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主流经济学家这个词在中国社会里引起颇多的争议甚至怒斥。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过于看重经济学家的治国职能,另一方面,也因为主流这个词动了大多数在经济学界混饭吃的学者、教授们的"奶酪"。谁都想被别人"封"为主流,谁也都不想被划入非主流。
于是,只要在一部分经济学家前加上"主流"一词,便打击了一大批人,"主流"因此成了一个麻烦的称谓。
前几天看到一个报道,面对什么是主流经济学家的质问,吴敬琏老先生回应说,主流在中国就是指过去20年中支持市场化改革并与改革大方向一致的经济学家。这当然是针对中国的具体情况和局面而给出的一个说明,只是这样的说法恐怕更会引起误解和争论。不管主流也罢,非主流也罢,与物理学家或生物学家不同,经济学家常常受到非议。根据我的经历和感受,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学家的观点和主张在多数情况下与人们期望的正好相反。
如果我们把研究社会科学的各学科专业人士放到一起,通常更容易识别谁可能是经济学家。十多年前,我在伦敦时,看过BBC一个圆桌"脱口秀"节目,很多学者围坐在主持人旁边讨论一个公共问题(已记不得是什么问题了)。学者在一起讨论公共问题必然是会喋喋不休唇枪舌剑一番的。但当时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所有这些人的发言中,唯有那位来自伦敦经济学院的经济学家的观点最离谱和离奇。不用说,这位经济学家的观点得不到在场人的共鸣是肯定的了。
想了解什么是经济学家以及经济学家古怪的思维方式,这个故事也许并不新鲜。在西方社会,有大量揶揄和讥讽经济学家的段子,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惟妙惟肖地奚落经济学家的个性、职业和思维逻辑。我记得,有一个被称为"经济学家的比较优势"的段子是这么说的:一名经济学家与一名数学家在森林中散步,走着走着,突然碰到一头大黑熊,经济学家见状,吓得面无人色,扭头就跑。数学家说:"你别跑了,我们肯定是跑不过黑熊的!"而经济学家答曰:"我虽然跑不过黑熊,但我跑得过你!"
以上这个段子典型地描述了经济学家式的"观点"。虽然观点独特和别致,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学家们对很多问题的看法总是相同的。前一阶段在网上流行了这么一个被称之为"经济学家的定律"的段子。其中第一定律是说,每个经济学家都有一名意见相反的同行。第二定律是,这两位经济学家的意见往往都是错误的。我要说的是,这个段子揭示的不是经济学家个人本身的问题,更不是说经济学家根本就不讲"原则"。很大程度上,出现这样的现象与社会科学的性质有关。研究社会要比研究物理和化学复杂得多,因为社会和经济的系统极其复杂,社会科学的理论发展在路径上与物理学就很不同。可重复的实验可以基本解决物理学家的分歧,而经济学家对社会和经济问题的理解与立论就很难简单地靠观察和经验来求得一致了。甚至暂时被大多数经济学家接受的理论也会随着社会现象的改变而被证伪。
伦敦经济学院菲力普教授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失业变动与通货膨胀变动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在70年代之前是宏观经济学的主流理论。这个具有经验基础的"菲力普曲线"完全可以置入总需求-总供给的主流概念框架中。但是在70年代后期,西方经济出现了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的"滞胀"现象之后,"菲力普曲线"受到了挑战。可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个理论不可挽救。后来的经济学家把预期因素考虑在"菲力普曲线"中,很快就能解释"滞胀"了。
坦率地说,经济学作为对复杂社会的科学研究方向之一,其成功的标志与其说在于经济学家对一个问题的看法在多大程度上取得了一致,还不如说是经济学家能否对变化了的现象作出理论的修改。完全独立于具体经验现象和条件的经济学理论是没有生命力的。作为社会科学的前沿学科,经济学的生命力就在于能始终通过改变约束条件和增减新的变数来解释和预测新的现象。
事实上,经济学家对社会经济问题的解释和判断来源于"约束条件"对经济学家的"约束",这是经济学家与非经济学家之间的一个根本区别。比如说,非经济学的社会科学家在对政府的看法上、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和解答往往比较理想化,喜欢更多的倡导,而经济学家则更"务实",因为经济学家是在"约束条件"内考虑问题。经济学家并不关心政府该怎么做,而是关心政府实际上做了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因为考虑"约束条件"是经济学家的思维逻辑,所以经济学家之间的观点差异往往也就导源于所考虑的"约束条件"的差异。毕竟,注重和考虑哪些"约束条件"是经济学家自己的事情,并没有指导原则。唯一的原则是,你必须考虑"约束条件"。
在世人眼里,经济学家固执地沿着自己的方式去认识和解释世界,但这却让经济学获得了成功发展的机会。回顾现代经济学过去50年的发展脉络,确实可以发现经济学家在部分问题上还是有了比较接近的观点。美国当代走红的经济学家曼昆教授在《经济学原理》的结尾处中曾经总结出了经济学的"十大原理",大概可以用来作证一番。
当然了,我这里所说的经济学家,认同本文的人都知道是指主流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