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产业经济
房价之争,时寒冰阵营似已渐乱阵脚
作者:张建平    发布:2007-03-19    阅读:2662次   

 

读罢时寒冰最近的文章,似有强弩之末的感觉。觉得在和房地产业对抗的这场战斗中,先生似乎已经渐失章法了。

时寒冰文中声称“房地产开发商获取暴利是导致房价严重偏离人们实际购买力的根源之一。今年两会上,从事水利工程研究的王长德委员替房地产商算了一笔账:‘一般地区,商品房每平方米的建筑造价不会超过1000元人民币,而房地产业存在的‘暗箱操作’,给房地产商带来了暴利。’”

我们不知道王长德委员所谓的“一般地区”是什么地区,也不知道在王委员的划分中北京上海广州算是什么等级,是二般?不一般?还是特别?但是,时寒冰引用这种言论为打压房屋价格,确实是没有任何效力的。

 

我们可以从前天北京合作建房人士于凌罡参与的一起地块投标中看看北京的房价底线在哪里。

于凌罡投标的北京花园路25号地块共有9家参与投标,而于凌罡是报价最低的。且不说于凌罡能不能以最低报价获取这个地块,即便是获取了,于凌罡自己算出来的房价在每平方米5500元。这个5500包括土地成本(花园路25号地规划建筑面积1.94万平方米)4500/平米,共计约9000万;建安成本:1800/平米,另外规划地下空间5000平米,共计4500万;扣除成本:200个地下车位1200万,2000平米底商3600万;合计成本:考虑到税费、利息、管理费等其它成本,共计(9000+4500)×1.17-0.12-0.361.1亿,约合5500/平米。(注:另一报道说于凌罡打算建成的住宅价位在6500/平方米)

于凌罡已经保证,只要获取此地,一定要把它建成普通商品房。从于凌罡自己的规划上看,北京人还是有钱,连普通商品房238户都配套规划了200个停车位和一个2000平方米的商场。如今花园路25号地的周边已经是高楼林立了,显然,如果这个合作建造的楼房太寒酸是不行的,那建成后岂不成了一京城新式贫民窟?北京市政当局会同意吗?何况它土地投标报价还是最低?政府又凭什么要低价把这块国有土地送给于凌罡去建一个贫民窟呢?如果要不煞周边风景,不有碍首都观瞻,恐怕装潢门面的大把冤枉钱还是少不了的。外墙瓷砖从几毛钱一片到几块钱一片都有,如果于凌罡真的得手开工了,不知到时候会如何选购。

 

我们祝愿时寒冰愿望成真,但是我们不知道在时寒冰眼中北京的房价应该比王长德委员所说的每平方米千元能高出多少。一倍?二倍?三倍?四倍?!

假如四倍可以接受的话,怕是于凌罡要在合伙人催促之下跑步去撤标了(不知道能不能撤回)。很多购物的人都习惯于在购买之后再看看其它商场的价格,确定自己是不是买亏了。虽则是多此一举,但是心情可以理解。谁都希望自己买的是最便宜的,于凌罡一定也不希望看到自己中标之后在京城出现价位低于6000/平方米的楼盘,否则合伙人岂不是白忙乎了一场吗?还平担了不少楼盘管理后遗症的风险。

5500是于凌罡现在的心理价位,这比早先他所声称的每平米3000元几乎提高了一倍,可见于凌罡拿地心切。但是比于凌罡这种住京城中心有车有楼的“穷人”还要穷得多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的心理价位恐怕更接近于王委员的“千元论”。如果房价急促向千元目标下降,于凌罡怕是要傻眼了,到时候,同于凌罡合作的这些人怕是要赞同某人倡导的京城准入制度了,否则,比于凌罡们还穷的外地人一窝蜂涌入北京抢盘怎么办?

故而,即便是于凌罡拿地成功,即便是5500的房子建成了,所谓合作建房事业离“成功”二字还相去甚远呢。

 

时寒冰的文章还提到最近敏感的新闻话题“广钢集团自建住房”。窃以为,企业自建住宅然后分给职工无可厚非,但是,企业应该从市场上获取土地资源,而不应该用从国企时代无偿继承下来的土地搞自建住宅,这样对那些没有这种土地资源优势的企业和他们的员工是极其不公平的。假如广钢集团是参与广州市土地招标取得了某地块,然后自建住宅,哪怕是无偿分配给员工都行,国家也没有必要征收什么差价税,只需要按照市场价位把所得住房折算为货币收入征收个人收入所得税即可。但是现在并非如此,这就构成了重要的国有土地资源莫名流失的一个新的缺口和方式。(阅读链接:广州单位自建房暗售狠赚十几万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lczx/20070315/01053407607.shtml

国不与民争利,“国企”本不应该存在。在国企转制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剥离其社会职能,把医院、学校归还社会,把员工的住宅区域的土地收归国有,这对于其它从零起步的企业来说,是资源占有权的公平,对国企本身来说,也是一种负担公平。不少愿意通过MBO扩张的私企,其实目光并不在老国企的那点破旧厂房和陈旧设备上面,而是盯在根本没有进入成本或仅仅以几十年前极低价格进入成本的土地资源上面。

时寒冰在文中声称“所谓地价上涨导致房价上涨的说法,只不过是开发商遮掩自身暴利,暗地里偷逃税款的一个幌子罢了。”窃以为,如果时寒冰出言有据,直接把证据提到公堂之上或交给监察机关即可,否则,可能杀价大业未成自己会遭反咬一口而先成被告的。

 

要住房的穷人为何讨厌任志强而不去问责政府呢?

《西方经济学的终结》根据需求两分法理论指出,政府对于基于盈余的非必要需求是无能为力的(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P303)。政府只能保障“住得了”(目前是愿不愿意提供的问题而不是能不能的问题),不可能保障“住得好”,因此,依靠政府无法实现自己心目中的美好愿望。

中国的老百姓的需求是什么?不是有房住,而是住好房,正是这种住好房的正常愿望,无法指靠只认钱不认人的市场,又恰恰是难为了政府,所以,才使得住房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你去看看于凌罡们的计划就知道了,放着比他们能够拿得出的钱便宜得多的房子他不去买,就是要去竞争什么花园路的地块,而最终还归罪于任志强的市场,说是合作建房是逼出来的。

住在十几平方米的单间里的日子我们都经历过了,在那里结婚在那里生子孩子在那里长大。但是,现在谁还愿意住在这种没厨卫设施的单间里?因此,即便是政府愿意提供基本的住所,怕是多数市民都不愿意领这个情了。

我们不妨让集资建房的人都站出来,看看在中国这个土地上他们到底算不算穷人。这些冒牌“穷人”以弱势群体自居,倚“穷”卖“穷”,越“穷”越有理。在这种装穷心态来看,我就要市场提供给我房子,就要既好又便宜的,没人造这种房子我就骂。而这种叫骂,正好迎合了多少老百姓的心态:政府提供的那点小房子谁要啊?不赖在市场上赖在哪儿?

可是,偏偏任志强不吃这一套。该他管的他管,不该他管的你甭想赖在他身上。市场是自愿交换的地方,不是强买强卖的地方。任志强千不该万不该把只给有钱人盖房的老实话说出来,说出来了就打破了“潜规则”,戳穿了“潜心理”。你这样一说,就堵死了很多人既没有钱又要住好房的念想和路子,不骂你还能骂谁呢?

 

 

时、任二位争论许久,其实焦点还在于如何保障老百姓的安身权利之上。任志强作为房地产商人,他只管给富人盖房,穷人的问题应该交给政府去管。而时寒冰不过是在说穷人的这个问题应该由市场解决,但现在任志强声称不管,不怪你任志强这个市场强人怪谁?看来,市场江湖中的任志强十分清楚自己的江湖位置,而时寒冰先生却认定市场应该肩负一切了。时寒冰的策略似乎是先把任志强不堪负重的重任交给他,然后等任完不成的时候再拿你是问。(这在三十六计中叫什么来着?)

“有的住”的事儿属于《西方经济学的终结》所说的“必要需求”,就应该由政府去管,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而“住得好”的事儿属于“非必要需求”,可以撒手交给市场。如果政府尽到责任了,钱皮看房子的价格不是太高而是太低了。假如有一天潘石屹能盖个小楼让比尔盖茨愿意倾其所有家当买去才好呢!那可是创汇和引资的一项伟大成绩呢。

关于房地产是否暴利的事情涉及到和上面观点有关的前提,即中国房地产业的定位问题:是作为一个产业大力发展呢还是作为一项全民福利对待。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学术委员会主席陈祥福教授针对中国住房难的问题提交的推行“一户一房”的提案主旨,就是把房屋定性为一项福利待遇了,而且还是针对市民的而非全民的。这项幼稚提案不具有任何操作性,它完全忽略了住房方面的需求个性化。仁者爱山,要依山而住;智者爱水,要伴水而居。有人喜欢郊野平房,有人喜欢闹市高楼。如何统一?难道作为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今后准备在中国大地上盖一摸一样的房屋吗?怕是到了那个时候,失业的人首先是建筑公司的设计人员和建筑师了,一套图纸出完之后大家都可以歇菜了。

房地产业是美国经济的一个重要部分,美国的股市汇市天天都得看美国房屋数据的脸色。如果时寒冰能够论证中国的房地产不适宜当作一项产业来发展而只能承担福利角色,那么一切争论都可以休止了。如果不能证明这一点,那么就说明房地产还是一个朝阳产业,方兴未艾。怎么表示它是朝阳产业?远远超出一般平均利润就是一个标志。国家靠什么扶持朝阳产业?没有暴利谁愿额外投资到这个领域?没有人争相去投资的产业算什么朝阳产业?难道靠“宏观调控”把它的利润空间挤压到一般水平吗?

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是,由于中国本质上的“房银一体化”,打压房地产业可能导致严重的金融危机(参阅文章: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t/20070315/03351265445.shtml;)

 

阅读链接:

此轮房市调控政府胜算不大http://blog.sina.com.cn/u/5562bb43010006b8

房价这么高全怪于凌罡http://blog.sina.com.cn/u/5562bb43010006uu

房价飙升,美国房奴将面临失房之痛http://bj.house.sina.com.cn/scan/2007-03-15/0910179782.html

稀缺之下不言经济http://blog.sina.com.cn/u/5562bb430100006a

住房、工资、社保,政策关联与配套http://blog.sina.com.cn/u/5562bb430100029b

市场的边界http://blog.sina.com.cn/u/5562bb43010001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