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持续20年的四个理由
首先是劳动力资源的区别。经济发展很重要的是看资源能否支撑你的竞争力。韩国、日本等亚洲四小龙,经过30年左右的发展后,一方面他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从原来的农业国,很快地成为新兴工业国家,人均收入也从二战后的几百美元,很快升到了几千美元,这是一件好事,但同时,对他们的竞争力来讲,又是一件坏事,因为他们的劳动力成本很迅速地就提高了。
反过来看中国,我们的劳动力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尽管在沿海地带,劳动力成本已经很高,但在内地,比如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劳动力成本是非常低的,而且,我们很多人仍然生活在农村,这点跟其他国家比,相差非常大,日本的农村人口,到2000年已经剩下5%了,韩国到2000年只剩下11%了。而中国,一直到2004年,农村人口仍然占全部人口的58.2%。这么大的农村人口,肯定不能迅速成为一个完全工业化的国家,但这么大的农村人口,实际上意味着我们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具有劳动力的比较优势。
第二个理由是市场规模。经济学里有个规模经济的定义,是说当一个企业,或行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平均成本会下降。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规模,不要说不能盈利了,甚至连生存都成为问题。
举个例子,欧盟正在不断地加快整合脚步,而且越来越快了,从6个到10个,再到12个、15个,后来把一些东欧国家也弄进来了,现在是25个,其目标是40个。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实际上是为了获得市场规模,为此,他们不惜取消很多带有浓厚文化色彩的东西,这是为了获得一个巨大的市场规模。
在这方面,中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已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土地面积是欧盟的几倍,这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动力。
第三,也是我们特有的,是我们的制度还在不断改革和更新。我们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这个过程是相当漫长的,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和调整。我们还没有真正把制度改革完成,尽管已经改革了将近30年,但我们的宏观调控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从原来的指令性变成一种指导性的调控,我们的企业,从市场形态来讲,还存在许多垄断行业,它们损失了很多效率,另外,很多企业的产权改革还没有完成,这方面还有很多潜力可挖,如果这个改革完成,那么资源可以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第四,国际环境日益开放。总的来讲,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世界更加开放了,1995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把很多原来非规范的,或者双边的贸易,变成了一种全球的规则。这首先给我们创造了更加稳定的外部条件,这一点可能比当年日本、韩国发展的时机还要好,因为那时他们也受到很多反倾销,受到很多贸易上的不公平待遇。现在我们至少有更多的规则,尤其是乌拉圭回合后,国际上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更加低了。经济发展的四个挑战
以上有利条件,使得我们的经济增长有可能持续更长时间,我的判断最起码还有20年的时间。但这并不等于说,可能性就是现实,因为如果做得不好,经济仍然会出现波动,甚至是停止。现在,我主要担心的是四个方面的问题或者挑战。
第一,从宏观上来讲,我比较担心的是宏观波动。任何国家都有宏观波动,为什么我们的宏观波动就令人担心呢,主要有两个理由:其一,我们的宏观波动的动力,不完全是经济的,而是政府行为,尤其是地方政府行为。目前为止,地方政府还有很强的推动经济增长的积极性,希望以此增加GDP。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投资不一定是理性的,而是在一种非经济目标下推动的,大家要搞高科技,所以都投资高科技,不管有没有能力,要搞环保和绿色产品了,每个地方都去搞绿色工程……到底哪些应该搞,哪些不应该搞,是不是真正符合市场规律,这一点思考得确实不够,这是令人担心的问题。其二,我们是大国,它所带来的宏观经济波动的结果,是非常具有伤害性的。如果各省市集体行动,大家都来搞汽车,它所带来的总量,会占世界很大的比例,人为造成的共振是非常可怕的。所以政府现在也非常清楚,我们不能有大起大落,也不要追求这个百分之十、百分之十几了的增长速度,而是要追求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
第二个担心是微观方面的,就是我们的企业。现在已经更加全球化了,随着国外产品的进来,肯定会对国内企业产生影响。而且生产也在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美国现在兼并浪潮非常多,为什么?因为它在准备新的全球竞争,它必须要有规模,尽管它已经是大企业,波音和麦道已经是最大的公司了,还要进行合并,因为它要跟空客进行竞争。
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在规模经济和专业化方面有所欠缺,没有专业化,就很难达到规模经济。比如说,像我们的医药行业,美国是70多家批发企业,我们是17000多家,美国零售是5万家,我们的零售是14万家;汽车行业,韩国的三家企业占85%的份额,我们国内最大的东风、一汽、大众三家企业,加起来不到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然后我们有127家汽车生产商,每一家规模都不是很大,还要搞多样化经营。这是我们的企业状况。
在没有开放时,由于不面临着直接竞争,所以谁也没什么了不起,但等到加入WTO后,我们现在处于后过渡期,五年之后,我们的服务业市场进一步开放,大的跨国公司一进来,这种状况就很难经得起竞争。作为一个大国,现在必须要有一些全球发展的战略,这种战略的制定,目前是我们企业所缺乏的。
第三个担心的是政治社会的稳定。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存在缺陷,市场存在失灵,市场解决不了社会公平性的问题。市场鼓励创造价值,鼓励资源的有效利用,但我们是人类,所以我们的目标函数就不仅仅是把东西生产出来越多越好,我们还有一个社会公平的问题,这就不是市场能够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要解决市场公平的问题呢?有些人生活在贫困线底下,这不是我们人类生活应该有的状况。我们必须帮助这些穷人,即使他们没有能力创造价值,我们也必须要给他们一个非常好的相对稳定的生活。这是一个目标,一个目的。
我们的改革能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也取决于我们能不能处理好公平问题。我们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我们还处于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所以我们需要搞试验,要搞试点,然后让大家心理上能够慢慢地接受这些新鲜事物,慢慢支持这个改革。如果改革得不到大多数人支持,那么这个改革就会出现问题。
发展市场是没错的,而是在发展市场的同时,必须解决好其他问题,这是从政治和社会角度来考虑的。
从经济上的考虑也非常重要,中国有一个潜在的市场,这个潜在市场不是说数人头就算了的,必须要有13亿人都有购买力时,才能够真正形成市场,这个购买力是怎么产生的,你不能把知识财富都集中在少数人身上,因为少数人他每一块钱,我们讲边际购买率是没有穷人来得大的。比如我生活水平比较穷时,即使有了一点钱,我也马上会去买东西去,因为我的生活还没得到满足,可是富人呢,他可能富到一定的程度后,他的钱就不会成为购买力了。
第四个担心就是国际环境。由于经济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大的经济体,这对其他国家形成一种压力,首先是一种直接的压力,有些人把中国叫做制造业中心,因为我们出口的、生产的东西太多,我们不仅为本国生产,我们还为别的国家生产,我们的纺织品以及其他一些制造业产品,基本上到达每个国家,这对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其实也是一种竞争。其次是间接的压力,因为我们现在要发展,对能源、原材料需求量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会间接地对其他国家一方面带来好处,但对同样需要这些原料的国家,也会形成一种间接的压力。
这种压力,使我们遭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国际环境,这个环境不是以简单的政治来划分,而是因为经济所造成的一个新环境,比如反倾销案、贸易战、汇率之争,都与经济有关,所以,如何适应这个国际环境,如何处理好这些国际关系,也成为我们能否持续20年发展的最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