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外资研究机构对2006年中国经济走势的看法及启示
作者:汤敏    发布:2006-04-30    阅读:3344次   
    
 
    最近,我们收集了一些国际组织、跨国投资银行、国外研究机构(以下简称为外资研究机构)对2006年中国经济走势的最新看法。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外资研究机构总体上看好今年的经济形势,各项预测指标均显示出强劲的增长趋势。亚洲开发银行(亚行)认为,既有的各项宏观政策,可以支撑今年经济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运行态势,宏观调控的重点应放眼于促进经济中长期快速健康增长,重点是加快结构结构调整和防止国际经济波动的冲击。为此,我们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和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1、GDP增长率
 
    表一列示了主要外资研究机构对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最新预测结果。该表显示,除瑞士信贷的预测值超过10%以外,其他机构的预测值大多9-9.6%之间,只有花旗银行低于9%。说明大多数机构对2006年中国经济走势的看法非常接近,即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增速略低于去年。
亚行认为,尽管政府将出台一系列促进消费增长的政策,但由于各地通过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热情不减,投资将继续保持对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亚行经济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未来两年内,第二产业将保持9-10%的实际增长。受政府加大支持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力度的影响,预计农业实际增长5-5.5%。随着服务业对外开放和国家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的落实,预计服务业能够保持9%以上的实际增长。
 
 
一       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预测(%)
亚洲开发银行
世界
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英国共识预测公司
牛津经济预测
摩根士
丹利
高盛
德意志
银行
瑞士
信贷
花旗银行
  9.5
9.2
9.5
9.1
9.3
9.2
9.6
9.0
10.1
8.7
 
    2、外部经济环境
    亚行、世界银行(世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2006年世界经济走势都持谨慎乐观的态度。IMF认为,全球经济增长率将达4.9%。上述国际组织对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走势的看法也大体看好的观点,且预测指标比较接近。
    亚行认为,受油价上涨、房地产疲软和银根紧缩的影响,美国经济增长率将由2005年的3.5%略微放缓至3.3%;尽管在要素市场改革方面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但伴随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和各产业的复苏,欧元区经济增长有望超过2%;而在日本,尽管还存在轻微的通缩风险,但不断改善的就业状况预示着日本经济增长幅度有望超过去年,达2.9%左右的增长。由于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仍然强劲,今年的外需形势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表二     2006年世界经济走势预测
 
2005实际值
亚洲开发银行
世界
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一、GDP增长率(%)
  世界经济
4.3
-
-
4.9
            其中:美  国
3.5
3.3
3.5
3.3
         欧元区
1.3
2.1
1.4
1.8
               日  本  
2.7
2.9
1.8
2.0
 
    3、进出口
    各外资研究机构对今年进出口走势的普遍看法是:出口增幅将略低于去年,而进口增幅不仅明显高于去年,还将超过出口增幅。如摩根士丹利认为,由于中国出口的都是技术含量比较低的产品,国际货币环境宽松的情况下,表现相对较好,过去中国的出口增长与国际货币环境宽松有着紧密关系。现在各国都在收紧货币,来自外部的需求拉动可能会有所放缓,因此,中国出口增长可能会有所放慢。相对其它机构而言,牛津的预测要乐观的多。该机构认为,由于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特别是美国的国内需求仍保持旺盛,中国的贸易顺差将继续扩大,2006年将达1500亿美元。
    亚行认为,由于中国已经持续多年保持外贸快速增长势头,且出口明显大于进口,导致近年来均保持贸易顺差。出超问题已经引起了一些贸易伙伴国的高度关注,中国政府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表示出希望减少出超的积极合作意愿。不断加剧的贸易磨擦和中国政府的合作意愿,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贸易格局。我们预测,中国今年的进出口增长速度将基本一致。
表三       2006年中国进出口增长预测(%)
 
亚洲开发银行
英国共识预测公司
牛津经济预测
摩根士
丹利
高盛
德意志
银行
瑞士信贷
出口
20.0
19.1
21.2
17.9
17.3
12.0
19.1
进口
20.0
22.2
26.6
19.5
18.0
18.0
25.3
 
    4、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形势仍然是各机构关注的重点。大多数机构认为,由于特别建设国债预算减少,加上政府将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科技进步和新农村建设,说明政府仍有防热的意图,预计中国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高速度增长,但增幅要低于2005年。瑞士信贷的观点有所不同,他们认为今年的投资增幅会高于去年。其理由是,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头一年。按照历史经验,新的五年计划开始的第一年的投资增速总是快于上一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同时,有迹象表明,中国二、三线城市投资活动重新加速。政府政策如无大的调整,中国经济会进入一轮新的上升周期。一个由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拉动的经济加速,似乎已经出现。
    亚行认为,虽然在部分行业中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通货膨胀也在低位徘徊,但因各种因素的影响,今明两年中国宏观经济的主要威胁还是来自投资过热,特别是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一些金融机构正在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的中长期贷款。把握好适度偏紧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仍有必要。特别要切实规范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防止五年计划头一两年的投资过热。
四      2006年中国固定资产增长预测(现价,%)
英国共识预测公司
牛津经济
预测
摩根士
丹利
法国百富勤
德意志
银行
瑞士信贷
恒生银行
21.5
20.3
19.2
21.7
16.7
28.8
22.0
 
    5、消费
    几乎所有的外资研究机构都认同中国需要扩大消费的看法。他们普遍预测2006年现价消费品零售额将增长13%左右。牛津经济预测认为,银行货币流动性的增大,有助于国内消费的增长。德意志银行对个人消费的增长充满信心,认为近几年来政府支持农民增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提高城市务工人员工资等措施,都将有利于消费扩大。同时建议将服务业和高档消费品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摩根士丹利认为,中国显而易见地日益迫切需要大力拉动私人消费,2005年私人消费占GDP比重再创新低为50.7%,远低于较发达国家65%的平均水平。
    亚行认为,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将社会和谐和均衡发展列为政策支持重点,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低收入群体的帮扶政策,如提高农民收入和加大社会保障支出等。这些政策措施或是增加了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或是减少了他们的支出,而且还改善了他们的收入预期。这些因素都将对促进消费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预计今年的消费增长将延续去年的强势,保持13%以上的增长速度。
 
五      2006年中国消费品零售额预测(现价,%)
亚行
英国共识预测公司
牛津经济预测
摩根士
丹利
德意志
银行
法国百富勤
瑞士信贷
恒生
银行
13
13.2
13.3
12.6
13.5
12.0
12.7
14.0
 
 
    6、通货膨胀
    各机构的通货膨胀预测值比较接近,最高的3.5%,最低的1.8%,都在可承受范围内。摩根士丹利代表了低通胀预测机构的看法,认为中国经济正在走向通货紧缩。过剩产能导致固定资产投资放缓,虽然过剩的流动性将利率保持在了很低的水平,但是流动性的增长也已经放缓。生产资料物价指数(PPI)和零售物价指数(RPI)将会在2006年下降到负值,消费物价指数(CPI)也将会在2007年进入负值区域。过剩的产能将会导致PPI在2006年出现负增长。随着边际利润的下降,企业对原材料的需求将会下降,RPI也会下降到负值区域。2007年,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将会在2007年转化成为CPI下降的动力而传递给消费者。然而,花旗银行的分析师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2005年CPI的回落主要是由于2004年的高基数和粮食价格的回落,2006年CPI可能会缓步回升到3.5%。消费的改善和石油价格的上升都会带来新的通胀压力。更重要的是,2005年广义货币增速加快,可能会导致CPI滞后几个月的上扬。
    亚行认为:2006年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将有所上升。中国物价面临着上涨和下降的双重压力。上涨压力主要来自于油价和政府控制的电、燃气、自来水等产品。下降压力主要源于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综合起来看,今年的物价形势将会延续已经持续多年的低稳态势,预计CPI上涨2.3%左右。
 
六      2006年中国消费物价上涨幅度预测(%)
亚洲开发银行
英国共识预测公司
牛津经济预测
摩根士
丹利
高盛
德意志
银行
瑞银集团
花旗银行
2.3
2.1
2.4
2.0
2.2
1.8
2.1
3.5
 
    二、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政策建议
    亚行的经济预测模型显示,如不出现意料之外的重大事件,既有的经济政策可以支撑今年经济 “高增长、低通胀” 的良性运行态势,无须额外增添新的推动力。今年前两个月的经济指标也初步印证了这一判断。我们建议,今年的宏观调控任务是防微杜渐、居安思危,目标应着眼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以维持中长期经济健康快速增长,重点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积极扩大消费需求
    从中国的经济规模和外贸环境分析,中国不可能也不必要长期依赖贸易顺差推动经济增长,强大的国内需求才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石。然而,由于受长期“重投资、轻消费”模式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影响,中国的消费率一直偏低。因此,扩大内需的重点是扩大消费。我们认为,政府在促进消费需求的过程中,应当扮演好三类角色。一是消费者。这方面主要是调整政府的支出结构,适当提高消费性支出在政府支出中的比重。在加大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扶贫和救济等支出项目的同时,适当减少投资性支出,大幅度减少或停止对竞争性领域的投资;二是保护者。由于中国目前尚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消费环境还不完善,经常出现居民消费权益遭受侵害的情况,如假冒伪劣产品、虚假广告和有失公平的消费合同等。这就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建章立制,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三是当好收入分配调节者。政府应加大收入调节力度,积极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让每个居民都公平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果实,避免贫富分化。研究表明,低收入者具有较高的消费倾向,适当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如加快建立农村低保体系和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将对扩大消费发挥积极作用。
    2、妥善处理热钱流入
    国际上有关人民向升值的预期仍然十分盛行,一些热衷于短期套利的热钱正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有研究认为,房地产仍是此类资金的首选投资方向,不过重点已经转向二线中型城市。对于这部分外资流入,也应该像处理其它国外投资一样,进行趋利避害操作,不应一味采取“防”和“堵”的态度。首先,应该看到热钱流入有其积极有利的一面。既然投资人愿意将钱投向中国,说明其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其次,热钱也是外资,像其它外国投资一样,只要利用得好,同样可以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服务。但是,热钱有着短期性、趋利性和不易掌控等不利的一面,必须严加防范,避免其无序流动运动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为了防止热钱在短期内的大进对货币政策的冲击,一方面要建立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合理预期,另一方面要加大央行的对冲操作,减少其对货币供应的负面影响。从亚洲金融危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看,热钱的最大危害在于其大量流出之时。相对于大进而言,大出的危害性更大。政府要加紧设计严密的制度,对大规模短期套利热钱流出要给予严格限制。这一制度应尽早公布,让热钱投资者有所忌惮。
    3、调整政府控制的产品价格
    过去几年来,由于担心出现通货膨胀,一些政府主导产品,如煤、电、水、气、油和城市公用设施等的价格,一直没有调整或调整幅度极小,致使部分产品价格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目前并不存在明显通货膨胀压力的情况下,适当调整这些产品价格,一是可以理顺价格关系,使价格更好地反映价值;二是可以通过正确的价格信号引导投资和消费,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三是可以为经营这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提供更真实的盈利模式,既可以减少政府对这些企业的补贴,又可增加企业自主经营的动力,改善企业治理结构。
    4、警惕经济结构变化导致税收增速放缓
    中国的税收收入已经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提供了充裕的财力保证。然而,我们在分析经济结构和税收结构的变化时发现,这种税收高增长模式有可能在今后几年出现改变,增长速度会有所减漫。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税收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而一些小企业和服务型企业,由于分散和会计记录不健全等原因,税收征缴率一直偏低。农业由于实行税费减免政策,税收贡献率已经很低了。在政府鼓励消费、更多注重社会项目发展和加大新农村建设之后,第一、三产业的比重将会逐步加大,税收增长的速度肯定会有所放慢。因此,在目前税收比较丰富的情况下,要有以丰补歉的思想准备,尽快解决社会保障账户资金不足问题,加速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