则就会堕落成为“非此即彼”的唯心主义者。比如,我们就不能认为这种“价值差异”的产生是想出来的,因为想是想不出“价值差异”来的。那么,这种“价值差异”是怎样产生的?当然是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影响出来的。比如,同样的劳动在美国和在中国获得的报酬就不同——非劳动力不同,是由于劳动所处的环境不同——所谓“同工不同酬”的问题。

再如,同样的资本金由于接收地区、国家的不同,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势必会有所不同,从而产生相对的“价值差异”。可是,如果把“价值差异”的产生,误以为是“想出来的”而不是“干出来的”那就打错而特错了。当然,这也不是说“脑力劳动”不具有资本性质,而是说“光想不干”或“光说不练”产生不出“相对剩余价值”。而从这个意义上说,“相对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的体现。

如此,当然也就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所谓“绝对价值”、“相对价值”都是“剩余价值”的体现,仅仅是由于观察者站的角度不同,价值产生、存在、运动的环境不同,才使两者之间产生了“绝对”与“相对”的微妙区别。那么,我们区别“绝对价值”与“相对价值”的意义是什么?当然是为了从更大的空间和更长的时间去比较“剩余价值”的大小,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绝对价值”。

二、什么是绝对价值论、相对价值论?有什么本质特征?

严格地说,“相对价值”概念是从马克思的“相对剩余价值”概念发展而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资本论》中就已经对“相对价值”予以了比较科学的阐述,但由于他们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没能把“相对价值”范畴展开来阐述,而只把它用在了“剩余价值”分解上。其意思是说,本企业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中也有其他企业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以证明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一)什么是绝对价值论?有什么本质特征?

“绝对价值论”又叫“绝对价值观”,是经济学、管理学对立的根源之一。笔者以为,绝对的事物和物质在客观世界中本来没有,当然也应该包括价值这种东西在内。然而,遗憾的是,由于不同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站的角度不同,代表了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因此他们自然会有“绝对价值观”。

1、什么是绝对价值论?是怎样产生的?

笔者以为,作为一个研究学问的人来说,首先应该把自己放到一个“中性”的位置上,这倒不是说,让人放弃自己的阶级属性和立场,而是说我们要想客观、公正、科学地认识某一事物,保持“中立”对于一位学问家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否则,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很容易犯“非此即彼”的错误。可以肯定,作为一位学问家来说,不能保持“中立”,戴着有色眼睛看问题,是“对立”的根源。

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显然是由于科学的本质决定。或者干脆就说,这是由物质的本质特征决定的。至少,人们应该承认,人是一种有立场、有偏见的动物,而科学这种东西最忌讳的就是存在立场、偏见。换句话说,如果人们在研究过程中始终把立场、偏见带入其科学研究过程中,那么他所研究出来的“学问”,必然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阶级属性,而“绝对价值论”,便是这些偏见的产物。

由于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而早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学者又强调价值是“投入的产物”,结果便造成了经济科学的“对立”。什么叫科学?笔者以为,科学是一种具有“唯一性”的东西。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作为科学的经济学,只有一种是“真的”,或者说只有一种趋向“真的”,不能有两种以上都是“真的”。如果出现了两种以上“都真”,至少有一种是“假的”。

如果相持不下,各自都认为自己是“真的”,且相互否定,那就说明两者都不是“真的”,最好的结果是,它们都可能是片面的,或者说从一个侧面描述了自以为“真实”的那一面。当然,这也不能说,他们的东西就一定是“假的”,而是说与那个具有“全景”的“真实的世界”相比,是具有片面性的东西。什么叫片面性?当然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问题,自然也就不会看到那个“真实的价值世界”。

笔者之所以说“将经济学对立起来”是“不同唯心观的各自表述”,说得就是这个道理。试问,党中央、国务院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如果没有搞错,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能够树立起一种中性的世界观,而这个中性的世界观不是别的,正是能全面而非片面地去看问题。只有当人们能够做到中性、全面地看问题的时候,而不是有性、片面性地看问题的时候,才具有或者说拥有“科学发展观”。

人们总不能让自己的对立面连生存的权力都没有了吧?总不能连思想的权力都要被人们给剥夺了吧?如果是那样的话,是否也忒霸道了?是否也忒恐怖了点!再说,如果没有对立面的客观存在,自己的这一面又怎么会存在?当然是同样也不会存在的了。什么叫科学,缺乏对立面、缺乏对立统一体的所谓的科学能算是科学吗?当然了,这也不是让人们放弃对真理的追求,无非是强调多角度看问题。

2、绝对价值论的本质?为何体现绝对剩余价值论?

诚然,要想创造出“剩余价值”,就需要对能够产生“剩余价值”的“价值世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而不能把它仅仅局限在人类的、“狭隘”的(非“狭义”的)价值观上,否则,虽然通过人们的劳动和投入获得了一些可能是巨大的“剩余价值”,也会因为它是“狭隘”而不是“狭义”的,更不是“广义”的,而带上罪恶的、剥削的、敲诈的性质。其实,这也正是“绝对价值论”给人的教训。

笔者以为,“绝对价值论”的思想之所以会产生,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们是站在一个能否获得“剩余价值”和怎样获得“剩余价值”的立场上去看问题了。而且,可以肯定地说,还是站在了一个十分狭隘之劳动的、资本的、企业的立场上去看问题了。试问,一种仅仅站在劳动的、资本的、企业的立场上去看问题的理论能不绝对吗?当然,这种绝对所体现的不是别的东西,正是“绝对剩余价值论”。

关于“绝对剩余价值论”的问题,由于笔者将有专门的章节予以阐述,这里也就不再赘述了。但是,有一点却不能不说,那就是,“绝对剩余价值论”的产生势必与研究者的立场有关系。如果早期的经济学家们把自己的立场再站得高一点,比如能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去看问题,能站在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立场上去看问题,而不仅是只站在阶级的立场上去看问题,结果便会大不相同。

比如,最近党中央、国务院所提出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循环经济”、“节约经济”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的经济范畴和概念就要比上述立场站的高得多,因为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个“绝对的剩余价值”而是为了获得一个“相对的剩余价值”,是站在全人类、全社会的立场上去看问题才能得出来的。试想,如果主张阶级斗争,强调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能有上述主张吗?

可是,我们谁也不能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上述主张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因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根本点在于解放生产力,让全世界的劳动人民都能够富裕起来。用邓小平先生的话说就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当然,贫穷也不是资本主义,更不是“后资本主义”。笔者为什么要讨论这些问题?笔者想说明的问题是,“绝对价值论”的本质就是“绝对剩余价值论”而非“相对剩余价值论”。

(二)什么是相对价值论?有什么本质特征?

“相对价值论”是相对于“绝对价值论”而产生的一种价值论,可以认为是在马克思的“相对剩余价值”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个概念,无非是将它已经扩展到劳动以外的、更为广泛的“广义价值”体系里。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相对剩余价值”不仅是企业以外的人创造,也包括非劳动自然形成的。

1、什么是相对价值论?是怎样产生的?

那么,什么又是“相对价值论”?当然是不仅能够看到属于自己的“绝对价值”,也能够看到在属于自己的“绝对价值”以外,还存在着一个更广泛的“相对价值”或“广义价值”。这倒不是说,笔者仅让人们去追求“相对价值”而弃“绝对价值”的追求于不顾,而是主张,让人们能够在追求“绝对价值”的过程中,不要忘却在“绝对价值”、“狭义价值”以外存在“相对价值”、“广义价值”的世界。

笔者以为,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人类所能够认识到的所谓的价值都是绝对的而不是相对的,因为从客观事物本身所拥有的价值与人类对这些价值的认识相比,都是狭隘的、绝对的价值,而不可能是广义、相对的价值。可以说,不管人类怎样努力,也不管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有多么高,都不可能认识到更广义、相对的价值,尽管具体到某个局部、环节时,可能有广义、相对价值的客观存在。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就没有提出“相对价值论”范畴的必要,因为数不清的事实证明,人们站得越高,看得也就越远,而只有看得越远的时候,人们所能获得的价值也就越大。比如,当我们能够把经济过程、资本增殖的过程看成是不断地将资源转化为资本的时候而不是与自己的同类去争夺所谓的“劳动价值”的时候,那样,人们才算真正地具有了“相对价值观”、具有了“广义价值观”。

当然了,要做到这一步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一个国家需要生存与发展,一个企业需要资本的增殖与可持续增殖,就是说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去追求“绝对剩余价值”不仅是需要的,也是必须的。如此,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我们又如何要求他们、它们放弃“绝对价值”而去追求“相对价值”呢?为此,为解决这个矛盾,“后理论经济学”学者,为人类经济社会提出了整套“解决方案”。

将资源、亏损资源转化为资源资本和资本、利润,是“相对价值论”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和理论依据。试想,如果能将各种“反价值”悉数转化为“正价值”,那么,这种“相对价值”不就变成了企业、国家、经济体所需要的“绝对价值”了吗?为什么说它们是由“相对价值”而转化出来的“绝对价值”?因为均是客观存在而且是企业、国家、经济体曾经投资的产物。如过剩生产力资源的转化。

2、相对价值论的本质?为何体现相对剩余价值论?

“后理论经济学”、“后理论管理学”学者认为,更换一下角度,如果把“反价值”当作是“广义价值”的一种来看待,那么,那些“反价值”同样具有了“相对价值”的性质与意义。而“后理论经济学”、“后理论管理学”或者说“相对论经济学”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对意义上的资本过剩、生产过剩、产品过剩、劳动过剩难道不是“资本资源(反价值)”?为何不能将之转化为“剩余价值”?

诚然,要想将它们悉数转化为“剩余价值”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一种转化都是有条件的、有前提的,绝非是一件很随意的事情。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过剩资本、过剩生产、过剩产品都一定是投入的产物,只是由于人们在对它们进行投入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使它们成为了过剩的、多余的东西。然而,同样可以肯定的是,上述过剩、多余也一定是相对的。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上述所谓的过剩、多余是相对于不需要它们的人们来说的,而不能说这些过剩、多余的东西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因为从广义上说物质的使用价值并非是人类赋予物质的,而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也就是说,人类的劳动、投入无非是试图改变或者说是试图增加、延伸一点它们的使用价值而已。那么,笔者又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是想说明,同样的物质可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诚然,不同的使用价值也就自然能够产生出不同的价值。这样,不管是使用价值还是价值,都同时获得了相对意义。这就如同风能、水能、电能、热能的本身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而它们又都能转化为风力、水力、电力、热力的道理一样。如果我们能从“力”的角度上去看问题而不是从力的前身的角度上去看问题,那么,不管是从什么物质转化出来,力的作用、性质、意义就没有本质区别了。

力是什么?当然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体现。这样,在力的旗帜下,也是在价值的旗帜下,力与价值之间或者说价值与力之间势必就会发生力与价值的转化或发生价值与力的转化!当然,要想实现这种转化,需要首先赋予其相对意义,而且势必还需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目的都是为将“相对价值”转化为“绝对价值”。而这个“绝对价值”却具有“相对剩余价值”的性质,因为没有投入。

随着章节的展开,笔者将逐步地介绍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列举一些具体的案例。其实“再管理经济学”和“复式管理学”的相继问世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当然,须首先把一些理论问题先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