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其他
经济学鸵鸟的头还能在沙子里埋多久?
作者:张建平    发布:2006-08-16    阅读:2163次   
  众多的经济学人都回避回答关于“价格”概念的基本问题。《西方经济学的终结》出版一年有半了,对经济学的最基本概念之一“价格”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反对的声音没有,但是明确的认同也没有。
  为何回避“价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辩明会直接威胁到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的存亡。经济学一直对价格概念若即若离,所谓“若即”,因为它离不开这个概念,不仅仅离不开而且还是一个最重要的概念,而且还要把价格作为自变量看待;所谓“若离”,因为经济学从来都没有认真地定义过一个普适的“价格”概念。在《经济学》中讲解供求关系时,撒谬而森引用了奥斯卡·王尔德的一句话描述经济学对价格概念的认识:“什么是‘精明’人?他通宵世间万物的价码,但对其价值却一无所知?”
  经济学教材不像物理学一样是从基本概念的定义讲解的,比如物理学会首先讲什么叫做“力”,但是没有一部经济学教材会开章讲解什么是“价格”,似乎这是一个不需要提起的、人人都知道的概念。然而,读完大部头的经济学著作,你也依然一头雾水难以说出究竟什么是价格。
  价格是对交换结果的描述,是交换的比例。即使不能正面回答,也可以反面质疑:这一定义究竟具有普适意义吗?价格和交换没有关系吗?价格不涉及到第二个交换者吗?经济学究竟在哪里关注过但凡交换者都第一关心的“交换比例”这个变量?为何以数学化自豪的西方微观经济学中没有“交换比”这个变量的身影?
  回答这个问题会带来一连串的更复杂的问题,比如,如果价格就是交换比这个概念成立了,和交换又是密不可分的,就演变成为《西方经济学的终结》所提出的2+2问题,即必然要涉及到两个交换者和两种商品的数量概念;就必然质疑传统经济学的价格和一个需求量变量挂钩的做法,因为两个交换者就是两个需求者就有两个需求量;也会质疑价格是自变量的认识,因为价格作为交换比例是由两个交换者共同决定的结果,而不是指挥交换行为的上帝。
  同样我们会提问,经济学如何面对任意一宗交换?即经济学概念如何适用于任意交换形态,比如物与币的交换、物与物的交换、币与币的交换等等。这种宽泛定义、普适性的考虑也正是导致“价格是交换比”认识的缘由。
  “代价”的观点曾经是经济学对“价格”概念的一个比较统一的诠释,有人甚至认为这个概念更加宽泛。但是,“代价”实际上并不涉及到所有权的问题,而所有权问题是交换经济的最最基本的前提。自然界生物甚至非生物都有一个可以被看作是“代价”的行为(或动作)过程,有人指出在自然界中有“经济”现象吗?有人去研究动植物的经济行为吗?有人把生物学家的研究归结为一种“经济学”吗?
  此外,代价的概念并不能涵盖和替代“交换比例”这一价格定义。因为当涉及到交换行为的时候,会有一系列“代价”:甲生产或获取所有物A时过程的代价、乙生产或者获取所有权B的代价、甲通过交换得到B物的代价,以及乙通过和甲交换获得A的代价……代价是指哪一个?。而用“交换比例”定义的价格却具有唯一性,任何一宗既成的交换都只有唯一的一个交换比例。我经常用“一个交换中有几个‘价格’?”这种问题提问,持“代价”观点的人是难以回答的。
  “价值”是人和物的关系,这种认识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个认识深入下去就会发现,完全无法导出价格就是价值量的结论。为何?
  价值是人和物的关系不假,但是我们可以追问:究竟是几个人和几个物的关系?显然,这里忽略或有意无意地回避了单一物和总体物、单个人和群体这种个体和总体、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差异。风靡经济学界的效用理论貌似主观价值论,但是依然没有跳出客观价值论的桎梏,比如艾其乌兹盒式图用于研究交换和生产的泊累图最优条件,是现代经济学必讲的内容,但是我们却看不到其中的不同交换者和不同生产者在需求上的任何差异。
  价值是人和物的关系,这种认识直接导致了“价值主观论”的产生,而不是物的一种客观属性。因为人是个体的,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因此,价值必然具有因人而异的主观特性。十分明白,一个人面对一个物,这个人就会对面对的物有一个价值判断,就会产生一个价值关系。
  交换比例的价格概念和价值主观论的建立,直接否定了在所谓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建立关系的任何企图,因为任何交换比例都涉及到两个需求者即两个需求量,同时涉及到两个供给者和两个供给量,而价格(交换比)却是唯一的。
 
  经济行为的方向性。
  交换,归根结底是人的一种行为。而经济可以看作是交换行为的集合。
  从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看,如果趋利避害的人被定义为“理性人”,则理性人的行为具有合乎逻辑的方向性特征,即行为指向是确定的,即趋利避害。心理学把这种行为称之为“操作行为”,即是理性人的主动行为,即行为指向需求目的。在坐标轴的一端写上“利”,则另一端就是“害”,则理性人的行为必然是趋向“利”的一端的。
  操作行为具有阶段性,而且终止于“解欲”,即表现为“需求动机——需求行为——解欲”这种模式。(有些行为看似无限循环的,但也是由这种模式构成的循环,比如吃饭,就“饿——吃——饱”这种结构。)这就是说,理性人的具体行为具有起点和终点,解欲了,行为就会终止,否则就不会有“解欲”这么一说了。
  把这种心理学描述加以数学化,我们就得到这样的结论:描述理性人行为的变量应该是单调的,否则就意味着行为方向的改变和违背行为目的,而违背行为目的的行为不具有“理性”特征。我们不可以想象一个正常的人忽而趋利忽而趋害。
  在数学上“单调”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最大值”一定在行为方向的边界之上,即在“解欲”点上。不论描述这种行为的变量是不是连续的,都不会影响这种结果。这就直接导致把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用连续函数求导研究经济变量最大点的模式的垮台,使之显露出多此一举的数学游戏特征,而非科学的数学运用。
  由于不考虑人的行为的“操作性”,经济学便忽视了需求量是一个常量这种事实,错误地把需求量当作一个变量对待。只要价格足够低,就会无限制地需求,用无解欲的时候。此时,经济人的理性便荡然无存了。而这种明显违背心理学常识的理论竟然存在了几个世纪!
 
  速度的概念,存量和流量。
  对变量的性质的研究是极其重要的,实际上就是要求建立变量关系的时候要有逻辑性。事实上,经济学到如今,从来都没有真正认识到存量和流量两类概念的本质是什么。
  存量是对应于时点的,而时间是连续可变的,因此存量是随时可变的,可以简单认为是时间的函数。而流量是对应时段的,换句话说,是某种时间函数在时间段上的一种累计效果,数学语言可以叫做“速度在时间坐标上的积分”。
  无论是供给还是需求,都可以借助“速度”概念来表达。我不清楚为何经济学人为何要回避“速度”思想,但是我知道,一旦引入“速度”概念,也直接导致现有经济学基础理论系统的彻底瓦解。
  比如引入瞬时需求速度概念和瞬时供给速度概念,我们就会顺其自然的得到需求速度在某一时段上的积分就是“需求量”的结论,而且也不会像现代经济学教科书中去用一个“量/时”的量纲来描述需求量。我们也自然会认识到所谓供求平衡是一种供求速度的平衡,即某一时点上的一种供求状态,而非某一时段内的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平衡。
  结合经济行为的方向性和有始有终特性,使得我们很容易地认识到,对于一个需求而言,需求量是一个常量,而非一个变量。变动和被调节的是需求速度而非需求量。如果把需求量视为一个变量,就意味着需求者行为目标的不确定性,即直接否定了行为人的理性。
  经济学界一直在研究所谓的均衡,殊不知“均衡”一词本身就是对事物的“存在状态”的表达,而“存在状态”一定是对应于时点的“样子”,即是一个存量概念,也只能够用存量性质的变量去描述,而不是用所谓的需求量和供给量来描述。
  经济学的错误往往是不自知的,也从来没有认识到一个存量和一个流量不可以建立一一对应的逻辑关系这一基本科学常识。把不知所云的价格当作自变量之后,会在描述需求曲线时说“当价格增高时需求量如何如何变化”这种话,殊不知“当价格增高时”这种说法已经再也清楚不过地说明了价格是存量,是对应于时点的。而某一时点t上的存量如何可以影响到随后一段时间段内的需求量呢?为何t+⊿t时的价格就不会影响这个需求量呢?影响的又是哪一个需求者的需求量呢?
  或许明确提出需求定律的大师也面对存量和流量无法一一对应的问题,但是他没有从速度概念入手而是貌似聪明却极其幼稚地采用以“价格水平”概念去模糊“价格”概念的做法,避口不提价格的存量性质。这或许就是任何一部经济学教科书中都只能以编造的数据去描绘需求曲线的原因,因为经济现实中根本没有先于需求量数据存在而可以作为自变量的“价格水平”数据。所谓的需求曲线走向是被牵强地假定出来的,而非实证的存在。
 
  经济学在最基本的层面上存在太多的问题,对此,经济学需要的是面对而非逃避,不是像鸵鸟一般把头埋进沙子里去躲避,回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经济学大厦的问题是基础问题,但众多的经济学人只是把自己关在大厦的房间里从事装修工作,并以装修之豪华而自豪,但是,危房内部装修得再豪华也依然是危房,迟早是要倒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