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深入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刻内涵
作者:陈锡文    发布:2006-06-07    阅读:11285次   

    主持人:您在日前国家开发银行举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部署和金融支持问题论坛上的讲话说:“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金融的支持。不仅是国家开发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也应该在这一历史任务中作出贡献。”

    陈锡文:2005年,中国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12.4%,但农业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总余额的比重不到6%。农业需要开辟金融资金的融资渠道。做好了,金融机构在农业方面的收益应该相当高。

    今年和今后几年内,我国农村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现在已经开始的农村金融改革,不仅仅在于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两个方面,还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及进一步探索适合农民的担保抵押制度和逐步建立农村政策性保险等。金融机构只要通过改革,完善自己的服务,完全可以从对中国农民的服务中获得自己应该得到的利益。

    主持人:去年10月中央召开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任务之后,全国上下都积极行动起来了。半年时间,大家都在认真探索,并且在进行积极的实践,我想问的是,新农村建设不是一个新的命题,在中国,很早就有知识分子曾经提出并亲身实践过,为什么在提出这个口号的近百年以后,中央现在要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

    陈锡文:的确,建设新农村不是一个新的命题。在解放前,就有不少知识分子曾经提出过,而且是亲身实践过,其中包括像梁漱溟、晏阳初这样一些著名知识分子,他们曾经在农村进行调研和试验。尤其是晏阳初先生在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抗战爆发之前在河北定县的乡村建设试验,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注意。他当时就很明确地提出,农村建设不是救济农村,不是办模范村,而是要实现整个民族的振兴。并且他在实践中通过调查提出,在农民身上,存在着四大弱点:第一是愚,第二是穷,第三是弱,第四是私。所以他在当时就很明确地指出,要以开展文艺教育来治愚,要以生计教育来治穷,要以搞好卫生教育来治弱,要用公民教育来治私。可见,农村的改造实际上已经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而且一直引起社会各界有识人士的高度关注。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们党在过去也多次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现在能查到的是,1956年的一届人大三次会议讨论通过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的时候,《人民日报》配发了社论,当时就指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部法规。后来在1960年,二届人大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时候,当时主管农业工作的谭震林副总理在给人大会议的报告中,也明确地指出这个纲要是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部纲领。此后,在党的文件中曾经多次使用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样的提法。因此,这不是一个新的提法。但大家通过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也都能理解到,这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它的时代背景,它的丰富内涵,都和以前有很大的区别。

    从时代背景讲,通过学习十六大以来的党的一系列文件和领导同志的讲话,就能很清楚地看出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因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我们这个阶段的一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认识比以前更深化了,采取的措施比以前更有力了。

    2004年,中央召开了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是关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四中全会上作的重要讲话中有一段话,实际上就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理论上、思想上和实践上都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化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发展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总书记的这段话实际上已经提醒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更多地支持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

    2004年底,中央按惯例召开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进一步明确说明为什么要在四中全会上提出"两个趋向",就是因为我国从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因此他提出我们要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更加主动地支持农业农村的发展。实际上,从四中全会到200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样一个重大历史任务在理论上、思想认识上和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分析上都已经做了非常全面的铺垫,这样在2005年中央召开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时,就顺理成章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主持人:这次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提法上讲和过去没有区别,但时代背景上和过去却不可同日而语。那么,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

    陈锡文:按我自己的理解,这次建设新农村的提法与过去相比,确实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有着明显的区别。所谓密切的联系,都是要使农业农村有更快的发展,农民能更快地富裕,能过上好的生活。从区别的角度讲,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乃至到七、八十年代,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多地还是把它作为奋斗的目标,努力的方向;而这次提出,则既把它作为发展目标,也很明确地把它作为当前要扎扎实实推进的一项具体任务。当然,它仍然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现在我们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方面是由于国力增强,各级政府、社会各个方面有更多的能力去支持农村发展,另一方面也有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思想理论深化的结果。总书记在今年2月14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讲到,重视三农工作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不同的是,进入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阶段性变化,整个经济总量有了迅猛的增长,国家财力和以前相比得到极大地提高。另一方面,在现实经济社会生活的运行中,农业农村面临的突出矛盾需要我们花更大的力气去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提出的,它既有必然性,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它将伴随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至少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前,这期间的四五十年都需要努力去建设。有些地方,甚至要花上百年的时间。对我们这样一个差别很大的国家,应该要认识到这一点。因此,既要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战略任务提出的必然性,也要认识它的长期性、艰巨性,但同时也必须有紧迫感、现实性,扎扎实实地展开工作。

    主持人:请详细谈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化的目标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而不是单一地追求某一方面的成功,要追求协调发展。

    陈锡文:以我的理解,可以用"五个五"解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方方面面的协调发展。第一个"五","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理解这五句话应该注意三点。第一点,这五句话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不能割裂开来。这一条应当引起特别的重视。第二点,第二句话用的是"生活宽裕"而不是"生活富裕",可见中央领导对农村的实际状况,把握得非常清楚。对于基层干部所提的要求,也非常合适。第三点,一定要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中央提出的要求,而绝不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片面地理解成新村庄建设,这是最容易发生问题的一个环节。

    第二个"五",就是要协调推进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几乎涉及方方面面,领域很宽,范围很广,时间跨度长,没有坚强的党组织的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很可能出现偏差。中央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括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第三个"五",就是五个必须坚持。一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农村生产力。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离开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建立在沙滩之上。二是必须坚持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大家都是了解的,就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这是党在农村一系列政策的基础。宪法明确规定,这是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谁也不能动。第三个坚持就是必须坚持科学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几十年,有的地方要上百年,做好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四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希望解决的实际问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要把直接关系农民群众生产生活,老百姓最希望解决的问题首先解决好。五是必须坚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来关心和支持新农村建设。农民自己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同时,各地政府要从财力增强的实际状况不断地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应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第四个"五",就是"五要五不要"。这主要涉及基层的工作方法问题。一是要讲求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二是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全国65万个行政村,从里边挑选几千个,甚至是上万个搞得好的村,一点都不难。但我们必须关注农村基本面的状况。推广经验,要从对多数村庄有借鉴意义的角度去考虑,否则可能就没有根基。三是要民主协商,不能强迫命令。四是要体现特色,不强求一律。新农村建设应当体现农村的特色。五是要引导扶持,不搞包办代替。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也是培养新的一代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的过程。都包办代替了,人锻炼不出来,新农村不可能没有新农民。

    第五个"五",就是新农村建设的五大目标。一是要通过新农村建设,让农村的生产力有新的发展;二是要使农民的生活有明显改善;三是要使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四是要使农村的社会事业有明显的发展;五是要使农村基层的民主政治建设继续向前推进。

 (记者孙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