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定律的意思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需求增加。这其中的其它条件不变主要指收入不变、商品不变、偏好不变。需求定律有没有这个逆过程?没见到说明,就是需求曲线本身代表的内涵是什么也没见到令人信服的说明。需求定律背后的经济行为是卖方从高到低报个价,买方依次确定的需求量将是从少到多。仅仅从经济行为上看这个过程是可逆的,即买方从多到少报个购买量,则卖方依次确定的价格将是从低到高。那么这种经济行为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个人认为这背后是利益守恒在起作用,由等利益曲线来说明。
等利益曲线是说:在系统总财富一定时,系统为了维护既有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不变(即维护系统稳定),分配给各部门的财富量不变。利益曲线Q=PM在此时变为双曲线k=PM,即等利益曲线。其中Q为要素分得的利益或财富量,P为价格,M为商品量,k为不变的利益——常量。此时,如果某部门因为某种原因使其需求或供给发生变化,价格P和商品量M一定在双曲线k=PM上反向运动,表现为增产不增收,减产不减收,或,降价不降收,涨价不涨收。个人认为,“价格决定供求,供求决定价格”这种无理头关系就在于维持利益不变。实际上需求曲线中也暗含“增产不增收,减产不减收”这个内涵,但是没有见到明确的说明。显然需求定律中的“收入不变”实际就是利益不变,而需求曲线的平移实际就是k发生了变化。这里暂不管等利益曲线与需求曲线和需求定律的类似性,先介绍一下等利益曲线的来龙去脉,为此介绍几个新的原理和概念①。
一、 价格是单位要素分得财富的量
价格是单位要素分得财富的量与价格是交换比例是一致的,但是与经典的价格表示要素本身的大小的内涵是不符的,所以先解释这个观念很重要。从合作(或群体)角度看,经济的运作过程是生产——分配——消费。这其中交换是分配的一种方式,归属于分配环节。从分配上看群体的财富总是要分配给各要素的,但是直接分配实物财富是不现实的,所以就先分配财富证券——货币,人们再用货币去兑换回自己需要的财富。这样当生产领域的产出为M时,系统必须给消费领域发放M的货币(不考虑流通速度),否则经济循环不能正好完成——即商品不能正好都进入消费领域,同时货币又正好进入生产领域。依此我们的工资只代表社会分给我们的财富是多少,而不代表我们的劳动(贡献)是多少。比如工资“100元/天”表示劳动一天要分得的财富是100元这么多,而非一天支出的劳动有100元这么多。同理,商品的价格是“10元/件”不代表其本身的财富有10元这么多,只代表社会分给它的财富有10元这么多。这就是说一个人分得财富的多少与其创造财富的多少没有必然的联系,这种认识是与经典认识有根本性差别的。其实马克思的生产价格也部分包含这种内涵,在那儿是决定价格的价值不是生产商品时创造的价值,而是转形后的价值。这里只有一个恒等式,那就是生产领域创造的财富总量等于消费领域分得的财富总量,即M1=M2。
劳动、贡献、稀缺、权力、职称、贫困等是以分配标准的形式影响报酬的,人们拥有的分配标准越多报酬越高。经典理论强调劳动、贡献、稀缺等与价格(或价值)等价,这是从分工和个体作角度看问题的结果,不适合从合作和群体角度的观察。在合作和群体角度看,当群体财富总量增加时人们还是支出那么多劳动,但是工资增加了。同样的劳务、古董、火箭的报酬在美国高就在于美国的财富总量多,在现在比过去高就在于现在的财富总量多。经典理论认为价格(或价值)就是要素本身的大小在于他们只看到劳动、贡献、稀缺、权力、职称、贫困与价格间的正比关系,但是它们在实际上只是分配财富的标准,自然价格与它们成正比。多数分配标准只是群体选择出来的,而不是必然。群体为了鼓励人们多劳动便选择劳动、贡献、稀缺、权力、职称等充当了分配标准;群体为了体现人道就会选择贫困、病痛、保险等充当分配标准。从生产队分口粮就可以看出分配标准的真实意义,假如生产队有总口粮1000斤,分给10个社员。此时生产队为了鼓励社员努力劳动于是规定挑一担水计10个工分,然后凭工分领取粮食,工分多则分得的粮食多,工分少则分得的粮食少。但是由于总口粮只有1000斤,所以不管生产队的总工分是多少也只能分割这1000斤口粮。自然,如果所有社员都同等比例地少挑水或者多挑水,则每个社员分得的口粮不变;如果风调雨顺年成好,生产队的总口粮有2000斤,结果是社员还是那么劳动但是分得的口粮却增加了一倍;如果有个老人不能出工,那么为了体现人道就会无偿分给他粮食100斤,而另9人只能分割900斤粮食了。
可见,“价格是单位要素分得财富的量”暗含“价值与生产率成正比”。这就是说本文的分析与“价值与生产率成正比”是相符的,与马克思原定律“价值与生产率成反比”不符。
二、 平均化规律
财富的分配总是要遵循很多规则的,从宏观上看财富分配要遵循的法则是平均化规律,该规律是:群体中各同类等位体获益(条件)均等。在经济活动中它通过三个平均化表现出来,这三个平均化是工资平均化、利润平均化、税金(拨款)平均化。这个规则是保证系统稳定和存在的规则,它要求系统平均分配各种利益。在群体中要使劳动的合作能进行下去这种平均分配使必须保证的。当劳动的合作产生平均化时,劳动的分工产生竞争。按劳分配、按贡献分配、效用分配、权力分配等都是为了体现竞争的,是微观上的分配规律,它们保证系统的活力和效率。实际的分配系统是这二者的叠加②,平均化规律使系统的分配在大的方面是平均的,竞争机制使系统的分配在小的方面是不平均的。
我们的劳动就是在合作与分工中进行的,但是经典理论对合作这方面的经济行为研究甚少,可以说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就是平均化规律。合作产生平均分配,分工产生竞争,我们的经济系统的运动就是平均化规律和竞争机制的统一与对立。平均化规律决定我们在宏观层面要补农、要扶贫、要最低工资等等,因为只有这样系统才能和谐稳定,因为只有这样系统才能稳步发展。
三、 财富守恒律
这里的财富守恒律是指财富在分配过程中不变,即财富在分配的前后守恒。这就是说100单位财富分给10个人,虽然每人得到财富有差异,但是他们得到的财富之和等于100单位。这种守恒不是必然,而是理论分析上的一种需要。实际的财富在分配过程中是要变的,如分配活动本身也是一种劳动,它是要创造财富的,也要分得财富。对此我们不能考虑,或者只能“预计”予以考虑。再如财富从仓库里分到我们手中肯定有某种损失或者某种增益,对此我们不能考虑,我们只能认为仓库的财富是100单位,则我们拿到手中的财富也是100单位。
四、 等利益曲线
经济系统为了稳定在财富的分配上必须遵循平均化规律,从而社会总财富必须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各部门。这种稳定态是不是帕累托最优?本文不作肯定答复。这里只是强调如果系统只有平均化规律发生作用,则系统将极度稳定,进入绝对平均态,这是一种可怕的“寂死”状态,此时谁也没有改变这种状态的欲望和动力。我国以前的大锅饭是一种“亚寂死”状态。所以系统得有竞争,当然如果只有竞争机制起作用则系统将因活力极度强烈而动荡不安,甚至崩溃,经济危机、恐怖和战争就是实例。在社会总财富一定的情况下,系统为了维持自己的稳定状态,是依平均化规律的要求使各部门获得的财富总量不变来实现的,自然如果各部门获得的财富总量不变则社会的生产结构不变,从而社会的消费结构也不变。在这个前提下,如果某部门多生产了商品,创造了更多的财富,那么它分得财富不会增加,还是以前那么多。由于价格单位是要素分得财富的量,所以商品正比增加后就只有价格反比降低了。显然这种关系由双曲线Q=PM描述,其中Q不变,为常量,如图1。这种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比比皆是,它有效调节着各部门的生产,使他们的生产规模趋于稳定态。
同理,如果产量减少则价格上升,比如旅游区商品的价格就比闹市区贵。同样的商品在旅游区的价格贵不是垄断的原因,而是平均化规律的要求,因为在长期上旅游区商店的卖量要少些,但是它要获得与周边地区同等的收益,这样只有商品的价格上升了。不管部门内各企业间的竞争有多么激烈,如果部门的既有规模不能缩小,则减产的同时一定是价格上升。比如武汉至恩施的航线就一直面临着需求量上不来的问题,空座率很高,于是其机票必须贵些。至于机票贵的部分是由乘客承担还是由航空公司自己承担还是由政府承担,那是另一个问题。出租车、网吧等行业也是这样的,在政府没有管制前人们可以自由进入,但是由于社会有太多的人要这里谋生存,结果规模过大,业主的生产都不饱和,结果价格更高。现在多数城市对出租车和网吧进行了控制,出租车和网吧都少了,业主的生产都比以前饱和些,价格反而降低了。
价格实际是由买卖双方共同决定的,上面是从生产领域看的,如果消费领域看等利益曲线同样有效。从消费领域(需求)方面看平均化规律也规定每个消费部门(或家庭)的货币是一定的,这样在消费结构不变的前提下,消费部门(或家庭)要在某种商品上支出的货币也是一定的,自然如果商品降价它就要多买一些,反之少买一些,于是有“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需求增加”。当然卖者也可以不多消费这种商品,将省下的钱作为它用,这意味着其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与系统稳定这个前提不符。此时等利益曲线将会移动至另一个位子。
可见等利益曲线有三个条件,一是部门(或要素)分得的财富总量不变,用主流经济学来描述就是收入不变。这是等利益曲线的灵魂,其中包含生产和消费两方面,且暗含整个社会的财富总量不变③。二是系统的稳定度不变,这其中要求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不变。三是劳动对象和商品不变。本文的整个分析都是在劳动对象和商品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果这二者变了,比如商品质量提高,那么尽管商品的名称还是原来的名称,但是那是语言逻辑造成的雷同,而实际上是另一种商品,有其自己的等利益曲线。商品变而名称不变时等利益曲线必定移动,这种移动将由价格上涨规律来描述④,这不是本文能讨论的。
需求定律中的偏好不变在等利益曲线中毫无意义,看来张建平的批判不无道理⑤。主流经济学中似乎不太明确需求定律描述的对象是什么,个人认为其描述对象既有群体行为也有个体行为,但是个体行为不是普适的,因为多数已买某种商品的个体以及另一些个体在现阶段不是该商品的购买者,他们与需求量的变化没有关系。需求量的变化主要是由那些没买和买得不够的人决定,对于这样的实际应从群体角度考虑才合适。除少数像水、粮食这样需要不断重复购买的商品外,多数商品需求量的变化是依靠消费个体数量的变化来实现的,而不是个体数量不变依靠个体再增加或减少消费来实现的,所以这既不涉及偏好的变化也不涉及效用的变化。由此看来试图将需求定律与效用递减联系起来也是靠不住的,显然对于没有消费过电脑的人来说他在购买电脑的行为上不存在效用递减这个问题,但是他们却是改变电脑需求量的主力军。效用递减规律只针对的个体消费行为有效,而针对群体的消费行为则往往无效,但是在经济学中“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更多的是描述群体的消费行为。
简言之,等利益曲线就是维护要素得到的利益不变的那条曲线,如果PM不在指定的Q曲线上,那么要么是要素分得的利益变了——Q曲线平移,要么是其它因素,主要是竞争机制影响了P或M,从而PM的运动曲线不再是双曲线,而是疑似双曲线,见图2中虚线。所以我们可以说等利益曲线(或需求定律)就是保持系统状态不变的那条双曲线,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定律。这种描述允许等利益曲线(或需求定律)对系统不稳定的状态也维持,与前面的论证有些出入,但是个人觉得这种描述更正确。实际上,我们在理论上说的不稳定只是相对于平均化规律决定的极端稳定态而言的,但是它们在实际上是稳定的,正是实际经济系统需要的状态。
最后强调,要完全观察的等利益曲线必须消除微观个体行为的影响,主要是消除利益最大化原则的影响,但是同要完全观察物体的惯性必须消除阻力一样,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也许需求曲线(需求定律)包含微观个体行为的分量,也就是说它可能是等利益曲线与微观分量的合成。然而个人觉得需求曲线(需求定律)如果是合成的,那么吉芬现象就是必然,除非再引进约束条件。自然不恰当的约束条件或过多的约束条件必定使原理丢失许多说明功能,甚至完全丧失说明功能。也就是说目前的需求曲线(需求定律)在表达方式上很可能有某种不当,也许将它折开用两个原理来描述更好一些。如果是这样,那么需求曲线就是实际利益曲线(见图中虚线),它一定凸向原点是由其内含的等利益曲线的牵制所决定的。
五、对其它一些经典经济学原理的统一描述
经济系统的运动实际就是平均分配和竞争机制这对矛盾的运动,经典描述的无理头关系——价格决定供求,供求决定价格,实际是平均分配与竞争机制之间的统一与对立关系的表面化,P和M的反向运动只为了使部门分得的财富不变,恒定在等利益曲线上——即增产不增收,减产不减收,从而满足平均化规律的要求。
等利益曲线相当于一个强大的引力场有效地牵制着实际利益曲线——PM,或者说,P和M是利益曲线的两个变量,但是由于实际利益曲线总是被等利益曲线牵引着,所以P和M总是表现为反向运动。这就是说如果有某种力量足以对抗平均化规律的作用,实际利益曲线能够摆脱等利益曲线的牵引,那么P和M就有同向运动的可能,此时商品越贵人们越抢着买,商品越便宜人们越不买。我国当前的房产、股票就是这种情况,因为人们担心后面买的会更贵,所以都抢着买。这里要指出的是,在等利益曲线平移的过程种P和M也有可能是同向运动,比如说随经济发展人们收入提高了,此时医疗价格越来越高,但是诊病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再比如国家补贴农业了,农业分得的财富总量将稳定在另一个值,于是粮食得涨价,显然在粮食涨价的过程中粮食的售量也增加了。
显然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时,供求与价格间反向运动不是绝对的必然,当竞争一方的力量足够强大时,平均化规律(或需求定律)就不能保证该部门分得的财富守恒。垄断价格就是因为卖方的竞争力量足够大,买方竞争力量足够小,从而使得该部门分得的财富超过平均化规律的规定。此时由于财富在分配前后守恒,所以至少有一个部门分得的财富少于平均化规律的规定,因为社会总财富一定。这便是经典讲的挤出效应。我国房产价格的奇高是以人们少消费其它商品为代价的,自然其它部门的产出也将相对减少(或不减产但降价)。凯恩斯看到了乘数现象,并成功地指导了实际,但是他的乘数模型却是靠不住的。凯恩斯讲的乘数一部分是以挤出为代价的,一部分是真。实际中的确有乘数现象,但是那是“堵车”之故。不管是什么原因使得堵车,道路的整体资源便出现浪费,此时我们只需投入少量资金解决堵车问题,浪费的资源便启用了,于是产出便成几十倍、几十万倍的增加。乘数是一定要以资源浪费——即资源配置不当为前提的,且乘数的大小与能启动浪费资源的多少成正比。如果系统正好依平均化规律而均衡着,那么新增加的投入不仅不能产生乘数,而且其本身也浪费了。所以要实现乘数效应新增加投入得找准地方,乱投入可不行。如我国目前要扩大内需就得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而不能提高收入者的收入,因为高收入者的主要消费是生产消费,其终端消费已经没有扩展空间,提高他们的收入会增加产出,这只会使需求更加不足。
注:
①④详见曹国奇《价格论》一书,延边大学出版社,2002年。等利益曲线将随经济发展不断移动,这种移动将由价格互动规律、价格上涨规律和价格差规律共同描述。
②见曹国奇“价值(价格)叠加原理”一文,新加坡《远东经济评论》,2004年4期
③部门分得的财富中是与社会总财富量密切相关,故有这种暗含。但是这是一个有问题的条件,因为一部门产量增加后肯定增加了社会的财富量。但是由于该部门增加的财富要在全社会平均分配,所以该部门只能得到很少一部分,较之于该部门原分得的巨大的财富基数,通常可以忽略不计,故而该部门分得的财富不变这个条件仍然成立。
⑤见张建平“偏好不变对于需求定律意味着什么”文,《经济学家》网,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92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