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其他
何谓相对论管理?《腐败疫苗》第3节《腐败物质相对性》
作者:崔长林    发布:2007-03-13    阅读:2456次   
腐败物质相对性
任何一种事物、物质的产生、存在、运动甚至包括转化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当然也包括腐败这类事物、物质了。笔者以为,腐败事物、物质的相对性是通过其广义性、狭义性表现出来的。而我们之所以要认识腐败物质相对性,目的也就是为了认识相对腐败与绝对腐败、广义腐败与狭义腐败之间的、业已存在的那种转化关系。如果相对腐败与绝对腐败和广义腐败与狭义腐败之间不存在某种转化关系,那么,也就没有区别、联系它们的必要了。
一、什么是广义腐败、狭义腐败?有什么本质体现?
严格地说,《腐败疫苗》所以会产生,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笔者业已认识到了腐败这类事物、物质的相对性。诚然,这种相对不仅停留在腐败物质本身,也势必与那些非腐败物质相联系;诚然,我们认识腐败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预防、避免、铲除腐败物质而已,也势必是为了能够在不久的将来,悉数将腐败物质转化为反腐败物质,并能将其转化为经济力。
(一)什么是广义腐败?有什么本质体现?
提到“广义腐败”,或许会使读者大惑不解,难道腐败也像相对论意义上的物质,也存在广义与狭义之分别否?是的,因为我们已经在上述的章节中论证了腐败的物质性。也就是说,如果腐败是物质的,那么,作为物质形式的腐败来说,存在相对性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1、什么是广义腐败?是怎样形成的?
笔者以为,从广义上说,或者说从物质的角度上去看,腐败其实不是别的,正是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物质的衰变过程。大家知道,在微观世界中,不管是分子、原子还是粒子都存在着一个广义的衰变过程。比如各种物质的分解,化学意义上的金属氧化,原子变成正离子和中子、质子的衰变等,无论这个过程需要多么长的时间,经过一段时间后都会发生衰变。
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在宇观世界中,大物质变成小物质,小物质变成更小的物质,其过程其实也就是衰变。而在中观世界中,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的过程,难道就不属于衰变了吗?诚然,回答也是肯定的。或许有读者会问,我们一直在讨论人类社会的腐败问题,笔者为什么要把它扯到微观世界、中观世界和宇观世界里?难道你不把腐败问题复杂化不成?
不然。笔者以为,所以要把腐败问题扩大化,绝不是为了非要把腐败问题给搞复杂。相反,目的正是为了要将腐败问题给简单化。当然,更是为了使我们大家对腐败问题有一个全景式的认识。换言之,如果我们不能把腐败问题提升到物质高度,宇宙高度,给腐败赋予广义的理解,那样才有可能把一个本来十分普遍、广义的东西当作特殊、狭义的事物来看待。
那么,什么是广义腐败?笔者以为,它讲的是客观事物、物质由于与环境事物、物质存在“能量差异”,而能量这种东西又具有“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辐射”的性质,所以使广义物质普遍具有了衰变的运动、转化趋势。于是,为了说明问题,笔者便把上述运动、转化现象称为“广义腐败”。诚然,笔者也不否认,也有相反状态存在,那便是“广义物质”的还原。
而再从这个意义上说,衰变与反衰变,氧化与还原、正离子与负离子的转化、腐败与反腐败等现象不仅是普遍的,也都具有广泛意义。如此,当然也就说明,腐败现象并非是人类经济社会所独有,可以理解为是“广义腐败”沧海之一粟而。既然腐败如此之普遍,如此之广义,那我们有什么由于对产生于人类经济社会中的各种腐败现象而持以少见多怪的态度?
2、广义腐败的本质?为何体现相对腐败?
如此,广义腐败的本质又体现为什么呢?笔者以为,就体现为“相对腐败”也。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广义腐败”是对“相对腐败”事物、物质产生、存在、运动、转化状态的一种描述。反之,我们当然也可以把“广义腐败”理解为是腐败事物、物质产生、存在、运动、转化状态的一种相对意义上的理解。总之,能认识“广义腐败”使腐败具有了相对性。
大家知道,相对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一个范畴,当然也是物理学上的一个范畴,所不同的是,一个叫做“相对性”,一个叫做“相对论”而已。其实,从严格的意义上说,“相对性”就是“相对论”;“相对论”当然也就是“相对性”了。为此,笔者曾经撰文说,物理学意义上的“相对论”,其实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上的“相对性”之自然科学上的证明。
关于这一点,就连爱因斯坦都不否认。他曾经这样说:“与其管我叫物理学家,倒不如管我叫哲学家”。可见,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从哲学上的相对性那里借鉴过来的,因为“相对性原理”产生的时间,要比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原理”早许多。如此,人们有什么由于否认,相对论不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性那里借鉴过来的?这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
那么,笔者通过以上论述又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笔者想说明的是,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不仅为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实证依据,社会科学,尤其是哲学,也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本来就情同手足,而笔者的相对论经济学和相对论管理学则又一次证明,上述判断的正确性,而逆变管理法,正是其开出的又一花朵。
由此可见,把物理学上的相对论引入经济学、管理学是非常合理的一个举措,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联姻后而产生的一朵理论奇葩,因此,用相对论来解释经济社会现象,并用相对论力学原理来解决社会学问题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可靠的;不仅是唯物的,也是符合辩证法思想、原理的;尤其是把上述原理应用于解决例如反腐败问题时,其科学性便越发彰显。
(二)什么是狭义腐败?有什么本质体现?
认识了“广义腐败”之后,我们再来认识一下“狭义腐败”,那样,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了。这是因为,“狭义腐败”正是从“广义腐败”之海洋中涌现出来的一朵浪花而已。那么,什么是“狭义腐败”?是怎样形成的?它与“广义腐败”又有什么微妙区别与内在联系?
1、什么是狭义腐败?是怎样产生的?
简单地说,狭义腐败是指凡是具象的腐败物质形式,上,我们可以把宇宙的大爆炸理解为腐败;下,我们可以把粒子的衰变理解为腐败。总之,只要是具体的和有所指的物质衰变都可以把它看作是狭义腐败。上述,有一个关键词需要说明,那就是——“具体的和有所指的”。换言之也就是说,非具体的和有所指的物质衰变过程不属于狭义腐败,因为它忒抽象。
或许有读者会问,笔者已经把宇观、宏观、中观、微观中的腐败现象归纳到了“广义腐败”里面,这里,怎么把宇宙的大爆炸当作“狭义腐败”来认识了?如此,笔者之前后不就矛盾了起来?否。笔者以为,“广义”并非是大小多少之范畴,而是一个比较之范畴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所谓“广义”与“狭义”只有在物质的产生、存在、运动、转化中呈现。
换言之,如果我们静止地去看问题,那就只有“狭义腐败”而没有“广义腐败”。这又作何解释?大家知道,在物理学上,有静止质量与运动质量之分别,它们是“广义相对论”范畴。其意思是说,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其质量相对大而能量相对小;当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时,其质量相对小而能量则相对大。也就是说,质量与物体运动速度有相应变化关系。
如此,当然也就说明,认识狭义与广义腐败,不能离开腐败物质的运动状态,正是由于腐败物质有静止与运动的区别与联系,才使得腐败物质具有了广义与狭义的理解,并不是由于范围的不同才产生了腐败物质的广义性、狭义性。那么,什么又是狭义腐败?我们当然可以理解为是相对静止地去看的那个腐败物质,可见之所以有狭义腐败,与人的认识有联系。
那么,狭义腐败又是怎样产生的呢?笔者以为,狭义腐败是人类相对静止看腐败物质的必然结果。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广义腐败还是狭义腐败,它们都属于认识论范畴,并不是说在客观世界中有并列的两种腐败物质。那么,我们认识狭义、广义腐败对于《腐败疫苗》的生产又有什么实际意义?笔者以为,意义就在于,它能使我们认识到腐败的绝对意义。
2、狭义腐败的本质?为何体现绝对腐败?
那么,狭义腐败的本质又体现为什么?笔者以为,就体现为“绝对腐败”。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旦我们确定了那些属于“广义腐败”,剩下的就属于“狭义腐败”;一旦确定了“相对腐败”,剩下的就剩下“绝对腐败”了。换言之也就是说,我们为了避免在讨论腐败问题时的绝对化,就需要把“狭义腐败”与“广义腐败”联系起来,而不能孤立地看。
比如,我们就不能“就腐败去论腐败”,“就腐败现象去论腐败现象”,而应该学会把一定层次与意义上的腐败问题,放到一个比较开放的系统中去认识,那样,我们就能够获得“广义腐败”或者说“相对腐败”。反之,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在我们的眼里也就只有“狭义腐败”和“绝对腐败”了。如果是这样,我们又怎么能谈“化腐败物质为反腐败物质”的问题?
比如,我们就不能只谈腐败对我们只有害而没有一点好处;比如,我们就不能认为腐败是一种静止不变的东西,一旦产生就没有回旋的余地;比如,我们就不能认为腐败的产生仅仅是腐败分子个人的事,而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制度没有关联;再比如,我们就不能认为腐败仅仅是一种意识,而不能转化为一定的物质形式。否则,我们无法谈避免、防止、根除腐败。
如此,当然也就再一次说明,所谓“狭义腐败”就是相对静止地去看腐败,而不能把它放置到一定客观环境中去认识,当然也是一种绝对化认识的结果。诚然,如果具有绝对化的认识,我们也就不可能设计、研发、生产出《腐败疫苗》。换句话说,由于我们能够把腐败现象、腐败物质放置到一定的环境中去认识,我们才愕然发现,腐败物质原来是可以转化的。
怎么转化?当然是能把它放置到一定的运动中,因为在运动中的腐败物质,随着运动速度的不断变化,其质量是可以发生相对意义上增加或减少,并且在运动过程中其性别也能发生相应的变化,而转化的结果,又必然是腐败物质的迅速消融和反腐败物质的迅速崛起,并且在消融与产生过程中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此内容将在下述章节中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二、什么是绝对腐败、相对腐败?有什么本质体现?
笔者以为,除了“一切事物、物质的存在与运动是相对的”即“这句话”是绝对的,其他事物、物质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此,作为事物、物质的一种存在状态、运动形式而非仅仅是意识形式的腐败,当然也具有相对性了。那么,认识腐败的相对性对于我们又有什么意义呢?笔者以为,意义就在于,如果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它是具有反腐败性质的。
(一)什么是绝对腐败?有什么本质体现?
严格地说,上述章节都是对腐败现象的认识,可以说仍然停留在“非本质”上或者说上述认识还没有上升到本质、内在、结构、理性的层次与意义。或许,有读者会问,我们都已经讨论了腐败规律、程序、模型了,难道还没有上升到本质、内在、结构、理性层次与意义?
1、什么是绝对腐败?是怎样形成的?
那么,什么是绝对腐败?通过上述我们已经了解到,所谓绝对腐败其实是静止地去看腐败。换言之,如果我们静止地去看待腐败时,那种腐败就变成了绝对腐败。于是,在这种静止观的指挥下,一个又一个的绝对腐败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比如,当我们看到,一个水果在一天天地腐败下去的时候;比如,当我们看到,一个政府官员被司法部门“双轨”的时候。
于是,便有如下问题会被人们提出,那就是,如果它不是一个水果,他如果不是一个政府官员,它和他是否会堕落到今天之地步?比如,它如果是一个核桃而不是一个苹果,如果他是工人而不是一个政府官员呢?可以肯定,它和他可能就不会堕落到这步天地,或许它和他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和他的腐败性就难以表现出来。即便有所表现,那也属于广义的。
比如,经过若干年以后,核桃也会腐烂变质,人也会死,而核桃的腐烂变质和人的死就不具有狭义性,或者说那时的它和他就应该属于相对腐败的范畴了。这是因为,人们对腐败的认识已经拓展到了一个更为宽阔的时空领域里,具有了相对的意义。这就如同,我们是用相对论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物质的运动,不再是用经典力学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物质的运动。
那么,绝对腐败又是怎样形成的?毫无疑问,它与水果、人们所处的那个特定的时空环境有关,如果它和他能够脱离了那个固有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比如水果在没有腐烂之前就已经被人吃掉,比如他不是一位拥有过剩权力的政府官员而是一位普通劳动者,那么,可以肯定,就不会有绝对腐败现象的发生。或许,由于环境的变化,它变成了籽种,他变成了学者。
诚然,笔者在这里讲的绝对腐败还非仅仅具有上述意义,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说明,绝对腐败与相对腐败之间、业已存在的可置换意义。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绝对腐败与相对腐败本来是在一条线上、不同的点而已,如果能够把两者连续起来去认识,就会发现绝对腐败与相对腐败原来不仅是在一条线上,而且相互间还存在着一种可相互转化、置换、替代的性质。
2、绝对腐败的本质?为何体现相对腐败?
绝对腐败的本质体现的是什么?笔者以为,就体现为相对腐败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世界上压根就没有绝对腐败而只有相对腐败。诚然,如果把绝对腐败看作是相对腐败漫长曲线上的“一个点”当然也可以。这就如同,经典力学是被包含在相对论力学里面的道理可以说是完全一样的。诚然,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人们能认识到有一个绝对不变的参照系。
大家知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在假设“光速不变”前提下产生的。在此,笔者需要首先说明一下,所谓“光速不变”不是一个“速度”的概念而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如果有人把它当作“速度”来理解,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这就如同“光年”是个“空间”概念而不是个“速度”的概念的道理一样(事实上,光速绝不是恒定的,不仅是可变的,也是多变的)。
如果我们拥有了“光速不变”是个空间概念的理解,那么,我们再来认识一下绝对腐败的本质就体现为相对腐败也就自然不那么难以理解了。也就是说,所谓的绝对腐败,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它本来就属于相对腐败漫长曲线上的“一个点”,仅仅是由于人们把它放置到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里而没有放置到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里,才使上述腐败具有了绝对意义。
如果,人们的认识能够从封闭的系统中解放出来,并能进入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中去认识,那么,这个所谓的绝对腐败其实就是一个层次与意义上的相对腐败。比如,对于那些比腐败之危害更厉害的事物说,比如对于那些腐败程度要轻些的腐败说,比如对广义腐败现象来说,比如对事先就将腐败资源予以分配了的事物来说,我们就不能再说它是绝对腐败了。
换言之也就是说,所谓绝对腐败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一些本来应该属于公有的财富被一些腐败分子利用职务之便给私有化或者说被个别人占有,并不是说在这些财富中他们一点分额也没有。比如中国式的国有资产,应当属于全民所有,可是,如果仅仅被那么几个人私有化,那就属于腐败行为,不法行为。于是,如何避免上述现象,便具有了相对意义。
(二)什么是相对腐败?有什么本质体现?
在自然界中,绝非只有生物世界、有机物质形式存在腐败。比如,人们就不能说,分子、原子、粒子的分解、离子化、衰变就不是一个“腐败”过程。刚开始的时候,人们误以为上述变化是由于物质自身的原因造成,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便逐步认识到,由环境变化引起。
1、什么是相对腐败?是怎样形成的?
什么是相对腐败?笔者以为它是指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中而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中,腐败现象的产生、存在、发展所具有的、能够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的一种现象,表现在完全可以避免,但由于存在认识上的错误而难以做到。反之,如果能够认识,那么,这种具有相对意义上的腐败不仅可以防止、避免,而且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以后,还可以发生质变。
可以肯定地说,任何一种事物、物质的运动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而所以会产生绝对意义上的物质运动,是由于人类存在认识壁垒,或者说正是由于人类存在着对客观事物的错误认识,才使得包括腐败现象在内的各种坏事、错事得以产生。比如,在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应该实行什么样的所有制形式,就至今没有搞清楚,客观上造成一些不该发生的腐败。
大家知道,公有制、计划经济本来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形式、经济制度而压根就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形式、经济制度。可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搞不清楚在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实行什么样的所有制形式、经济制度,所以也就造成了国有企业管理者滥用权利问题的发生。关于这一点,可以说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诚然,国有企业腐败与上述有关。
大家不妨试想,一个似乎是在代理人民行使“过剩权利”的管理者,他能不滋生腐败意识吗?谁不知道人这种动物是具有“劣根性”的?你怎么能奢求国有企业的每一位管理者都是“活雷锋”呢?再加上我们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健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化),于是滋生绝对腐败便具有了相对意义。然而,在私有企业里就不存在上述问题,因为企业是自己的。
换言之也就是说,如果私营企业的管理者滥用自己手中的权利,受害的、受损失的正是他们自己。诚然,笔者这也不是说私有制就是一种好东西,就滋生不了腐败,而是说相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其腐败现象产生的几率要低得多。或许有人问,一种先进的所有制形式为何还不如一种相对落后的所有制形式?这是因为,人类经济社会、思想品德尚未达到如是高度。
2、相对腐败的本质?为何体现结构腐败?
那么,相对腐败的本质体现了什么?笔者以为,就体现为结构腐败。如上所述,由于人类经济社会、思想品德还没有发展到那么高的程度,所以,当人们处于这种比较先进的或者说比较优越的环境或者说结构里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会滋生一些腐败现象。这就如同一个生活在优越、富足家庭里的孩子,由于不怕花钱,生活富足,所以他们一般很难成材的。
为什么一个比较先进的所有制形式反而有利于腐败现象的产生?这是因为是否先进也是一个相对的范畴,或者说具有“相对论原理”的存在。为此,我们不妨把先进的所有制形式理解为离我们比较遥远的所有制形式,理解为相对论意义上的那个离我们比较遥远的物质时空领域,于是,在“光速不变”或“认识可变”的前提下,空间就会弯曲,时间就会放慢。
什么意思呢?就管理这种行为或者说运动而言,等于是在空间、时间发生了扭曲、延长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此,哪有不产生腐败之道理?——诚然,这里讲的腐败是广义的、相对的而不是狭义的、绝对的。当然,如果从经济学、管理学的角度上去看问题,我们也可以把上述理解为价值损耗过大;而再从相对论的角度上去看问题,可理解为光物质“走了弯路”。
于是,在能力相等的情况下,由于光物质“走了弯路”,所以使用的时间就长(时间加长);于是,在投入相等的情况下,由于资本金“走了弯路”,所以产生腐败现象的可能性就会加大。以上,也正是在一种过分先进的所有制形式下,腐败现象为什么反而会突出、严重的道理。换言之,如果到了共产主义,这种先进的所有制形式,其效率系私有制不能比也。
如此,当然也就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一种制度、一种结构的先进性有相对意义——落后了不行,过分先进也不行。这就如同一个未成熟的水果,最容易被细菌、病毒腐蚀的道理一样。当然,落后了也不行,这就如同一个已经熟透了的水果,同样缺乏抵御细菌、病毒侵蚀的能力。比如,我们就经常听到新闻媒体报道、爆料说,英国皇室的谁谁谁“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