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体制改革
民主监督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设想
作者:车武军    发布:2006-05-17    阅读:2398次   

       近年来,关于民主政治、民主监督的话题在网上愈来愈见得多了,只要言及腐败方面,几乎不约而同的都想到了民主,好像民主就是万能的,好像民主监督机制是腐败的克星。
  当人们把未来的希望过度的寄托在民主方面的时候,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民主监督机制进行深刻探讨。民主监督是否存在可操作性?是否真正能做到对腐败的制衡?如果我们崇尚的民主不具备拥有做到监督腐败作用的必要条件,那么,所谓的民主监督就是一个永远不能实现的乌托邦。
  所谓的民主是指广大的社会群体,所谓的官僚腐败、干部腐败实际上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人群,在人数方面,无疑,民主占领了绝对优势。但在权力方面,民主却占了绝对弱势,因为人民没有多少话语权。在腐败盛行的社会里,民众的呼声往往不能被重视,而是被压抑、埋没。愈是在这种状态下,愈是激起人民崇尚民主精神的强烈愿望,愈是争取多一份话语权来释放心中的怨气,愈是强调民主监督的必要性。
  当一个社会的民主思想摆在了人民脑海中的首要位置并表现得愈来愈强烈的时候,那么也就说明了社会矛盾和危机正在不断的升级。如果是在一个和谐安宁并逐渐富裕的社会里,人民崇尚民主精神自然不会表现的那么强烈。因为在这种背景中,说明了政府官员们清正廉明,公务员对工作认真负责,没有腐败,自然不会引起民众的反对,没有反对,也就说明公务员的工作态度和作风不容挑剔,民众无话可说,自然不会引起民众崇尚民主精神的强烈愿望。因此,民主之风愈演愈烈之际,社会的前景实在不能看好,实际上是社会矛盾升级的真实映射。
  在当今社会中,贪污腐败只是社会矛盾的组成部分,而不是社会矛盾的全部,我们假想民主监督能够制衡贪污腐败的话,也只是解决了社会矛盾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由此可以说明,民主制度不是包医百病的良药。何况在民主制度逐渐完善的社会里,贪污腐败现象却愈演愈烈。遵循社会现实状态来看,民主监督难以制衡贪污腐败,并且还有许多民众因举报贪污腐败而遭到惨无人道的打击报复,有的举报者甚至步入了了无穷期举报道路,失去工作,失去生存基础,流浪在城市的边缘,乞讨为生。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学者总是运用“民主联合”一词来形容民主的力量。把民主当做了社会群体的整合力量,忽略了市场经济社会中,民主是由无数的民众组成,只有在某种号召之下才能显现整合力量,这在斗争年代才能表现得更具体、更突出。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社会中,民主只是无数的分子,而不是联合。如果是联合的话,那么就说明民主必须具备共同担当风险、共同抵御危机的整合作用。但在现实之中,我们所看到的就是全体社会民众都是自担风险,显得孤立与无助,这在举报者遭到打击报复时可见一斑,在这种关键性的时候可没有显现民主联合。
  对于民主监督机制,一直还只是一个模糊的逻辑概念,具体原因就是,民主监督机制的形成缺少许多必要的条件,没有一定的条件来支持民主监督机制的话,那么就说明我们推崇的民主监督只是一个乌托邦的构想。
  民主监督机制不能形成的原因:
  一、民众不能形成对公务员的全天候监督。公务员的许多活动是民众不能参加的,公务员的活动并不需要带上很多民众,带上民众会成为公务员的累赘。比如上级召开什么会议、以及其它应酬等。上级有什么精神,公务员可以随便隐瞒,不吐实情,甚至颠倒黑白。
  二、民众有自己的岗位,不能擅离职守,只能服从领导的安排,难以进入监督角色。
  三、集体单位的财务不透明,就是透明也让人难以至信,因为公务员在财务的收入和支出方面可以随时作假、瞒报、虚报。
  四、公务员被监督的话,好像是公务员成了腐败嫌疑,这容易引起公务员的偏激思想而产生抵触情绪,容易产生打击报复的心理。
  五、在矛盾问题面前,民众的意见一般不是统一的,有人主张这样、有人主张那样,搞得公务员不置可否、无所适从,影响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许多民众的意志不坚定,经不住腐败分子的糖衣炮弹的诱惑而陷入腐败陷阱,并同时成为阻碍民众视线的障碍。
  七、公务员的权力过大,随时都有可能会整垮异己分子,危机到劳动者的饭碗,许多劳动者只能委屈求全。
  八、社会各集体单位的财务管理漏洞巨大,形成滋生腐败的土壤,财务收入与支出十分频繁,连公务员自己都不一定能记得清楚,何况民众乎。
  九、民众付不起监督的成本,各种信息不对称,不具备调查取证的能力,只能听之任之。
  十、民众只能自担风险,孤立无援、顾虑重重,容易被权力集团各个击破,无法同权力腐败抗衡。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理解民主监督机制的形成缺少各方面的条件和因素,从而致使民主监督只是挂在口头上,根本就难以形成民主监督的有机组合,也无序可遁。
  事实上民主监督在腐败分子的眼里不过是纸老虎,几乎不堪一击。这也是贪污腐败愈演愈烈的真正原因。各位智者如果不信,不妨回首自己的往事,自己曾监督了谁?谁被你监督?纵然监督了又能怎么样?谁是民主的代言人?,民主的话语权在哪里?支持民主的有效机制在何方?民主联合在怎样的状态下才能形成?民众的意识形态信息传播靠什么途径沟通?谁能集合民主观念形成民主联合整体意识?
  至此,民主机制的各种条件都不具备,我们崇尚民主精神岂不是乌托邦?

  现在,我们进入计划分配的模式里面来探讨一下民主制度,看看是否存在上述问题呢?
  计划分配的模式就是国家统一服务行业经营,取消税费制度,全面推行电子货币和无现金政策。民主的实质就是防范权力腐败,非法侵占利益。如果运用这种模式是不是可以弥补当今民主机制的不足与缺陷呢?
  现在我们来进入细致的推理:
  国家统一服务行业之后,则代表社会中所有的产品被国家统购,然后由国家再完成分配。因为商业中包含着深不见底的利润,完全可以支持国家的宏观调控,那么税费制度就可以取消了。在这种背景下,国家统购了社会中的产品,因为国家在完成再分配时付出了大量的分配成本,同时,国家财政还要对社会经济建设、社会环保、教育、医疗等进行支出,因此,国家财政的一切支出+再分配成本+统购社会产品的价格=国营商品价格,在这种组合之中,国家财政是不存在支出困难的,因为国家财政随时可以根据支出状态来调整商品价格,保持财政收入与支出的总量平衡。为了确保国家成功统一服务行业经营,国家必须推行电子货币和无现金政策,因为现金流通的随意性会形成地下市场,从而挤占了国有市场的市场分额,最终会导致国家统一服务行业经营功亏一篑。再者是国家统一服务行业经营致使社会中每一次交易都有国有参与一方,从而为实现电子货币和无现金政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在这种模式之中,如果社会中的产品已经严重过剩,那么国家可以降低商品价格或面向全社会发放福利(形同分红),让人民将过剩产品消化。因此,在这种模式之中是不存在经济危机的,也不存在产品严重过剩的现象,老百姓可以享受到国家的福利,生产的越快,产品越多,那么也就代表老百姓的福利也就越多。从而完成了共同富裕的构想。
  在这种背景下,国家财政完全可以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环保等一切支出,将全国有效劳动力全部利用起来发展社会再生产,社会环保、优化生态环境等,社会经济发展就会得到迅猛的提高,并且不会有任何负面影响,所担心的只是社会资源供不应求。根本不会出现资金稀缺性问题。
  现在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在这种模式之中会不会形成贪污腐败呢?如果存在,将怎样解决呢?如果在这种模式之中完全可以隔离贪污腐败,那么,民主概念又将怎样定义呢?
  现在我们继续进入探讨:

  社会为什么会滋生贪污腐败?

  社会为什么会滋生腐败,那就是中国有滋生腐败的土壤。何谓土壤,就是公务员拥有腐败的便利和条件。有了这个便利和条件就会滋生腐败,有了这个便利和条件,也同时就说明了国家政府仅仅只是把国有资产寄托在公务员的良心上面。国有资产所有者虚位,为腐败分子大开方便之门。国退民进,为腐败利益集团提供良好的腐败条件。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如果天真的认为腐败土壤中不会滋生腐败,那无疑是要“狼给你放羊而错误的认为狼不会吃你羊子”。要想让腐败分子在利益面前站住脚,无疑是要狼在羊面前站住脚。以侥幸的心态来治世,这种逻辑是不是太不可靠了?
  我们还可以站在另一个角度来理解:
  腐败不是烂一点点,而是烂一大片。为什么会烂一大片?因为腐败的土壤十分肥沃,利润十分丰厚,一个人吃不下,就开始拉帮结派,组成腐败势力,甚至庞大的腐败网络。只要有一个腐败分子存在,就会将大面积的公务员拖下水。他们就象电脑程序里面的病毒一样,传染性极快,瞬间能将电脑程序完全破坏。
  有了滋生腐败的土壤,就必然有腐败的产生。如果没有滋生腐败的土壤,腐败就无法生根。没有滋生腐败的土壤,相信每一个公务员都可以成为优秀的好干部,人民爱戴的好领导。
        诚然,腐败的土壤就是决定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

  化解方式

  如果国家完全统一服务行业经营;推行电子货币和无现金政策;废除税制、统筹提留制和一切变相收费(货币循环流通体制),就完全可以制造一个没有贪污腐败的土壤。首先,国家废除税制、统筹提留制和一切变相收费,致使地方官员根本不可能在老百姓手中拿到一分钱,而维系地方区域发展建设的资金是国家财政拨来的专款,并且是电子货币,地方干部官员就无法随手粘来,而唯一的可能就是转账上面做手脚,将公款转入自己私人账号,或者是其它账号,针对这个问题,国家可以规定国有银行不提供类次转账事宜,将转账的性质、转账的流向都进行统一规范,比如是建设专款,国家可以规定地方政府只能购买生产资料,因为国家已经统一了服务行业,那么也就说明建设专款只能转入国家统一经营的服务行业,银行才能提供转账事宜,其它情况银行概不与转账。因此,在建设专款方面就不存在贪污腐败了。
  至于民工的待遇必须由地方建设负责人报表提供给国家有关部门,然后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盖下公章之后,然后提交给银行直接准时的将民工的待遇输入到民工账号上面,致使地方干部官员连整个电子货币流通的影子都看不到,贪污腐败根本就无从说起。
  这种模式不管是国营企业,还是农村经济发展管理,都可以通用。
  国家的商品销售部门的管理模式更好处理,国家可以规定商品销售部门只能销售商品,而货源则由国家另外设置的产品配置部门提供,销售的只管销售,配置的只管配置,将他们的职能分开来各负其责。地方供销商场销售商品时任何收费一律刷卡,每天的营业额必须转入指定的财政账号,让国家清楚每一天的收入是多少,便于宏观调控。至于全国各个供销商场职工的待遇同样采取报表方式,由供销商场负责人报表提供给国家有关职能部门,让国家职能部门审批后提交给银行将工资按时转入到各个职工的账号上面。致使国家庞大的供销机构没有任何资金积累的空城,贪污腐败就无从说起。
  国家设置的产品配置部门在统购各种制成品后,自然会开证明给制成品卖主,然后卖主将证明送到国家有关分支部门审批盖下公章并留下底单,卖主再将审批后的证明拿到银行办理转账事宜。让有关公务员连资金的影子都看不到,让电子货币流通都在固定的模式上运行,不管任何人采取任何非法手段都无法在这种模式上扮走一分钱,贪污腐败的土壤就不存在了。
  事实上,现金流通的随意性就是真正滋生腐败的土壤,并且是滋生刑事犯罪的土壤,也是滋生各自投机违法活动的土壤,有了现金的存在,社会就永远不得安宁、永远也无法管理。
  通过上述推理,社会经济建设方面已经不存在贪污腐败,那么剩下的就是银行以及社会各金融机构。在这种模式之中,因为国家财政已经拥有了无穷无尽的收入,那么社会再生产资金可由国家财政直接提供,社会金融融资模式就完全可以取消,只保留国有银行为财政转账、管账、监账,为人民提供存款、消费转账服务,利率制度同样取消。不存在商业银行,有一个中国银行足够了。
  为了避免银行管理者在转账时混水摸鱼,在这里分析一下银行转账的细节,不要留下银行腐败的土壤。
  银行在转账服务的前提下,需要转账的集体、个人的证明必须通过国家有关分支部门审批,留下底单,并在证明上盖下公章才可以到银行办理转账事宜,在这种背景下,银行实际上就是国家财政的资金流通渠道,银行可以随时支配国家财政的资金,但必须持有国家有关分支部门审批后的证明才可以报销。除此之外,银行如果出现支出的数据与有关部门的底单数据不对称,国家财政就可以随时进入调查,查找漏洞。这样就可以保持银行体系之中不存在腐败的土壤。
  在这种模式之中,通过上述推理,已经垄断了社会腐败的土壤,贪污腐败就不会形成了,在这种背景下,社会民主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因为在这种模式之中,已经不存在贪污腐败的现象了,最大的可能只是公务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方面出现问题,不能尽职尽责,引起不良后果。因为这些现象是摆在明处的,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自然一目了然。不比贪污腐败现象是在暗处的东西让人看不清楚。这时候,国家可以建立一个信访网络,由中纪委直接管理,不与地方行政接轨,针对公务员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民众可以直接向信访网络投诉,由中纪委调查决定处理。这就象人体的感觉器官,随时都可以感觉到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信息传播迅速,让中纪委在最早的时间内得到不良信息,尽快的处理问题,避免事态恶化,减少损失。因为贪污腐败的现象已经不存在,自然不会有很多问题困扰中纪委,相信中纪委处理公务员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工作质量方面的问题还是能应付得来的。
  至此,这就是社会民主表现的一种形式。还有就是创新方面,因为在这种模式之中,国家有的是钱,国家可以大肆鼓励民主创新,并建立创新信息的“高速公路”,让国家政府尽快获取民主的创新信息,国家财政可以直接提供资金来推动创新品种,丰富人民的生活。因此,这又是民主力所能及的一种表现形式。
  诚然,国家统一服务行业经营,取消税费制度,全面推行电子货币和无现金政策,采取计划分配的模式才能真正的建立共同富裕和谐社会,并能充分的发挥民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