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不是艺术家,也缺乏艺术细胞,可以说对艺术一窍不通,只是懂得一点经济学的知识,现在要评论一件艺术创作,少不了露窃,也许不着边际。不过,从外行的角度发点议论,或者从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角度做些评论,也许会有另外一种效果。
最近,有幸去云南丽江开会,观看了张艺谋、王潮歌、樊跃执导的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的确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回京数日,那数百个马鞍一齐飞舞的雄壮场景,不时在眼前浮现,那上百匹战马在天际奔驰的蹄声和嘶鸣,还在耳边回响,仿佛又回到了“山间铃响马帮来的”岁月。那对酒雪山的豪情和一醉方休的快乐,那穿着不同民族服饰男男女女的载歌载舞和热情奔放的狂欢,似乎置身于纳西人的山寨。那有情人的自由结合和为自由而殉情的欢乐,那对天神的崇敬和对自然的亲和,和着震天的鼓声和振振有词的唱经,更加触动了笔者对这片令人神往的神密土地的想往。所有这一切,的确构成了一幅雄伟而又和谐的画面。
令笔者感动的不只是这些美丽的场景和画面,而且有这些演出背后的创意、运思、谋划和设计。因此,这里的和谐也是多重的。
什么是艺术?笔者没有研究,没有考究,只有一点漠漠糊糊的感觉。即所谓艺术就是对实际社会生活自然形态的加工、提炼和再现,达到形似神是、出神入化,能够拨动和震撼人心,引起共鸣,令人回味、想往和反思。《印象•丽江》的确产生了这样的艺术效果。
舞台和背景。《印象•丽江》把舞台搭建在海拔3100米东巴位走廊的玉龙雪山脚下,没有华美的幕布背景,没有绚丽的灯光音响,蓝天为幕,大地作台,一切都是就地取材。背景是无人攀登上去的玉龙雪山,舞台是用土石堆砌而成的平台和山道,观众席也是用水泥和石块砌成的一个个石墩,道具是普普通通的马鞍、背篓、方桌、酒坛等等。给人以真实、自然、和谐和身临其境的感觉。
演员和表演。《印象•丽江》没有一个专业演员,500多名演员全部来自附近16个村寨的10个少数民族。他们昨天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农田里刨食吃的农民,今天却是登台亮相、大展拳脚的舞蹈演员。他们的服饰未变,穿着仍与以前一样,羊皮坎肩,彩色布衣,表演的内容和动作也是他们及其父辈们日常的生命活动和生活情景,只是将其加工提炼、集中起来而已,而表演的认真、投入、卖力可以说达到了极致。一切都是原汁、原味、原生态,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自然的美、纯朴的美、豪放的美和野性的美,没有一般舞台上那种娇柔做作,拿腔拿调的架式。
观众和氛围。雪山脚下的天气变化莫测,一会儿蓝天白云,阳光灼人,一会儿天昏地暗,雨雪交夹,而观众披着雨衣坐在石墩上,随着演员的动作和场景的变化,眼睛做着360度的转动,思绪却随情节和歌声奔涌。近距离的交流互动,很多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很多人拍疼了巴掌。笔者右耳鼓膜穿孔,在强光和大风中经常流泪,而在这场演出中,却是泪水未断。
也许是出于职业习惯,演出结束以后,笔者委托导游打听了一下这场演出的组织、运作和财务情况,并为他们做了一个简单的经济核算。为了运作这一项目,2005年6月筹备成立了印象丽江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经过一年的紧张工作,今年7月23日对外公演。《印象•丽江》有两个项目,现有的演出是“雪山篇”,另一个项目还在筹备中。据说计划总投资2.5亿元,现有的运营费用包括两项:人头费和运营开支。以下是笔者的估算:人头费按每月1000元*500=50万元,其他运营开支也按每月50万元计算,一年的支出1200万元。观众席有1200个座位,最多时曾经有观众1400人,票房平均上座率有6成,每张票价190元,按每天平均演出一场,每场800人计算,日收入15万元,全天候演出,年收入5475万元,扣除日常支出,两年半即可达到盈亏平衡,收回投资。《印象•刘三姐》已经演出四年多,现在还在继续上演,可见,其盈利前景是有保证的。当然,这里没有考虑主创人员的天价收入,笔者也不知道本剧的多少。
更为重要的是,它增加了一个旅游项目和富民工程,提供了不止500个就业岗位(还要加上各种服务人员),解决了这么多家庭的生存大计,也为游客提供了一餐美食和享受,也许是创造了一种文化产业的新模式。如果我们各方面的专家和人士能够以此为鉴,在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多搞一些类似的项目和工程,对于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就是雪中送炭的大好事。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建设和谐社会的真正行动,也比捐资、赠物更有意义。
笔者的上述评论,绝不意味着、也丝毫没有贬低那些阳春白雪式的高雅艺术,它们都是人们生活和艺术创作所需要的。关键是它能否为人们提供艺术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2006-11-20,于北京方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