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中国特色的赶超模式
作者:胡鞍钢    发布:2006-12-05    阅读:3375次   
 过去28年,中国创造了有中国特色的赶超发达国家模式

 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TFP(安全生产要素)的大幅度增长

 速度、结构、开放、体制、科技赶超五大效应促进中国经济积极发展

 成功的现代化赶超模式

 在整个世界中,各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就是相互融合、相互竞争及共同发展的过程。虽然一些国家起步较晚,但仍然追赶上甚至超过了领先国家的发展水平。

 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史有四个成功的赶超典范:美国用43年时间在19世纪到20世纪之交赶上了英国;前苏联在经济大萧条时期赶上了美国;日本从1950年代初开始用了40年追赶上美国,被认为是在“赶超游戏”中最成功的国家。广为人知的“亚洲四小龙”,它们用了30年时间追赶西方发达国家。

 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是一个典型的后来者,产业化起步较晚而且起点也很低。如果说欧洲和北美是从1750年开始工业化,中国则晚了100至200年,也就是说,中国正式开始进入工业化是在1950年,并且当时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远远低于欧洲和北美的工业化国家,显示出巨大的发展差距。

 中国经济自1978年起开始起飞,极大地缩短了与发达国家和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水平的差距,显示出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赶超发达国家模式。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7%,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工业和制造业的快速增长。

  一言以蔽之,过去28年是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时期。这个时期见证了经济最快速的发展,但也加速了工业化、城市化和融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步伐。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这种情况是千年所未有的。

  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TFP的大幅度增长

 中国经济增长有很大的特点:第一是增长率非常高;第二是波动性很大。所以,中国经济不光要研究可持续性问题,还有稳定性问题。

 国内外研究表明,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增长之所以高于改革前,关键在于TFP(即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度增长。TFP是衡量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官方的数据和我们自己的研究发现,在1978―1995年之间,实际上资本的增长率不仅没有高于改革前,反而比改革前要低一些,主要是TFP明显增加,其贡献率达到近30%,几乎是1/3。而世界银行的估算结果还要高于这个数字,达到43%。

 在分析经济增长的原因时,我们再用另一种方式来构建一种增长模式,这是一个全面而广泛的框架,包括资本、劳动、知识和体制变革。

 第一,人均产量增长的一半左右来自人均资本增长。在此期间,人均资本增长率为8.5%,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本驱动效应。

 第二,人均产值的1/3来自体制变革。这反映了改革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或者说改革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在此期间体制积累的增长指标是5.2%,这是相当高的体制变革推动速度。

 第三,人均产值的1/5来自知识发展。这表明,知识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知识积累指数在这期间增长率为3.7%,这是一个相当高的知识创新、引进、吸收、推广和应用速度,无疑证明了大国效应。

 这种方法更好地解释了经济增长的源泉,也有利于将来为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明确的政策,即通过改革促进体制变革,通过开放和科技创新推动知识进步。这意味着中国应该将科技和知识,而不是资本和自然资源作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而1995年之后,由于就业增长大幅下降,相反资本存量却大幅上涨,TFP也下降了2―3个百分点,大量的事实和统计显示,在1995年至2001年间经济增长源泉发生了重大变化,变成了资金投入、低劳动力投入和低劳动生产率。

 五大效应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有两种不同的效应。一是“横向效应”,是指在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仅靠资本投入所产生的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二是“速度效应”,即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改变经济体制所产生长期增长效应。 “横向效应”是短期效应,而“速度效应”能发挥长期作用。“速度效应”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显示了包括五个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的重要影响。速度效应。即在某一时间内, 工业化进程中的后起国家实现了比发达国家还要快的经济增长。如果说“亚洲四小龙”在二战后历经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实现了工业革命后欠发达国家最高和最持续的增长,被称为“东亚奇迹”,那么,中国同样打破了纪录,创造了奇迹,其最大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它发生在一个占世界1/5的人口的国家。

 结构效应。即在某一时间内,后来者的结构性变化的指标超过先进国家。日本花了80年时间才将其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由70%减为50%。美国花了50年时间(1820年至1870年),前苏联用了33年时间(1917年至1950年),中国只用了17年(1978年至1995年)实现了这一目标。1978年至2003年,中国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消费结构和贸易结构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加速增长可能刺激劳动力流向高水平生产部门,结构变化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开放效应。实施对外开放,落后国家参与经济一体化要比发达国家速度快。中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走向开放,由与世界经济完全切断联系的发展模式过渡到部分开放的发展模式。从1978年到2004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1.15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年均增长超过16%。这标志着中国已经从一个部分开放的国家过渡到一个全面开放的国家。

 体制效应。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显示,在改革的过程中,市场机制在资源分配方面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经济发展对市场机制的依赖得到深化和加强,包括建立和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建立市场体制和实施细则,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科技赶超效应。虽然发展中国家技术落后,但引进技术的成本却可以降低创新的成本,从而缩短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在很短时间内缩小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是相当成功的例子;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国家正在成为第二代工业化国家的成功典范。

 那么,中国的技术从何而来? 按价值计算方法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直接进口或进口含有新技术的资本货物等,如进口高科技产品。另一种是通过外国直接投资引进新技术。还有一种是中国企业直接融资和研究机构技术创新的研发开支,主要体现在研发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此外,中国也通过电信网络和因特网获得和传播了各种知识、技术和信息,并通过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合作、科技交流和科技人才的交流获取了新知识、新技术。

 在整个赶超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包括知识赶超和经济赶超,这两个步骤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今后,中国应该尽快实现从资本驱动型经济到科技驱动型经济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