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相信,只要亚洲主要国政府和中国政府在决策上不出现大的失误,今后的3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亚洲经济仍是令全球最兴奋的经济体,21世纪可以说是亚洲的经济;尽管我也相信,按照目前人民币汇率水平,假设中国经济增长以10%、德国经济增长以2.5%测算,转眼间中国的GDP总体实力,将赶超德国,成为世界第三。但是,对亚洲和中国经济未来充满着希望,只是表示着将来,表示着明天而不是今天。因为中国经济总体实力即将名列世界第三的背后,环境、资源、分配不公带来的社会问题以及当前突出的内外失衡的经济问题,是严重困扰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
面对中国经济近30多年持续高速成长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可以说,这是上帝给了中国的机遇,也是上帝给了中国的挑战。全球生产与服务格局的调整恰恰碰遇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制度转轨,大量跨境国际资本与中国低廉人力、资源价格优势的相聚,创造了大量的便宜商品与服务,稳定了世界物价水平,繁荣了中国,也繁荣了世界。也正是由于中国正处于制度的转轨过程中,一个巨大的经济体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持续的高速增长,必然会在环境、资源和分配问题上给自身带来新的困惑,自然也会给一些国家带来担忧和不安全感。
加上从短期因素看,第一,全球流动性的过剩压力、各国央行相机提高利率;第二,世界超级经济体——美国长期巨额贸易赤字,经济结构调整步履艰难,近期次级抵押房贷市场问题又恶化,随时会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冲击;第三,中国在对外失衡下的流动性管理压力越来越大,稳定物价特别是稳定其它各类资产价格,保持中国经济继续持续、高速成长的任务越来越重。
从上述长、短其因素出发,如何确定当前合适的金融政策,既继续享受上帝给的机遇,又善于应对上帝给的挑战,确实难以从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找到现成的答案。就此,谈三点看法:
一. 面对全球流动性过剩和中国金融体系仍较脆弱的状况,我们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认真吸取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抛弃“华盛顿共识”,确立金融弱国的应有思维,看好中国的金融“国门”。一个巨大经济体的赶超过程,自然会发生与现存经济秩序不完全“吻合”的发展特点。这里也丝毫不用误解,看好中国的金融“国门”,并不是不继续改革,不继续开放,而是应该结合中国经济目前能够接受的程度,即在确保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和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对外实行有秩序的开放,对内则是要进一步加快步伐,向民营资本、社会资本开放。要进一步加快步伐,抓住有利的时机,推进金融制度与金融工具的改革与创新。具体而言,所谓金融“国门”,一是指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程度,二是指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的程度,三是指外资对中国金融机构的持股比例。这三项内容的开放是有秩序的、适度的开放。中国目前的金融政策也是按照这些原则制定的。从当前的情况及可能的趋势看,看好金融“国门”,还应加一项内容:外资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程度。
二. 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既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方向与目标,更是伴随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任务基本完成之后的自然结果。既然如此,我们要认识到,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逐步演进的过程,是我们金融不断开放、逐步积累的过程,是逐步探索人民币从有限制兑换到彻底自由兑换的过程,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上海能否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功夫不在金融市场本身的交易技术与金融工具,功夫不在金融市场内,恰恰是在市场外。我们的努力重点,是要围绕整体经济发展大局的需要,去逐步探索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彻底兑换的发展途径。
就此而言,日本的发展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日本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二大股票市场,但在对冲基金市场上不如新加坡,在跨境交易和IPO市场上不如香港,但这丝毫不影响日本经济实力仍然在世界经济中保持着次霸权的地位。中国是一个新兴的处于世界前位的大经济体,因此在探索上海建成国际金融市场的道路上,不能简单学新加坡,注重小国对国际优势的利用,另辟蹊径,制造以金融衍生工具、对冲基金为主要内容的非主流金融市场。也不能仅仅以引进国际金融市场上某些金融工具、某些先进交易技术为主要的追求目标。正确的发展道路,恰恰应该立足于即将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自身不断成长的经济实力,着眼于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瓶颈”,着力于针对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金融问题,不断创新机制,不断扩大市场规模,这是世界上一个大国规模刚刚形成之初,发展赶超型国际金融市场的正确路径。因此,我们不必在乎国际上一些商业机构对上海金融中心热热闹闹的排名论位。走自己的路,让世界去议论吧。
“一国两制”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制度安排,也是世界经济史上各国国际金融市场中心,在它们形成过程中从未出现过的背景条件。伴随今后中国第三大经济体的进一步壮大,香港在中国探索人民币资本项下彻底自由兑换和金融开放道路的过程中,其独特的作用不可不用。香港、上海两个金融中心的建设肯定是优势互补、共赢发展。这也决定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形成过程中,必然会带有世界上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形成中的不同特征。放眼未来,沪港两地的金融中心更多的应该是合作,绝不应该是竞争。
三. 在全球流动性过剩、中国经济持续看好、人民币升值预期压力大、世界游资纷纷涌入中国的大背景下,在中国经济当前贸易顺差过大、投资增长过快、流动性过剩的短期困境下,解决中国经济的对外失衡与对内失衡,需要有中长期政策与短期政策的配合。
目前中国政府除采取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土地政策、外资政策、环保资源政策、消费政策和外汇管理政策之外,流动性管理政策是宏观调控中一项重要的政策。但由于汇率调整在一个时期内并不能解决中国的贸易顺差问题,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又不是在短期内能够得到迅速的改善,因此由国际收支对外失衡容易表现为国内经济不稳定及其物价特别是资产价格上涨的问题,始终是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中关注的目标。可以说,在中国可贸易商品成本还未出现较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短期内,尽管中国CPI的上升压力不会很大,但央行的调控不会仅关注商品物价,也会充分关注资产价格。因此,分析、预测货币政策调控的力度不应该仅仅限于关注CPI。
央行的调控,有价格调控与数量调控二个方面,这是一枚硬币的二面。目前央行利率调整的对象是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但是只要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压力仍然存在,配合其他宏观调控政策,当央行需要加大力度调减市场流动性,此时即使不提高贷款利率,也会推高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并且,当央行认识到当前货币供应量(M2)的16-17%增长率目标本身是助长了流动性过剩,那么其后的货币政策效应,也必然会推高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我估计,这将是中短期内的一种趋势。
另外,在央行充分关注资产价格的背景下,当央行加大力度调减并保持适度市场流动性时,同样会促使中国股市出现尽可能反映经济基本面的稳定健康发展,而不是非理性的大起大落。从另一方面说,只要看好中国金融的“国门”,只要管理好国内适度的流动性,只要尽可能延长中国经济持续的高增长局面,有理由相信,中国股市在涨涨跌跌行情中仍会走出一条让投资者满意的曲线。
概括说来,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而言,是一件幸运的事,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它教会了中国作为一个赶超型国家,如何思考金融的开放,如何学会尽可能规避开放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