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其他
崔长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型
作者:崔长林    发布:2006-10-10    阅读:2440次   

    关于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将如何演进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尤其当人类社会已发展到资本主义,而“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社会制度尚未建立起来的时候,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就显得越发有必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家认为,“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是共产主义、计划经济。诚然,上述不被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学家认可,可是,他们又拿不出自己的东西来。但是,有一点又可以肯定——资本主义非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阶段”。下面笔者搞了个“模型”,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一、社会制度为什么决定不了经济发展?有些问题到了一定时候就应该说清楚,而且到了有必要、有可能说清楚的时候。如,关于“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究竟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大家知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家认为“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社会制度是计划经济、共产主义。诚然,该观点不能被资本主义经济学家承认,尤其当“前社会主义”国家没能把经济搞上去并导致东欧“剧变”、前苏联“解体”的时候。为此,一些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家会对前东西德国和南北朝鲜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自然会证实其观点的正确性。也就是说,他们的“理由”或者说“依据”是十分充分和有说服力的。换言之,如果说“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社会制度就是共产主义、计划经济,而“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社会制度就应该能够把经济搞上去即“前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就不应该滞后于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

    大家知道,后一种社会制度、经济制度一般都先进于前一种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实行先进的经济社会制度的国家其经济就应该先进于实行落后的经济社会制度的国家。可是,实践证明,人们并没有看到实行先进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的“前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经济方面有什么所谓的“优势”;相反,几十年过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前社会主义”国家被远远地落在后面。可是,有一种现象同样也不能否定,那就是,并不是实行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制度的国家的经济均发达于“前社会主义”国家,比如实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印尼、菲律宾和非洲的一些实行所谓“总统制”的国家。另外,改革开放后中国所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并没有改变,可其经济社会却得到了迅速地发展;而由社会主义制度转化为“总统制”的俄罗斯,其GDP与中国相比由6比4转化为4比6。

    二、对决定经济社会发展因素的再认识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里面显然少了一个“经济基础”、“生产力”是由什么来决定的问题。

    笔者以为,不管是“经济基础”还是“生产力”,它们都是由“经济物质”来决定的,虽然“生产力”也是“经济物质”形式的一种。如此说明,说“经济制度决定社会制度”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之原理基本上说是对的、科学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又是抽象的和缺乏可操作性的东西,因为它没有向人们说清“经济基础”、“生产力”是由什么决定的。而在同一个历史时期内,由于一个国家的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可能会由若干种经济基础、生产力决定,所以在相同的“经济物质”决定下,上述“决定”与“被决定”关系可能不成立。可是,如果我们能够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概括为“经济物质决定经济制度”,“经济制度决定社会制度”的话,那么,在什么物质下实行什么经济制度、在什么经济制度下实行什么社会制度,就会有个“对应关系”或者说“对称关系”的存在。反之,则不符合上述“对应关系”或“对称关系”,也就就自然是我们应该鄙弃的;反之,则是我们应该寻求的和要坚持的。比如,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应该分别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生产力决定,并形成了分别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对应的自然经济、产品经济、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等,而不再是笼统的、抽象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避免缺乏“对应”而张冠李戴。

    三、“后资本主义”经济社会范畴导入大家知道,人类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四种社会制度。由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否是“准社会制度”正在实践过程中,且存在较大的争议,所以笔者暂时没有把它们纳入讨论范畴。

      大家又知道,人类已经历了自然经济、产品经济、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四种经济制度。由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也正在实践、讨论过程中,所以笔者暂时没有把它们纳入讨论范畴。应该承认,不管你无产阶级政治学家、经济学家,还是资产阶级政治学家、经济学,人们都不应该否认有上述四种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的产生、存在、发展,因为它们确确实实产生、存在过,而且正在急促发展、演化着。换句话说,只有在大家能够确认或基本确认上述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继续讨论“后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的问题。否则上述若定不下来,下面的讨论就难进行下去。诚然,所以要讨论上述问题,是为了导入“后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社会制度。那么,什么是“后资本主义”?当然是对将要、可能发生于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的经济、社会制度的概括,即它是用来概括“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的东西。

    总之,既然是“后资本主义”是用来概括“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的,所以它就不再是“前资本主义”的东西,否则就没有引入它的必要。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未确认“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究竟是什么之前,大家可以先用“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社会制度来说明,以避免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争论的发生。也就是说,如果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来描述还不能让一些人接受的话,那么,我们就用“后资本主义”之范畴好啦,那些不承认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人,总不能连“后资本主义”也不承认吧?

    四、“后资本主义”准经济制度的发现那么,“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究竟是什么、应该是什么?笔者以为,如果没有搞错的话,它们应该是“资源主义”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

    先说一下什么是“资源主义”经济制度。所谓“资源主义”经济制度是指,由于在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前提下,出现了资本过剩、生产过剩,购买力出现了相对意义上的不足,资本增殖受到了包括购买力在内的各种资源的制约而形成的经济制度。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讲的资源主要是指无形的社会资源、意识资源,非传统意义上的有形的自然资源。这是由于:在“后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里,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绝对需求量虽然有所提高,但由于相对意义上的生产力的提高——表现在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成倍提高,所以单位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必然会相对减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反而会降低。

    或许有人会说,还没有发展到“后资本主义”时代,能源危机已经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爆发了,而实际上的情况是,经济社会越发展,由于绝对需求量的增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就会越大。如此,笔者又怎么能说,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反而会减少?这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旦突破某一瓶颈,自然资源的利用会变得十分简单。比如,当将海水转化为燃料时!笔者可以肯定,这个能够把海水转化为燃料的时代已经离我们人类不远了。如果有那么一天,它可以变成现实,那么,制约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又是什么?笔者以为,最有可能成为制约因素的就是包括购买力在内的社会资源。第一,增殖是资本的本质,资本家不会为提高购买力而亏本销售产品;第二,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解决不了购买力,所以须通过社会制度的变革来实现。

    、“后资本主义”准社会制度的发现可以肯定,作为一种经济形态、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绝不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阶段”,而后经济制度、社会制度来代替前经济制度、社会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社会制度自身解决不了购买力的提高问题,所以才需要制度的变革来实现;又由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所以“后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体现“资源主义”。

    所谓“资源主义”的社会制度是指,当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包括购买力提高在内的社会制度的因素制约时,人们便会自然而然地把解决经济矛盾的重点转移到社会矛盾的解决上,而只有解决了包括购买力不足在内的社会问题时,商品生产才会变得更有意义,资本也会在商品生产与销售过程中实现持续增殖。那么,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毫无疑问,只有通过社会制度的变革。然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社会变革不一定通过“武装夺取政权”的手段,也可以通过和平方式。

    第一,由于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一些能够使资本迅速实现增殖的新科技、新技术、新产品迅速涌现出来,不但吸引了大量资本,也会使传统商品生产变得十分简单和缺乏劳动价值;第二,新科技、新技术、新产品发明者、使用者、生产者会迅速降低成本,购买力从客观上得到提高。上述趋势,完全可以从电子产品的更新速度和成本的降低速度中得到证实。试想,当以几百元的价格就能购买一台电脑而生产商又能获得一定的利润时,当传统产品的生产变成了“复制”过程时即劳动力逐渐地被电力、机械力等自然力取代的时候,又有哪个拥有新科技、新技术、新产品的资本家在仍然有利润的前提下阻止成本本来就很低廉的产品的销售?于是,社会制度在不经意中得到改善。

    、“后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制度演进诚然,上述绝不是在说,“后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社会制度即“资源主义”经济制度、社会制度仅仅只有一种模式,或者说当人类发展到“资源主义”社会时就不再发展、演进了,而是说“后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本质体现为“资源主义”而已。如此,当然说明,“资源主义”的经济制度、社会制度也应该有多种模式。这是因为,“资源主义”经济制度、社会制度也非人类历史的“终极阶段”。

    通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结合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得出以下尚不怎么成熟的预测:第一,从经济的角度看,“资源主义”的经济制度包括市场经济(含裂变经济、聚变经济)、计划经济(含后自然经济、后产品经济);第二,从社会的角度看,“资源主义”社会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第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共产主义与计划经济分别对应。关于市场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对应”,是说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准经济制度”,虽然从多种社会制度上看似乎都存在,而只有到了社会主义时期才发展成熟起来,就像资本自古就有而只有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时才成熟起来的道理一样;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是结构经济,并向着“核结构经济”方向发展,所以有裂变经济、聚变经济模式的可能(可参阅《核经济演化三部曲》一文)。关于计划经济制度与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对应”,是说计划经济、共产主义系“后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社会制度,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非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形式”——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不存在“对应”关系;由于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需要根据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并按“计划”进行的,所以有“后自然经济”和“后产品经济”的范畴。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型”构建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型自然经济 VS 原始社会产品经济 VS 奴隶社会商品经济 VS 封建社会资本经济 VS 资本主义资源经济 VS 资源主义 | | 市场经济 VS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VS 共产主义 。 。 。 。 。 。需要说明的是,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所对应的社会主义制度、共产主义制度被囊括在“资源主义”经济制度、社会制度里。如果没有搞错的话,在“资源主义”社会,还应当包括除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对应的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以外,还应该包括多种经济制度、社会制度。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是经济制度与社会制度的纵向对应,此外,还有经济制度与社会制度的横向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