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宏观经济
环境资源产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系浅析
作者:彭中胜    发布:2007-08-30    阅读:2505次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3月份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在2006年10 月份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正式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这顺应了历史必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同时,对于发展新兴产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环境资源产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生态安全以及全球保护环境的需要。本文试图从资源环境产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概念内涵、特征与本质要求着手阐述二者的内在关系。
一、概念辨析
  (一)环境资源产业概述
  环境资源产业在我国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发展的,但是,因为各个经济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其发展也展示了不同的历史阶段。
  在工业化初期阶段,我国的环境资源产业发展缓慢,其单一的经济至上发展理念决定了往往以环境的破坏换取经济的增长,环境、资源开发与保护相脱节。随着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破坏程度的加剧及其对经济发展制约性的增强,对环境资源产业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关系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生态文明的概念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经济文明一起列入人类文明的统一体中。资源环境产业的指导思想也发生深刻的变化。
  在环境资源产业的概念内涵上,王天津教授认为“这个产业是不同于以往曾有过的生产方式,应当是能代表新思想、实施新科技的现代化产业。这个产业的一个最直接于明显的特点是,直接或者间接的将天然生态环境资源作为经济生产的基础要素,进行在市场化背景下的产品制造与经营销售,所有,科研称其为环境资源产业”[1]
  所以,从概念内涵来说,环境资源产业主要是在新型现代化时期,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以现代生物科技、能源技术等新兴技术为支撑的,通过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与互动为特征的一种经济形态。
  (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概念内涵
  从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认识和实践基础的历史演变看,其内涵应具备四个特征:第一,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因环境问题而起,并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整体性思维方式,将有利于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社会行为、政治制度、科技支撑和文化纳入有机的和统一的科学发展框架下,是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集合。第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以环境友好为特征的新的人类社会发展形态,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也必然是人与人基本和谐的社会。其各方面必须符合生态发展规律,向着有利于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并应用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和方法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绿色政治制度、环境文化价值观、绿色科技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素,也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途径和措施。第四,“环境友好”的概念是动态的和分层次的。在现阶段,“环境友好”首先应该是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负荷和影响要达到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的最小化;最终这种负荷和影响要控制在生态系统的资源供给能力和环境自净容量之内,形成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之间的良性循环。
二、二者具有内在的本质共同点
  从上述对资源环境产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概念的分析来看,二者具有共同的本质特征。
  (一)可持续发展是其共同的核心价值
  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是对传统发展观的革命,也是指导人类社会新发展的理论和战略。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活动的组织方式决定了经济基础,进一步决定了上层建筑。所以,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形态的性质和方向。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以牺牲环境容量为代价来获得财富数量的增长,表现出典型的高消耗、低效益和高污染排放特征。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地球环境遭到严重污染,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森林锐减、物种灭绝、气候变暖、荒漠扩大、灾害频发,一场全面的危机摆在人类面前。因此,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成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模式选择,以之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降低低污染排放、扭转生态破坏。要实现这一任务,就必须把生态环境作为影响经济活动的内生变量,把资源环境的供求关系纳入市场经济的价格体系之中,发展提供服务的功能经济,而不是仅仅发展提供产品的生产经济,把物质财富的增长控制在自然资源与环境可自我恢复的阈值以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理论与实践证明,循环经济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也是资源环境产业发展的最重要模式选择。它将生产和消费活动的物质流动方式从“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方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方式,把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物质交换的通量控制在生态环境系统资源供给能力和自净容量范围之内,抓住了人与自然协调的本质。产品层面,循环经济要求从产品设计、生产到再利用、再循环和最终废弃的无害化实行从摇篮到摇篮的环境友好型管理。在企业层面,清洁生产是企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内容。
  而在产业层面,循环经济要求进行产业的生态化,要求建立和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绿色服务业、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产业。在消费领域,循环经济倡导绿色消费,鼓励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平衡消费。在区域上,循环经济一方面要求生态化产业间的共生,生产和消费领域共生;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水电等公共能源和资源利用体系也要体现循环经济理念,达到资源能源效率高、环境影响最小的目标。
  所以,环境资源产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符合人类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要求,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础。
  (二)绿色科技是其共同的技术支撑
  科技具有双刃剑的效应。人类科技发展史充满了对抗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思维,已有的科技极大地延伸和丰富了人类占有和掠夺自然的能力,加剧了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了自然界对人类报复性的反应。换句话说,环境危机具有一定的技术内涵,即人类误用技术或无节制的利用技术导致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恶化。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突破传统的科技进步的逻辑思维方式,科技进步的新思维应着眼和立足于人与然的共生和共存,而不是对抗和征服。传统工业文明科技指向了稀缺、污染染和不可持续的资源范围,而绿色科技应该是指向丰裕、清洁、可永续利用的资源范围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领域。
  在经历了不当的工业化造成的生态污染之后,我国越来越提倡发展新型科技,绿色科技成为了环境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在科技上进行创新,适应环境保护与开发的需要,人类才能在经济冲动下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增加人类经济福利的同时又能维护人类的生态福利。
  在具体的产业开发过程中,环境资源产业更是需要科技的支撑,因为任何产业的发展及提高其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最关键的是增加其科技含量。在绿色壁垒及环保社会,科技的创新必须向绿色环保型、资源保护型、生态效益型发展。
  所以,从技术来说,绿色科技的发展将在产业发展的同时又促经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
  (三)绿色制度创新是其共同的制度前提
  环境问题是政治问题,政治问题需要在政治的高度上解决。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绿色的政治制度。这里的绿色政治制度内容至少应包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的政绩观和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等三个方面。它们是保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最高制度保障。只有这些基本制度建立和落实好了,政府才可能进一步制定和切实实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政绩考核制度、绿色贸易政策和绿色财税金融政策等环境友好型的管理制度和政策。
  而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在产业的发展及其产业效益决定了经济的增长。我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已经逐步把环境保护的一些指标纳入了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的范围。这是我国新型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相结合的进步。
  所以,从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来看,各区域在产业规划中逐渐兼顾环境保护与生态循环的要求。区域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划分也成为了区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民主在上也为经济发展的科学性提供了合理的制度前提。过去,我国以增长第一,政治上对于招商引资不太重视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诉求,政治程序上实行一把手决策,政治民主没有充分展开,这也是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政治特色。但是,这种制度越来越阻碍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特别是环境问题的解决,所以,在制度上实行创新也成为了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前提。
  绿色政治制度既要依靠绿色的政治家及其政府,更要凭借公众的绿色力量,实行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在发达国家,公众既是上世纪传统环保运动的发起者,也是当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决策者和建设者。让公众成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者和建设者,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要明确认识到公众参与环保是群众的权利,而这样的权利和权益是国家法律赋予的,政府部门有义务来回应和保护。第二要环境信息公开化。环境信息公开又称环境信息披露,是一种全新的环境管理手段。它承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批评权,通过公布相关信息,借用公众舆论和公众监督,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制造者施加压力。第三是建立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渠道和机制,如论证会、听证会、政府政绩评议会等形式。第四是环境公益诉讼。所谓环境公益诉讼,是指任何公民、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为了社会公共利益,都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向国家司法机关提起诉讼。第五是发展和壮大民间环保组织,使其成为公众的代言人和政府与公众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四)资源节约是其共同的内中之意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节约型社会理念强调在社会经济活动的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促进资源的节约,杜绝资源的浪费,降低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生产率和单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以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外延看,资源节约型社会理念只是关注社会经济活动中关于资源利用方面,可以是节水社会、节地社会、节能社会等等,但不能含盖环境友好型社会所包括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技术等要素的所有方面,也达不到环境友好型社会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层次。从内涵看,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节约了资源并不等于不污染环境,环境友好型社会既关注资源能源效率,也强调最终废弃物的无害化,以确保社会经济活动不给环境造成危害。另外,从更深层次看,资源节约型社会可以做到单位经济活动的资源有效节约,但如果发展观念不改变,经济模式、执政理念、社会行为、文化价值和科技模式不变革,经济规模和数量的无限增大仍然不能保证将社会经济活动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破坏控制在生态环境的供给能力和容量范围之内。所以,资源节约型社会理念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的一面,也有认识层次、内涵上的局限性,它应该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并行的两个理念。
  同时,这在产业上就体现为在资源环境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改变过去以资源消耗换取经济发展、以环境破坏的代价取得经济效益的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要降低能耗、节约资源、提高科技含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产业的生态效益。所以,环境资源产业的发展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内涵上、外延上是一致的。
  (四)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是其共同的价值基础。
  思想决定行动。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首先建立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使人类在经济、科技、法律、伦理以及政治等领域建立起一种追求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对环境友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并以生态规律来改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同时,必须以这种文化价值观念指导我们的经济行为。在生产上,必须确立人类劳动与自然的新型关系,重新认识人类劳动的本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王天津教授在论述环境资源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提出经济发展“必需同时重视生产有形劳动经济产品和无形劳动生态产品。由于商品经济体系存在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其典型事例就是生态环境的外部经济性,这就使生态环境的价值难以在市场上得到公平交换。”[2]
  从文明进化的角度来说,人类逐步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而获得了对自然进行改造的巨大自主权,在一定阶段被视为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自然环境被破坏,又反过来使人们对这种文明的进步方式提出了质疑,所以,人类中心主义的文明观念被认为食物不健全的,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应该把生态也纳入人类文明的视线,纠正人类行为的粗野方式。从而,人类的文化与文明又找到了生态的价值根基。
  然而,过去的产业发展是以人类经济需要为单一目标的,产业中浸透着的文化流都忽视了生态与环境作为人类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认识基础。环境资源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注重对自然的攫取而忽视了对其保护与维持。
  所以,新型资源产业开发方式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要突破传统的经济文化观念,走向价值的统一。
三、发展新型环境资源产业是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途径
  上面是对二者在内涵一致性方面的探讨,二者在技术、制度、文化、价值基础上都是同一的。
  同时,二者又有所侧重。环境资源产业在概念上来说一个中观范畴,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宏观的范畴;环境资源产业是社会经济的一种存在形态,而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强调社会的价值立场;环境资源产业主要是经济学范畴的,而环境友好型社会体现的是社会属性。所以,二者具有一定的区别。最主要的是,发展新型环境资源产业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最有效途径。
  (一)发展新型环境资源产业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经济基础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是以社会物质技术达到一定高度为条件,以人们对环境认识的空前提高为基础。并不是经济社会在任何发展阶段都可以实现环境友好的活动方式。从以经济现代化为单一目标到生态文明被纳入文明的内涵体系,标志社会经济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水平,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不再是为了低层次的生存需要而一味自私地从自然界索取物质财富,相反人类有了爱护自然、美化优化自然的冲动与能力,返哺自然、回报自然、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强烈情感,使得发展资源环境产业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认同,绿色营销活动过程必然是环境不断优化的过程。实践证明,环境既是经济发展的条件,又是经济发展的结果。环境问题是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环境问题一方面是由不合适的经济活动引起的,另一方面环境问题的完全解决,又需要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之后才有可能实现(因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需要配置一定的资源,即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因此,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资源是二者相互影响改变经济状态和环境质量的导体。
  一般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与环境关系存在着如下几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经济处于起飞之前的环境自循环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主要产业是传统的耕作农业,资源的需求量和消耗量很低,“三废”排放量很小,并低于自然环境容量,自然环境可以通过自身的洁净能力净化,环境质量良好。第二阶段,是环境破坏阶段。随着经济的起飞,工业化开始导致资源利用量的剧增,“三废”的产生量和排放量相应增加,并超过环境的自然净化能力,环境污染开始出现,经济发展进入了对环境不太协调的“污染时代”。在这一阶段初期,也是污染上升初期,由于工业化初期科学技术水平低,企业规模以外延式扩张为主,物耗、能耗急剧增长,各类自然资源增长系数大都超过经济的发展意味着资源的消耗量“三废”排放量的迅速增加,环境污染随之迅速加重。随后,由于经济日渐成熟,工业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生产向集约生产方式转变,物耗和能耗的增长量渐缓, “三废”排放量相对减少;另一方面,人们经历严重污染时期后,其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境保护的社会要求压力增大,再加上经济实力的增强,有能力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源(即财力、物力)投入。经济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而环境为经济主体提供了可持续发展基础。
  经济发展的规律性和产业活动的阶段性特征表明,物质技术条件和社会意识的自主性、消费者的消费的自律,能够保证且促使社会选择绿色营销模式实现现有资源条件下效用最大化,在资源保护性利用的前提下,实现产品效用,价值增长和社会福利水平的同步提高。
  (二)发展环境资源产业是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
  发展环境资源产业是增进社会福利,创建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有效手段。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保证长时期内社会和各个企业的福利,而发展环境资源产业在企业的层面来说就是企业要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所以,环境资源产业可以看成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同时也要兼顾、满足子孙后代需求的过程。传统的把产业发展只看作纯经济目的,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经济利益的看法,在现阶段,将被企业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所代替。环境资源产业的生产者不仅仅是更加有效地用好有限的资源,提供更多的有用产品,还要担负着重要的社会方面的功能任务,如倡导绿色观念,营造绿色消费环境,积极参与保护和改善生态活动等。
  发展环境资源产业是对资源不断优化配置的过程,是建立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消费的有效机制。资源的稀缺性是指资源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从长远看,经济主体政府、企业、社会成员的消费必然会受到来自资源稀缺性的约束。所以,在经济的运行中,必须考虑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以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瓶颈问题。作为微观的经济主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资源的开发方式、利用程度产生全过程影响。这一过程也正是资源从开发到使用的过程。在生产阶段,从消费者的需要出发决定了该生产什么产品和服务,需要利用什么资源,避免了资源的盲目开发;在分配阶段,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流通渠道,保证已经使用的资源得以分配到消费者手中,避免资源的浪费;在交换阶段,价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市场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资源的收益,稀缺性高的资源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必然价格高,以此作为对该资源的经济补偿;在消费阶段,促销不仅能促进消费,引导消费潮流和态度,还能从消费意识和消费方式影响消费者,使消费者对资源的利用有正确的认识。
  所以,发展环境资源产业有利于从生产、消费、分配等方面有效引导社会从生态效益的角度进行合理消费与分配,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
  (三)发展环境资源产业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国际处境,缓解国际上对我国的环境压力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大国,我国经历了长期的经济高速发展,且仍然处于发展的高峰阶段。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工厂,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且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值此全球环境问题越来越尖锐的时刻,应承担的环境责任成为了世界其他国家对我国国际交往活动的巨大压力,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天然气、石油进口,减少出口产品中的环境污染指数等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以及国际谈判中的焦点问题。
  为了缓解这种局势,根本的在于我国转变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环境资源产业,生产绿色产品,减少资源耗费,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生产的技术水平,在生产标准上向国际绿色产品标准靠拢。
  因此,发展环境资源产业不仅是一个国内的经济政治问题,也是一个国际经济政治问题,这有利于我国在新的发展时期取得国际竞争力。
 
结论
  总之,发展环境资源产业是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必然要求,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在环境方面的新要求,二者共同统一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的要求上。全社会要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增加绿色技术创新力度,提高资源节约意识,通过企业的生态型生产活动带动全社会的新型环境保护性消费,使环境资源产业发展与社会的需要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 王天津.《环境资源产业经济学原理和应用》[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2] 王天津.建立西部环境资源产业加快实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第四个目标[J].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第5期
[3] 雷 明. 经 济 增 长 需 要 绿 色 核 算 [N]. 人 民 日 报 ,2004-02-06.
[4]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3-10.
[5] 解振华.环境友好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保障[N].光明日报 .2005-11-10.
[6] 任勇、俞海、夏光、李霞、李华友.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认识基础及内涵[J].环境经济杂志,2005年第12月,总第24期。

[7]王天津.建立西部环境资源产业加快实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第四个目标[J].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第5期.



[1] 王天津:《环境资源产业经济学原理和应用》,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第9页。
[2] 王天津:《建立西部环境资源产业加快实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第四个目标》[J],《经济问题探索》200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