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论“贫富到底能不能和谐”
要想把“贫富到底能不能和谐”的问题搞清楚,须首先把一些哲学上的问题彻底地搞清楚。笔者以为,和谐不仅仅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哲学范畴,而且势必牵涉到对哲学上的诸如矛盾、差异等概念的重新认识与必要的解释。或许,有读者会问,就讨论这么一个“贫富到底能不能和谐”的问题,与哲学上的矛盾、差异等概念又有什么关系?这么一来,不就把问题给复杂化了吗?否。这是因为,讨论“贫富到底能不能和谐”本来就是个复杂的哲学问题啊!
一、什么是和谐、贫富?有什么本质特征?
或许有人马上会说,“贫富”也是个经济问题,为什么笔者非把“贫富到底能不能和谐”经济问题变成一个复杂的哲学问题?难道“和谐”就是个哲学问题吗?是的,不仅是哲学问题,严格地说,它还是一个天文学、物理学范畴,或者说它还是一个天体物理学范畴呢!这又如何说起?作者的话怎么越说越邪乎了起来?“和谐”与天体物理学又会有哪些联系呢?
(一)什么是和谐?有什么本质特征?
请允许笔者先讨论“什么是和谐”的问题,然后再讨论“什么是贫富”。笔者为什么要把讨论的次序颠倒?这是因为,在笔者看来,如果不能首先把和谐的问题搞清楚,也就不可能把“贫富到底能不能和谐”的问题搞清楚,就不要说“和谐”是主语,“贫富”系修饰语。
1、什么是和谐?是怎样产生的?
笔者可以肯定地说,我们所认识的宇宙、星云、星系之所以会存在、运动、发展就在于它们分别处于和谐状态,虽然这种和谐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尽管如此,读者也不能否认有这样一个事实的存在,那就是,凡是对立的、排斥的、矛盾的事物都是暂时的、激烈的、难以维系的,因此也就自然是难以存在的,当然也就更难实现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了。
何谓和谐?笔者以为,它是指事物、物质的一种存在与发展状态。要解释“为什么”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它关系到对宇宙本原的认识,或者说它需要回答究竟是谁给了宇宙“第一推动力”的问题。或许有读者会问,我们探讨的是“何谓和谐”,这与物理学界曾经讨论的那个“第一推动力”又有什么关系?莫非,在没有讨论问题之前,想把读者整懵?
否。笔者以为,从宇宙的本原上来看,作为一种物质形态,宇宙这种物质形式之所以会存在,就在于它是和谐的或者说就在于它是基本和谐的。反之,当然也就说明,我们这个宇宙之所以会产生,就在于先前的那个宇宙是不和谐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凡是存在的事物、物质都是和谐的或者说都是基本和谐的,否则,不和谐的事物、物质就难以维系下去。
以此类推,我们同样也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即组成我们的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系的物质形式因和谐或基本和谐而存在、而运动、而发展,发展的结果必然会导致新的不和谐(有人说是由于熵这种东西达到了奇点),而到那时,一个新的宇宙、星云、星系就会重生。为此,伟大的物理学家,同时又是天文学家的刻普勒,为我们写下《宇宙的和谐》之壮丽篇章。
也就是说,在刻普勒看来,宇宙、星云、星系之所以会存在,并有今天之模样,就在于组成它们的物质系统之间是和谐的。后来,牛顿等一批科学家,又对刻普勒的思想进行了诠释,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换言之也就是说,它们之所以会存在,是由于有一个普遍而通行的“万有引力”的存在,即引力与两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而与其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和谐的本质?为何体现质能关系、性能关系的对称?
需要特别说明一下的是,“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直接关联的星体之间,是不具有普遍意义的。如果在一个较大尺度的宇宙空间范围,并用标准的尺度如用光速作为尺度去衡量的话,比如,在“光速不变”的前提下,那么,“万有引力定律”就会出现误差,说明“万有引力定律”不具有普遍意义,只在小尺度的宇宙空间里适用——相对论力学由此而产生。
或许有读者又问,我们讨论的是“贫富到底能不能和谐”的问题,你怎么把该问题与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天文学牵扯到了一起了?难道你讲的这些与“贫富到底能不能和谐”的问题有必然的联系?是的,回答是肯定的。这是因为,像宇宙、星云、星系的和谐一样,贫富的和谐也是个相对的概念,小范围内的和谐不等于大范围里也和谐;诚然,相反也成立。
如此,人们是否应该给“和谐”立一个“标准”呢?是的,这正是笔者为什么在讨论“贫富到底能不能和谐”的问题之前,先行讨论一下《宇宙的和谐》。那么,和谐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和谐的标准体现的不是别的,正是物理学意义上的“质能关系”是否守恒或者说正体现物理学意义上的“质能关系”是否对称即凡是守恒、对称的都可认定为和谐。
反之,当然也就是不和谐了。需要再说明一下,和谐不仅仅体现在“质能关系”上,也同样体现在“性能关系”上,而这一点,又是物理学、量子力学、相对论力学未曾阐述清楚的。比如,月球围绕着地球公转,既不飞出去,又不会被地球吸附,除了有“引力场”在发挥作用外,还有“斥力场”所做的贡献,即当同名的地极、月极相遇时,其斥力大于引力。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按照“万有引力定律”之“引力与两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那么地球与月球就应该吸附在一起;如果按照“万有引力定律”上“引力与两物体距离的平方成反比”,那么月球就应该远离地球而去——离心力与向心力不可能绝对相等。可是,事实上是,数十亿年来,并未出现上述情况,说明有“和谐机制”的存在,它正是“性能关系”。
(二)什么是贫富?有什么本质特征?
可以肯定地说,上述一直在讲哲学问题。笔者之所以要这么做,是由于如果不把上述问题讲清楚,就无法将“贫富到底能不能和谐”的问题讲清楚。讨论完“什么是和谐”问题之后,下面,我们再来讨论一下什么是贫富问题,可以说,现在已到了“切入正题”的时候。
1、什么是贫富?是怎样形成的?
笔者以为,对“资本来源”问题的揭示并不等于是对资本增殖本质的揭示,更不等于对人类贫富问题的解读,这就如同,对人类自身来源的揭示不等于对人类增殖本质、贫富差异的揭示一样。大家知道,资本是一种由包括剩余劳动或者说资本是一种由剩余价值等各种资源形式转化而来的东西,那么,资本这种东西的本质又是什么呢?当然是需要解释清楚的。
笔者以为,如果能把资本的本质搞清楚,也就等于把贫富问题搞清楚。这是因为,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正是由于资本这个庞然大物的产生、扩大,才使得世界上有了贫富现象的产生、存在。大家知道,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极度低下,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不了部落成员的生活必须,所以也就不会有什么贫富区别,更不会有所谓资本和贫富分化现象的产生。
可是,当生产或者说当产品有了剩余,才有了产生贫富现象的可能,表现在部分剩余产品被个别人占有。在当时,这种占有可能是根据个体人类的生产能力的大小来确定,但到了后来,随着剩余产品的越来越多和分工的不同,对剩余产品占有的依据便发生了变化,而在这个时候,资历、权力、劳动技能等都参与了对剩余产品的分配,分配导致占有差距的形成。
而从这个意义上说,贫富的形成,完全是由于分配差异的积累导致的。当然,分配差异的积累在现代社会同样存在,因为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下,分配都不可能完全均等。不要说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即便是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笔者都不承认有完全均等的分配制度。如果分配不均等,那么贫富就会继续存在。
而再从这个意义上说,贫富是一种不管到了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完全消除的现象,因为人们始终都做不到分配的完全均等。如此,当然也就说明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先不论贫富现象的产生、存在是否合理,但肯定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面对贫富现象的产生、存在,人们完全没有少见多怪的必要,也就不要说资本是由不合理的分配决定。
2、贫富的本质?为何体现不同的人对财富的不同持有程度?
笔者以为,简单地说,贫富体现的是财富的持有程度。它当然属于量变范畴,而且还必须要有一个“比照物”或者说“参照系”的存在。而这个“比照物”不是别的,正是界于或者说介于“贫”、“富”之间的“中间状态”。何谓“中间状态”?当然是“贫”、“富”都不是的状态。如果用政治经济学上的话说,不妨先把它认定为处于两个阶级间的“中产阶级”。
换言之也就是说,只有当首先确定了“中产阶级”之后,我们才能再确定什么是“无产阶级”和什么是“资产阶级”,因为所谓“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是从“中产阶级”那里分化出来,或者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是与“中产阶级”比照出来的。反言之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与“中产阶级”的比照,也就不会有所谓“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如此,笔者又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笔者想说明的问题是:无论“贫”或“富”皆不是个孤立的系统,或者说它们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不管中间,只顾两边,即便他讲的再有理,那也是片面的,当然更是错误的了。为此,为了把问题彻底地讲清楚,我们就需要将“贫农”、“中农”、“富农”联系起来认识而不能离开“中农”去孤立地谈“贫农”、“富农”。
笔者以为,世界上的一切所谓例如贫富的这种“对立”都是由于不能连续地看问题,或者说都是“不要中间,只顾两边”的认识。如果能将“中间”和“两边”连续起来看,那我们就会发现,上述所谓的“对立”原本就不成立。比如,在“黑”与“白”之间就存在着一个“灰”,向左趋向于“白”,向右趋向于“黑”,如果连续起来看,原来是在“一条线上”。
“贫”、“富”的产生难道就不是了吗?大家知道,世界有世界的贫、富标准,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国家的贫、富标准。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如果没有“中间标准”也就不会有“两边”。而再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贫”、“富”其实不是别的,正是人们对财富拥有程度的认识。正由于如此,解放初给人划成分时,把“财富拥有度”当作一个标准。
二、什么是贫富差异、贫富和谐?有什么本质特征?
由于贫、富体现“财富的拥有度”,是一个比较的范畴,所以,在对贫、富认识过程中就不能不去研究“拥有度”的增减关系,并且尚需要再导入两个基本范畴——贫富差异、贫富和谐。其实,在政治经济学那里,人们一般用积累来描述贫、富运动,因此,为了说明问题,笔者就需要用“贫富差异”。至于说“贫富和谐”,当然与“贫富差异”的积累有关系。
(一)什么是贫富差异?有什么本质特征?
要讨论“贫富到底能不能和谐”,需要首再认识贫富差异这个范畴。这是因为,贫、富之所以会形成,与“贫富差异”这种东西的积累有内在、本质、必然联系。贫、富为何是差异关系而不是“差别”的关系?这是因为,贫、富通过数量而发生变化,而非是个质变过程。
1、什么是贫富差异?是怎样形成的?
何谓贫富差异?笔者以为,它讲的是穷人与富人之间的、多种的比较关系。请注意,笔者在这里用了“多种比较关系”这个词儿,而非用的是“一种比较关系”。否则,也就谈不到“贫富差异”而成为“贫富区别”了。诚然,这并不是说“贫”、“富”之间确实存在“本质区别”,而是说如果认识不到贫、富是之差异关系,那么,人们就会把两者当作矛盾看待。
如此,当然也就说明,笔者是不把“贫”、“富”当作矛盾认识的,而是把它们当作差异来对待。贫、富为何属于“差异范畴”而非属于“区别范畴”?这是因为,“贫”、“富”是对人的、对财富持有程度的描述,或者说它描述的是“贫”、“富”的量变认识。由于贫、富是一个事物的多个方面,或者说由于贫、富是一个事物的多种对应,所以属于“差异范畴”。
大家知道,生物性别是由于其所携带的、异种性激素的多少决定的。由于高等级生物体都携带了多种性激素,而所携带不同性激素的多少又存在差异,所以,综合之后——暂时可以理解为相互抵消之后——必然会有一种性激素大于另一种性激素的持有,于是,在这种比较关系之下,该生物体就会呈现要么阳性,要么阴性的存在与运动状态,表现出性别差异。
诚然,作为性别差异的“贫”、“富”之比较,其表现状态,与上述类同。也就是说,假如人们把“贫”、“富”当作是“贫富”这个事物的如“生物体”的两种“性激素”的话,那么,“贫”、“富”也就自然变成了“贫富”这种事物的“性别差异”了。而在这里面,当然也有一个“综合”的过程——表现为某一时刻、区域的比较关系,而不能代表其全部历史。
比如,有些人曾经很富有,只是现在变得很穷;有些人曾经很穷,但现在却很富有。如此当然也就说明了另一个问题——“贫”、“富”是非命中注定,是个差异积累的过程,相互之间是可以发生转化的或者说是可以通过“手术”的方法改变的,就像通过手术的方法给某种生物体“变性”的道理一样。当然,在正常情况下,可通过积累的方式实现,以避免创伤。
2、贫富差异的本质?为何体现向两个或多个方面去积累?
笔者以为,贫富差异的本质就体现为贫富差异的积累。诚然,积累是双向或多向的,非只向一个方向积累。为此,为了说明问题,笔者把由少到多的积累称为正积累,而把由多到少的积累称为负积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通过积累使固有贫富差异扩大,那就叫做“正积累”;反之,则叫做“负积累”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贫、富是其差异积累的结果。
在政治经济学上,有一个词汇,叫做“剩余价值的积累”。简单地说,所谓“积累”是指“剩余价值”的增加过程——积少成多的过程。试问,“剩余价值”为什么会“积少成多”或者说“积累”呢?其实,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那就是,任何一个企业之所以要生产,就在于是为了创造新的剩余价值或者说是为了“扩大再生产”而绝不仅仅是为了“简单再生产”。
于是,为了“扩大再生产”,工厂主就需要不断地创造剩余价值,不断地将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积累在一起,剩余价值的规模由此会不断地被扩大。以此类推,以致无穷。人们是否可以得到下列结论: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和不能见到的生产设备、厂房、商品等物质形式都是剩余价值积累的结果呢?有时候,为了说明问题,笔者也把上述积累,称为“正积累”。
大家知道,在数学上,“正”号一般是不予以表示的。考虑到这一规则的存在,笔者自然也就不用“正”号来表示了。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不用“正”号表示贫富差异的积累并不等于“正向积累”的不存在,而是有意把它给省略掉。当然啦,负积累还是需要用“负”号来表示的,因为“正积累”和“负积累”的性别不同,而在计量的过程中,须区别对待。
需要特别说明一下的是,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用贫富程度来当作划分阶级的依据,更不能把它当作阶级剥削的依据,因为剥削系人性使然,而非物性使然也。也就是说,并不是人们一旦有了钱就一定会变成剥削阶级。大家知道,有许多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庭都很富有;大家又知道,像巴菲特、比尔盖茨等大资产阶级企业家也会将其财产捐献给社会的福利事业。
(二)什么是贫富和谐?有什么本质特征?
文章写到这里,终于可以步入正题了。笔者之所以要不厌其烦地讨论上述问题,目的就是为了等此刻的到来,或者说正是为了讨论下述“贫富到底能不能和谐”的问题。如此,笔者是否想说明“贫富”是可以“和谐”的?是的,因为贫富是差异的关系而非矛盾的关系。
1、什么是贫富和谐?是怎样产生的?
搞清楚了贫富的产生、本质,又搞清楚了什么是贫富差异,下面,再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什么是“贫富和谐”和“贫富和谐”是如何形成的问题。是啊,什么是贫富的和谐?笔者以为,贫富的和谐是指贫富事物、物质的存在与发展状态。当然,首先是贫富的存在状态了,然后再是贫富的发展状态,即离开了其中的一种状态,那我们都不能说贫富是和谐的。
好啦,下面笔者不妨用例子来说明一下。先拿资本家和工人这两个阶级来说,读者就不能认为他们是对立的、排斥的、矛盾的而应认为是对应的、吸引的、和谐的。第一,投入给工人提供了就业机会;第二,工人的就业使资本家实现了资本增殖。或许有读者回问:如果说贫、富是和谐的,那么,作为富人的代表和作为穷人的代表的资本家和工人为何产生矛盾?
笔者以为,上述矛盾之所以会产生,与资本家的“富”和工人的“贫”有联系,但肯定没有必然联系。否则,广大的工人兄弟也就不会到资本家的工厂去做工,而都去参加社会暴动了。更重要的是,即便是工会在组织罢工,也是为了给工人们增加工资,而绝不是因为资本家富有。请问,有一次罢工的原因是因为资本家富有?反之,工人又为何到政府去情愿?
大家知道,贫富是分配不均的结果,而绝不是阶级对立的结果,更不是贫、富对立的结果。如果这么说,即便是在工人阶级中,也有贫富差异的存在。如此,人们能否说,在工人阶级内部,也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也存在贫富对立、矛盾?显然,人们还不能得出这个结论。相反,笔者反倒以为,存在适度的贫富差距,还是可激发人们致富热情的一种机制。
请注意,笔者上述用了一个“适度”的词汇,其实,在“适度”的里面已包含了“和谐”的成分。有时,为了说明问题,笔者也把“和谐”称为“守恒”。这是因为,和谐的本质就体现为守恒。和谐的本质为何体现为守恒?这是因为,凡是质能关系、性能关系守恒或基本守恒的事物之间,其关系一定是和谐的。如太阳系、银河系,被刻普勒认定为《宇宙的和谐》。
2、贫富和谐的本质?为何体现贫富的互补性与相互吸引?
笔者以为,作为性别差异的关系,贫富应该是对应、吸引、互补、和谐的关系而不是对立、排斥、对抗的关系。关于这一点,我们的管理者、领导人、学者必须要搞清楚。换句话说,贫、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而不是“突然间从天上掉下来的”。即便有不合理的成分,那也是由不合理的分配制度造成,因此,如果要仇恨,也应该把矛头对准不合理的分配制度!
可以肯定,凡是具有上述那种贫富、黑白、冷热或雌雄关系的事物都不是对立的、排斥的、矛盾的而一定是对对应的、吸引的、和谐的。如果出现了上述那种对立的、排斥的、矛盾的状态,那一定不是事物本身的问题而一定是由于观察者的观察或者说一定是由于认识者的认识出了问题。为何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是因为,对立、矛盾、排斥绝非是两性关系。
换句话说,凡是两性关系都是对对应的、吸引的、和谐的,当然也包括贫富关系在内的了。如人的男女就是对对应的、吸引的、和谐的,谁能给我找男女的对立、矛盾、排斥?或许有人会说,男女如果不对立、矛盾、排斥,为何还要打离婚?而我要说的是,任何一对夫妻的离婚都不是由于性别存在差异而一定是由于其他问题。相反,两男、两女才会有矛盾!
不仅男女不是对立的、排斥的、矛盾的,贫富同样不是对立的、排斥的、矛盾的。换言之也就是说,两性事物如果不是对立的、排斥的、矛盾的,那就一定是对应的、吸引的、和谐的了。首先,先让笔者讲一下什么是对应。所谓对应,讲的是一条曲线上的两个点或多个点(严格地说世界上就没有直线而只有曲线),它们是连续的而不是间断的,存在性别差异。
其次,再说说吸引。由于对应的事物都存在性别差异,因此,他们当然也都是相互吸引的了。笔者以为,凡是存在性别差异的两性之间都是相互吸引的。比如男女之间,异名磁体之间、贫富之间、两个阶级之间等。或许有读者会问,如果说男女、异名磁体之间是相互吸引的我不反对,作者为什么说贫富、两个阶级之间是吸引的?如此,不就否认了阶级斗争?
好啦,那就请看下一节——《论贫富究竟有没有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