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金融
论中央银行在金融生态系统中的定位
作者:曾建中    发布:2007-08-16    阅读:2645次   
  在生态系统中有这样一些物种,虽然它们并不直接为生态群落的所有生物提供食物,也不是群落的主宰者,但它们的存在关系到整个生态群落的健康和生机,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物种被称为Keystone(关键物种)。笔者在研究金融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发现,中央银行对金融生态系统中的其它物种没有直接的控制能力,但它能够直接为金融生态系统中大部分生物群落提供食物——货币,同时还能够维护金融生态系统中资金链的正常运转,对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这一有趣的发现,本文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中央银行是不是金融生态系统中的一个Keystone?并就这一命题所涉及到的相关方面展开了思考。
思考之一:怎样理解金融生态系统?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频频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和我国一系列的金融风险问题揭示出了各国金融交易主体与其生存的内外环境之间存在严重不协调问题,引发了人们开始从仿生学角度思考金融系统与环境系统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这一视角的开拓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那么,如何借鉴生态学原理来研究金融可持续发展呢?也就是金融系统如何模拟生态系统运行?主要包括:金融系统模拟生态系统是否有理论支撑?金融系统模拟生态系统需要哪些假设条件?金融生态系统的定义、内涵、特征、结构、功能以及演化机理如何?目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对这些相关问题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争议,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金融系统能否模拟生态系统?
  运用生态系统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考察金融系统时,不难发现金融系统具有很多生态学特征。首先,金融系统的发展和演进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其次,金融系统的结构秩序也是从竞争中形成的,竞争的最主要特征是优胜劣汰。再次,正如自然生态系统一样,金融系统也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环境下形成的,同样具有鲜明的环境选择特征。最后,金融系统同样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整体,并且这种自调节能力也是有一定的限度。由此可见,金融系统具备了生态系统的许多特征,但由于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生态系统都包含了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两大部分,并且系统内部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着复杂而有规律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因此,金融系统要真正仿生成一个生态系统——即金融生态系统,还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金融系统必须具备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两个基本组成要素。二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必须通过复杂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才能维系。鉴于此,笔者认为,金融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必须建立在以下四个基本假设的前提下:一是金融交易主体假设。要从生态系统的视角来研究金融系统,首先必须假定金融主体是一个追求自身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生命体,而不是简单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体。二是货币循环假设。本文采用的第二个假定是:金融生态系统内的物质交换就是货币循环。因为货币本身就是一种物质,而金融生态系统中的所有活动都是通过货币循环来进行的,其作用和功能等同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交换。三是信用流假设。本文采用的第三个假定是:金融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就是信用流动。因为,信用环境是金融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外部环境,其与金融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信用流是推动金融生态系统货币循环的主动力,金融生态系统中的所有活动以及系统与内外环境之间都是通过信用流动来实现的。因此,信用流在金融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功能等同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四是政府行为假设。本文采用的第四个基本假设是:假定政府在金融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类似于人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因为在金融生态中政府既是制度的供给者,决定和塑造着金融生态环境,又是资金的需求者。也就是说,政府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因此,政府在金融生态中的地位可以视同于人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在前述四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金融生态系统的定义已经跃然纸上,笔者将之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金融交易主体与其生存和发展的内外环境(即金融生态环境)之间通过信用流动和货币循环所形成的一个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并且有自动调节机制的统一整体1)。
  二、金融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何区别?
  根据笔者对金融生态系统定义和内涵的理解,可以发现金融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它有以下四个不同的显著特征,使得金融生态系统比自然生态系统更具有脆弱性:
  首先, 金融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体与环境之间是截然分开的,比如阳光、空气、水分和动植物之间是完全可分的。而金融生态系统中,金融交易主体与内外环境之间往往是相互交叉,互相影响。比如政府,它既是金融生态的交易主体,又是金融生态内部制度环境和外部法制环境的缔造者,同时还强烈地影响着金融交易主体生存的经济制度、社会制度、信用环境、文化传统等内外环境。因此,在金融生态体系中,金融主体和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的界限常常并不十分明晰,而且,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是经常的、立体的和多样化,从而使金融生态系统比自然生态系统表现更为复杂。
  其次,金融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人为性。与一般的自然生态系统不同,金融生态系统各要素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组织(居民、企业、政府、国外)和社会关系(经济、信用、法治、文化、习俗等等)构成。因此,“人为因素”是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的核心。而经济学里最基本的假定告诉我们:人是理性的追逐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同时,金融生态中的物质交换又是人的经济利益最直接的表现形式。由此可见,理性经济人在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很容易导致金融生态系统失衡。
  再次,金融生态的物质交换具有双向性和可逆性。在自然生态中物质交换是单向进行的。比如植物吸收阳光、水分合成营养物质为初级消费者提供食物链,初级消费者为更高级消费者提供食物链,它不能逆向进行。而金融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交换,也就是货币循环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同时又是可逆的。比如中央银行发行货币通过再贷款、再贴现等方式为商业银行提供资金。反过来,商业银行又以存款准备金等方式向中央银行提供资金。同时,中央银行还可以向国外、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以及政府等部门提供资金。因此,这种物质交换不仅是双向或多向的,而且还是可逆的,从而使金融生态的物质代谢变得更加复杂。
  最后,信用流动是多向的、可逆的和扩张的。在自然生态中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守恒的且逐级递减的。比如,自然生态中能量只能从低级向高级流动,不能由高级向低级流动,并且逐级递减,呈现一个生态金字塔。而金融生态系统中信用的流动却是多向的,可逆的且是不但扩张的,因而使金融生态相对与自然生态而言更具有脆弱性。
  三、金融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如何?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两大部分组成。金融生态系统作为生态系统,毫不例外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两大部分组成。中央银行通过信用的方式创造货币,为其他金融主体提高资金(食物),它是金融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发行、再贷款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为银行体系、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提供资金(食物),因而这些金融主体是金融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它们又给金融生态系统中的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以及国外部门等金融主体提供食物。所以,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以及国外部门等金融主体是金融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金融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环境则包括内部制度环境和外部环境两大部门,内部制度环境主要包括主体产权制度、内部治理制度、内部激励制度以及内部制衡制度等四个部门,而金融生态系统外部环境主要由信用环境、法制环境、经济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要素构成。金融生态系统内各组成成分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可用数学形式表示如下:金融生态系统=F(金融主体、环境因素)= F(金融主体、环境中的制度、信用、法律、经济、社会文化)。
  金融生态系统的结构也可以从两个层面加以理解:一是形态结构。金融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包括金融主体的种类、金融主体种类的数量以及金融主体种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配置。金融主体的种类包括金融机构群落、企业部门群落、家庭部门群落、政府部门群落和国外部门群落五大类。二是营养结构。与自然生态一样,金融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由资金链和资金网组成。举例说明,一个只有银行体系的简单金融生态系统中,其资金链和资金网的流动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的是各商业银行与企业、家庭之间的资金联系,商业银行从企业、住户部门吸收存款,发放贷款,通过信贷活动媒介资金流动;中间层是各商业银行之间的资金借贷,即商业银行之间为调剂头寸而进行的同业拆借活动;最高层的即是中央银行与各商业银行之间的资金流动。
  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表现为生物生产、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与之相对应的是,金融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表现为货币发行、信用流动和货币循环,它们也是通过金融生态系统的核心部分——金融主体群落来实现的。金融生态系统中货币发行、信用流动和货币循环,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生态金融概念。其中,货币循环、信用流动总是其物质基础,这种物质基础的货币流是系统的骨架,没有它系统就陷入瘫痪,无法形成和运动,而信用流是系统的动力,没有它系统就无法牵动和运转。货币发行是系统的“造血”功能,没有它系统就无法控制和调节。货币发行、信用流动和货币循环是金融生态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推动着金融生态系统不断地运动、变化,并向前发展。
思考之二:中央银行是如何从金融生态系统中演化而来的?
  既然金融系统可以模拟成一个生态系统,那么, 中央银行作为金融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物种,它是如何演化而来?笔者认为,要弄清楚这一问题,可以借鉴生态学原理,从金融生态系统的演化着手进行探讨:
  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金融生态系统的演化同样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和进化过程。其最早起源于货币,在金融生态不发达的漫长年代,金融生态系统被等同为货币。因此,货币既是研究金融生态系统演化的起点,也是研究中央银行演化的起点。
  众所周知,货币产生于数千年前,其起源于物物交换,是商品等价交换的必然产物。它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在这个过程中,一种普通商品从最简单的形式演变成了纷繁复杂的货币形式。纵观人类历史,货币的演进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不兑现的信用货币等几个阶段。实物货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货币形态,由于实物货币的自然属性不适合充当一般等价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实物货币逐渐为代用货币——金属货币所取代。然而,由于金属货币流通存在着铸币权分散、铸币不断变质的特点,使得铸币的重量和成色、形状极不一致,这给商人的交易活动带来许多不便。于是,有一部分人逐渐从一般商人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货币兑换业务,同时代理货币保管及由交易引起的货币支付,至此,就产生了纸币和银行的萌芽——货币经营业,再逐步演进为办理存、放、汇兑的银行业。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业在规模、种类、资本不断扩张的同时,竞争也日益激化,开始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客观上要求成立一家有权威的银行来统—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一是统一货币发行的问题。随着银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货币信用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在客观上要求有一个资力雄厚并且有权威的银行来发行一种可以在全国流通的货币。二是维持货币运转的问题。商业银行在其发展初期,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清算机构,银行间的票据结算往往是由各家银行单独分散进行的,随着银行数量日益增多,业务不断扩大,客观上要求有一个统一的票据清算机构来协调处理票据交换和债权债务关系。三是稳定货币循环的问题。随着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不断扩大,对资金的需求不仅金额越来越大,银行往往采取降低支付准备金、扩大银行券的发行数量等手段,来应付借款人日益增长的对资金的需求,从而导致银行破产的事件时有发生。这在客观上要求有一个后台,能够充当最后贷款人。因此,稳定金融生态系统货币循环的需要是中央银行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中央银行是在金融生态系统的货币循环和信用流动的演进过程中逐渐进化而来的,其在金融生态系统中的货币演进路径可以归纳如下:货币---货币经营业----普通的私人银行----较重要的发行银行---唯一的发行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的演变。它的产生是金融生态系统中金融主体群落及其新陈代谢与物质交换进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形成阶段(1656-1913)。中央银行的起源是金融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产物,它是为适应商品货币信用及商业银行体系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从最早的中央银行1656年成立的瑞典银行到1913年的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大约经历了260年。在这一阶段,中央银行制度开始初步形成,具备了一些基本特征,但中央银行制度的要素还不健全,中央银行的职能也很简单。其特点是:(1)经营存放款的普通银行自然演进;(2)逐渐集中货币发行;(3)对一般银行提供服务。其功能只包括政府融资功能、货币发行功能、金融服务功能(仅仅有集中准备金、贴现商业银行票据、转账结算)。第二阶段:发展阶段(1914-1942)。自1913年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创建以来,不少国家纷纷仿效当时已有的中央银行的经验和模式,通过立法由政府直接创建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致使中央银行制度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中央银行的特点是:(1)新设中央银行大多是人为创设型;(2)中央银行的重心在于稳定货币;(3)集中储备成为稳定金融的重要手段;(4)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提到议事日程,但主要是准备金制,这个时期中央银行增加了金融监管职能。第三阶段:成熟阶段(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加强了对中央银行的控制。在这一时期中央银行制度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国有化成为中央银行的重要准则。二是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得以确定。三是中央银行成为国家干预和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四是中央银行的国际金融合作不断加强。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逐步发展与完善,其功能领域不断拓展,不仅包括政府融资、货币发行、金融服务、金融监管以及调控宏观等核心功能,而且近年又产生了反洗钱、征信管理等衍生功能。
思考之三:中央银行是不是金融生态系统中的Keystone?
  要回答中央银行是否是金融生态系统中的Keystone这一命题,我们必须先要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一、什么是Keystone?二、怎样判断一个物种是Keystone?三、中央银行在金融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一、什么是Keystone?
  Keystone英文的原意是拱形建筑物中央的锲石,由于它使拱的各个部分连在一起,在建筑物中起的作用至关重要,所以被称为关键的石头,其引意就是关键和要旨。在生物学领域,Keystone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态学概念,其意为关键物种。它的含义是指在生态系统中,一些珍稀、体型较大的特有物种虽然并不直接为生态群落的所有生物提供食物,也不是群落的主宰者,但它们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些物种的消失或削弱可能要使整个生态系统发生根本的变化,这些物种被称为Keystone(关键物种)。它们通常具有下列特征: 第一, 有关关键种的一个小的变化导致群落或生态系统过程有大的变化(San-ford, 1999)2);第二,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比例远大于其结构比例(Heywood, 1995)3)。
  二、怎样判断一个物种是Keystone?
  根据关键种的定义及其在生态系统功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关键种很自然地被认为具有更重要的保护意义。然而,如何识别一个物种是否是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呢?到目前为止, 理论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识别关键物种。当前判断一个物种是否是关键物种最有效的办法是:根据对关键种的解释, 关键种的丢失将导致生态系统功能的重大改变。这也意味着鉴别一个种是否是关键种, 最可靠的方法是进行一些去除实验, 即把假想的关键种从系统中去除, 然后系统观测和监测系统内物种组合对去除的反应。目前在这一方面已经有了一些研究, 并提出了一些识别依据:一、它对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很大(例如:较高的总体重要性);二、这些影响对相关物种丰富度的作用极大(例如:较高的群落重要性;Power et al.,1996)4);三、它提供了其它物种做不到的独一无二的功能(Kotlier,2000)5),那么我们称这种物种为关键种。
  三、中央银行在金融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由Keystone的定义及其识别依据可知:一个物种是否是关键物种主要取决于它在生态系统中功能的重要性。因此,要识别中央银行是否是金融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还必须要弄清楚中央银行在金融生态系统中功能定位。笔者从货币循环的视角对中央银行在金融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金融生态系统货币循环的总阀门。中央银行作为金融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它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集中货币发行,为金融生态系统中货币循环中的消费者和部分分解者提供所需的食物(资金)。因此,中央银行在金融生态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控制了金融生态系统中货币循环的总阀门。二是金融生态系统货币循环的遥控器。中央银行在金融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之二:充当货币循环的遥控器。货币循环的遥控器是指中央银行由于具有垄断货币发行的权利,它可以通过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来调节货币供应量,通过对资金的分配来引导投资,进而影响和干预整个社会经济进程,实现其遥控器的目标。三是金融生态系统货币循环的镇流器。中央银行之所以被赋予履行金融生态货币循环的镇流器功能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各国中央银行发展的历史表明,中央银行的产生主要源于维护货币循环的稳定。第二,中央银行维护货币循环稳定具有便利性。中央银行作为货币循环的总阀门,负责统一发行货币与建立和管理支付系统,为全社会提供清算手段,这就决定了中央银行是金融机构即时流动性的唯一提供者。第三,货币稳定是中央银行作为遥控器的首要目标,为保持货币稳定就必须保证金融生态系统的稳定。第四,中央银行希望各金融机构稳定运转,推动实现货币调控目标。
  综上所述,中央银行在金融生态系统中发挥三大功能:一是金融生态系统货币循环的总阀门;二是金融生态系统货币循环的遥控器;三是金融生态系统货币循环的镇流器。从这三大功能来看,中央银行对金融生态系统的影响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金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其它物种如政府、银行、企业以及居民的行为影响非常大,它在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的货币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如果没有中央银行的存在,金融生态系统的货币循环很难正常运转。因此,本文认为:中央银行是金融生态系统中的一个Keystone(关键物种)。
 
参考文献:
[1]曾建中.金融生态系统理论渊源及其假设条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3).
[2]San-ford,1999.Rodent-ecosystemrelationships:areview.In:Ecologically-based rodent management 113-133. Canberra, ACT, Australia: Australian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3] Heywood, 1995 Herds on the move: winds of change among pastoralists in the Himalayas and on the Tibetan plateau. Kathmandu, Nepal: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Integrated Mountain Development.
[4] Power et al.,1996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animal husbandry of Qinghai and Tibet. China Tibetology, 4: 31-42.
[5] Kotlier,2000. Rangeland policies in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Issues in Mountain Development, 4:1-4.
曾建中,男,湖南人,(1972,)博士研究生,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主要从事金融与财务理论研究,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四十多篇。
联系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国贸大道三横路三号琼泰公寓B座1102室.
李银珍:女,湖南人,(1974,)会计师,现就职于海南银行学校, 主要从事金融与财务理论研究
E-MAIL zengjianzhong510@sohu.com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