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金融
评“2.27”股市行情的积极意义和深远影响
作者:刘润葵    发布:2007-03-05    阅读:2500次   

 

2007227日,中国股市几乎全线跌停之后,香港股市恒生指数单日最大跌幅超过465点,收盘跌360点,跌幅达1.76%;欧洲股市跌幅达1.30——2.64%;美国股市道.琼斯指数最低跌了546点,收盘跌416.20点,跌幅为3.29%,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96.65点,跌幅达3.9%,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50.33点,跌幅达3.9%。美国三大股指的下跌幅度均为“9.11”以来的最大跌幅。

228日,日本、韩国股市低开幅度均达到4%;澳大利亚市低开幅度达3%,香港股市低开720.92点,最低跌765.99点,跌幅为3.8%,国企指数最低跌608.16点,跌幅达6.344%。全世界股市数十万亿美元的市值随着股指的暴跌而灰飞烟灭。

有经济学家说,“全世界股市的循环暴跌,皆因中国股市惹的祸。” 全世界股市的循环暴跌,是不是中国股市惹的祸,本人没有实地考察,不便评说;可是,2007227日中国股市暴跌是福还是祸,我却有发言权,因为目前本人正在股市体验其游戏规则。2007123日,我花了2.4万元在11.86元的价位买了青岛海尔的股票,至今还没有“解套”,人们应该相信我说话的客观性吧。

一、“2.27”股市行情是“绿色星期二”,还是“黑色星期二”?

 2.27 中国股市行情是“绿色星期二”,还是“黑色星期二”,关键是看怎么给股市功能定位。股市有资源配置功能,这个大家没有分歧。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观点,优化配置社会资源在股市上的体现就是把钱配置到经济效益好的企业。那么,我们看看2007226日的行情:这天上证指数冲破3000点,有200多支个股涨停板。股市欢声雷动。我们再看个股上涨的所谓“板块结构”:凡是在公司前面打上“S*ST”字样的“垃圾股”都是涨停板,而公司每股收益回报在0.5元以上的绩优股上涨幅度不超过5%,有一支“垃圾股”每股收益回报是负数(-0.39元),公司预告2007年扭亏为盈无望,存在退市风险,居然也是涨停板。200多支涨停板多数个股是“垃圾股”!请问:像这种颠覆社会价值取向、破坏合理配置资源格局的股市,我们应该为之鼓掌叫好吗?

再看“庄家”的作用,就知道“2.27”中国股市行情是“绿色星期二”,还是“黑色星期二”了。股市没有“庄家”不行。“庄家”分为“资源庄”和“投机庄”两种类型。“资源庄”也要赚钱,但他们着眼于绩优股。因为他们资本雄厚,通过股市的波动既可能从散户的口袋中掏钱,还能从公司的优厚回报中获益。“资源庄”庄主可以用亚当.斯密的话来概括: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社会应该支持“资源庄”庄主。“投机庄”庄主在中国90年代的股市上呼风唤雨,他们本钱有限,又急于获利,蓝筹股炒不动,眼睛盯在“垃圾股”身上,成为他们的必然选择,所以,他们通过放假消息,或者与股评家相勾结,也就是说在实体市场上常见的坑、蒙、拐、骗全用上,拉上两个涨停板就消失了。大家不妨再回去仔细看看“2.27”股市行情那道“亮丽的风景线”:众多“垃圾股”的走势图,上方是一根长长的阴线,下面却是一根长长的红柱子——这就是“投机庄”庄主被“套住”的标志!

很显然,只有当人们带上有色眼镜的时候,才把2.27”中国股市行情描述为“黑色星期二”;去掉有色眼镜,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 2.27”中国股市行情是“绿色星期二”。有经济学家说,“全球股市循环暴跌的惨痛教训不能随风飘逝,市场无缘地流血、股民无故地流泪、财富无谓地流失的历史也不能重演!”说句大家不太高兴的话, “绿色星期二”不但要重演,而且要反复上演,否则,中国股市不可能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二、股市是国民经济的“哈哈镜”,还是“晴雨表”?

2001年至2005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以每年9%左右的速度增长,而股市在这段时间却下跌了50%。于是国际、国内的金融投机家及其在学术理论界的代言人不断地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其理论武器就是“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中国经济能在长达4年之久“熊市”中高速发展,这个事实本身就是对西方主流经济学金融理论提出的严重挑战。可是,一些人出于利益的需要,非要用未经经验、似是而非的理论观点修正活生生的现实。其实,不仅中国的经济建设实践否定了“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这个错误的理论观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也一再向这个错误的理论观点提出了严重挑战。

第一,1987年华尔街股市暴跌之谜怎么解释?19871019日,这天是星期一。美国股市暴跌,道琼斯指数一天之内便重挫508.32点,股票市值缩水五千多亿美元。相应地人们把19871019日叫“黑色星期一”。受美国股市暴跌的影响,伦敦、法兰克福、东京、悉尼、香港、新加坡等地股市也开始狂跌,经济学界很多人预测,“1929年的股灾又来了。”结果是虚惊一场。坦率地说,从那时候开始,本人就一直没把这个问题想明白:既然“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为什么股市暴跌而国民经济没有“暴跌”呢?

第二,蝴蝶效应是应该批评、教育、引导,还是无原则地百般呵护?蝴蝶效应用普通百姓的话说就是“听见风就是雨”,意指一只蝴蝶在飞行时所形成的震颤可能被逐步放大到足以引发海啸,具体描述对象是股票交易场上的恐慌心态。比方中国股市,2007123日,罗杰斯跑到中国来说“中国股市存在泡沫”,接着就是中国股市的下跌;2007129日,成思危副委员长说“中国股市70%的股票没有投资价值”,导致中国股市的继续下跌;2007227日,人们传言“政府要征收投资税”,导致上证指数单日下挫8.8%的新纪录;等等。据此,投机家及其学术理论界的代言人就批评政府,说中国股市是“政策市”,“太不规范”,“基础太脆弱”,等等。

这种批评毫无道理。以蝴蝶效应批评中国股市,那么,美国的股市,我国香港的股市,总该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吧,蝴蝶效应不是照样反复发作吗,应该怎样评价它们的股市呢?蝴蝶效应是投机心理的外部表现,是股市的内在机制决定了的,我们只能批评、教育、引导,而不能无原则地百般呵护,这是其一;其二,“蝴蝶效应充分说明股市不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这些年从美国飞来的“蝴蝶”(利空消息)还少吗?可中国的国民经济并没有崩溃呀!

第三,怎么解释19291029日的股灾?19291029日也是星期二。那天上午10点,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刚一开市,抛单席卷而来,“抛!抛!抛!”,所有股票成了烫手的山芋,不计价格、不计成本,只要抛掉就好,经纪人被“抛”得发晕、交易大厅一片混乱,随之而来的就是道·琼斯指数一泻千里,股指从最高点386点跌至298点,跌幅达22%。这是纽约交易所112年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天”,所以被称作“黑色星期二”。股市的崩溃不仅使投机者一贫如洗,随之而来的是银行业的破产,美国经济瘫痪,西方经济长达419291932)年的大萧条。这个事件恐怕是“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的最有力的佐证。

就这个事件而言,我们只能说股市是国民经济崩溃的引爆器而不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西方经济长达419291932)年的大萧条,其内在机制可以从三方面分析:其一,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贫困化趋势理论,指明了生产过剩的必然性;其二,当时的信息技术不发达,市场的不确定性(风险)很大;其三,新古典出于抵制马克思主义的原因,错把国家所有制与社会主义所有制等同起来,把经济自由推向极端,主张经济自由主义,反对政府对经济的任何干预。三大矛盾尖锐化,国民经济崩溃(经济危机爆发)是早晚的事情。

股市为什么又起了国民经济崩溃的引爆器作用呢?这一切都要从美国经济大发展说起。美国利用第一次(19141918)世界大战发了横财,美国由债务国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纽约也取代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美国经济突飞猛进,股市一派牛气,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矛盾也越来越尖锐。金融投机家们为了吸引更多的游资,他们雇佣大批股票推销员,在城市的街道,在乡镇的小路,在千家万户的门前,一遍遍向民众讲述炒股的好处,但他们却从不提及炒股的风险。民众的热情被激发起来,入市炒股成为全民的投机行为。到1928年,股市几近疯狂。在地铁中,人们纷纷指责地铁公司没有在车厢里装上电传打字电报机,以致人们在乘车途中无法炒股。在波士顿的一家工厂,所有的车间都安放有大黑板,并有专人每隔一小时就用粉笔写上交易所的最新行情。在得克萨斯州的大牧场上,牛仔们通过高音喇叭收听电台的消息,实时了解行情。当乘客乘坐出租车时,司机会和乘客热情地讨论股票行情,就连宾馆门口擦皮鞋的小童也会向顾客介绍当天的热门股。在疯狂的投机热潮刺激下,纽约股市一涨再涨。所有投身其中的人们都未曾想到,泡沫终究有破灭的一天。当时股市的行情远远超出了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而且很多炒股者都是以股票作为抵押,进行信用交易,一旦投机人信心下降,就必然要增加更多的保证金,而缺乏资金的投机者就只能抛售更多的股票来弥补,其结果就是股价进一步下跌。这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到可以用根本不能兑现的泡沫作为信用交易的抵押品的时候,已经扭曲到何种地步了!泡沫一破,银行只得倒闭,而银行又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倒闭,整个国民经济没有不崩溃的道理。

通过上面几个问题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股市是国民经济的“哈哈镜”,根本就不是什么“晴雨表”。国民经济的发展状态在股票市场上是被扭曲了的。由于商品价值扭曲,人的关系和人的灵魂也被扭曲。如果人们不相信,你每天观看电视的“券证栏目”就清楚了。那些股评家把一支支股票吹得油爆爆的,下面一定有电视台的声明:“不代表本台观点,后果自负。”实体市场上如有假、冒、伪、劣商品,工商管理部门不但要没收商品,还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这里却给一些人提供了一个公开的最现代的撒谎平台,你认为各种正常的关系是扭曲了还是没有扭曲?

三、当前金融问题是制度不公、机会不均,还是流动性过剩?

所谓流动性过剩就是流通中的货币太多了,存在通货膨胀的风险。当前中国金融问题的要害是制度不公、机会不均,还是流动性过剩,我们还是通过讨论三个问题来确认。

1、如果流通中的货币太多,农民、工人、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主等这个群体手中的货币为什么始终太少?

农民、工人、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主,我归类为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他们手中的货币太少是从发展生产的角度提出的问题。他们向银行融资的通道到现在也没有打开。主流经济学家们说:银行不是慈善结构,银行是经济组织,要讲“三性”。这个理论观点没有分歧。想讨论的问题是:如果我们发现、发明并完善了一套运行机制,使银行的“三性”有充分的保障,为什么银行融资的大门不向他们打开?

2、如果流通中的货币太多,中央银行为什么不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反而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西方中央银行调控货币流通量的所谓三大法宝,一是存款准备金率;二是存款利率或贴现率;三是公开市场业务。稍微有一点经济学常识的人们都知道,由于货币乘数效应,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无论是提高还是降低,对整个经济运行的影响都太过猛烈,所以西方中央银行调控货币的常用手段是存款利率(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而不是存款准备金率。可是,中国的中央银行为了稳住“牛市”的发展势头,由央行助理易纲先生出面多次向媒体表态,中央银行不会提高银行存款利率;另外一方面,却在春节前最后一个股市交易日的3点过,宣布从2007225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中国中央银行为了讨好金融投机家,真是用心良苦!!!

诚如金融投机家们所分析的,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影响不大,但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实体经济运行的影响就大了。政策传递过程是这样进行的: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是收紧银根,减少商业银行向外放款的总量,不但农民、工人、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主向银行贷款更加困难,就是大企业和大商家的贷款难度也加大,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必然放慢脚步;手中有钱的富人本身就愿意把钱投放到收益回报高的属于虚拟经济的股票市场,现在看到实体经济放慢脚步,收益更低了,当然就进一步坚定了他们投资股票市场的信心。为什么提高银行存款利率(贴现率)对股票市场不利呢?现在银行定额存款年利率是2.52%,如果提高到5.04%,股票市场的市盈利率就降低一倍,大批股票一下子就变得没有投资价值,很多人就会从股市抽走资金把钱存入银行,股市下滑,金融投机家损失就惨重了。但这对实体经济影响就小多了,因为银行提高存贷利率(贴现率),是鼓励人们把手中的闲钱存入银行或不急于贴现,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对于生产者所需的流动资金来说,只是高进高出而已。

中央银行为了讨好金融投机家,不惜向实体经济下重手,这样一来本人就不得不问了:中央银行的官员们,你们所掌握的中央银行,究竟是叫“中国人民银行”还是叫“中国投机银行”?本人倒是建议,你们不妨向美国的格林斯潘学习、学习,他原来掌握的中央银行,既没给自己载上“人民”的光环,也不搞保护“投机”的买卖,而是从战略高度出发鼓励社会的“投资”行为,他调控经济从来就不看金融投机家的脸色。

3、如果流通中的货币太多,为什么主流经济学家总是一个劲地批评中央政府关于释放太多货币的种种政策措施?

流通中货币太多的另外一种表述,钱在富人手中不是钱而是某种符号。中国经济发展出现这种状态,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外汇储备居高不下;二是低于道德底线的血汗工资制度;三是以牺牲“三农”利益为代价的工业化发展道路。针对这种情况,中央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外汇储备方面,有计划地取消出口补贴,实行可控的外汇浮动制度,提高外资入境的门槛;工资制度方面,以共和国总理帮助农民工讨要拖欠工资为契机,各级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制定最低工资制度,并打击各种“老赖”;“三农”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放在“十一五”规划的首位。只要没有偏见,人们就会承认,这些政策措施能缓解流动性过剩的矛盾。

可是,中国的一些主流经济学家是怎么看待以上政策措施呢?外汇储备方面的改进措施,他们说这是“未富先傲”;帮助农民工讨要拖欠工资和制定最低工资制度,他们说这是“牺牲效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他们说这“延缓了工业化进程,给农民帮倒忙”。那么怎样做才能缓解流动性过剩的矛盾呢?他们主张人们把钱拿到股市上去豪赌,还安了一个普通老百姓听不懂的好名词“流动性过剩的释放机制”。按照这个机制释放流动性过剩,上证指数一年上涨130%还不够,2007年应该上涨310%,也就是说冲破9000点才算到位。真的到了那一天,中国股市对全球股市是福还是祸,恐怕只有上帝才知道了。

纵观整个金融态势,流动性过剩是表面现象,制度不公,机会不均,再加观念陈旧,这才是问题的要害。中央银行推行抑制实体经济、助长虚拟经济股票市场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加剧社会矛盾而不是化解社会矛盾,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格格不入。本文阐述的观点不是说应该关闭股票市场,而是表明一种态度和立场:时下与时俱进一词使用的频率很高,马克思主义那一套东西不能照抄照搬,需要与时俱进;作为实业资本家和金融投机家敛钱工具的股票市场,难道应该照抄照搬,不需要与时俱进?对股票市场运行机制进行根本性的彻底改造,这就是“2.27”中国股市行情产生的积极意义和深远影响。

                        ( 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经济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