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既是生产力的发展,也是生产关系的发展,二者的落脚点都是人自身的发展;而要实现人自身的良性发展,最根本的基础条件是和谐。为此,一是要实现生产力的和谐发展;二是要实现生产关系的和谐发展;三是和谐应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主题。
一、和谐应是生产力的本质内涵
什么是生产力,传统的定义是:“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1]对此,笔者认为这种以基于人类征服自然的信念为基础的生产力定义已经过时,必须赋予生产力以新的涵义。人类不仅汉是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和谐(所谓和谐,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配合的适当和匀称”。在本文里,和谐的含义要比这丰富和深刻,有一种“道不清,说不明”的滋味。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境界,一种合乎客观规律性的境界)的重要性。新的生产力定义应是:生产力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与自然协调、持续发展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新的生产力定义中,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包括其中,而且要摆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确定新的生产力范畴是人类在与自然的长期斗争中得到的一个深刻结果。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一直是人类生活中一个最重要的关系。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古代人已经朴素地认识到:包括天地人在内的自然界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存在体系,人类只有融合于其中,才能共存和受益。当代著名生态哲学家卡普拉对此高度评价说:这些思想“强调本源的惟一性和自然与社会现象的能动本性”,“提供了最深刻和最美妙的生态智慧的表达之一”。但是,在古代由于人类的各方面的能力很不发达,人在自然面前更多的是顺从,自然界就像“神”一样在主宰着人类的命运。所以,这样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不和谐的关系。基于这种状况,早期人类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更多地体现在自然方面,是自然与人的和谐,而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动性在自然方面。随着工业文明的来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不断冲破自然的“神话”。人类一步一步尝到了征服自然的甜头,人类对自然的理念也完全发生了变化,“人是自然的主宰”的主张占据了统治地位。培根认为“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是合而为一的”,由知识所赋予人类的力量将是无所不能的。笛卡儿认为,借助科学“我们就可以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但是,人类征服自然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并不总是福音。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极大福利同时,也带来了已经显露的和有些现在仍无法估计的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重新界定。对此,许多有头脑的思想家都有清醒的认识;海德格尔认为,技术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无限制的技术化的灾难后果,是人的存在的丧失,人的全面的异化。人不是存在的主宰,人是存在的看护者,人类应当建立人和世界、自然的新型的和谐的关系。恩格斯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在批判黑格尔的时候指出,黑格尔站在现代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他只看到劳动的积极的方面,而没有看到它的消极的方面。在人与自然界之间,马克思是主张和谐相处的,人对自然决不能只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只是索取,更不能任意掠夺,而要实行“人道主义”。通过历史的反思,面向21世纪的人类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认为20世纪最伟大和最深刻的发现,就是人类对自己生存危机的发现。通过这个发现,提示我们,真正的生产力内涵不仅体现在人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上,更重要的是要和自然相互和谐、协调发展。
1.在生产力系统中,要认识到人在自然中的关键作用。正是由于人类价值观念的设定和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偏差,使得他们对自然界改造表面上取得的主体正效应,但本质上往往不抵自然界反主体的负面效应,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破缺。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实现人自身的革命、转变价值观念和相关的行为方式,用理性和道德的眼光同等地看待自然和人,实现从“不顾自然的人类发展”模式,转变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发展”模式。
2.必须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恰当位置。马克思认为: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从本原上看,“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从人的生存和发展看,自然界的物质交换活动是社会的基础;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看,人的活动不能超越自然所能接受的限度,不能违反自然规律。“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以为人对自然界的能力是无限的,不尊重自然界本身存在和发展的权利,那么这种对自然界的“人化”,就会产生自然界的“异化”,反过来加倍地报复人类。汤因比说:人类如果想使自然正常地存续下去,自身也要在必需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的话,归根到底必须和自然共存。
3.人不能简单地对待自然界。普列汉诺夫说:“社会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出乎异常地变化多端的。人的生产力在它的发展中每前进一步,这个关系就变化一次。”所以,在肯定人与自然统一性的前提下。要充分发挥人的积极能动性,使人类的活动保持在一个合理的阈限内
二、和谐也是生产关系的真正归宿
对生产关系,教科书中是这样定义的:“生产关系也称经济关系,就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2]如果单纯从概念本身来理解,上述界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对生产关系不能仅仅从概念、形式和静态的角度去认识,而是要从实质、内容和发展的角度去认识。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而且它的内涵也在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当代,我认为在生产关系的内涵中应体现人与人的和谐这一思想。
人与人关系的理想形态是和谐。和谐不仅是自然界的法则,也是人类存在的法则。和谐的音乐使人妙不可言,和谐的山水使人心旷神怡,和谐的人类社会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过去我们在理解生产关系时过分强调了斗争,但斗争仅仅是一方面,和谐才是真正的归宿。
在我国古代,“和谐”及与之相近的“中道”观念一直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并将其视为事物的根本法则,认为遵循此法则,天地万物便获得秩序,顺利长育,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足下之大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旬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为生,各得其养以成。”“和谐”与“中道”被认定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人与人的和谐有助于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达到天人间的协调统一。人不能“上逆天道”,中背人和,“下绝地理”,否则,“天不予时”,人不给利,“地不生财”。
从生产关系是体现人与人的关系方面而言,补充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内涵,也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人类之间的不和谐导致了对有限资源的“争夺”。20世纪的生存危机已警示人类:人类应谨慎利用自然。既要建立起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也要建立起与自身和谐的世界。
三、和谐应是未来理想社会的典型特征
理想社会应具有无本质冲突特征。人类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与下列三种本质性的冲突有直接的渊源。一是人与自然的冲突;二是人与人,即人与社会的冲突;三是人与自身的冲突,主要表现为人的肉体与灵魂的冲突。从目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状看,上述三种类型的冲突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符合人类的利益,也符合自然的法则。但是,人类却总是在试图仰仗自己发达的理性,想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保持自己对自然界的绝对支配地位和统治地位,从而使人与自然的冲突日渐恶化。当然,残酷的事实也在不断地教育着人类,促使人类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可持续发展就是这种反思的成果。但人类要想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从人与人的关系看,人类也并未找到有效的社会组织形式。这里现实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个人就是一切的个人主义。资本主义就是这样一种个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组织形式。但是,资本主义“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没有别的任何联系了。”[3]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全都被抹杀了。另一种情况是与个人主义相对的集体主义。针对个人主义状况下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们试图用集体主义代替个人主义,进而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但严峻的现实是,这种集体主义的有效形式也并未彻底找到。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集体明确区分为“真实的集体”与“虚构(或虚幻)的集体”两种。认为真实的集体是个人获得自由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4]“在真实的集体的条件下,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5]而虚构的集体则“总是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而使自己与各个个人对立起来”。[6]这种虚构的集体主义的最终结果是,一方面绝对地排斥了个人,变成了一种专制主义;另一方面扼杀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丧失了对社会、集体的信任感、归属感和依赖感。从人与自身的关系看,目前人类正面临着严重的精神危机。在人们的物质世界逐渐变得富裕的同时,人们的心灵世界却在日益变得空虚和贫乏。对此,“人类价值新论”世界大会主席马洛斯认为:“我们时代的根本疾患是价值沦丧”,“这种危险状况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严重”,“我们正处在一个旧的价值体系已陷困境而新的价值体系尚未产生的断裂时期”,“我们面临着毁灭的真实可能性”。[7]从深层次看,现代社会出现的颓废、道德沦丧、抑郁、失望、空虚、绝望,都根源于人们缺乏一种价值信仰和值得为之献身的东西,其实质就是人类并没有处理好自身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关系。“魔鬼”来了,而“上帝死了”(尼采语),当然,这里“魔鬼”是指物欲而言,“上帝”是指精神世界而言。上述三种类型的冲突是一切社会问题的总根子。所以,一个社会只有消除了这三大类本质性冲突,才有可能使社会发展进入良性轨道,才有可能使各种社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所以,只有和谐的社会,才有可能是理想的社会。
注释;
[1] 国家教委推荐教材《政治经济学》上册第7页,吴树青等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
[2] 国家教委推荐教材《政治经济学》上册第10页,吴树青等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
[3]《马克思恩格思选集》第1卷第25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马克思恩格思选集》第1卷第82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马克思恩格思选集》第1卷第82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6]《马克思恩格思选集》第1卷第82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7]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主编:《人类价值新论》第1-2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