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讲坛 -> 2005年长安讲坛
以自主创新 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演讲者:郑新立    时间:2005-08-15    阅读:38389次   
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中国经济政策研讨会》
第八十四期
 
以自主创新带动增长方式转变
 
主讲人:郑新立 研究员
论坛成员、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 副主任
 
    同志们,今天是个桑拿天,大家能赶到这来听我讲自主创新的问题,我深受感动。我打算讲四个问题:第一,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第二,实现自主创新的条件已经具备;第三,抓紧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第四,建立健全鼓励自主创新的体制政策和法规。
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正处在平稳快速增长之中,为把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长期保持下去,我们必须下决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增长方式和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从前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高效益的良好局面。2003年、2004年和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出现了3个9.5%,这是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没有出现过的局面。在两年半的时间内,经济增长速度始终在9.5%这个高位上运行,而同期消费价格的上升的幅度分别是1.2%、3.9%、和2.3%,价格在低位上运行,国家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4.9%、21.4%、和14.6%。财政收入是衡量经济效益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过去总理讲这是真金白银,国家财政收入以百分之十几到二十几的速度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这个指标看起来更令人高兴,分别是44.1%、36.0%和19.1%,尽管增长的幅度在下降,但是仍然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今天上半年利润保持在19.1%,接近20%。同时,农业生产这两年出现了重大转机,粮食产量改变了连续几年下降的局面,止跌回升,农民收入改变了长达7年的缓慢增长的局面,去年增长7%,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把这一组宏观指标摆在一起就可以看出,目前我们的宏观经济形势是非常难得的,是令人鼓舞的,所以这两年半我们的经济增长处在最好的时期,可以概括为“高增长,低通胀,高效益”。
    但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看到经济发展良好势头的同时,也必须清醒的看到经济运行中潜在的矛盾和问题。这两年多来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等这些行业投资过快增长拉动起来的,换句话说,是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的。近两年能源的消耗总量分别增长15.3%和15.2%。经济增长的能源弹性系数(能源增长的速度除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由1996到2002年的年均0.21,分别上升到1.61和1.6,也就是说,能源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GDP的增长速度,能源的增长速度是GDP的增长速度的1.6倍。还有一个指标是投资的弹性系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除以GDP的增长速度),由1996年到2002年的1.44倍分别上升为2.92倍和2.72倍。这两个数字说明,我们获得同样的GDP的增长速度所需要的能源和投资在成倍上升。
    去年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4%,但是消耗的一次性能源却占全球的12.1%,消耗的淡水占全球的15%,消耗的氧化铝占全球的25%,消耗的钢材占全世界的28%,消耗的水泥占全球的50%,全球的钢筋混凝土几乎有1/3倒在中国的土地上了。这样一种增长结构,一些重要资源特别是铁矿石、氧化铝、石油的需求超过了我们国内市场的供给能力,而大量依赖进口也受到了国际市场的供给能力和运输能力的限制。比如说铁矿石,我们去年进口2.5亿吨,价格现在上涨了1倍多,过去一吨铁矿石是30美元,现在涨到70美元了,而且今年上半年澳大利亚还想敲我们竹杠,要趁机要上涨运费,一吨还要涨几美元,后来我们钢铁企业协会不干了,就联合起来抵制它涨价,你再涨价我就不买你澳大利亚的矿石了,最后他把他涨价的要求收回去了。我们今年的钢生产能力要突破三亿三千万吨,加上在建的生产能力全部投产以后,总量要突破5亿吨,而现在全世界的钢生产能力只有10亿吨,我们这5亿吨全部投产以后,就和水泥一样,生产能力占到全世界的50%。我们国内的矿石储存量很少,主要依靠进口,如果5亿吨钢的生产能力都形成以后,矿石的供给能力就成了大的困难,即使全世界的铁矿山,包括巴西、秘鲁、澳大利亚、印度这些国家开足马力生产供应中国市场,运输能力也不够,港口的装卸能力也不行。今天上半年青岛港很多矿石船舶卸不下来,在水面上停了1、2个月。
    因此,这样一种增长结构必然带来资源的瓶颈制约,增长最快的四个行业都是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的产业,这种粗放型的增长结构是不可持续的,这种增长方式如果不转变,我们要保持着9.5%的增长速度注定是不可能的,必然会导致经济的大起大落。所以最近总理讲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担心出现经济的大起大落,所以粗放型增长成为我们当前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问题,也是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局面的一个突出问题。
    转变增长方式战略我们早在制定“九五计划”的时候就提出来了,1995年制定95计划的时候提出了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一个是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从粗放式转入集约型,另外一个就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同时提出要用体制的转变推动增长方式的转变。现在十年已经过去了,我们做的怎么样呢?我们在增长方式转变上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总体上看没有取得根本性的突破,特别是近两年多来,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有明显回潮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技术上我们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对那些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和产品,我们虽然有市场、有资金、有劳动力,但是效益好的项目我们干不了,只能长期依赖进口。比如说电子信息产品,电子信息业现在我们的市场规模和产业规模都是世界第二,但是电子信息业的投资有80%是外资,国内的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投了10%,民营企业投了10%,电子信息业的发展不会增加多少能源消耗,也不会增长多少运力,也不会带来资源的瓶颈约束,但是你投不进去,为什么呢?你没技术,你想跟人家合资人家又不干,那怎么办呢?只能干那些处于产业链低端的行业,这些低端行业就成了投资的热点,出现了大量的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江苏的铁本是最典型的一个代表。因此,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是转变增长方式和结构调整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了消除经济增长的不健康和不稳定的因素,实现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我们就必须在增长方式转变上迈出实质性步伐,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利用自己的技术成果来调整知识结构,加大对信息产业等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物质消耗少、环境污染低、能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的产业投资,真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彻底告别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归根到底,我们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避免大起大落的关键之举。
    实现自主创新的条件已经具备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较大幅度的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目前在我们国家的条件已经具备。首先,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经济实力已经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7位,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3位,这说明我们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经济实力。另外,去年我们财政收入已经达到二点六万亿,今年财政收入要突破三万亿,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去年突破了七万亿,我看今年要突破八万亿,这么大个数,拿出来一部分来搞技术开发投入,我看是没有问题的。第二,20多年来我们已经引进了大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大大地缩小了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目前每一个行业都能找到一些企业,它的装备和工艺水平处在国际先进水平。第三,多年来我们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仅国内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就已经达到2170万人,科学家和工程师有226万人,形成了专业门类齐全的科研队伍,每年的科研经费总额已经达到3500亿元。第四,我们已经有了一批依靠自主创新发展起来的企业的典型,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能力进行创新的,他们的成功经验也增强了我国企业以自主创新求发展的信心。
    我举三个案例,第一个是海尔。海尔1993年开始从一个街道的小厂发展起来,在20多年的时间内,它的销售额平均每年增长70%,去年销售额已经突破1000亿元,成为中国制造业第一个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也有一些,大部分都是垄断性的行业,像中国石化、中国石油,还有一些国有银行,进了500强,所以块头比较大,在制造业里真正凭着自己的竞争力进入500强的,海尔是第一个。海尔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呢?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我看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重视技术开发。海尔有一个庞大的技术开发队伍,每年用于技术开发的资金占销售收入的5%,它现在有3000多个专利和技术诀窍,平均每天要产生2个专利。而且张瑞敏有一个绝招,就是哪个技术人员开发的新产品,你就带着新产品到市场上去销售,然后根据用户的意见来修改你的设计,最后按照你这个新产品投放市场以后的新增利润,按一定的比例给技术开发人员提成。这一招很厉害,如果技术人员搞一个新产品成功了,你一下子就富起来了,这对于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是很有效的。我前些天到他们公司去,他们的员工给我讲一个故事:有一个浙江大学电子系的博士毕业了,拿到一个英国学校的优厚奖学金,准备去英国留学,走之前他到国内转了转,到海尔看了看,看完之后他觉得他的事业在海尔,不在英国,所以放弃在英国的奖学金,留在海尔工作。由此可见,海尔有一套机制,它为什么能够把那么多博士、博士后、“海归”都能吸引来?它有一套办法,像这样的企业是中国最有希望的企业,最有竞争力的企业。海尔成功说明中国人不笨,现在它在3G无线通讯的最先进领域有很多的技术成果,处在前沿,下一步如果中国颁布3G标准,设备更新换代以后,它可能又抓到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第二个案例是华为,华为在通信行业现在处于全球技术发展的前沿,就通信设备制造业来讲,它现在是全球最大的一个企业,销售额全球第一,最有竞争力,现在已经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我昨天看到消息,华为最近要收购英国的一个通讯设备制造公司。华为去年的销售额达到600亿元,今年可能要突破700亿,上半年光出口就是25亿美元,所以全年仅国外市场这一块就可以突破50亿美元,外销已经大于内销了,它的主要市场是在国外,包括荷兰这个发明3G的国家,最近它的网络运销商通过招标选定华为的产品作为它的运营设备。华为公司现在有23000人,其中13000人在搞技术开发,占全部职工的60%,一年的技术开发投入达到35亿元,占销售收入的10%。重视技术开发,使华为从一个小企业成长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通讯设备制造企业。
    第三个案例我想说说奇瑞。奇瑞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汽车行业的后来者,整个历史可能还不到10年,可是它投放市场的第一款轿车就是自主研发的产品,现在不仅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而且在国外还建了两个组装厂,一个在马来西亚,一个在伊朗。就像当年日本、韩国在中国搞来料加工一样,它现在也搞带料加工,把零部件带到马来西亚和伊朗,就地组装销售。奇瑞这个企业在安徽芜湖,前几年连“出生证”都领不着,产品不让卖,所以它不得不和上海的汽车公司合并,现在它也不需要用上海的牌子了,它要独立出来,它这个公司技术研发的投入占销售收入的10%以上。奇瑞公司现在成立了一个汽车技术开发研究院,其中汇集的汽车行业技术开发人员占全国汽车行业技术开发人员的60%。我记得去年在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节目里看到我国汽车行业的一个老总坐在侃侃而谈,跟大家对话,说中国轿车要搞新产品的开发,销售量达到400万辆以后,说你搞一个新产品得几十亿美元,根本不可能,是十年、八年以后的事,但是奇瑞一投放市场的第一辆汽车就是自主开发的产品。所以奇瑞打破了三个神话,一个是中国现在不可能自己开发新车型的神话,第二个是打破了在中国的市场上,中国的汽车公司只能跟人家跨国公司合资合作,不可能独立站住脚的神话,第三个就是中国的轿车不可能出口这个神话。
    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他们的经验证明,凡是经营成功的企业和有远见的企业家都是高度重视技术开发的,都是舍得在技术开发上进行投入的,如果中国100家这样的企业,甚至1000家的话,那么我们转变增长方式就有希望了,我们经济增长就不会带来能源、资源的瓶颈制约,中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就有了可靠的基础。
抓紧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
    技术资源的短缺是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最大的瓶颈,打破技术的瓶颈制约,必须增加技术开发投入。多年来,尽管我们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调把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素质的轨道上去,但是这些正确的方针并没有落到实处。我这一二十年写了很多文件、报告,在计委政策研究室就写了十几年,在给领导写报道,给中央起草文件的时候,绞尽脑汁的想把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讲得更透彻点,把想到的词都用上了,但是结果都是空喊,说到重视科技进步,没有一套机制来保障,空喊口号不办事。今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的几个数字就证明我们是空喊,全国大中型企业至今有71%没有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2/3的企业没有自己的技术开发活动,我们喊技术开发的重要性喊了20多年,绝大多数企业连个科研机构都没有,连个研发活动都没有。2003年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是多少呢?是1.52%,其中用于新产品的开发支出只占0.66%。根据国际经验,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不应低于销售收入的3%,否则你就失去竞争力,在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投入要占到10%以上,而我们现在研发投入很低,大部分企业几十年不搞研发。
    另外,技术引进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创新是技术进步的一个捷径,当年日本、韩国在引进欧美技术上的投入和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上的投入的比例是1:5,而根据统计局的数字,我们国家的这个比例是1:0.07。也就是说,日本、韩国引进一个产品花一块钱,在消化、创新上要花5块钱,而我们是引进技术花1块钱,在消化、创新上花7分钱,7分钱能干什么事?什么都干不了。海尔就提出,第一台冰箱是引进,第二台就是自主知识产权的,要投放市场,第三台就要出口,占领国际市场。由于我们不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造成了引进,再引进,长期形不成自己的技术产品。为什么我国企业普遍缺乏技术开发的积极性呢?我想这要从体制、机制上找原因。中央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讲了,有两大改革理论的创新,一个是提出混合所有的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组织形式,第二个理论创新就是提出要建立现代产权制度,这都是很有针对性的。就公司来说,现在我们多数还是国有独股,大部分是国有独资的公司,公司的厂长、经理考虑的问题是什么呢?很简单,如果在我的任期之内增加了技术开发投入,在业绩上表现的是风险的增加,成本的增加,利润的减少,技术开发成果投产以后,很可能表现为下一任的业绩,他当然不愿意这么干了。所以改革就是要改这种体制、机制,要从产权上入手,要形成一个股权多样化的产权结构,国有股、集体股、外资股、私人股、法人股大家集合在一起,成立一个产权多样化的股东会,股东会再选举一个董事会,代表投资人的利益进行经营决策,股东会再聘任经营层。这样就形成一个股东会、董事会、经营层的等边三角形,形成一个既互相制衡,又互相协调的一个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这是一两百年来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历史所形成的经验,企业要搞好,必须采用这种体制。中国的企业要搞好,也必须有这样一个机构,要从产权改革入手,通过股权多样化,使董事会真正代表投资者的利益进行经营决策。尽管近期少一些技术开发的投入,利润马上就会上去,但是董事会决策是着眼于8年、10年以后股本能不能增值,企业能不能发展,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就会加大技术开发的投入,不搞短期行为。发达国家企业搞得好,都是董事会在决层,在做企业利润的分配方案时,不能吃光,发光,要做长期投资,特别要做技术开发的投资。所以要改变中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少、不重视技术开发的局面,就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建立混合所有的股份制企业以及相关的科学的治理结构。如果这个问题不突破,再喊十年、二十年的口号可能还是这样。刚才我们讲的三个公司为什么愿意在这上面投入,我想就是因为它们的机制不一样。另外,一定要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我们企业的技术开发投入占全社会技术开发投入已经从过去的百分十几,二十几,上升为现在的50%,但是还远远不够。根据国外的经验,企业的技术开发投入(技术开发人员)占全社会的投入(技术开发人员)的比例应在70%以上,真正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投入的主体,所以现在我们还远远不够,一定要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开发投入,所有的大中型企业都要有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我们曾经考察日本的经验,日本在八十年代就规定,哪个企业有技术开发机构,你就可以享受政府的优惠贴息贷款,没有技术开放机构,你就享受不了这一优惠。这样就能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真正做到开发生产的是一批,正在投放市场的一批,处在研发阶段的一批,每年不断的更新。前年我们去IBM考察,IBM主管技术开发的副董事长就说,他们有三类产品摆在这,目前正在生产的是一类,准备投放市场的是一类,正在研发的是一类,每年从下一类的产品里边拿出一批,晋升到前一类,做到生产一批,研发一批,准备投放市场一批,真正把科技进步作为关系企业兴衰的第一位的大事,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力量和合理配置。科学院和大学主要从事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企业主要从事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都要以市场为导向,尽可能的缩短技术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的时间,这样就从根本上克服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大企业要成为行业技术进步的基地,成为行业技术进步的排头兵,像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应该成为带动整个行业技术进步的基地。同时要发挥中小企业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要鼓励应用型的科研院所进入大型企业的内部。上一届政府李岚清副总理抓这件事的时候,把我们原来部属的252个科研院所进行改制,当时有几个方向,一个是进入企业内部,一个是成为独立的科研企业,再一个是成为行业的技术中心。经过这些年的实践来看,凡是进入到企业内部的这些科研院所作用发挥得很好,比如原来石化行业的设计院、研究院都进入到中石化企业集团里,根据生产发展和市场开拓的要求,给研究院下达科研项目,提供科研资金,保证科研人员的生活和各方面的支出,这样科技跟经济就紧密结合起来了,研究机构的作用都发挥得非常好。而那些游离在企业之外研究院,小日子过的还不错,奖金发的也不少,但是对行业的贡性并不大,研发的投入有所放松,现在的技术水平不能随着整个世界的科技进步而同步增长,都在吃老本,吃几十年留下来的这些科研成果的积累。北京的钢铁设计院、研究院有十万人,这几年大炼钢铁,我同学在那里工作的,现在奖金发的不少,因为地方的小企业请他们去搞小钢厂,他们把那些图纸拿来克隆一下,复印一下,提供给他们,然后企业给他们提成,奖金发的不少,小日子过得不错。但是行业的重大科研放松了,再过几年,等这些小钢铁上来的热劲过去以后,没有客户了,你就逐渐萎缩,自己就要消亡了。比如说现在水力发电行业有6个设计院,上个月专门征求“十一五”规划建议的时候,召集他们开座谈会,这些发电公司的老板就讲了,现在我们公司内部,比如东方发电集团,哈尔滨发电集团,都逐步的壮大自己的研究开发力量,现在这三大集团的研究开发力量已经超过了这六大设计院的研究力量,他们现在最希望这些研究设计院能进入他们企业集团内部,加入他们的行列,壮大他们的队伍和研究力量,如果再过几年,他们还游离在企业之外,他们的命运就是被市场所淘汰,企业的技术开发力量也成长起来了,没人找他们,自己就散摊子了。这200多个科研机构可以说是集中了我们各个行业几十年的精华,大量的科研成果都在这,这些研究机构要是跨掉了,就是一个重大的损失。过去这些研究机构不愿意进入企业,很多人讲宁当鸡头,不当凤尾,企业也是个司局级,研究院也是司局级,那么我这个研究院进到你这个企业的内部,我这个司局级的院长不是降格了吗?所以不愿意进去。现在没有这个问题了,企业没有什么行政级别了。所以要继续深化科研院所的改革,另外要鼓励中小企业在科技进步上的发展,发挥他们在软件和零部件生产领域中的作用,大批专业化的中小企业的存在也是科技进步的需要,同时许多大企业也都是由小企业成长起来的。国外有鼓励科技型的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我们也要重视小企业的作用。另外,要实施自主创新的战略,应当把原始创新、系统集成和引进消化技术创新结合起来,自主创新不是什么事都从头来,第一个最重要的是原始创新,把各个地方的技术创新集中起来,在一个大的工程和设备上集中加以运行,叫系统集成,这也是自主创新。另外一个创新的捷径就是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来进行创新,在近期内我们特别要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经验证明这比原始创新和系统集成都要大大的节省时间和精力,重大设备工程用系统集成的办法来创新,组织多学科多专业的人员联合攻关,同时要鼓励原始创新,克服浮躁情绪和急功近利,提倡不同学术的见解,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最近报道说,山东一个大学有一个可能要拿诺贝尔奖的技术成果,结果在国内评院士的时候没有评上去,说是伪科学,现在人也死了,失掉了一个得诺贝尔奖的机会,后来鉴定人家确实是真知灼见,是发明。所以在创新领域要提倡不同的学术见解,不要以个别学术权威的观点就封杀了一些学术创新的成果。
建立健全鼓励自主创新的机制政策和法规
    第一条就是要完善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开发投入的税收政策。我们国家这些年也出台了一些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开发投入的税收政策,但存在着力度不够、门槛过高、范围偏小的问题。一个是税收优惠方式,现在以直接减税为主,而在研发费用的扣除、固定资产的折旧、投资的减免、延期纳税以及对高新技术产业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方面缺乏实质性的鼓励措施,税收的优惠还没有明确到具体的科研开发活动,而仅仅是以企业为对象。现在是不是高新技术产业要科技部来认定,认定以后不管企业搞不搞高新技术的研究,都可以享受优惠,这就造成大量的非高新技术企业的科研活动难以享受到优惠政策。另外,优惠政策也不完整,缺乏促进产、学、研联合研发,鼓励科技人员的所得税和高科技风险的投资政策,特别是鼓励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要求企业每年新增10%以上的才能享受优惠,这个门槛太高了,技术开发投入哪能每年都增长10%,我们企业的利润也不可能哪一年都增长10%,投入怎么能增长10%呢。像美国,它的技术开发的优惠政策要比我们的直接的多,优惠得多。我们国家信息中心有一个李云林,现在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他在美国的大使馆搞科技方面的研究,最近刚回来,在那呆了好几年。去年我去美国的时候,问美国财政部,你们对技术进步有什么优惠政策,他们说没有,我们都是一视同仁。李云林给我提供了很多资料,跟他们美国财政部的官员说的都不一样,美国在里根那个时代搞税制改革,里根明确提出税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开发的投入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当时定的税制到现在还使用,就是企业每年新增的技术开发投入的50%左右可以直接抵扣企业所得税,这一句话就解决问题了。有些高技术行业,像电子信息,有50%以上可以直接抵扣企业所得税了,等于你免税了,有些行业稍微低一点,这个门槛就比我们的低,奖励就比我们更直接,技术开发投入的奖励和鼓励的力度要远远超过我们。美国正是有这样一个政策,所以企业才拼命的增加投入,今年的技术开发投入增加上去了,明年给你免税,明年你再新增这一块,我再给你免税,鼓励企业不断地增加开发投入。
    我们现在没有这样的政策,根据九三学社的调查,现在我们的企业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的平均也只在14%以下,实际享受的优惠的金额只占销售金额的5.8%,因为规定得太高,企业也够不着,反正我也达不到这个门槛,因此也不去享受这个优惠。所以我们鼓励技术开发的优惠政策等于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另外,企业开发新技术和设备国产化所需要的关键零部件的进口不能够享受关税和进口增值税的优惠,而进口整机可以享受优惠,这样我们企业自主研发或者以我为主来自主制造,但是关键零部件是进口的,进口零部件就没有优惠了,这实际上就是鼓励你使用进口的整机设备,而不是鼓励你使用和开发自己的设备,这样的税收调节政策是一个逆向调节政策,鼓励进口设备而不是鼓励自主研发设备,这就挫伤了企业自主研发的积极性,降低了国内设备的竞争能力。另外,我们鼓励自主研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力度和范围都还远远不够,所以要围绕形成鼓励自主创新的税收制度来加快税制改革,这项任务中央已经提出来了,要研究一个鼓励技术开发投入的体制机制,没有这种体制和机制保障,光喊口号是不行的。
    第二条要研究建立健全创业基金风险投资和创业办市场,要建立有利于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风险投资机制,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还刚刚起步,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吸引国外的风险投资机构,培养从事风险投资的人才,逐步形成风险投资的氛围。这个问题我到国外的那些技术开发区去考察过,到美国的硅谷,波士顿,专门考察过他们的经济,听他们介绍,他们说这里边最重要的是培养经理人员,就是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既要懂得科技,善于在大学里、研究机构里发现科技成果。另外,项目负责人还要有判断力,判断出这个科研成果将来的市场前景怎么样,在产业上有什么样应用的前景,然后对这个成果进行包装上市,筹集资金,然后应用投入产业工程化都跟上,加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在我们国家,这套机制还刚刚起步,要加快建立风险投资的机制。
    第三,要通过政府采购鼓励使用新产品新设备。美国有一个政府采购局,归议会管,它规定购买美国产品法是80年以前通过的,现在照样使用。这个法律决定,凡是使用纳税人的钱购买的产品必须优先采购纳税人办的企业生产的产品,简单的说,就是美国的政府采购首先是采购美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美国的企业满足不了你的需要了,你才能进口。这个政策已经适用了七、八十年了,现在还在使用,我们过去都不知道用政府采购这个方式来鼓励使用我们国产的设备和产品。所以我们要学习借鉴美国的经验,鼓励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的产品的发展。
    第四,要依托重大项目,实施以市场换技术。市场是我们中国现在最重要的资源,因为我们市场很大,所以要利用我们这个市场这个重要的资源来吸引外国公司同国内的企业联合设计联合生产,并对我们国内企业转让技术,这样做是成功的,我们的二滩电站和三峡电站就用这个办法。二滩电站是用世界银行的贷款,要求我们进行国际招标,在国际招标的时候,我们就提出一个条件,就是来投标的跨国公司必须找一个中国设备制造企业作为伙伴,而且随着设备提交要使用的时间内逐步增加在中国国内制造的设备的比重。比如说第一期交付使用的时候,20%是国内制造的,到第二台,30%在国内制造,最后一台交付使用的时候,100%都在国内制造。也就是说,合作制造,而且你还得给我转让技术,我出了问题你还得负责,答应这个条件就你来投标,不答这个条件应取消你的投标资格,你就不要来投标了。这个条件看起来苛刻,实际上还是有很多的企业愿意来投标,所以我们的二滩电站有36个国家的企业中标了,所以在三峡电站建之日,我们国内的发电设备的制造水平已经提高到国际的先进水平,可惜这个办法只在水电设备的制造行业使用了,其他行业还不知道运用这个办法,所以大量的市场丢了,技术也有没有换来。现在我们学的聪明一点了,比如说中国的高速铁路设备制造,我们就要用这个办法,因为中国高速铁路设备市场太大了,而且在高速铁路设备制造方面我们要改变过去以外方为主的局面,要在投标的办法以中方为主,拉一个国外跨国公司作为中方企业的技术支持来投标。也就是说,外国企业在投标的方案里写明我这个技术使用三菱,或者阿尔斯通的技术。即使这样,在外国的企业大部分都愿意进来,因为中国的市场太大了,你如果不作为技术支持方进来的话,你将被隔离在中国市场之外,你就进不了中国市场,所以还是有很多很多的企业愿意作为中方企业的技术支持方来进行联合投标。这样的话,我们的高速铁路建成之日,中国企业也可能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
    第五,建立军民结合,利军利民的科技体制。军民生产与民用生产结合,军用技术向民用技术转移,这是美国产业技术进步的一个成功的政策。前几天我到美国去学习培训,美国斯坦福、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给我们讲课,这些教授的观点很不一样,他们说美国主张自由竞争,不主张搞产业政策,但是最反对产业政策的这些教授也不得不承认美国在军工产业和农业这两方面的产业政策是最成功的。美国的国防部每年下达的科研基金有2000多亿美元,下达到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这些技术成果军工技术除了提供国防工业生产需要之外,可以无偿的转到民用,所以美国的波音、IBM、通用、福特都是通过大量接受美国国防部的科研基金发展起来的,美国现在领先的这些高技术领域实际上都是通过五角大楼下达的科研基金支持起来的。美国当年的曼哈顿计划带动了核能工业的发展,信息高度公路计划带动了电子信息工业的发展,星球大战计划带动了全球定位卫星制造这些产业的发展,现在的NMD、GMD计划也在带动电子信息业空间技术的发展。而我们的军工科研体制是过去照搬苏联的那一套,搞的是军民分立这样一个体制,军工与民用分家,“老死不相往来”,军工技术高度封闭,国家又不可能给你那么多财政资金,所以就限制了军工科研的发展。这种照搬苏联的军工科研体制带来了很多的不良后果,所以我们要打破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科研机制,真正实行军民结合,利军利民的科研体制。今年年初国务院发了一个3号文件,叫“36条”,鼓励民营经济进入6个行业,包括一些垄断性行业,比如技术设施社会事业、金融产业、金融服务,最后一条是军工产业。像华为在软件制造上是很先进的,在国内是首屈一指的,最近我们在研究一个题目,华为的软件产业占整个产值的30%—40%,软件120亿,如果软件产业独立出来,一下子就是全国最大的软件企业,软件制造水平在全国居于很先进的地位。因此,要真正建立一种军民结合、利军利民、以民养军这样一种科技进步体制。
    第六,要发挥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孵化器的作用,科研机构和大学里的研究成果要迅速转化为市场需要的产品,需要有一系列的中间环节,中央和地方都要建立实验室和工程中心,通过免费提供优惠服务来吸引拥有科技成果的人才,利用这里的设备完成工程化产业化的工作。现在中国有大量的科研成果没有开发利用,专利的利用率也非常低,说明在技术成果的转化环节亟待加强,特别是老工业基地,正处在产业转型过程中间,做好这个工作对于建立新的产业是十分必要的,搞工程中心这个经验是我们从德国学来的,德国过去的鲁尔地区以煤铁为主,现在去了煤铁这两个行业全都停了,而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一系列新的产业。那么鲁尔区是怎样从一个老工业基地实现产业转型的呢?工程中心就发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坚持在这方面投入,投了几十年,逐渐开发这个产业,转移过来。所以我们借鉴他们的经验,特别是我们老工业基地要由过去的煤铁工业为主转到为以电子生物为主,要搞这些工程中心,加快成果的转化。
    总之,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创造力、有智慧的民族,我们有四大发明,对人类的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后随着我们把自主开发作为我们一个重大的发展战略,它的实施必将使我们有更多的自主创新的成果奉献给世界,奉献给人类,在支撑中国自己增长的同时也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
   
                    
        中国经济50人论坛秘书处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2005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