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各族人民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这是复兴中华民族催人奋进的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人类社会实践的伟大胜利。实现这一目标就全国而言难点在西部地区,因为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社会经济水平和社会生产力水平不在同一平台,西部地区相对东部地区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追赶过程。这也是西部地区发展史上最为壮丽的经济追赶历程。
一.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是历史的延续和现实市场力量的合成。
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是慢长历史形成的。在我国历史上唐朝以前,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唐朝末期开始,经济重心逐步南移,从海上与东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国家经济贸易往来频繁,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宋朝以后,长江以南地区的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商业、城市得到进一步发展,我国经济南盛北衰的局面得以完全确立。从南宋开始的经济重心的南移,成为我国南部经济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种状况在明清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进一步加大。西部的许多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基础和起点不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方面,西部地区起步晚,阻力也大一些。实施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的差别,思想观念转变方面的差别等多个因素相互作用,进一步扩大了历史的同时也是现时的地区经济差距。
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在当代发展差距相差更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各地区的经济在总体上都是高速发展的,不存在西部地区发展绝对缓慢的问题。但是,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之间的发展差距也是明显的。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1)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不断扩大。从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的30年间,我国东、中、西部国民生产总值以现价计算,平均增长速度之比为6.81:6.78:7.25,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0.44个百分点。进入80年代以后,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开始落后于东部地区。(2)经济总量差距不断拉大。1978年,东中西部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5%、29.70%、17.80%,1995年为59.00%、26.50%、14.50%。(3)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差距不断扩大。1980年,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488.3元、336.0元和274.3元,中西部地带分别相当于东部地带的74.95%和56.17%,到了1995年,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757元,东部地带为7910元,中部地带为3250元,西部地带为2696元,东部地带是西部地带的2.93倍。(4)乡镇企业发展水平的差距急剧扩大。从发展速度上看,在1990—1995年的6年间,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3倍;从乡镇企业的产值看,1995年乡镇企业的总产值5.3万亿元,东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分别为75.6∶17.5∶6.9,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近11倍;从乡镇企业的就业人数看,1995年全国1.28亿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8%,东部地区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75%,中部地区占20.1%,西部地区占8.3%。(5)人均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80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1.33元,东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分别为1.39∶1.11∶1,1995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578元,东中西部地区之比为2.30:1.30:1。改革开放以前,西部地区的城镇居民收入略高于东部地区,目前是东部地区远远高于西部地区。(6)产业结构差距明显。第一产业的比重是西高东低, 二、三产业是东高西低。(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差距。80年代以前,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投资略高于东部地区,从1982年开始,西部地区的投资份额一直呈下降趋势,1995年,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3.68倍。(8)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的差距。(9)对外开放的范围和水平的差距。
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现实经济水平的巨大差巨,其本质是现时生产力水平的差距,集中表现在产业结构及能力和市场主体及差距两个方面。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着质的不同。西部是典型的城乡二元分割局面,且以农为主。其一产业人群生产主要成效是自给自足满足简单再生产要求,而东部其出发点和目标是为了交换并实现劳动剩余价值,满足扩大再生产的要求;西部二产业主要是经济效益低,科技含量低的资原型工业.而东部是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科技型企业;西部三产业发育滞后不能满足一二产业发展的需要,而东部三产业日臻完善与一二产业协调发展。西部地区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是历史的多因素和现时的多因素积累交织而成的必然结果。这种结果是当今中国国情不可忽视的基本内容,集中反映为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西部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全国人口的22.8%,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占全国的13%。。
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形成的客观现实。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就其方法论而言一靠中央二靠地方,一靠行政推动二靠市场取胜。根本出路在于地方确定和实施正确的发展方略,下大功夫培植优势产业和培育有竟争力优势的企业群,在市场竟争和经济竟賽的过程中实现快于东部的发展速度。
二.西部地区追赶缩差的方略是培植竟争力优势产业。
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其根本原因是产业竟争力差距大。东部地区生产力先进进而产业竟争力强,在经济贸易中实现更多的交换价值,而西部地区恰恰相反,因此,大力培植西部区域经济优势是现代产业建设的主线。所谓区域经济优势,主要是指区域内的产业优势,其标志是这种优势产业能够在区际(国际)市场上表现产品价格低廉因而占有市场的竟争力。区域经济优势选择关键在于能否形成某些生产成本低廉.市场竟争力强的优势产业,其产品能够在区际市场上比同等质量产品成本更低.价格更便宜,表现出很强竟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区际经济优势总是与区际市场相连的。离开一定的市场联系和竟争关系,关起大门而封闭起来去讲某一地区有什么经济优势从而确定产业建设,是毫无意义的。区域经济优势其物质前提存在于“要素禀富差异”,这是自然经济地理和社会经济地理互动作用的结果。不同产品的生产需要不同的要素组合,也就是不同产业须要有不同的“要素密集度”。稀缺要素价格相对较高,丰裕要素价格相对较低。要素价格差异为专业化生产形成使之必然,也为西部地区培植具有竟争力优势的现代化产业建设指明了方向。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建构西部地区可持续的产业发展能力。产业竞争力是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方面因素所决定。比较优势最终归结为一国或地区的资源禀赋;而竞争优势涉及的是各国(地区)同一产业之间的关系。比较优势更多地强调各个地区优势的潜在可能性,而竞争优势则更多地强调各地区优势的现实态势;比较优势涉及的主要是各地区间不同产业、产品之间的区际交换关系,体现各个地区间不同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比较和相对优势,主要强调地区间产业分工与产业互补的合理性;而竞争优势涉及的是各地区间同一产业内的市场交换关系,体现的是各地区相同产业生产率的绝对优势,主要强调了地区产业竞争和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各国和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充分利用要素比较优势虽也可能摆脱经济贫困,但经济现代化的实现则必须依赖于竞争优势的形成。 西部地区是中国的资源富集区,能源、矿藏资源一直是西部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能源、原材料工业很长时期也是制约国民经济的“瓶颈”,但是近几年来,这种传统的资源优势面临前所未有的窘迫,西部地区许多以往紧俏的资源品出现了市场的“过剩危机”,逐步丧失市场竞争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资源不等于有市场;即使这些资源有市场,也不等于有竞争力,因为面对的是开放环境,资源供给可以来自国际市场;而有竞争力不等于相对价格优势,因为资源品(尤其初级产品)与加工制成品相比,总处于不利的贸易条件;而且现代科技进步使得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越来越小。广大西部资源省区必须以结束短缺经济为契机,大力实施优势传统产业调整升级,不断推进传统产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由资源品保障供给型向资源科技型产业寡头转变。在深入研究市场需求的前提下,确定产业和企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依靠科技发展资源品的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提升产业素质是缩小西部地区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核心内容。产业结构素质较差是西部地区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加快西部开发的关键是要加快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推进其工业化进程。西部的产业结构只有早调整、早升级、早优化,才能早脱困、早主动、早受益。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特点和新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日益发展,使实施资源导向的传统工业化战略和依靠规模扩张带动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从根本上调整发展思路,积极实施竞争优势导向的跨越式产业发展战略,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分工的积极因素、全面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企业策略行为和政府政策引导,积极创造竞争优势,努力实现后发优势,实现“扬长避短”与“优胜劣汰”的有机结合。以市场导向型、科技环保型、资源集约型、效益综合型、民众受益型为目标模式,架构西部地区可持续的产业发展能力。其政策制定必须纳入一个包括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硬件基础设施、改革和完善发展的制度基础、加快技术创新、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等内容在内的多样化综合政策框架。大力发展独具特色的无烟工业和制造业,打造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发动机。积极探索把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既推进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又不失时机地加快服务化、信息化、知识化进程的新途径,实现产业的自我投资、自我积累、自我增长和自我发展,建立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产业结构。
实施多元化产业发展战略优化地区产业结构是西部追赶时期的科学路径。欠发达地区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取决于选择何种发展模式和实行何种发展战略。“八五”以来出于对“梯度发展战略”得失的反思,实践中曾提出两种产业发展思路。一是大规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把开发自然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作为重要的发展手段;二是重复传统工业化模式,继续扩大发展能源原材料和一般的种植业等基础产业,依靠规模的扩张使经济增长,并以此实现与东部地区的分工,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梯度。随着外需拉动减少、内需增长缓慢、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竞争国内化、国际竞争经常化的经济格局形成,西部结构调整不能再指望依靠这两种途径实现其优化和升级的目的。虽然西部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但要变成现实的经济优势需要实施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战略,并通过市场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因此西部应当摒弃以资源开发为主的思维定式,选择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战略,寻求市场需求和自身比较优势叠合的区间,并且通过培植一批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优强企业,把潜在的优势转化成现实的优势。具体而言,一是调整改造原材料工业。大搞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优势创新,开发和创立名牌,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推动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的调整;同时,高度重视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将解决环境污染治理纳入企业的技术改造中。二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充分发展西安等地的人才资源优势及已有高科技开发区的优势,推动西部地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高新农业及生态治理、环境保护方面的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西北及西南地区的旅游资源,在生态环境许可的条件下,开发有西部特色的旅游业;发展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品及其后续加工业,如宁夏的清真肉奶品和肉类加工业,以皮毛绒制品为主的绒类制品业,新疆的酿酒葡萄和其他果品种植和加工业,云南的生物制药业等。三是在保证粮棉生产的同时,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加强林果基地、畜牧业基地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四是实施东部地区的产业西移战略。东部优势企业借助其品牌优势,直接到西部建厂,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由过去的“产地销”变为“销地产”,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企业扩张;东部企业将其技术和管理优势与西部厂房、设备和劳动力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东部加工企业与西部生产原料的企业通过联合,共同建设原料基地,建立密切的产销关系,降低合作成本,提高合作效益;此外,东西产业对接应从短期协作型转向长期资产纽带型,从单一项目转向建立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双向流动机制,以提高规模效益,推进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