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养老金“空账”新解
作者:李剑阁    发布:2006-08-22    阅读:5511次   
       NDC可以规避目前制度下做实个人“空账”所带来的沉重负担,可以避免年轻人的双重负担和不合理的代际收入转移,也可免于资本市场短期资产价值起伏风险  
  正当我们为填补养老金“空账”苦寻对策时,从瑞典开始的记账式个人账户(NDC),在一些国家已试验多年。一年前,一个由中外专家组成的课题组根据这些国家的经验提出,采用NDC,可能是中国完善养老金体制,解决养老金“空账”的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NDC的做法是:参保人按照确定数量缴费进入个人账户,管理部门每年计入按照法定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但个人账户上的钱并不需要留下来,而是直接支付给同一时点的老年人。参保人退休时,可以获得根据账面积累额精算出来的养老金。实践证明,NDC既可保持个人账户责任明确的优点,又可避免基金积累制风险过大的缺陷;既保持了激励机制,又降低了转轨成本。
  养老金体制是学科跨度和时间跨度很大的领域。因此,养老金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十分复杂艰难,难免要经过多年摸索和反复。目前实行不同体制的国家各有难处,都在进行或准备改革。
  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的养老保障制度大多数是预先确定退休待遇(受益确定型)的现收现付制。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为应对经济增长减缓和人口老龄化,各国纷纷提高缴费,降低待遇,以应对养老金短缺。但是,简单修补非但没能解决问题,相反出现了企业和年轻人对制度的信任危机。为此,世界上不少专家提出,只有把现收现付改为个人缴费、自我积累(缴费确定型的积累制),人口老龄化与激励不足的难题才能根治。在世界银行支持下,许多国家抛弃了受益确定型的体制,而采用缴费确定型的积累制。试验从智利开始,跟进的有南美、中亚、东欧的一些国家。
  不过,这种体制碰到了巨大的转轨成本和资本市场风险等一系列难题。智利养老金体系在最初阶段显示出良好的活力,但随着第一批参与改革的员工开始领取养老金,人们发现效果并不如预期。一些员工和基金公司陷入了困境。经过四分之一世纪的实验,人们认识到,积累制只解决了即期的金钱储存,而不能自然而然解决未来对应的实物供应。未来养老保障水平,不仅取决于储蓄率,而且取决于实际投资回报率。
  智利模式表明,在资本市场不够发达的国家,养老基金的管理成本高昂,而且可能会成为犯罪分子的猎物;即使在资本市场运行良好的国家,养老金管理也会陷入困境。美国拥有4400万员工的3.3万个退休金计划,在2003年已经出现3000亿美元赤字。美国退休金福利担保公司(PBGC)负责支付企业无力支付的退休金。目前,该公司负责支付100万员工的退休金。2001年尚余77亿美元,2003年底,亏损112亿美元。至2003年底,道-琼斯指数从最高点下跌34%,全美养老金缩水5000亿美元。
  上个世纪后20年,世行在向一些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时,要求这些国家按照三支柱模型(即社会统筹、个人账户和自愿养老金)对公共养老保障制度进行改革。现在世行已不再固守三支柱模型,认为没有普遍适用的解决方案。
  中国是正处于经济转轨、人口日益老龄化的发展中大国,建立养老金体制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作为总体经济改革的一部分,十多年来,中国成功启动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社保体系已具雏形。中国建立的基本框架,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与世界养老金制度发展的潮流一致。
  但是,改革无疑还需完善。目前养老金按地方分割、覆盖面狭窄,社会统筹的赤字不得不用个人账户缴费来填补,从而造成个人账户“空转”。随着时间推移,这些问题可能影响企业和个人缴费的积极性,使扩大覆盖面越来越困难,给财政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
  在现有制度下,做实个人“空账”,需要提高缴费率或增加中央财政补贴,会加重个人、企业和政府的负担。做实了,又可能引起管理机构的道德风险。NDC并不需要真正做实,可以避免年轻人的双重负担和不合理的代际收入转移。用政府信用担保,由公共部门运作,可以不受私人部门财务能力和管理能力不足的制约,避免资本市场短期价值起伏的风险,这在资本市场不成熟的阶段尤其重要。
  为了完善社保体制,建立有利于流动的就业市场,还必须以立法形式制定全国统一的强制性养老金规则,实行全国统一的养老金管理系统。另外,当年在规定企业员工的退休年龄时,中国人的预期寿命比现在短。现在预期寿命日渐延长,提前退休是中国人无法承受的奢侈。因此应该制止鼓励或强制性提前退休的做法,逐步提高退休年龄。这不会影响新增就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增加会遏制工资上涨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