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其他
《后理论经济学价值场论》第7节《广义价值场论的形成》
作者:崔长林    发布:2006-02-20    阅读:2310次   

 第七节

广义价值场理论的形成

这里讲的“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与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中介绍的“相对剩余价值”可以说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尽管如此,笔者也不能说,它们与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中阐述的那个“相对剩余价值”没有干系。凭心而论,笔者下面将要向读者介绍的这个“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就是在其启发下衍生出来的。当然,使笔者得到启发的不只《资本论》,还有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诚然,也不能否认,哲学原理“相对性”的伟大贡献。

一、什么是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有什么本质特征?

简单地说,我们可以把“绝对剩余价值”理解为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那个“剩余价值”,因为它本身就具有绝对意义,要不价值只能会有“剩余”?所不同的是,它还应当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学关于“剩余价值”的解释,因为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学说同样有“绝对剩余价值”的意思。总之,凡是坚持“剩余价值”之来源单一性的,都是“绝对剩余价值”范畴。诚然,“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与之肯定不同。

(一)什么是绝对剩余价值?有什么本质特征?

大家知道,在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那里,“剩余价值”是指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出来的价值;而在早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学那里,“剩余价值”是指收入减去成本之后而剩下的“余额”。在这里,笔者不愿再去讨论两者的熟是熟非,而笔者看来,两者所以会产生对立,原因在于均是片面的。

1、什么是绝对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

笔者以为,如果抛开“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不提,而从它的结果上去看问题,“剩余价值”不是别的,正是企业通过从事商品生产、销售、服务活动而得到的利润。诚然,人们要想获得利润,首先需要从事商品生产、销售、服务,需要劳动的介入或需要投入一定数量的资本金。关于这一点,显然无法否定。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先辈们,却花了大量的精力、气力非要证明资本的来源问题。

有什么可争论的?其目的无非是想证明,我们这个世界的财富,究竟是由谁创造出来,以说明无产阶级革命,从资产阶级手中夺取政权,其政治主张是否合法的问题。关于这一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经济学向其他姊妹科学一样,永远也逃不出“工具”的命运。经济学既然是一种工具,自然就会为一定的人、一定的阶级来服务,要么它就不具有工具性质了。但是,工具是不应该有阶级性的。

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经济学”的前面加上“政治”二字,缺乏一定科学依据,而且也否认了科学的“中立”性。当然,这里讲的是经济科学的非阶级性,并不是说,“剩余价值”的产生与阶级剥削没有联系。笔者承认,在“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中,离不开剥削,否则“剩余价值”肯定产生不出来。至少,人们应该承认,劳动者所付出的劳动与其所获得的报酬,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对等的。

要不,企业雇佣工人干什么?当然是为了创造大于其自身工资价值的价值了。这还用说吗?否则工厂主、商人不就吃错了药?可是,如果有人说这种剥削是由于资本参与了商品生产造成的,那就大错而特错了。众多的事实证明,剥削属于“人为”而非“物为”。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是掌握了资本的人在剥削而不是资本这种物在剥削。物是没有灵魂的,物当然也就不会剥削人了,除非资本能替换人。

如此,笔者又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笔者想说明的是,包括“剩余价值”、利润、资本在内,它们都是一种物或者说是以物的形式存在的事物。既然它们都是物,它们就应该产生于场,并以场的形式存在,在场的作用、制约下运动。诚然,这个使“剩余价值”出生的场与将要介绍的那个使“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场相比,是狭义的,而他们只体现商品生产、销售、服务领域,所以是“狭义价值场”。

2、绝对剩余价值的本质?为何体现狭义价值场?

显然,上述笔者还没有把问题讲清楚,因为过于抽象。什么叫绝对剩余价值产生于“狭义价值场”?说着说着,怎么又扯到剩余价值问题,怎么忽然扯出来个“狭义价值场”?难道价值也是场?也可以用“场”来表示?是的,回答是肯定的。笔者以为,在我们所了解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东西不能用场来表示,或者说只要是事物、物质都是以场的形式存在,并在场的作用、制约下运动、发展着。

我们不妨先说劳动。大家知道,劳动力是存在市场的,人们把它称为“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当然是一种场,否则人们也不会给它这个称谓。那么,笔者提出“劳动力市场”有什么意义?当然是想说明,劳动力这种东西的价格、价值,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的变化有关,无论如何也不能把它看成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无关。有什么关系?与劳动力有价格、价值,有供求关系。

下面,再说一下资本投入。大家知道,资本这种东西也是有自己的市场的,人们把它称为“资本市场”、“金融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等。或许有读者会说,谁不知道?难道只有你才知道吗?否,要不然,笔者也不会说“大家知道”这个词组。可是,笔者这里想说的是,“资本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资本价格、价值的变化,同样不能说与“资本市场”没有关系。

当然了,凡是能够当作商品进行买卖的东西,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市场,什么建筑市场、交通运输市场、软件市场、广告市场等等,可以说举不胜举,数不胜数。但是,不管其种类有多么丰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它们均属于“狭义价值场”。为什么说它们都属于“狭义价值场”?因为上述这些场都是具体的和有所指的,而不是抽象的和无所指的。这当然也是笔者想要告诉广大读者的。

那么,“绝对剩余价值”体现的是什么?无疑,体现的就是“狭义价值场”,因为正是由于有这些“狭义价值场”的存在,才使得各种狭义的“剩余价值”或者说各种绝对的“剩余价值”得以产生出来。如果“劳动价值论”者不同意笔者的这种观点,也可以不用“产生”这个词,而改用“揭示”这个词也可以。总之,如果没有“狭义价值场”,即便劳动、投入能创造出巨大价值,也“揭示”不出来。

(二)什么是相对剩余价值?有什么本质特征?

严格地说,价值其实就是指“剩余价值”的,只是不如“剩余价值”讲得那么具体罢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与“剩余价值”相比,“价值”这个范畴要宽泛一些,由于它的概括能力极强,所以笔者一般不用“剩余价值”而多用“价值”。诚然,这也绝不是说,两者一点区别也没有。

1、什么是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

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价值”与“剩余价值”一点区别也没有,那笔者也就没有将两者区别开来论述的必要。这是因为,人类对客观事物、物质固有价值的认识,始终、永远都小于客观事物、物质本身固有的价值,即人们对客观事物、物质固有价值的认识,始终、永远是亏缺的。关于这一点,完全可以通过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来得到证实!“价值论”为何是一种“价值观”?说得就是这个意思。

笔者以为,所谓“相对剩余价值”就是随着人们对“价值”或“剩余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入、拓展而逐步形成的一种范围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丰富的“价值观”。比如,最初的时候,人们只能认识到“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这一个层次,后来,人们又发现,资本投入得越多似乎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大,于是便建立起了“投入与产出”关系的那种“价值观”,再到后来,人们又发现了“供求价值”。

现在,笔者又发现“广义价值”、“资源价值”等等。可以肯定,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事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价值的认识程度将会越来越高。究竟能“高”到什么程度?现在看来还不好说,但肯定不会越来越低,因为那不符合“认识律”。另外,还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人类对价值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剩余价值”来源问题的视野也会逐步会拓宽,结果必然是“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

所谓“相对剩余价值”其实就是说人们获取的“剩余价值”的渠道、途径、范围、领域越来越宽和越来越广的价值。但是,需要特别说明一下的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增加与传统意义上的人类劳动的付出是不成正比的。关于这一点,笔者必须要给大家讲清楚。恰恰相反,“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越多,人类为此付出的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反而越少。这是因为,它的主要来源是,“非人类的劳动价值”。

关于什么是“非劳动价值”的问题,由于笔者已经在前面的章节中予以阐述,这里也就不再赘述了。为什么说“非劳动”创造出来的价值与传统意义上的劳动价值是成反比的呢?这是因为,人类的劳动可以用科技的手段来复制,复制的结果是对生产力、劳动力的极大的解放,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劳动时间、劳动总量的简单叠加,而且,随着复制次数的不断增加,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数量越来越少,直至趋向于“零”,虽然永远也不可能“等于零”。如此,当然也就说明,用所谓“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已核算不出来。如果用传统方法计算,计算的结果是个负值(将陆续阐述)。

2、相对剩余价值的本质?为何体现广义价值场?

那么,“相对剩余价值”的本质体现的是什么?笔者以为,体现的就是“广义价值场”。如果要问为什么?我的回答是,“相对剩余价值”本来就来自“相对剩余价值场”,或者说它就来自于“广义价值场”。当然,这里讲的“广义”也具有相对性,它与人们对价值的认知程度有关,与人们对价值的追求方式、方法也有关,也与人们所处的环境事物的变化有关。总之,它是个不断变化着的价值就对了。

笔者经过长期研究发现,我们所认识的这个世界、这个社会、这个企业、这个产品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存在与运动状态、发展与转化趋势,均不是偶然的事件,一定是客观事物发展、演化的结果。如果要问为什么?是因为组成事物的物质均存在本质差异、性别差异,是由具有本质差异、性别差异的物质长期积累形成的。在这一长期、必然的积累过程中,人类虽曾起到一定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的作用是建立在“物为”的基础上,也就是说,物质不仅可以决定人的意识,也能决定物质本身的存在与运动状态,发展与演化趋势、规律,而这些不是人类劳动可以改变的。如果说在客观世界的演化过程中,人的作用不是决定性的而是非决定性的,那么,人类劳动所能创造的价值自然也就不是绝对价值而一定是相对的了,或者干脆说就是“劳动价值”。至少,人们应该承认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在人类还没有诞生之前,我们所认识的这个世界就已经存在,没有自然界及生物的发生、演化、发展,就不会有人类。当然,也不会有自然生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

这显然是再简单也没有的道理了。既然如此,人类的劳动为何就成为价值的“唯一来源”?这不是贪天之功归己有又是什么?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论调,其实就是“绝对价值论”或者说是“绝对主义”思想的产物,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在作怪。当然,这也不能说,“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这句话一点道理也没有,否则同样是一种“绝对价值论”,亦违反辩证法。

为什么会得出这样一个前后似乎矛盾的结论?这是因为,“绝对价值论”始终包含在“相对价值论”之中。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绝对价值论”的存在,也不会有“相对价值论”思想的产生。其实,在马克思的经济学中本来就有“相对剩余价值”这个范畴,它是指企业从购买生产资料的过程中获得的其它企业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这也是笔者为什么说,“绝对价值论”蕴涵于“相对价值论”当中!

二、什么是绝对剩余价值论、相对剩余价值论?

什么事一旦给它加上“论”,就注定了它是一种看法的命运,因此,它势必与人们对事物、物质的认识程度有关,所以,这种“论”,也就必然是个循序渐进和不断发展的过程。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论”都需要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而再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上压根就不存在什么所谓的“绝对真理”,当然也不会存在所谓绝对的“剩余价值”,就像世界上压根就没有一个绝对的“盈利企业”。

(一)什么是绝对剩余价值论?有什么本质特征?

人们为什么常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原因是在于“好”与“不好”都是相对的,就像真理与谬误均是相对的道理一样。为什么?因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始终都在提高。于是,与那个已经提高了认识相比,固有的认识,曾经的真理,传统的价值观,均会面临会被后人批判的可能性与必要。

1、什么是绝对剩余价值论?是怎样产生的?

严格地说,这里讲的“绝对剩余价值论”,已经不再属于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剩余价值学说”或“投入与产出理论”了,虽然上述两种学说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论”的范畴。这是因为,一旦能够提出“绝对”与“相对”这两个范畴的时候,就已经具有对比地、发展地、转化地看问题的性质,否则不会有“绝对”或“相对”范畴的出现。那么,这里讲的“绝对剩余价值论”又是一个什么东西呢?

笔者以为,这里讲的这个“绝对剩余价值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性”原理与爱因斯坦“相对论”原理基础上的一个经济学范畴,可以把它理解为是“相对”中的“绝对”或“绝对”中的“相对”之意义。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只要人们提出“绝对”这个范畴,同时必须要有一个“相对”的范畴在与之对应。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就不能认定,这个所谓“绝对”就是“相对”。

如此,笔者是否在说,如果没有一个“相对”的价值存在,并与之对应的话,连提出“绝对价值”概念的资格都没有了呢?是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换句话说,不要以为提出“绝对剩余价值”这个范畴就一定是狭隘,因为“狭隘”与“狭义”并非同一个范畴。而这里讲的“绝对”属于“狭义”而不属于“狭隘”也。比如,我们就不能说,“经典力学”是“狭隘”的,而只能说,它是“狭义”的。

至少,我们应该承认,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经典力学”上的原理是成立的。比如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是成立的;再如,“投入产出理论”,只要在短缺经济时代,在生产多少就能销售多少的情况下,也是成立的,甚至可以认为是符合价值规律、经济规律的东西。可是,一旦超出固有的时空限制,就不能说,它是符合规律的东西。

比如,当人类进入了饱和经济时代的时候,比如当出现了资本过剩、生产过剩、产品过剩状态的时候,由于他们的理论没有将环境的变化对价值的影响力考虑进行,因此,如果再用“剩余价值学说”和“投入与产出理论”去考量,结果必然会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为什么?因为他们的理论是“绝对价值观”的体现而缺乏“相对价值观”思想。但这不是件坏事,因为预示了新价值观的产生。

2、绝对剩余价值论的本质?为何体现狭义价值场论?

如此,“绝对剩余价值论”的本质体现的又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它已经可以体现为“狭义价值场论”的思想了。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坚守“绝对价值观”的人可能尚未能意识到,正是由于他们的固执最终造就出一种全新意义的“相对价值观”的诞生。读者不妨设想,如果没有牛顿等一批科学家的努力,为我们创立了“经典力学”,又怎么会有此后的“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力学”成果的问世呢?

至少,应该承认,“相对论力学”之所以会产生,“经典力学”是具有“比较”之贡献的。要不然,爱因斯坦怎么会知道,在一个大尺度的时空里,时间会放慢,空间会弯曲?物体的运动速度加快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出现“质量递增”的趋势?相反,质量会减小而能量会增大?这难道不是由于有“经典力学”的研究成果在起着“比较”作用?如此,当然也说明,“经典力学”是“相对论”的“参照系”。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爱因斯坦在创立“相对论”的时候却完全丢掉了“经典力学”,丢掉了“万有引力场”,并孤立地搞出了一个“质能关系式”来,试图让“相对论”的研究,超越场的束缚,说什么要跳出“绝对时空”。能成吗?他和他的理论能跳出“绝对时空”,而能跳出场吗?试问,没有场能有所认识、了解的世界?没有“绝对”怎么会有“相对”?没有“绝对时空”,怎会有“相对时空”?

笔者以为,不管研究什么都不能离开场,因为场就是事物,场就是物质,场就是世界;场与物质本来就是同一个概念。空间为什么会弯曲?时间为什么会放慢?难道不是由于有各种场的存在?同样质量、性量的物质形态,为什么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会产生出不同的力?难道不是由于有环境这个场在作用、制约?这与一个人的劳动力、智力水平的发挥,会受到环境、社会的作用、制约又有何不同?

同样是1美元,在中国能生活一天,在美国能吗?就算能,生活质量能相同吗?同样一个人,在美国干8小时,在中国也干8小时,其收入能一样吗?就算一样,他们付出的体力、脑力一样吗?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不同?毫无疑问,就是由于不同的“狭义价值场”通过比较后存在差异的缘故。而再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这里所讲的“绝对剩余价值论”,确实也已经不再具有“狭义价值场论”的意思。总之,这里讲的“绝对剩余价值论”已不再是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绝对“剩余价值论”。

(二)什么是相对剩余价值论?有什么本质特征?

应该这样说,我们这里所讲的“绝对剩余价值论”与“相对剩余价值论”原本就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有微妙差异而没有本质区别也。至少,人们应该明白,场与场之间应该既是相通的,又是相似的。至少,人们应该明白,不管是“绝对剩余价值论”还是“相对剩余价值论”,均是一种学说。

1、什么是相对剩余价值论?是怎样产生的?

那么,什么又是“相对剩余价值论”?当然是相对于“绝对剩余价值论”而存在的一种关于“剩余价值”应该怎样创造更具有价值的理论了。笔者以为,人类在创造剩余价值的过程中有多种渠道可以选择,就是在等量投资的前提下,同样会存在多种途径。这就如同一个人的一生,会有多种职业供其选择是一样的。尽管如此,在人的一生即将结束时,有人还会留下,“我的一生选错了道路”的遗憾。

所谓“相对剩余价值论”,就是专门研究和探讨,如何选择剩余价值途径、渠道的一门学问。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已经具有“管理经济学”的味道。所以,如何创造“剩余价值”的问题,就自然成为“相对剩余价值论”研究的对象。一般情况下,里面有三方面含义。第一,“干什么?”——经济学范畴;第二,“在什么地方干和在什么时间干?”——经营学范畴;第三,“怎么干”——管理学范畴。

或许有读者会说,上述谈的这三点是一般企业家、管理者无不考虑的问题,与“相对剩余价值论”又有何干?笔者不是拿一些经济学、管理学常识来糊弄人们吧?回答是否定的,因为笔者上述讲的那三点非一般经济学、经营学、管理学意义上的,而是“广义剩余价值”的角度去看问题而得出。要不怎么能说,“相对剩余价值论”!如果只从经济学、经营学、管理学的角度去看问题,也不好说“相对”。

笔者以为,笔者上述讲的那三个层面不只是企业家的事情,同样也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领导人的事。更重要的是,上述那三个层面均是关于资源的问题,或者说其研究对象是各种资源而不仅仅是资本的配置问题。而要想做到这一点,人们不了解经济事物、物质的存在与运动状态,发展与转化趋势,即不了解经济规律是怎样产生,又是怎样灭亡的,显然是不成的,否则就谈不到“相对价值论”。

众多铁的事实证明:只要是能够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的,才能获得最大的剩余价值。因此,如何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就自然成为“相对剩余价值论”者时时刻刻都必须要关注的问题。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了解什么是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否则,不管有多少资本金,也不够无能的人亏损的。为此,为避免相对意义上的亏损的发生(反剩余价值),企业家、管理者就须有“相对剩余价值观”。

2、相对剩余价值论的本质?为何体现广义价值场论?

那么,“相对剩余价值论”的本质体现的又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就体现为“广义价值论”。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们要想更多地获得“相对剩余价值”,就需要站在一个更高的、更宽泛的时空环境中去看问题,而不能仅仅从本企业、本部门、本地区、本国的立场上去看问题,而在本企业、本部门和本地区、本国之外,还存在一个“广义价值场”。而在这个“场”拥有的价值量之大,无与伦比也。

有时,为了说明问题,也是为了让人们能够认识到它的意义,笔者常常会把它称为“价值中的最大价值”。什么是“价值中的最大价值”?世界上存在这个所谓“价值中的最大价值”吗?诚然是不存在的,无非是个比较的范畴而已,要不怎么说是“相对剩余价值论”?可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个“价值中的最大价值”不是别的,正是从各种资源中获得的价值形式,而已非投入之产物也。

诚然,这里讲的“非投入”是指不是我们的投入,不是我们现在的投入,而不是说别人、前人没有投入。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只要不是我们现在投入的而我们又能加以利用的,都可以认为是“广义价值场”的范畴,而这个“场”,不仅能为投入者创造出剩余价值来,我们同样也可以借助它,来生成我们所需要的“相对剩余价值”。而这个“广义价值场”对于我们来说,当然是具有资源意义的东西!

诚然,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在投入、付出的劳动、资本不变的情况下。于是,选择一个什么样的环境,生产一种什么样的产品,采取一种什么样的管理等,都将成为“相对剩余价值学说”必须要研究和关注的问题,否则就谈不到“相对”的问题。什么叫相对?相对就是能多渠道,多视觉、多角度、多立场地去看问题,去看价值。而只有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时候,才能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

通过上面的阐述我们已经可以认识到,“相对剩余价值论”的核心就是比较,即没有比较也就不会有“相对”。但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种比较一般需要从不同的“价值场”入手而不能像传统经济学那样,仅仅从劳动的角度、投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既然是从“价值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自然也就是从资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因为“场”这种东西,体现的就是一种资源,且肯定是最大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