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新农村建设——经验与教训
作者:温铁军    发布:2007-07-03    阅读:9749次   

  我的第一个观点是:我们需要反思。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当时提出到本世纪末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28年来,应该说一直在强调现代化目标。在很多讨论的场合我都问大家,本世纪末已经悄然滑过,我们四个现代化是实现了还是没实现,恐怕95%以上的人会说没实现。但有人愿意停下来稍微做一点反思、问一问为什么没实现吗?恐怕由于发展速度太快,各地都在加快发展,所以来不及反思。那么,我今天在这儿就做一点反思。    其实我们看得到,所有人口超过一亿的大型发展中国家,都有三农问题,因此,三农问题其实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假如全世界按照黄金分割二八开来看,若占80%人口的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三农问题,那么这就是个有普适性的全球问题。   
  十年前,当我们刚刚提出讨论三农问题的时候,理论界的朋友批评说,三农问题只是个别的,即使中国有三农问题,也是中国的一个个别问题。十年来带着这样的批评我走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终于发现我可以反驳这个观点,因为三农问题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有,而且很多都比中国更严重。只是我们中国的执政党特殊重视,把它作为重中之重,大多数国家的三农问题比我们的都重,但是没有可能重视。所以我们的执政党是有生命力的党。   
  今天主席台在座的有来自日本韩国的朋友。日韩都是典型的东亚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国家,尽管工业化城市化的速度远快于中国——我们知道日本今天只剩下558万农民,95%以上的人口都已经城市化了;但是日本就没有三农问题吗?日本农村不是在衰败吗?农业不是很危险吗?按照一般的经济学理论分析它的农业是应该破产的。可见,在东亚的发达国家三农问题也存在。   
  接着的问题是:世界上所有发展中国家有三农问题的地方,比如说南亚、非洲、拉美,哪个能搞新农村建设?   
  唯有东亚,唯有日本、韩国、中国和中国台湾,为什么?   
  就是因为在这些地方,在东亚传统文化的约束下,在农村小农村社经济的社会经济基础的约束下,使得东亚不可能完全照搬西方体制,因为东西方发展模式是有差别的。   
  那些曾经被彻底殖民化到连传统文化都难以复兴的拉美,想搞新农村建设几乎不可能。   
  本来这些尖锐的问题都是可以说的,但现在的这篇报告都改没了。   
  新农村建设真的很新吗?   
  其实,叫不叫新农村建设那是提法的问题。在六十年代的中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都相继开展过农村建设。在中国叫农业学大寨,在韩国叫新村运动,其实内容差不多,都无外乎是以农村基本建设为主要内容,开展农村综合治理,也都是大规模动员劳动力。包括中国台湾在内,转业的几十万官兵去搞基本建设。我们也是大规模集中动员劳动力投入到国家的基本建设,特别是农村的基本建设中间去,才为农业的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一个起码的基础。所以要说农村综合建设,那东亚都搞过,而且都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这一点是相似的。   
  今天为什么叫新农村建设,我加一点个人看法。   
  那是因为日本、韩国当年搞新村运动的时候,又搞生产投入又搞生活改善,而我们是“先治坡、后治窝”,先搞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生活改善相对来讲没有来的及搞。客观地看,韩国搞新村运动时期人口不到三千万,相当于中国比较小的省,日本搞农村综合改造大约人口不到一个亿,相当于中国比较大的省,台湾当年搞农村建设的时候,人口才有一千多万。因此十几年的农村建设对他们来说基本算是完成。六十年代我们已经是九亿人口,对这样大的农业人口国家来说,恐怕十几年还搞不完。我们第一轮没搞完,老百姓生活没来得及改善,农田水利建设也仅仅告一段落,就进入大包干时期,此后财政的农业投入比重明显下降,很多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这20多年没什么改观,由于大多数传统农区长期分户经营,也很难再像当年那样大规模开展基本建设。   
  现在中央强调新农村建设要多方面、多元化,既要加强农村基本建设投入,又要改善农民生活,因此叫新农村建设,不再是过去只强调农村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所以,应该叫新农村建设。   
  我们知道,日本农村综合整治相对比较成功。   
  日本的农地资源高度稀缺,所以农宅就搬到山脚,田间水利设施,道路都完整配套。经过十几年农村综合整治之后,日本农村基本建设改观上有非常明显的变化。幻灯片上是近处拍的农宅,基本都是二层小楼,家家户户都有小型农机或汽车。日本农村生活水平相对比较高,很难通过务农收入来保证。因此我们得想想,小农经济条件下日本的农业现代化尽管已经实现了,但是很难说是成功的。   
  不仅是日本韩国这种小农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现代化不成功,我插一段故事,去年有一段时间被UNDP请到北朝鲜做农业顾问,我发现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农业现代化,在北朝鲜也早就实现了,但它也不成功。北朝鲜早已经是70%人口变成城市人口,农村只剩下30%,我们要达到的目标它早就达到了。农业早已经高度机械化。但是,那里的现代化犹如一场梦,梦醒时分,就遇到了人道主义灾难。在一个农业资源极其短缺的国家搞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所需要的石油资源主要依赖外国进口,一旦外部资源中断,整个农业立即陷入一个难以解脱的困境。   
  我的导师杜润生先生1980年代大包干之后曾经告诉我说,咱们的情况叫“八亿农民给两亿城里人搞饭吃”,平均4个农民养活1个城里人,养得起。老百姓有句俗话:“少吃一口,多收一斗”,讲得就是这个道理。可朝鲜把70%的人口变成了城里人,即使采纳中国的建议去搞大包干,且不说他们已经两代人不会种地,只会开拖拉机了,请问:3个小农养得了7个城里人吗?   
  既然刚才纪校长挑战了农业市场化,那我来挑战农业现代化。   
  到目前为止我走了这么多发达国家,欧、美、日农业现代化确实都实现了,但他们没成功。你到欧、美、日发达国家跟严肃学者讨论,他们都会说他们的农业现代化不成功,谁说他们成功?中国人。这也是很有意思的现象,尤其在高校。我到高校这两年感受很深,高校老师大部分认为他们的现代化成功。那么,我说他们不成功的根据在哪? 
  第一,如果都成功,那为什么还要高补贴?日本补贴最高,平均每个农户能得到两万四千美元的补贴,约合人民币20万。我刚从欧盟国家回来,他们也有农场,但规模比美国小一半,随便问问农场主,能拿到一万八千美元政府补助,约15万人民币。好了,美国那么大的农场,在中国,一般来说有五六百人算大村,能有千百亩地吗?够呛。能把一个大村的地集中给一户吗?美国能,他们做到了,那是把原来这里的土著赶尽杀绝了。但是平均每个农场仍然是政府1万4千美元的补贴。美国1996年试图取消补贴,但是取消不了,很快又恢复得比过去还多。他们的农业不能为全市场化。如果高补贴的农业现代化算成功,那我也认。 
  第二,既然咱们都相信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业现代化,那么,为什么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农业都难以抵抗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的市场竞争,无论是关税壁垒还是技术壁垒,纷纷设限?上次欧盟贸易谈判代表来北京,我作为中国农业专家被请去对话,我当时就问欧盟为什么不敢放开农产品市场,为什么不公平对待发展中国家出口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他说:欧盟不讨论农业问题,很简单,很干脆。就因为欧盟国家的现代化农业无力抗拒市场竞争。其实欧盟不得不设限,包括日韩。请问在座日本朋友和韩国朋友,这叫成功吗?当然,只要你嗓门比我大,你硬说这叫成功,我也得服。   
  大家都寄希望于城市化,我们一般都会说中国城市化水平距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十个百分点的差距。可有谁愿意看看中国城市总人口达到多少了?5亿多城市人口!欧洲人口才3亿多,加上新欧洲也不过5亿多。我们早已大大超过欧盟国家人口总量,也超过整个西太平洋地区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总量。城市需要的是高度的资源消耗,我们有多少资源撑得住这种高消耗,有人说中国城市人口应该达到70%,将来15亿人70%是多少?这块有限土地上的资源能承载得了十几亿城市人口吗?   
  所以中央在贯彻科学发展观召开省部级干部研讨班时,90年代被大家批判的布朗写的书《B模式》,2004年却被中央党校作为参考书之一。那本书明确告诉中国人,中国人如果想学美国人搞现代化,三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都想开汽车,那对不起,耕地将全部变成停车厂,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警示。   
  (幻灯片上)这是我在巴西拍的贫民窟,上帝太照顾葡萄牙人,让葡萄牙人占领了南美900多万平方公里的绿色土地,巴西的城市化早超过70%,靠的是在大城市郊区形成百万人口规模的贫民窟。如果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以这种贫民窟模式实现城市化,中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要加快城市化,这种模式我们要还是不要?请大家回答。 
  土地私有化?请看这一组图片。这是在墨西哥,那里人口1亿多,人地关系与中国相比好得太多了。再加上是处在美国家门口,墨西哥自嘲,说他们是美国巨象旁边睡的驴,当然,制度上比我们更全盘西化。有一次我在墨西哥开会,晚宴上旁边坐着一个胖大的汉子,他说他是农民,我问他你的农场在哪个州?他说,你问错问题了,你应该问哪个州在我的农场——墨西哥有38个洲,他的农场面积达上千公顷!大量农场成规模扩张的结果就是小农破产,于是乎破产农民进入山区变成游击队。在墨西哥山区,一千个农村变成游击区,他们的游击队员都戴滑雪帽,只露出眼睛;成千上万老百姓脸上也蒙块布。这难道是我们要采纳的制度吗?既然都知道这种制度将会造成这种结果,难道还一定要照搬吗?当然,如果大家都想要照搬,我也没意见。 
  (幻灯片上)这是印度贫民窟,我有同事也去印度,五星级酒店一住,用英语把会议一开,然后就坐“波音的”回来了(无法体会到印度落后的地方)。印度为什么发展不起来,是因为贫民窟太多,本来属于小农国家,农村土地完全私有化,即使法律规定地主不得大规模占地,但即使地主违反,农民要想打土地官司,打十年二十年都打不下来,衙门口前面农民是弱势。于是地主不断占田,导致农村30%的人都是贫困无地人口。(幻灯片上)这是铁路边的贫民窟,晚上钻进去睡觉还可以,白天满大街走。你们老看电视报道南亚出现各种各样的交通事故,他们的铁路大都是单轨,贫民窟为什么要建在公路、铁路、公园边,因为这个地方是公有土地。城市其他的土地是私有的,不允许私搭乱建,所以,铁路公路边全是贫民窟,你能让道路通畅吗?如果要畅通就得拆掉贫民窟,老百姓就要造反。大家看这种城市化我们中国人要不要?当然,也有学者说你什么意思?他选择在农村做无地农民,还是选择到城市贫民窟,那是他们的自由!能不能允许我也问一句:为什么做这种自由选择的不是你,而是他们。   
  咱们很多企业家抱怨中国制度不好,我说你去印度试试!中国投资环境对企业最好,到任何发展中国家,你这套不按八小时工作制,节假日不休息,随便延长工时,还不给工资,早就进监狱了。下面这个图片是印度北方一个地区拍的左派举行的群众大会。所以,发展中国家只要问题解决不好,就会有游击队、老百姓会起来反抗。当其他发展中国家三农问题发展到大型贫民窟和游击队的时候,我们说中国三农问题至少在形式上还是比较轻的,不知道这个判断是不是成立。   
  那么,怎么解决?要看是否真正从农民利益出发,真正以人为本。   
  世界范围的农业支持体系可以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美国式,农场规模大到可以一对一跟公司谈判,形成了契约关系,公司加农场主的产业化也就实现了。   
  另一类是在东亚小农社会,基本上是综合农协模式。就因为对象是经济不规模的细碎小农,所以都不可能照搬美国的产业化模式。    中国本来属于典型东亚小农经济,大包干以后的改革却倒掉脏水泼出了孩子,我们现在这种严重地条块分割的市场化的农业支持体系内部摩擦及其与农户的交易成本极高,造成农业成本不断上升,农民于是越来越难以在农业生产经营上获取收益。   
  这个图片拍的是日本农协位于大城市中心的综合大楼,上面是农协会馆,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都是农协,既可以办旅游,办餐饮,办批发、办金融保险,所有盈利的事情都可以做;早年我看资料,农协的这些非农经营都是免税的,但要抽50%以上的收益比例返还给农民,那样农民就不会破产。   
  靠农业让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增收,那恐怕是一种梦境。 
  因为我们要在土地资源严重短缺条件下追求农业高产,还打算靠农业给农民增收,那就只能是农业化学化,就导致另外的恶劣后果——生态的破坏与环境的严重污染。 
  (幻灯片)我在华北上空拍的照片,大片土地都是塑料薄膜覆盖——更大量地使用化肥农药和水。我们的化肥用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北京地区超过美国6倍。大量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天然来水渗不下去,加上地下水日益严重超采,导致我国北方大面积土地盐碱化和沙化。 
  化肥过量施用还导致食品不安全问题。现在满大街的胖孩子,年轻姑娘长胡子,甚至出现大量人畜互相感染的各种怪病,基本上都是食品不安全造成的。   
  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有很多问题不可解。例如劳动力严重过剩和就业困难。在国际交流场合我说,请问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主义,什么制度,什么政府,什么领袖,能解决现在8亿、将来9亿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如果布什能解决,我们欢迎他到中国来,所有人都会说布什肯定解决不了。   
  看来我们的问题其实很清楚,是什么?中国现在仍然有8亿农民,劳动力总量是发达国家的两倍。发达国家还高失业率呢,更何况中国!靠什么解决中国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这是无解的问题,将来会有9亿4千万劳动年龄人口——如果65岁以上的农村老头老太太都没有退休金,仍然下地干活——都算进来那还要多。不要寄希望于用某个“化”来解决中国既存的国情矛盾。现在越多的劳动力进入市场,劳工的待遇越不能提高,无论我们怎么组织劳动执法大检查,因为要素的稀缺性决定价格是经济规律,当劳动力是过剩要素的时候,其价格就是上不去。于是就出现了当年父亲打工什么价,今天儿子打工还什么价。   
  针对我们现在的问题来看,似乎只能用东亚社会普遍采取的政府资助综合农协的方式来化解我们的三农困境,来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于是,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内涵就清楚了。   
  然而,怎样动员农民参与组织创新呢? 
  这组图片,是早年搞乡村建设的知识分子1934年的合影,我们比当年条件好,现在有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下乡。 
  我们都知道农民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可现在县乡干部下乡,让农民来开会,农民就是不来;可我们动员学生青年下乡支农,会直接跟农民结合,看这张图片,农民都会大批地来,因为这是社会参与;近年来,我们的青年志愿者坚持跟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得到农民的欢迎。 
  农村现在最主要的弱势群体是妇女。大量男人出去打工,农村出现很多事件,包括家庭暴力事件演化为刑事案件。主流社会不做反省,老说农民素质不高,那是有偏见。当务之急是组织农民中最弱势群体——妇女和老人,把新农村建设重点放在弱势群体上。 
  再者,“生态农业和环保农村”在中国农村应该恢复起来,我们有六千多年农业文明史,没出现过严重的生态环保问题。我发言之前,周声涛书记(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讲到废品回收,其实过去收废品的都不去农村,农民也没废品。在我们搞现代农业之前,农村几乎所有的有机物全部还田,连老百姓拆的墙土、炕土都还田,过去农村从来就是有机农业,从来是生态循环,从来都是环保农村。只不过这三十年左右我们改变了,造成刚才说的一系列问题。今天在农村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时候,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如何恢复中国农村环境和生态。   
  这组图片是六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是典型的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循环经济,自然界的所有材料都没有被浪费,全部都循环利用了。当然,它更多地需要使用劳动力。   
  当前,我们有很多志愿者下乡跟农民一起搞生态农业,在座就有这些志愿者。在下乡的实践之中大家认识到,要想让农民真正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先要改的是政府。我们现在政府及其相关单位已经把各种各样的资源垄断起来。好在我们已经有了政府自我改革的样板。    深化农村改革就是要让农民成为主体,当务之急要改的是政府。   
  最后提到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农村文化建设。一般都以为应该发展经济,但是经济发展,并不一定带来农民满意。大量农村群众对现在的生存状况不满意,很大程度上缺乏交流和活动,村东头不认识村西头,我们正在各地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推进农民的乡土文化事业,希望实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