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讲坛 -> 2006年长安讲坛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演讲者:曹远征    时间:2006-08-17    阅读:54070次   
      谢谢大家,今天非常高兴能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刚才陈(东琪)院长也介绍了一下,我曾经做过很多转轨国家的顾问,昨天我正好和Sacks(“休克疗法”设计人)在一块吃饭,十几年前,我们曾经一块在中亚国家(蒙古、越南等)做顾问,他2002年到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工作。我们很愉快地回顾了以前的经历,当时我们既是朋友,也是吵架的对象,因为当时Sacks介绍“休克疗法”,我则介绍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吵得一塌糊涂。现在从经验来看,不能说谁做得更好,但是至少大家公认,中国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在全世界的转轨国家中,大概只有中国和越南基本上采取了渐进的方式,我今天的报告也与此相关。

    今天的题目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实际上就是在渐进式改革中的金融体制改革。我想,任何回顾和展望都是讲一个故事,是关于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故事。所以,我把今天的演讲也分为三个部分:过去是怎么样的、今天我们在什么地方、明天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什么样的挑战或者问题。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

    金融体制改革实际上是和经济体制改革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一个经济体制的改革转轨,我们的定义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如果我们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做一个对比就会发现,二者都具有明显的特征。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最主要的特征是:第一,经济活动依附于政府的行政指令;第二,企业是附属于政府行政的生产单位,它是行政单位,只是提供生产,它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企业;第三,从金融财政的表现来看,整个经济活动呈现出财政主导性特征,所有的收支都体现为国家财政,金融在其中没有发挥什么作用,最多是料理国库,作为财政的一个出纳和会计单位。年长的同志都记得,在1978年前,中国是没有商业银行的,只有一家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是财政部的一个附属单位。

市场经济的几个特征和计划经济有明显的区别:第一,经济活动取决于竞争性市场的价格信号。市场经济下的资源配置不依赖于政府的指令,而是依赖于竞争性的市场价格信号,通过竞争形成价格,通过价格信号把资源配置到需要它的部门。这个价格不仅仅是指产品的价格、商品的价格,更多的是指要素的价格,除了土地、机器设备这些生产原材料价格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价格,就是资金的价格,反映为利率、汇率等等。第二,如果市场经济机制发挥作用,它的微观基础一定是自由企业制度。市场主体是公司,可以自由进入、退出,优胜劣汰,可能会变得很强大,也可能会被淘汰,倒闭。第三,与这些特点相关联,经济运行呈现出金融主导性特征,而不是以国家财政为主导的经济。

我们把这些特点归纳一下就会发现,转轨实际上是要完成几个方面的转变。在转轨过程中,从全局来看,有两种转轨的方式:一种叫做激进的,就是“休克疗法”,在一夜之间废除旧的体制,希望能够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一步跨过去;另外一种做法,也是中国的做法,叫做渐进式,一步一步地走。尽管不能一步达到最终目标,但是通过不断地改善,可以不断地逼近这个目标。渐进式改革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能否持续不断地走下去,可能你会在中途停下来,还有可能倒退。当时我介绍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大家争论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他们认为分几步跳过一个壕沟是不可想象的,可能你还在空中的时候就栽下去了。但是从中国的经验来看,至少到目前,这个过程还在继续。

 

转轨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

在转轨过程中,不管采取渐进还是激进的方式,从金融体制改革的任务来看,无外乎就是从传统计划经济这种财政主导性经济转变成一个金融主导性的经济。这个时候,我们面临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建立健全、独立财政体系市场取向的金融运行体系;第二个任务,形成金融机构商业性取向的企业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机制,形成这种企业的微观机制。通常我们把第一项任务视为宏观进入体制的任务,后一个任务是微观经济或者企业再造的任务,是金融企业一个微观经济再造的任务,是金融机构的企业化改造。如果把上述两项任务一步完成,我们可以视之为一个激进的方式;如果上述任务是分步完成的,那么它就是一个渐进的方式,需要一个时间,有一个过程。中国基本上采取的是后一种方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1978年到现在,我们的金融体制改革在不断进行。

 

中国工业部门与金融部门改革的有机配合战略

 从两个层面来看,一个层面是时间的过程,是在逐渐进行的;第二个层面,还要做一个分层的考虑,在任何一个时点,它的中心任务是什么。对中国来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建国以后,中国以国家工业化为导向形成了一大批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成了工业化的中坚力量。但是,由于国有企业存在的效率问题、机制问题以及其他种种原因,使得国有企业浪费严重、效率低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改革的中心任务肯定是要改革国有企业,主要是工业企业。要使工业企业的改革进展顺利,就要在其他方面做出相应的配套,缔造一个改革的外部环境,金融安排就被作为一个改革的外部环境进行考虑,这在意识上就形成一个错位。

80年代中后期,工业部门的改革主要在微观层次上展开,是旨在建立一个自由的企业制度的企业改革。大家可以看到,从1978年放权让利,扩充企业自主权,一直到后来的承包经营,到90年代的股份制改造,基本上都集中在微观经济领域,也就是所谓的“搞活国有企业”。在这个时候,为了与搞活国有企业相适合、相配套,就要求在金融方面提供一个外部的保障,更多的是想塑造一个独立于政府财政体系的市场取向的金融体系建设,这是一个宏观层次的改革。宏观层次最重要的改革方式,就是在1984年形成了双层银行制度,有了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的区别。

    刚才我们提到,在1978年之前,我国只有一家中国——中国人民银行,它既是中央银行,又是专业性银行,同时是财政部一个附属机构。到1984年,我们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承担独立的货币政策,是对银行进行监管的银行。与此同时,从事真正的金融业务的专业性银行开始出现,也就是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形成了双层银行制度,这是一个宏观层次上的架构。

进入本世纪以后,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日益深化,国有企业存在的很多棘手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比如冗员问题、效率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以及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等问题,这些方面都得到了相当大的改进。这时,工业企业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建立一个在宏观层面上独立于财政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建设,包括现在的国有资本运算,包括国资委这样一种管理方式。这就意味着,我们开始在这样一个层次上考虑整个国有资产的配置,有进有出,行业的选择,产业布局等等。到目前为止,中央国资委下属只有一百多家企业,改革之前所有企业都是国家的,现在已经形成重大的区别。

    国有经济普通变好,特别是国有企业机制的普通到位,就对金融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金融体制的改革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它不再需要完全为国有企业的改革服务,而是在本身进行改革,这时就出现了所谓的国有金融机构商业化倾向的企业化改造。去年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今年中国银行以及工商银行都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或海外上市,国有商业银行已经不再作为一个金融机构,而是作为一个企业在进行,进行商业化的改造,其核心是企业化的改造。也就是说,它应该作为一个企业,作为一个公司,与其他企业在市场上取得平等竞争的地位,而再以一个国家一个政府部门来提供金融资源的安排。那么这样一个错位就形成中国改革的一个特色,我们称之为中国工业部门和金融部门改革的有机配合战略,它在不同的时间点有不同的重点,在不同的重点中有替换、递进、推进,然后形成一个滚动的发展。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路经

1978年到现在,我们依然还是强调改革,这个过程在持续。总结一下,如果从分层的角度看,它具有双轨这么一个特点,通过计划这一轨,逐渐在旁边建立一个市场轨,使一轨变两轨,然后两轨逐渐合一,变成一轨,也就是市场这一轨。从1978年到本世纪,这个过程基本完成。我原先供职的国家体改委到1998年的时候就不存在了,2003年的时候国务院体改办也不存在了,这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已经基本成型,接下来是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问题。

在这个过渡期当中有三个特点,希望大家注意:

第一,双轨制度阶段的过渡安排是整个过程的关键。

第二,对政府来说,把握过渡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最初这个过渡的方向是由计划经济为主逐渐演变成市场经济为主。

第三,在这个操作过程当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把握过渡的契机,设计前后一致,相互协调的过渡方案。

    我原先工作的单位——体改委,其职能实际上就是衔接各种方案,使过渡变得平稳。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任务一的完成过程(1978-2006)

中国改革的基本经验反映到金融体制方面,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过渡的过程:

80年代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活动以财政主导为特征,没有金融市场;

1984年,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成立,标志着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功能不同的双层银行体系开始建立;

1988年,在双层银行体系中,其他金融机构开始产生,信托、证券、保险等非银行金融业务得到发展。这时,人民银行开始具有监管的功能,除了制定货币政策之外,人民银行还作为银行的银行这样一个金融机构的监管部门而存在;

90年代,上海、深圳交易所建立,这时出现了一种新的、很特别的交易机构——证券公司。由于证券公司的出现,分业经营开始出现;

1993年,分业管理作为原则明确写入国务院的有关文件,随后证监会、保监会相继成立;

2003年,随着银监会的成立,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中国金融体制基本建立;

2005年,交行、建行在香港上市;

2006年,中国银行分别在香港、内地上市,工商银行将于年底在香港上市。

这是金融监管体制的一个完成过程,我们称之为任务一的一个过程,也就是宏观层次的改革,它的体系开始建立。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任务二的展开(2004- )

从微观层次的改革来看,从2003年分业经营体制建立以后,金融机构本身应该进行改革了,那么这个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呢?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是,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的企业。和以往相比,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区别。过去我们认为金融机构是政府的附属,是事业单位,它为国家的金融发展提供资金,现在我们说它是一个企业,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唯一的不同之处,就是金融机构经营的是货币,仅此而已。

    由此就派生出三个目标:第一个目标,从公司治理结构来讲,它必须是公司制,不应该与国家财政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说,国家不再承担无限责任,不能赔了、赚了全是国家的,它要承担责任,成为有限责任公司,而承担责任的限度就以出资额为限,这是公司制中最重要的一个含义,就是以出资额为限,我出了这么多钱,赔到关门,也就到此为止了。

第二个目标,在成为有限责任公司之后,企业内在的运行机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造,要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第三个目标,金融机构经营的是特殊的产品,属于特别的行业,因此要强化外部监管,外部监管主要是独立于政府的第三方专业监管,就是银监会,它是一个专业监管机构,它不是政府的行政权利机构。

有了这三个目标,我们怎样把措施分解呢?

对于第一个目标,财政与银行的关系就是国家与银行的关系,要建立以出资额为限的有限责任公司。要把这个关系理顺,首先要算一笔帐。国有银行为国家做了这么多的贡献,国有企业不好,银行提供安定团结贷款,现在出现坏帐,这到底算谁的责任,是银行的,还是政府的?所以,我们首先要清理资产负债表,大家把责任说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总的来说,从中国的商业银行来看,清理资产负债表的结果是,过去中国银行业发生的坏账大约有80%左右是由于政府的原因形成的,是和支持经济发展、支持国有企业等联系在一起的,银行本身经营的原因造成的坏账大概有20%左右。责任明确之后,坏账要进行剥离,否则银行无法进行商业化经营。金融业有一个非常严格的监管条件,《巴塞尔协议》要求,银行的资本金最少要达到8%。银行跟其他企业不一样,就是因为它8%的资本在经营100%的资产,过去中国的银行不良资产曾经高到百分二、三十,8%的资本根本不足以抵掉你这么多的不良资产,银行在技术上是完全破产的,在技术上是无法经营的。那么为什么银行还能够继续经营呢?因为银行和国家信用联系在一起,是国家信用支持银行继续运转。帐算清楚以后,坏账剥离出去,资本金必须充实起来。于是大家看到,有注资行为的发生,专门成立了汇金公司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注资,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各获得225亿美元的资本金,工行、农行也都在不同程度上获得了国家追加的资本。坏账剥离了,资本金有了,然后商业银行就可以放在一个可供经营的基础上了,这叫清理资产负债表。第一步责任分清楚之后,以后经营的好坏就看你的了,也就是说,必须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针对第二个目标,首先要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股份制改造。现在四大国有银行除了农业银行,其他的都变成股份制银行了,就是通过引进不同的战略投资者作为新的股东,然后构成一个股份制银行,有了这些股东,就有了股东大会,有了董事会、监事会,然后聘请管理层,就形成了一个法人治理的基本框架。有了这么一个框架,银行就以商业化为导向进行经营。我现在供职的这家公司就是中国银行全资拥有的公司,我原先当过司长,现在什么身份都没有了,因为我和这家公司签了合同。也就是说,完全取消行政级别,重新聘任,这是商业化改造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则,我们叫做流程再造,就是根据业务的流程和需要,根据市场发展的状况,重新设定岗位,重新塑造业务流程,重新进行聘任。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才能作为一个真正的商业机构运行,它应该是以利润最大化、股东利益为最大化为己任。金融机构的核心在金融学上理解它是个风险配置机构,如果一味追求利润的话,高风险,高回报,那么一定有风险的问题。所以在金融机构的改革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建立良好的内控机制,而内控机制一定要和外部监控联系在一起,要有监管的配合。

对于第三个目标,2003年成立了银监会,现在对于银行业是三个监管委员会并驾齐驱——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这三个监管委员会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按照《巴塞尔协议》进行资产负债比的管理,也就是说,银行的资本金不能低于8%。这种管理有什么意义呢?最重要的就是你要量力而行。过去中国银行业盲目扩张,负债增加得非常快,导致了资本金的快速下降。现在如果按这个监管原则,你有多少资本金,你就扩展多少负债业务,什么是负债?举例来说,存款在银行都被认为是负债,有存款,然后银行转贷企业,银行的利润在于这个利差,这都叫负债业务。负债越多,银行的规模越大,它可能就会出现一个风险,就是坏账不断增加,一旦资本金不够抵偿坏账,银行就要倒闭。所以,所有的监管原则都是以资产负债比为主要内容进行监管,为什么现在很多银行开始惜贷,就是这个原因。为什么很多银行要上市呢,就是要扩大资本金比率,提高资本充足率,因为按照WTO过渡的规定,包括银监会的规定,今年过渡期完成后,中国的银行要满足8%的资本充足率,如果不能满足,很多银行的某些业务就会被停掉。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回顾(任务一与任务二的结合)

    我们刚才介绍了宏观体系的完成过程,加上微观再造的过程,第一个过程我们称之为“任务一”,第二个过程称之为“任务二”,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把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到1993年,我们通过发展金融机构初步建立金融体系。在微观层次,除了建立四大专业银行以外,我们还鼓励发展股份制的全国性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此外,我们在非银行领域鼓励发展了信托、证券、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而且都是以股份制见长。在宏观层次,首先放松管制,出现了放松准入条件,利率、汇率和税收方面的双轨制,形成了金融机构数量的增多及多元化发展,形成了新的一个金融体制。

第二阶段是1993年到2001年,这个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完善金融体制的运行,规范金融机构的行为,除了鼓励非国有商业银行以及非银行机构的发展以外,主要是通过制订标准规范行为。在宏观层次,与规范相适应就是建立了监管机构,加强外部监管,而且是在宏观层次实现了国内准入条件,汇率、利率和税收方面的并轨。

    第三阶段是从2001年到现在,把这两个任务结合起来,我们看到,加入WTO五年过渡期满后,按国际规则进行金融体系的运行。在微观层次上,今年以后给外国资本以国民待遇,允许其进入金融业。在宏观层次,利率、汇率要逐步实现市场化,而且在监管层面要按照国际标准来监管金融企业。

我们通过这么一个渐进式的改革把任务进行分层,在初级阶段,金融体制主要是配合工业部门的改革。到了后期,微观再造变成一个重要任务,所以到本世纪以后,重点主要转入本身的一个微观再造的基点上。我们国家的金融体制改革经历了这三个阶段,目前我们处在第三阶段,主要是迎接WTO过渡期满以后全球金融一体化的挑战。

    这个挑战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国民经济在持续快速增长,在过去十多年中,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超过9%以上,而且人民收入在不断提高,消费投资理念也相应发生变化,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成为中国发展的主要体征,金融的重要性不断加强。这说明,中国变成了全球金融业发展的最好一个地方,成长性最好的一个地方,全球的外资金融机构都盯住中国这个市场,开始纷纷进入这个市场。

   

中国银行市场发展迅猛且潜力巨大

就国内来说,中国银行业有一个很大的增长空间。在过去的十年中,以存款为例,年增长达到18.2%,贷款年增长14.4%。那么而且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中国的金融机构,还是呈现以间接融资为主,所谓

间接融资主要是银行存贷,而不是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获得资本的。除了间接融资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以外,资本市场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的民营企业融资只有4%来自银行借贷。另一方面,中国年收入超过2万美元的家庭大概有600万个,住宅按揭只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6%,所以大家看到,银行业在努力发展以住宅、按揭、汽车、贷款等各种消费信贷为代表的个人

 

金融业务。从上面这些数字和图表大家可以看到,中国银行业的增长空间是非常可观的。香港是中国金融业最发达的地区,在第一张图的右上角,要达到香港的水平,其他地区还有相当大的一段路要走,这条路我们解释为金融渗透率,或者金融覆盖率。现代社会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个人金融业务中的覆盖率非常高,比如刷卡,它不仅是金融的一个标志,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现代化的标志。举个例子,大家都说征税的问题,包括个人所得税或其他税的征收,这是记录的问题,只要你刷卡,减少非现金收入,记录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我过去一直说,中国在80年代开始税制改革,中间一个最头疼的问题就是个人所得税就是没有记录,发展中国家都没有记录。土耳其靠退税制来解决这个问题,凭发票可以到税务局退税,以此来建立一个税收制度,全都是给发票,不是以现金结算。在台湾,它是靠发票摇奖。在中国一直要推行发票制,你在哪里消费都应该要发票,因为发票是一个记录,它可以作为征税的一个很重要的依据。如果用刷卡的办法,那比发票更为简便。从这个意义上讲,金融对居民的覆盖率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一个社会的现代化程度。

 

银行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中国的市场巨大,很具有潜力,与此同时,银行间的竞争也非常剧烈,特别是今年以后,这种竞争将更为激烈,因为今年WTO过渡期满,我们已经到了最后的期限,也就是要取消所有制的限制,向所有的客户人民币服务以及广泛的人民币业务,在这些领域外资都可以进入。现在汇丰银行、花旗银行这些外资机构都在进入中国,它们也可以做这方面的业务。从明年以后,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将非常激烈,过去你可以垄断,现在不行了,未来的所有权结构是多元化的,竞争手段也是多样化的,更多是在于你的服务水平、技术能力,这对中国的金融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在金融界工作了8年,我们深感技术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金融机构是一个风险配置的机构,其核心技术就是风险定价能力,而风险定价能力是反应在产品中间的,一个产品我们可以视之为一个合约,不管你买股票、债券,还是银行存款、基金,它都是一个产品,对于银行而言,这些产品有不同的风险,于是就有不同的价格,银行能不能把这个产品卖出去,这取决于对这个产品的设计,这和工业企业是一样的。

 

国内银行面临的共同问题

中国的银行业现在面临着什么问题呢?第一,不良贷款较高,这是长期形成的历史性包袱。到去年年底,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达到10%;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低一点,达到4.22%;城市商业银行是7.73%。以国际标准来看,都是比较高的。中国的银行背着一个很大的包袱进行竞争,显然是有点乏力的。

第二,资本金不足。现在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除了农行以外,其他三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农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估计只有4%,而其他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都是不够的,都低于8%。资本充足率不足,就意味你的风险是比较大的。

第三,银行的成本/收入比率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员工、分支机构的创利能力差。举例来说,中国农业银行有60万人,中国工商银行在改革前有40万人,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是20万人,人均创利都是比较低的,银行的收入大部分被费用占了,所以成本收入比率就远远高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

第四,与成本居高不下相一致,银行的收入能力也有问题,主要是风险管理监管力度及技术相对落后,制约了银行开拓高回报的业务渠道。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品种单一,大家到银行去无外乎是存款、贷款,而银行最重要的是中间业务服务和中间业务收入,存贷业务要逐渐向中间业务过渡,费用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要持续上升。目前在中国的大银行当中,惟有中国银行是不错的,但也只占到19.5%,其他银行都远远低于10%。也就是说,银行主要还是靠存贷的利差来形成收入。存贷利差形成收入和利润有很大的风险性,它高度依赖于利率的变动,高度依赖于人民银行的政策。如果贷款利率提高,而存款利率不提高,这就意味着银行的收入扩大,相应的,如果存款利率提高而贷款利率不上升甚至下降,那么银行就很难赚钱,收入就有问题了。这种依靠利差业务带来的收入,随着市场化的改革,是在收窄的,越来越窄。

银行需要有技术,就是新品种的开发,然后向市场提供。现在银行是对500块钱以下的小额存款要收费,这是有道理的,因为500块钱的小额存款在银行的比重非常大,它对计算机有很高的要求,天天要存储,成本是在上升的,但它发生额又是非常小的,银行希望通过这种收费把这些帐户合并,变成大额帐户,有效地减少数量,同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我们相信未来这样的方式会越来越多。举例来说,现在银联为什么要跨行收费,它也没有办法,不跨不行。据我们统计,中国人存款大概要刷三次卡,头一次把卡塞进ATM机中看看有多少钱,然后把卡取出来;想好了今天要取多少钱,再把卡塞进去,把钱取出来;然后又担心银行把帐算错,再把卡塞进去,看看还剩多少钱。这是在银行视为三次交易,是要发生成本的,如果是跨行业务,中间要发生三次这样的往来要有成本的,所以只能跨行收费,否则这个成本算谁的?

    第五,数据处理中心互不兼容,不能有效处理及运用信息资源。一方面,银行要开发新的产品,另一方面,数据处理中心要更强大,中国有13亿人口,如果都使用这种方式的话,对于计算机的要求是无法想象的,处理能力要非常强大。之所以刷卡的方式不太好用,就是因为它的数据处理能力不行,像我们刚才说的ATM机,你一个人取一次钱,如果刷了三次卡,线路的拥挤程度是可以想象的。这就要求中国银行业的数据处理能力要超强,我们曾经有个考虑,如果这么做的话,中国银行业的后台处理能力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而且这方面也出现了一个竞争优势。

大家知道,现在很多外国银行的后台是放在中国的,就是看中了这种处理能力。日本银行的Call  Center(呼叫中心)在大连,汇丰银行的后台在广州,很多外国银行的后台设在上海,中国银行的后台在深圳。这就对中国的通讯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的通讯业在国际接口中遇到一个问题,就是通讯接口太少,现在只有三个通道——广州、北京、上海,而且话费太贵,往国外打电话、传输数据和国外向中国传输数据是两个价格。但是不管怎么说,银行在所有的企业中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最高,是高度依赖的行业,它完全依靠这个系统。这次中国银行上市,它就承诺在未来3年内投资一百亿人民币对它的系统进行改造,投资很大。

 

深化改革是加快中国银行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根据这样一些情况,对中国金融业来说,还是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从1978年以来,我们进行了很多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健全宏观调控监管体系。在宏观调控体系中,我们认为最重要是利率的市场化,中国的银行业风险定价能力不行,宏观调控部门把利率固定了,银行怎么能够定价呢?一开始我们谈到,市场经济是自由的企业制度,它是通过竞争性市场形成一个价格信号,来进行资源配置。在银行业中,利率应该是变动的,银行要有自己定价的权利,国家利率一定是市场化的,它才有可能定价。

    另一方面,必须加快银行业重组改制的步伐,扩充资本金,提高盈利能力,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应对对外开放带来的一个挑战,并形成于一套与国际操作惯例相接轨的新的微观经济的制度。

   

中国银行业盈利模式 -现状

简单总结一下,目前中国银行业的收入主要是息差收入,下面这个图是我做的一个统计。红色的非利息收入,而90%上的收入是来自于利息收入,利息收入就是贷款利息减存款利息,叫做息差。中国银行业目前盈利模式仍以传统的息差业务为主要利润来源,非息收入所占比例较低。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有效率才会有竞争力,我们看下面这个公式,中国的银行业在这三个方面都有一些问题。比如说

中国的金融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中国的老百姓在我看来,要么赌性很大,要么很保守。所谓赌性很大,就是他要么到股票市场炒一把,要么往银行一存,银行的负债水平在扩大,扩大以后银行就得贷款,负债水平扩大。另外一个因素,银行的资本充足肯定在下降,于是出现了第一个问题——随着资本金的扩充,净资产收益率反而有下降的压力。资金成本是另外一个问题,规模太小,尽管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加上交行是五大国有银行,已经很大了,但是如果拿到国际上进行比较,和花旗、汇丰一比,还是小。除了工、农、中、建、交五家银行以外,还有10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32000家农村信用社,规模都很小,这样成本就降不下来,所以中国银行业亟待整合。  

    大家看这个图,灰色的柱体是净息差,从1999年到2003年,净息差在不断下降,导致银行的利润也不断下降。因此,传统说盈利模式要改变,要转变成为一个全能的、多样化的,可以提供众多服务和产品的,以中间业务收入作为主要增长方向的盈利模式。亟待加强。

  

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

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市场结构问题,要扩大直接融资的比例。比如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问题,我们算了一下,去年中国资本市场获得的融资额仅是整个融资额的4%-5%,换言之,至少90%以上的资金是由银行提供的。有人说,这样有什么不好呢?当然,从企业获得资金的角度来说,没有什么不好。但是,这在金融上是一个风险很大的举动,把所有的风险集中于银行,一有风吹草动,宏观经济出现波动,银行首先就受不了了,坏账增加。大家知道,处置风险的方式两种,一种是商业银行的方式,通过积累良好的流动性资产,比如存款,以此来化解风险,或者把风险推向未来,我们叫“跨时配置”。为什么过去尽管中国的银行在技术上应该破产,而实际上没有倒闭呢?就是因为有大量的存款,你要提款我可以用别人的存款还你,只要这个过程持续下去,资金链条不断,就可以经营下去,盈利与否问题不大,它反映了这样一个风险配置的过程。另外一种方式就是通过资本市场,要同时对冲,发明出各种各样的产品,同时把它卖掉,市场上的每个参与者都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然后通过买卖来对冲风险。

    现在中国的融资结构基本上偏于间接融资,银行占90%以上,而资本市场占的比例非常小,风险基本集中在银行,也就是过去的那种状况,随着经济的大发展,银行增加贷款,随着贷款的增加,不良资产大量上升,最后是大剥离,这种循环要永远持续下去。要避免银行出现这种风险,最重要的是发展资本市场,使它和银行做一个匹配,然后才能建立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在这方面,中国和金融业发达的国家差距还很大。大家看下面这个图,这是“中国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重”,有三个方面,一个是银行贷款,一个是股票融资,一个是企业债券。到目前为止,我们有80%以上的资金来自银行,这几年中国的债券市场发展比较快,也就是图中灰色的部分在增大,但是股票融资的比重依然是非常小的。 

 

資料來源: IFSCEIC、中國金融年鑒.,中國人民銀行和中银国际研究。

 

我们再来看西方国家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重。德国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模式,它的银行贷款

  

60%多,美国也不到60%,像英国这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市场比较发达,所以它的银行融资贷款不到30%,它们的其他金融资产相对比较多,而中国的金融资产过分单一了。

    形成这样一种结构的原因,就是我们国家的人均收入比较低,资本短缺,企业自有资本不足,主要靠借入资本经营。而借入资本经营对于银行来说,技术门槛比较低,间接融资成本又比较低,风险成本控制相对于比较简单。但这只是初期阶段,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消费行为转为消费加投资者,直接融资就会发展。中国现在正处在这么一个关键时期,我们认为这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人们现在经常讨论的是分业还是混业的问题。报纸上也有一些报道,比如提到有可能出现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把三家金融监管机构协调起来;《商业银行法》也有些松动,去年修改《商业银行法》,实际上也是调整这样一个结构,提供多种金融产品的服务,这个时候金融机构才能成为现代意义上的银行。现代意义上的银行是什么银行呢?就是体现多种经营产品的一家金融机构,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提供存贷业务的商业银行。我个人认为,这一点可能是中国下一步改革中最重要的问题,需要加以关注。至于分业还是混业的问题,为什么值得关注?因为它并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决的,它最终取决于中国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这个监管能力不是一个行政权利,而是一个专业水平。因此,专业水平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对于中国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在微观层面,要改进银行的定价能力,从宏观层次上,它能改善中国的监管能力,从而使中国的金融能有更好的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体系

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能到此为止。我简单地把未来的目标体系给大家列一下,我个人认为,未来的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政府,就是中国人民银行。它的目标就是保卫人民币的币值稳定,并在此前提下,促进经济发展,这句话是《中国人民银行法》里写的。中国人民银行使用的工具是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在内的货币政策工具。完成一个宏观经济的调控,这是政府要做的事。

第二,专业监管,也就是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未来的协调机构。它们的目标是按照金融机构的类型进行功能监管,主要任务是防范出现系统性风险。它们的监管措施很多,就行政措施而言,有金融许可证、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以及警示、提醒、劝解和各种监管措施。

    第三,商业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在未来,很可能出现金融机构混业的趋势,但不管怎样,作为一种商业机构,它应该是公司,它是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盈利机构,而不是从属于政府,或者从属于某种其他目标的机构。怎样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呢?就是建立以风险控制为中心的商业化运营体系。

如果实现了这三个层次的目标,我们认为,中国金融体系就会进入国际轨道,进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的轨道。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