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年会 -> 2005年年会:“发展: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
2005年中国经济50人论坛年会纪要--李剑阁发言
阅读:114343次   
    李剑阁(论坛成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收入问题目前可能是经济学上比较混乱的问题。有人说把腐败问题和收入分配问题分开来说,否则一说到收入分配问题大家就会义愤填膺;有人说反腐败的问题,有人说收入分配的问题,大家说的不是一回事。我想先把收入分配问题搞清楚。
    在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问题上,我们关注绝对贫困的问题;在机会平等和收入平等的问题上,我们关注机会平等的问题,这个问题在阐述过程中搞得不是很透彻,在讲话不很明确的时候,我们关注绝对平等,会引起相对平等的不满,变成了一个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在强调机会平等的时候要记住,当机会平等了,有时候也会造成收入不平等,比尔–盖茨这样一个大学没有毕业的人,变成了最富有的人,这说明机会平等不等于收入平等。我们在讨论机会平等的时候,不要把收入平等扯进来。北京市统计局公布了一个数据,北京市高低户收入的差距从2000年的3.1:1扩大为4.7:1,这个数据本身准不准确暂且不说,就数据本身而言,依我之见,在文革前,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高低户的差距不会小于4.7:1,。但那个时候大家也基本接受了这个事实,那是在当时历史形态下产生的结果,那个时候也是有一定的经济差距。
    我首先把腐败问题撇开不说,中国到底能够承受多大的差距,4.7的差距都不能承受,那到什么比例才算合适?今年有个经济学家也说差距太大了,4.7不行,3.1不行,那什么程度才行?我觉得经济学家也要有责任感,要把这个事说清楚,不要把这个事情煽起来,好像经济学家不讲收入政策就不是一个正义的经济学家。说得严重一点,我们的经济学家这样做,很可能会煽起社会上的不健康情绪。最近听一个部长讲,有一次他和李光耀私下谈的时候,李光耀说,我这么小的国家政府从来不敢讲收入分配的问题,这个你是解决不了的,自己给自己套一个枷锁,你解决不了。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把收入分配炒得如此热,我不知道用什么办法能够解决这个事情,你不要出难题,政府根本做不到。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内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一个研究人员说,我们现在收入分配差距很大,香港做得很好。我当时一听很惊讶,就私下问他,怎么会得出“香港比我们做得好的结论”呢?大家都知道,香港有一个相当于低保的东西叫做“终援金”,是彭定康留下来的,中英谈判的中方人员就说,如果这个东西留下来,会导致香港经济车毁人亡。现在回顾一下,我接触了香港的学术界人士和财经界人士,他们觉得这是香港的一个很大的隐患。如果香港低收入者拿到“终援金”的话,基本上就不干活了,香港几乎天天可以在中环地区看到游行,反而导致了更大的不满,我觉得不能正确地看待收入分配问题,会把老百姓煽动起来,会导致社会的动荡。
    我们需要对低收入的人群加以关注。作为健康的社会,应该关注那些绝对贫困和生活不能维持的人,而且应该建立一定的政策,编制社会安全网。前几年搞低保的时候,我们在各地调查,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有的地方人均收入是200元,一般来讲最小的家庭,三口之家是600元。领导说,你们为什么不去种树、扫马路,因为他种树和扫马路一个月还拿不到600元,为什么要去种树,去扫地呢?现在的发展阶段,什么样的经济政策是健康的呢?随着经济增长,绝大多数人,包括那些比较低收入的人,他的收入也能随着经济增长都有一定的提高,这就是健康的。坦率地说我们人均GDP不就是1000美元吗,如果平均拿,除了国家的资本积累,真正可支配的收入能有多少钱?
    再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一定要把收入差距弄得这么小?刚才有人说要让高收入的人增加消费,恰恰是高收入的人在搞资本积累。如果大家是平均收入的话就没有人搞积累了,还有什么积累的动力?如果拿到这个钱投资回报又平均掉了,干嘛要投资呢?这是矛盾的。你又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为什么它要发展?为什么要投资?从1949年开始到文化大革命,全社会都站在同一条线上,有些人有点资本,早期除了能耐以外,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可能不省吃俭用,连这些元素都没有,而现在你又不让他有积累和资本收入,那什么人会去干发展的事?
另外在计算收入差距的时候,我最近在反复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老是说基尼系数,中国这么大的国家,一个省的国土面积就相当于欧洲的一个国家,有一个外国人就问,你们老说你们的收入差距大,德国怎么不和科索沃拉比收入?进入欧盟的国家,他们的差距那么大,能解决吗?这就是大国和小国之间有些数据是不可比的。尤其是我们现在说东部西部,我就深有体会。比如北京,北京的收入和别的地区有差距,在北京市中心买房子最少要15000元,在昆明最好的地段买房子要2000元(这个数据也可能不准确,大致是这样),在北京的交通费用比小城市多得多。因此,不要简单的看收入差距,还要看生活成本,如果拉平的话,北京人就活不下去了,那个地方也会由于这么高的成本把经济冲垮。
现还有一个城乡差距的问题,统计局做常住人口的统计,有人作了一个研究,中国老说城乡差距,说中国的城乡差距高于印度,这是极大的误解。印度的穷人都在城里,中国的穷人都在农村。在印度农村,如果有一块地种基本上就穷不到哪去,什么也没有了才到城里来,平均下来城里人收入就不高了,农民相对就高了。而我们的农村有人在城里打工,钱也汇回去了,乡下的收入也提高了。要是简单的计算城乡差距也是比较大的,地区差距也是比较大的,像刚才举的北京和昆明的例子。
 
    我有一点怀疑,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地区差距在不断地扩大?我不太同意。在改革开放以前,有些人别说是西部地区,连北京都视为畏途,不敢来,因为生活差距太大了。外面工资比较低,新疆是六类地区,收入差距是反过来的,但是有谁愿意去?现在我觉得江浙很多的人都愿意到外面打天下,这个差距是大了还是小了?城乡先不说,先说地区。现在沿海地区城市的人到西部任何一个省会城市去生活,只要有一定的收入和工作机会,他不会像文革前那么害怕,我觉得差距不是太大,反而是小了。简单的做一些分析,可能结论是错的。我总的感觉是,目前经济学界在收入政策方面的观点非常混乱,每一个经济学家都在发表意见,我觉得经济学家要有责任感,说得不对,对社会的影响非常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