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经济前景尚好 行政垄断堪忧――2006年第4季度宏观经济分析
作者:张曙光    发布:2007-04-05    阅读:3243次   
一、总量态势
 
  1.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2006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09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 24700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102004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82703亿元,增长10.3%。分季度看,依次分别增长10.4%、11.5%、10.6%和10.4%,呈现倒U形的增长态势。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5%,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6%(12月份增长14.7%),其中,重工业增长17.9%,轻工业增长13.8%,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8.1%,实现利润18784亿元,增长31.0%。
 
2003年以来GDP和工业增加值走势图
  2.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5%,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12月份上涨2.8%),城乡涨幅相同。从构成看,消费品价格上涨1.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从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2.3%,其中粮食上涨2.7%,其余商品价格有涨有落。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0%,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12月份上涨2.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0%,比上年回落2.3个百分点(12月份上涨5.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0%,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12月份上涨3.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5%,比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5.5%,比上年回落2.1个百分点。
 
  3.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2006年城镇新增就业118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1%,比上年末回落0.1个百分点,为全年目标任务900万人的120%。新增就业岗位80%来自于个体私营经济,乡镇企业新增就业近380万人,比“十五”期间年均消化吸收农村劳动力增加89万人。3966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从人均月924元增加到1172元。这既与经济高增长有关,也显示了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成效。
  然而,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体制方面的诸多原因和劳动人口的持续增长,使劳动市场供求矛盾长期存在。“十一五”时期,我国进入新的劳动力增长高峰,五年新增劳动力5000多万人,而按现有就业弹性计算,只能增加4000万就业岗位, 就业缺口将达到1000万。
 
  4.外汇储备持续增加
 
  双顺差不断扩大,外汇储备持续积累,国际收支大量盈余。截止2006年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0663亿美元,同比增长30.22%,增幅比上年下降4个百分点。全年外汇储备增加2473亿美元,比上年多增1384亿美元。 12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8087元人民币。
 
二、因素与结构
 
  1.消费市场比较活跃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 
 
  2006年,消费品市场比较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4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加快0.8个百分点(12月份7499亿元,增长14.6%)。其中,城市增长14.3%;农村增长12.6%。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3.7%,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6.4%。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6.2%,汽车类增长26.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4.0%,通讯器材类增长22.0%。
  在政府的宏观紧缩政策作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下半年以来逐渐回落,全年完成109870亿元,增长24.0%,比上年回落2.0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5.8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完成93472亿元,增长24.5%,回落2.7个百分点(12月份14160亿元,增长13.8%);农村完成16398亿元,增长21.3%。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中部加快0.4个百分点,东、西部回落3.4和4.7个百分点,分别增长33.1%、20.6%和25.9%。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9382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加快0.9个百分点。
 
2004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品零售额走势图
 
  2.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有所增加
 
  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继续高速增长,进出口总额17607亿美元,增长23.8%,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691亿美元,增长27.2%;进口7916亿美元,增长20.0%。进出口相抵,顺差177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55亿美元。一般贸易进出口7495亿美元,增长26%,占当年进出口总值的42.6%。加工贸易进出口8318.8亿美元,增长20.5%,同比回落5.1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值的47.2%,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据海关统计显示,我国与前10大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超过千亿美元的贸易伙伴由上年的6位增至7位。除欧盟、美国外,与日本的双边贸易也超过2000亿美元。
  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63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
 
  3.全国税收快速增长 大大高于GDP增幅
 
  2006年,全国税收收入(不包括关税和耕地占用税、契税,未扣减出口退税)完成37636亿元,增收6770亿元,比上年增长21.9%,税收收入与GDP之比约达18.2%。其中,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9533亿元,增长25.4%,占全部税收的25.3%,较上年上升0.7个百分点;国内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19909亿元,增长20.2%,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为52.9%,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耕地占用税、契税、社会保险费、教育费附加和文化事业建设费等其它收入4208亿元,增长25.3%。共办理出口退税4285亿元,增长27.1%,增加913亿元。
全年东、中、西部税收全面增长,分别完成26568亿元、5850亿元和5218亿元,其中,西部增长21.7%,快于东、中部2.1和2.3个百分点。制造业中的冶金、煤炭、建材行业增值税分别增长11.1%和16.2%,较上年分别回落8.2和39.4个百分点,房地产业企业所得税增长27.2%,较上年回落21个百分点,而资源税同比增长45.3%。
 
  4.货币和信贷增长趋缓 流动性依然过多
 
  由于实施偏紧的货币政策,下半年来货币和信贷不断回落。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4.56万亿元,同比增长16.94%,增幅比上年末低0.6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1.4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2.60万亿元,同比增长17.48%,增幅比上年末高5.7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2.7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5%。全年累计净投放现金3041亿元,同比多投放478亿元。
  1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4.80万亿元,同比增长15.94%。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3.54万亿元,同比增长16.82%。全年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4.93万亿元,其中,居民户存款增加2.09万亿元。
  1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3.83万亿元,同比增长14.55%。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2.53万亿元,同比增长15.07%,增幅比上年末高2.09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3.18万亿元,同比多增826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增加997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52万亿元。
 
2005年以来季度货币供应量余额走势图
  5.股指连创历史新高 成交量不断扩大
 
  在“高增长、低通胀”的宏观背景下,在股权分置改革与人民币升值的推动下,中国股市气势如虹,2006年12月29日,上证指数报收于2675.47点,全年上涨了1514.41点,涨幅130.43%,位居全球市场前列。股市总成交量102839340.37万股,总成交金额57816.6亿元,12月6日为年度最高成交日,成交额626.89亿元。中国A股总市值从3万亿元增加到9万亿元,跻身全球15大股票市场。
 
三、政策效应
 
  1,现有格局的总体判断
 
  2006年,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紧缩货币和严控土地,下半年,货币信贷和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回落,但中国经济仍呈现加速增长,GDP增长1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6%,形成了近五年来步步高的增长态势。与此同时,消费物价走低,仅比去年上涨1.5%;居民收入增加,分别城乡比去年增长10,4%和7.4%,消费市场趋旺;净出口持续高速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不过,经济运行中的矛盾也很明显,结构失衡日趋加剧,主要是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和外汇储备持续积累,分别达到1775亿美元和10663亿美元,内外经济严重失衡;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消耗支撑,能耗上升,环境污染加剧,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目标均未达标,经济增长的成本和代价较大;体制上前进和后退反复,社会关系失调,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增长质量有待改善和提升。
 
  2,今年发展的条件分析
 
  去年的中国经济在一片喝彩声中走过,今年如何进一步展开,政策趋向如何,自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的讨论从分析发展的内外条件开始。
  有人说,目前的世界经济严重失衡,此说不虚。但更恰当的说法可能是,总体来看,目前的世界经济是均衡的,但是一种严重失衡基础上的均衡,一种立于刀刃之上的非常脆弱的均衡,这种均衡很容易遭到破坏。因为,中国经济是失衡的,表现为双顺差的进一步扩大;美国经济也是失衡的,表现为经常项目逆差和财政赤字的大量和快速增加。美国的逆差和赤字与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盈余以及石油美元的流入大体相当,构成了世界经济均衡的脆弱基础。
  尽管世界经济均衡的基础非常脆弱,但均衡的破坏对谁都没有好处,只是损失大小的分布不同而已。因此,世界各主要国家都不愿意看到均衡局面的破坏,彼此之间也在不断地沟通和合作,并在不同程度上进行政策调整,以继续维持这种脆弱的均衡。中国在经贸政策上进行的调整,就是这种努力的一部分。
  世界经济的这种局面并非自今日始,它已经运行了很长一段时间。这种局面曾经支持了近几年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它在调整中的持续运行还会支持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根据世界各大机构的预测,2007年全球经济增长明显趋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从5.1%下降到4.9%,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预测从5%下降到4%,瑞士联合银行预测从4.5%下降到3.4%。再加上国内的紧缩调整,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也会低于上年。这一点已经取得了比较一致的共识。但对于会是怎样的一个结果,其分歧就比较明显,甚至相当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又好又快,把经济增长目标定在了8%,可能是最低的,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预测则是10.1%,也许是最高的。因为消费的增长是相对稳定的,所有预测的差异取决在于贸易和投资的变化。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它抓住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和要害。
从贸易来看,商务部预测将增长15%左右,看低的大有人在,有人认为,出口只能增长10%多一点。就像2006年年初一样,也有机构预测,出口增长率会降到15%,进口增长率会超过40%,贸易开始出现逆差。笔者当即提出异议,认为进出口的增长可能达到20-25%,顺差有可能达到1248亿美元。结果分别增长了20%和27.2%,贸易顺差达到1775亿美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超过了20%。随着世界经济增长趋缓,外部需求减少,国内政策和结构调整的实施,2007年中国的贸易增长也会减慢,但仍然会超过15%,达到20%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按此估计,贸易顺差将分别为2041-2130和1645-2526亿美元,其均值为2086亿美元。可见,贸易顺差的增长减缓,但绝对额仍大于上年,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大大减小,有可能下降到10%左右。
  既然贸易顺差将超过2000亿美元,在汇率升值预期的情况下,资本账户的流入会因短期资本流入的增加而增加,不会出现减少。这样一来,2007年外汇储备的增加将会超过3000亿美元,按升值后的汇率计算,被迫增加的基础货币投放有可能接近3万亿元左右,再通过银行系统的货币创造,因而,国内经济运行中流动性过剩的现象还会继续。这么多的资金和货币不是流向资本市场,就是投向实体经济。虽然2007年的股市还将是一个牛市,也容纳不了这么多的资金。所以,2007年的投资增长虽会趋缓,但也不会降到20%以下,有可能在接近25%的区间上运行。
  以上是从投资资金的来源来考察的,如果从投资的收益来考察,投资的激励也是相当强劲的。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1%,快于第二产业投资的增长(1-11月为26.9%),说明投资的收益率是提高的。在投资预期看好的情况下,投资增长的大幅度下降是不可能的。除非采取某些过激的紧缩措施。
  如果再考虑到中国经济运行的体制特征,政府间的经济竞争和投资竞争还会继续。在这种竞争中,率先和大幅削减投资者必然是竞争的失败者,而坚持和增加投资者则会赢得经济竞争的胜利,取得经济上的实惠。因为,这样做等于从全国的资源总量中,为本部门和本地区额外多争得了一部分。更何况17大后一批新官员上台,为了政绩也会烧上一把火。
  由于消费的增长比较稳定,且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目前这方面的政策和体制调整也不会立即见到大的成效,而随着贸易增长趋缓,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减小,无论是扩大国内需求,还是保持稳定增长,投资的较快增长都是不可避免的选择,不可能减慢太多。否则,中国经济就会出现较大的波动。这也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据此判断,2007年达到将近10%的经济增长是可能的。
 
  3,物价走势的大致观察
 
  2006年的消费物价虽然较低,但其走势值得关注。临近年终,粮食和食品价格大幅上涨,11月上涨1.9%,12月上涨2.8%,不仅原因突然,而且对未来的影响较大。因为,当年粮食丰收,总量达9800亿斤,国内无涨价的理由;澳大利亚小麦欠收,美国玉米因加工需求增加而供应紧张,国际粮价看涨,虽是其中原因之一,但还不至于如此,必然有突然的未考虑到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动用储备粮来平抑粮价,稳定市场是必要的和及时的。
  现在的问题是今年的粮价走势如何?上半年粮价上涨,CPI上涨是肯定的。因为粮食和食品在CPI中的权重大约占1/3左右。涨幅也许在3%上下,关键是下半年会回落吗?不一定。一是取决于国内粮食生产情况。到去年为止,已经连续三年丰收,今年再来个丰收年,老天会开恩或者我们有这样的好运吗?二是取决于国际粮价走势。2006年9月,美盘农产品出现牛市,今年初完成第二波调整,价格上行的推动力量仍然是玉米强劲的需求预期和小麦的供应紧张,大豆基本面的转变有可能成为未来农产品牛市的新星。据美国商品交易委员会  (CFTC)1月16日的报告,美国大型指数基金的净多头头寸已经占市场总持仓量的20-40%,不少基金大鳄在粮食市场出没。1月22日,布什总统继去年《国情咨文》把粮食和石油划上等号之后,在新的《国情咨文》中再次为国际粮价加温。他说“在2017年至少会有350亿加仑的替代燃料代替传统燃料,如此能够替换15%的汽油使用(有的报道认为是20%)”。350亿加仑乙醇是2006年的7倍,如果生产这些乙醇全部用玉米做原料,相当于目前美国玉米产量的1.5倍。不管短期市场如何波动,2007年的《国情咨文》再次为玉米和整个粮食市场的长期牛市奠定了基础。国际粮价会不会重蹈国际油价的复辙。
  今年的消费物价值得关注,但切不可过分担心,而放松对资产价格的必要警惕。这不仅是由于温和的通膨比通缩要好,更重要的是由于,人们虽然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多方批评和轮番讨罚,政府也千方百计的予以抑制,并未阻止它的上涨,去年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上涨了5.5%,今年还会上涨。相反,官方强力推动,人们对股市的上涨也基本是一片叫好,对某些冷静的提示置若罔闻,岂不知股市泡沫也在膨胀。2006年,沪深股市双方涨幅超过了130%,总市值达到9万亿元,但是,如果分时间和构成来看,却极不均衡,在从12月25-28日的四个交易日里,上证指数大涨223.92点,代表的总市值增加了5979.44亿元,同时却有66%的个股缩水,其中,工行和中行的市值增加额占74.54%,达4454.18亿元,12月29日,中行报收于涨停。与之形成显明对照的是,在具有可比性的1387只A股中,只有362只实现了很小的市值增长,更有916只A股的市值逆市下跌!也就是说,在沪指大涨的同时,超过三分之二的投资者实际上处于亏损状态。有人明确指出,由于上证指数实质上变成了大盘股指数,已经被市场操纵者所利用,通过推高指数,引导资金盲目跟随入市,同时使股市处于一种虚“牛”的“牛市”状态。
  上述情况表明,银行股是推动股市上涨的主力,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同时也集中了最大的风险。因为,成熟市场银行股的市净率不足2倍,新兴市场也不过2.1倍,而中国银行股的估值大大高于这个水平。截至12月28日收盘,按三季度数据计算,工行的市净率高达5.99倍,动态市盈率近40倍;民生银行的市净率为5.73倍;浦发银行的市净率也达到了4.91倍。总共7只银行股的平均市净率为4.52倍,超过国际水平的2倍多。然而,中国银行业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尽人皆知,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也非常明显。
  除了政策支持、股改完成和流动性过剩以外,支持中国股市上涨的有三种因素和力量,一是基金业的扩张和入市,据说在股市新增的5000亿资金中,基金占80%;二是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推动;三是外资进入中国股市。这三大因素今年还会继续发挥作用,因此,股市还会继续上涨。然而,资产价格上涨过快绝非福音,其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不可忽视,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因资产价格泡沫破裂而造成的经济衰退和经济危机的教训不可不察。
 
  4,今年的政策选择
 
  根据以上的分析,2007年的宏观政策操作还是以稳健为好。由于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需要紧一些,今年1月15日再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表明了这一点。定向发行央行债券的措施还会酌情实施,因为去年末的不定向发行曾经流标。利率政策的操作在很大程度上视美国利率的变动而定,否则会出现不利的后果。不过,无论做何种操作,切忌紧缩过度。人民币汇率的继续升值不可避免,升值幅度可以适当增大,5%的升值不会出现过大的冲击。好在,随着两税合一法案的通过和赤字规模的缩小,财政政策的预期效应是扩张性的。这不仅可以平衡汇率升值的某些紧缩影响,而且也可以援助货币政策,缓解流动性过剩,使之减少和摆脱被动。至于它在规范和完善市场经济秩序方面的作用,将会显现得愈来愈清楚。
 
四,体制分析
 
  1.后WTO时代的中国经济
 
  2006年12月11日,中国入世整整五年,结束了过渡期而进入了后WTO时代。回顾五年来的经历和变迁,展望未来的前景和发展,既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也有很多值得认真思考的地方,需要给予恰当的评价和总结。
  入世五年,中国的经济贸易获得了更迅速的发展。GDP从10万多亿元增加到20万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超过了13%,人均GDP从不到1000美元提高到2000美元;中国的贸易总值从5000多亿美元增加到1.7万亿美元,年平均增长27%,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占全球贸易总量的12%左右。中国人的生活有了进一步的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更大的提升。
  入世五年,中国深深地卷入了经济全球一体的进程。中国的关税率从入世前的14.8%调减到9.9%,今年再调低到9.8%,中国修订了包括外资法、外贸法等多项法律,清理了2000多项法律法规,废止了其中的700多项,清理了19万件地方法规,不仅大大提高了法律、法规的透明度,而且保证了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国际通行做法的一致。由于卷入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国内的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分工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国内的经济循环也成为世界经济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既分享了国际分工的好处,也承受着国际经济失衡的风险。
  入世五年,中国全面履行了入世时的承诺。在服务贸易的12个领域中国做了9项承诺,在160个分领域承诺了102项,中国按照自己的承诺开放了服务贸易,并在银行、保险、电信和运输等领域均按承诺相应地开放了市场。以金融业为例,外资银行从177家增加到269家,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已达111家,已经设立了7家中外合资券商,23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52家境外机构获得了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资格,外资保险机构在华设立了121个营业性机构、近200家代表处。1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细则》正式生效,取消了外资银行在国内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开创了银行业竞争的新局面。
  从以上的简单概述可以看出,中国入世对自己是收益大于成本,对世界也是利大于弊,中国和世界都从其中受益,因而形成了一种双赢的格局。可见,中国入世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尽管很多人对上一届政府的一些政策决策提出过批评,也对入世决策产生过怀疑,但事实证明,加入WTO的决策无疑是一大功绩。它最终消除了中国在市场化的道路上犹豫、徘徊和倒退的可能。五年来的经济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使得我们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的确是形势比人强。
  过去五年的成绩值得肯定,未来发展的挑战更值得关注。如果说,入世五年来,中国在可贸易品的生产和货物贸易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那么,中国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方面则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果说在实体经济方面中国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那么,在货币经济方面,特别是金融服务及其效率方面,中国则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改革开放以前,在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及重生产、轻消费的计划方针下,服务业长期受挤,严重落后,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其发展有所加快,但落后状态至今尚未、也无法根本改变。尽管中国经济普查修正了以前的统计数据,服务业的比重有了提高,但到200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是40.67%,2005年下降到40.26%。而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2004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只占35%,同年,印度和低收入国家占52%,中等收入国家占56%(参见《公平与发展――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的服务贸易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其主要表现是,服务贸易集中于传统服务部门,运输出口服务的迅速增长就是证明,而全球服务贸易增长最快的却是金融、保险、咨询、电信等技术和知识密集行业。从1982-2005年,中国的服务贸易年平均增长15.9%,明显低于同期货物贸易的增长率,服务贸易出口额在全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0%以下,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服务贸易长期逆差,2006年上半年的逆差就达56.9亿美元(400.4-457.3)。
  如果我们以制造业代表可贸易品,以服务业代表非贸易品,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则主要在政策和体制方面。(1)在过去二十年中,制造业部门经历了相对成功的价格、所有制等市场化改革,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其盈利能力和对经济资源的吸引力增强;(2)对外贸易和国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使制造业部门更快地获得了市场、技术和管理经验,也增强了对经济资源吸引力;(3)我国对外向型经济实施了一系列优惠和鼓励政策,包括汇率低估、税收优惠、贷款倾斜、低地价、低水平劳工保护等,这也使制造业部门对经济资源的吸引力增强;(4)更重要的一点可能是,现代很多服务业部门,尤其是医疗、教育、环境、金融、通讯、交通等部门的市场化改革严重滞后,行政性垄断现象非常突出。不仅这些部门的内部激励机制得不到有效改善,降低了对经济资源的吸引力,在严重的行政垄断保护之下,外面的资本和劳动面临着很高的进入成本。总而言之,制造业改革开放的快速推进与服务业部门改革开放的滞后形成鲜明对比,造成了资源配置在两个部门之间的扭曲以及服务业发展和服务贸易的落后。
  改变服务业发展和服务贸易的落后状态,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首先,必须加快服务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只有进一步打破广泛存在于服务领域的行政性垄断,让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主导和基础作用,才能带来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繁荣。其次,要把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结合起来,统盘考虑,凡产品出口到哪里,服务贸易也应跟进和做到哪里。中国的银行、保险、咨询、物流,甚至旅游、商会等服务,应当成为出口贸易的后勤支持,以便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出口贸易网络。再次,既然服务贸易已经开放,外资的进入也相当迅速,相应的市场监管也需要加强。由于外资的力量相对强大,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有可能形成某种市场垄断,这种情况在外资产业进入中已经发生,如感光材料行业。因此,在依法保护外资的平等权利的同时,也应加快反垄断立法的出台和实施。上年岁末,商务部发布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6》,承诺要像抓货物贸易一样来抓服务贸易,人们期望着这方面的突破和创新。
银行金融业的改革开放是五年过渡期中最引人注目的事情。到目前为止,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做得比较成功,《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细则》的正式实施,已经取消了对外资银行独立法人机构的一切限制,银行业的竞争和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002年3月31日,笔者曾经以“一叶知秋”为题,评论过南京爱立信公司的“倒戈”事件,指出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对国内金融机构的竞争威胁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一是客户,二是人才。如果说,那时爱立信“倒戈”只是客户流失的一个信号,那么现在,就是一个正常和普遍现象;如果说,那时流失的只是外商客户,那么现在,流失的就不仅是外商客户,而主要是国内客户。《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细则》实施以来的情况也说明了这一点。据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最新公布的调查研究报告,优质客户的动摇性较高,未来将转换现有银行的比例接近七成。由于中资银行60%的利润来自10%的高端客户,于是人们大谈“二八法则”。不过,对此应当持有一个正确的看法和态度。
首先,这是一件好事。只有这样,才能对国内金融机构形成真正的压力和威胁,促使其真正改善经营。否则,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入,高额存贷利差的收益保障,安稳盈利的日子,是不会痛下决心改革和提高服务的。
  其次,要保持清醒头脑,真正分清自己的优劣之势,与外资金融机构合作,向外资金融机构学习。以银行业为例,国内银行的优势在于比较完善的网点体系,这是外资银行无法相比的。但劣势在于中资银行的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较低,近几年虽然有了不少进步,如民生银行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服务金融体系,但是,金融服务的质量还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尤其偏低,在发展金融创新,拓展中间业务,增加盈利能力方面的差距是明显的。南京爱立信“倒戈”就是由于南京交行不能提供“无追索权应收账款转让”业务。这是保理业务的一种,属于贸易金融和中间业务范畴。目前,国外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一般都在5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70-80%,而中资银行的利润却主要来自传统业务的存贷利差,中间业务收入很少,一般都在10%左右,最高的也不过30%。票据融资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在美国,商业票据是金融市场重要的短期融资工具,其余额与贷款余额的比例通常为1:3,而我国的票据融资总额占不到贷款总额的10%。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经超过1.7万亿美元的规模,而贸易金融的规模很小,金融业对贸易的支持十分有限。目前,一方面是银行普遍存在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融资又相当困难,虽然讲了多年,但至今仍是一个老大难。然而,外资银行在这方面却抢先进入,渣打银行针对中小企业推出了“快捷贸易通”,融合了20多种金融产品,包括提货担保、进口融资、出口押汇、出口信用证保兑等。难道不值得国内银行深思和学习?
  再次,进一步放开国内金融,实现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的协调发展。前不久,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允许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设立新银行,并准备在农村增设村镇银行、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等三类银行业金融机构。这是近几年监管部门在这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愿能够加快实施的步伐。其他方面的开放也应跟进。
 
  2,通过反对行政垄断来推进改革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秘密所在,因为市场化形成了比较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但是,中国经济中的垄断,特别是行政垄断,决非个别现象,甚至在一些方面呈现出有增无减之势。因而,一些媒体在年终盘点时,竟将“反垄断”列为2006年引人注目的一个关键词。然而,在政府有关部门的保护之下,反垄断则往往是无功而返。
――国家发改委和邮政局联合发出通知,2006年从11月15日起,上调信函、明信片资费价格。信函资费100克以内,每重20克本埠由0.6元上调为0.8元,外埠由0.8元上调为1.2元。发改委发言人为此提供的理由是,“此举是为了理顺邮政资费结构,缓解邮政行业经营困难,促进邮政行业发展和邮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大权在握,根本连走走形式的听证会都不需要,甚至可以堂而皇之地将此说成是深化邮政体制改革。
  ――2006年4月,北京市曾经就出租车租价上涨举行听证,在民众和出租车司机的一片反对声中,租价从每公里1.60元上涨到2.00元。难怪有“逢听必涨”之说,听证会成为“涨价发布会”。最近,根据燃气集团的提议,北京市发改委又发出通知,上调天然气价格,每立方米上调0.15元,并拟实行“价格联动机制”,即随行就市。如果此举得到实施,今后三年内天然气价格可以随时上涨,不必再进行听证。
  ――在06年的两会上,“垄断福利”曾经成为众矢之的,电力、电信、金融、保险、水煤电供应和烟草行业的高工资也成为批判的对象。11月末,劳动保障部和财政部还联合发文,要求工资过高的行业工资浮动比率由0.75降至0.6,我们不知道这种规定依据哪一部法律,有何实际效力。然而,据最近报纸披露,中央驻赣垄断企业住房公积金的交存比例超过15%,最高达到20%,是当地企业的2-2.5倍。
――通过司法程序的反垄断也不成功。状告铁道部春运涨价程序违法的官司再次败诉。铁道部负责人说,今年春运不涨价与反垄断无关,是该部的善举。最近,储户状告银行“大月31日存款不计息”的官司也遭遇到同样的命运,依据的是中央银行数年前的一个规定。更有甚者,交通卡两年不用,卡内资金就被冻结,银行借记卡长期不用,或者卡内余额少于一定金额,有的被冻结,有的变成银行的“结转收益”被没收。银行雇请的住房贷款律师,却由客户负担律师费用。
  ――还有更戏剧性的一幕。三大国有石油公司的垄断尽人皆知,其相互间围绕着加油站的恶性竞争和在石油涨价中操纵市场的行为也无人不晓,民间资本早就觊觎这一有着丰厚垄断利润的领域。然而,12月18日由138家民营石油、成品油经营企业联合在北京成立的“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居然打出了和谐石油的旗帜向垄断者示好,公开声明“不会对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构成威胁”。未曾叫板,先行讨饶。这就是行政垄断下的产业生态。
  对于垄断的危害,人们讲得够多了。概括起来,无非是,一损害效率,二破坏公平,进而破坏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和政府行政的公信力。 
  损害效率是由于垄断限制和破坏竞争,限制和扭曲价格机制的作用,不仅本身缺乏创新激励,而且束缚了其他市场主体的发展努力和创新行为,垄断部门不仅占用了过多的社会资源,而且不断向社会转嫁其运营成本,造成资源错配和结构失衡。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很快,但经济效率不高,增长质量较低,结构失衡加剧,与垄断势力的强大和发展及其对市场机制的限制和破坏不无关系。
破坏公平是由于垄断者一方面可以利用垄断权力设租寻租,化公为私,将其收益单位化和个人化;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垄断地位和垄断权力侵占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增加垄断利润,扩大垄断福利。反过来,这会进一步扩大垄断部门的特权。当前,收入差距扩大、社会歧视普遍的重要原因,就是由于行政垄断的广泛存在,由于垄断行为未受到应有的约束。
  正因为如此,当前的反垄断行为就不仅是经济行为,而是具有了重大的社会意义。其实,天然气每立方米价格上涨0.15元,每户每月平均多支出2.7元,相对于居民的人均收入算不得什么,至于大月31日计息,增加的收入更是微不足道。人们对此其所以如此认真,锱铢必较,就在于这是事关个人平等权利的大事。因此,反对行政垄断是个人权利和自由意识觉醒的重要体现,是全社会维权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垄断是一种市场现象,而管制是一种政府行为,二者之间的关系虽然相当密切,但区别是十分清楚的。垄断既是市场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伴生物,也是市场竞争的对立面和破坏者,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政府管制,其基本职责在于抑制垄断、保护市场竞争秩序。然而,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垄断并不完全是一种市场现象,甚至主要不是一种市场现象,垄断不仅先于市场而存在,而且具有国家行政垄断的特征。因此,行政垄断也是一种制度性垄断。与此相适应,政府管制虽有维护市场秩序的职能,但主要作用还在于保护国家垄断,因此,国家垄断和政府管制往往成为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不仅如此,市场化改革的实质,是放松政府对非国有部门的管制,打破国有部门对市场的垄断,让民间部门进入原来政府管制和国家垄断的一些领域,于是才提出了反垄断的问题,形成了反垄断的行为和活动,而且这种反垄断的要害和关键也不是简单地反对市场垄断,而主要是反对行政垄断和制度性垄断。所以,市场化实际上是管制和放松管制、垄断和反对垄断的博弈,反对行政垄断和制度性垄断就成为保护市场化成果,推进市场化改革深入的重要方面和必要途径。
  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一方面,市场化的过程是放松政府对非国有部门的管制,限制和削弱行政垄断的过程,另一方面,市场化决不是不要政府管制,而是要建立针对所有市场主体的必要的政府管制。由于政府与国有部门的特殊关系,由于放松管制和建立管制都是政府的行政行为,因而,建立政府管制究竟是限制和削弱了行政垄断,还是支持和保护了行政垄断,很难分清,于是就出现了一系列以政府管制为名而维护和加强行政垄断的事情,政府管制违背了它的初衷,走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与此同时,政府部门究竟是反对垄断的力量,还是垄断者的同谋,也很难分辨清楚,这也助长了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政府部门可以使用各种借口和名目,包括宏观调控、保护环境、推进改革等来维护垄断。发改委发言人就邮政资费提价代表政府所作的表态就是最好的证明,其给出的每一条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甚至是赤裸裸地为垄断和保护垄断辩护。不仅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反垄断针对的往往不是具体企业的市场行为,而是企业背后的政府行为和政府部门的行政决策,反垄断其所以困难重重和无功而返,真正原因也在这里。
  不仅如此,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利益分化还不明显,打破国有部门的垄断,放松对非国有部门的政府管制,在推进市场化和经济发展的同时,普遍地增进了所有人的利益,因而进展比较顺利,那么,在改革推进到今天,当着社会上利益分化已经相当明显,政府部门企业化倾向的发展也使之深深地卷入到利益集团当中。这时,放松管制和反对行政垄断的行为必然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压抑和阻挠。
其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发达市场经济中,无论是放松政府管制,还是加强政府管制,所依据的是对所有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的国家法律,实施反垄断的机构是权力很大、且独立于各个政府部门的反垄断机构,而我们的立法往往是部门立法,各部门都力图通过立法来扩大部门权力,而且,我们的法律位阶是颠倒的,具体法律大于宪法,而行政条例、部门规章和红头文件大于法律,在现实中真正起作用的是具有歧视特征的条例、规章和红头文件,且由各个政府部门具体负责实施。可见,反行政垄断具有了自我革命和自己反自己垄断的特征。其困难所在无异于与虎谋皮。
  更有甚者,在缺乏司法独立和司法腐败严重的情况下,法条主义也必然盛行,这时,法律救济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通过法律反垄断的命运可想而知。且不说有法不依、司法腐败、执法犯法、弄权弄法之类的黑恶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法官最省事、最保险的行为选择就是,搬出以前为保护国有垄断部门的法律条文和政府规章为依据,判处反垄断者败诉,而不问这些法律条文和规章规定是否违宪、是否合理。前述的两个判例以及近几年有关非法集资的判例就是最好的说明。
  从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所谓行政垄断就是政府管制加上市场垄断,或者说是企业凭借行政权力的支持和保护而形成和维持的垄断。一个最新的案例对此提供了进一步的说明。1999年国发38号文件赋予中石油和中石化以行政权力,在政府的授权和保护之下,两大公司不仅垄断了国内市场,而且垄断了石油贸易,国内凡石油进口如果没有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批文,任何炼厂都不能加工炼制。不仅原油和汽、柴、煤油,就是炼制润滑油的基础油,也由两大公司控制,统一润滑油公司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不仅创出了自己的品牌,而且建立了全国的销售网络,但由于两大垄断公司垄断了基础油,为了排挤和打击竞争对手,不供应提取润滑油的原料,逼得统一润滑油公司不得不把80%的股权让给壳牌公司。一个好端端的民族品牌就这样在行政垄断的压力下中途夭折!
  如果说物质产品生产领域的行政垄断往往是企业在前台活动,政府部门在幕后支持,那么,在社会服务领域,这种行政性垄断则往往把政府部门推向前台。教育也许是一个最好的例证。教育行政部门以未经审批为由,强行关闭“孟母堂”、跟读学校等民办学校,提供的依据居然是《义务教育法》。所以,反对行政垄断首先意味着改革政府体制和政治体制。这也反映在“反垄断法”的制定过程中。
  制定“反垄断法”已经列入立法规划达12年之久,其间多次讨论,数易其稿,到2006年6月末,其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在这个过程中,争议最大的有两个问题,一是要不要把有关反行政垄断内容的条文列入?二是反垄断执法机构如何设置?这两个问题又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共同决定了这部被称为市场经济根本大法的效力和命运。在现有的框架下,这两个问题很难得到合理的解决。反行政垄断的内容很难旗帜鲜明地写入,即使列入,也是犹抱琵琶、半蔽半掩、笼而统之,言不及义。这从已经透露出来的内容就可以看得清楚。至于反垄断机构的设置,自然是各部门争夺的对象,公开主张的有商务部、工商总局和发改委。到现在为止,似乎还没有下决心要设置一个独立的、权力在各部门之上的反垄断的权威执法机构。其实,如果真的下决心这样做,一个可行的办法是,把现行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改造成国家反垄断委员会。这完全符合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五,趋势预测
 
  前面我们已经对今年的经济发展做了一些预测性分析,这里将第1季度的预测结果列在下面。
2006年4季度经济趋势预测
 
      季度
 
经济指标
2005年全年
(实际)
2006年1季度(实际)
2006年全年(实际)
2007年1季度(预测)
增长(%)
增长(%)
增长(%)
增长(%)
GDP
9.9
10.4
10.7
10.1
工业增加值
16.4
16.7
16.6
16.3
固定资产投资
27.2
27.7
24.0
23.0
消费品零售额
12.9
12.8
13.7
13.8
出口
28.4
26.6
27.2
25.0
进口
17.6
24.8
20.0
21.0
消费物价
1.8
  1.2
1.5
2.5
注:1.GDP和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其余指标按现价计算;
2.固定资产投资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工业增加值为国有企业和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的增加值。
 
张曙光(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
张 弛(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段绍译(娄底市广大实业公司)
 
             2007-01-27,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