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宏观经济
揭开真实工资之谜
作者:党爱民    发布:2007-10-08    阅读:2808次   


  真实工资与就业量之间关系,是长期困扰经济学家的一个古老话题,也是目前世界经济学前沿的重要课题、热门课题。
  Keynes(1936)如同许多经典经济学家那样预言道,真实工资与就业量之间反向变化,也就是后来常说的反周期。Keynes(1936,p.17)写道:“故在通常情形下,就业量增加,真实工资率必减。这是经典学派认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事实,作者亦表同意。 In general an increase in employment can only occur through the  accompaniment of a decline in real wages. Thus, I am not disputing this vital fact which the classical economists have(rightly) asserted as indefeasible.”针对Keynes的预言,Dunlop(1938)和Tarshis(1939)提出了真实工资顺周期(procyclical)变化的证据。就是说,他们最早提供了真实工资与就业、产出同步运动的证据,经济学家后来使用“顺周期(procyclical)”这个专业术语。Keynes(1939)为此专门撰文答复,表示同意他们的证据。之后,有为数众多的经济学家对此预言作了大量的研究,如Bodkin(1969)、Mitchell,et al(1985)、Bils(1985)、Schor(1985)、Rayack(1987)等。总结这些研究结果,比较一致的结论(Hoehn,J.G.,1988)是:战后的美国,典型工人的真实工资适度顺周期,或者至少非周期。

  这个结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几乎是宏观经济学家的共识。然而,即使这样的结论,也令古典经济学家颜面尽失。因为,实证结论并没有像他们的理论模型预期的那样——真实工资反周期。为了弥补理论的缺陷,宏观经济学家编造了无数“天狗吃月亮”的神话,比较有代表意义的包括keynes(1936)和Fisher(1977)提出的粘性工资模型,Friedman(1968)及Lucas and Rapping(1969)提出的不完全信息模型。还要包括有粘性价格模型,以及生产力冲击模型。近几年,隐性合约模型又活跃起来,其目的都是为了堵上理论的窟窿。

  然而,非常不幸,对于这个“弱周期或非周期”结论,Solon(1994)提出了挑战。他认为,有些研究出于反周期的偏好(biases)不恰当地处理了数据——给低熟练工人在经济周期高峰时以更多的权重,从而模糊了真实工资顺周期的事实。他认为,通过对纵向微观数据的分析表明,自1960年以来,实际工资充分地顺周期。因此,弱周期的观点是不妥的。他还认为,那些设计用来预言(假想的)实际工资非周期的理论是多余的,而那些预言实际工资充分顺周期的理论变得更加可信。

  还值得一提的是,Schor(1985)使用马克思的“工业预备军”的理论,对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荷兰、瑞典、英国、美国等九个国家的数据进行了研究,表明在1955-1970年间,真实工资强烈顺周期。

  Hoehn(1988)曾经作过一个数字仿真研究,结果显示产出与实际工资有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高相关”。

  最近几年,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文献仍然在大量地的发表,他们相继发现了很多强烈顺周期运动的证据。如Shin(2003)研究美国的真实工资顺周期。Hart(2006) 对英国1975-2001年的数据经过分析,表明英国的真实工资强烈顺周期。Anger(2007)对德国的研究也表明存在强烈顺周期的事实,指出效率工资下降1.7%,则失业率上升一个点。Bils(2007)认为,虽然被测量的总实际工资相对地非周期性,但新雇员的工资率更多顺周期。Shin and Solon(2007)认为:长期工人的实际小时给付充分顺周期,而且一个重要的部分或许归结于超过基本工资的补偿。还有一点,这些研究普遍认为,经常转换工资的人的真实工资较不流动的工人的真实工资,表现为更加强烈的顺周期性。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结论,目前国内翻译出版的教材中也有零星的介绍。刘树成等翻译的布兰查德、费希尔(Blanchard and Fischer)合著《宏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第18页有个简单介绍,给了个数据表,但作者的立场是“微弱顺周期”(可我看那些数据已经不弱了)。曼昆的《宏观经济学》第4版第320页给出了1960-2000年美国的GDP变化和真实工资变化的对照图,从这个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顺周期变化的趋势,作者也认可顺周期的事实。作者在后面还列出了与此相关的几篇重要文献,如bils(1985)和Solon(1994)。伯南克的《宏观经济学》教材第474页只是简单地提到了顺周期变化的事实,没有深入讨论,也没有给文献。

  在这些实证数据面前,宏观经济学家的尴尬是可想而知的——他们深信不疑的理论与实证数据截然相反。于是,他们一方面极力掩盖事实真相,避免提及实证数据,一方面又绞尽脑汁寻找办法堵窟窿。然而,他们的努力几乎是徒劳的,目前的补救措施没有坚实的微观基础,几乎等同于天狗吃月亮。

  主流宏观经济学的根本错误在于他们严重违背微观经济学基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假设人的欲望无穷大(等同于假设人的肚皮无穷大)。然而,西方经济学的祖师爷马歇尔早就说了,欲望是可以被满足的,但他们却视而不见。

  党爱民等(2004)指出,经济学研究的欲望,必须限定在对市场上所有商品的欲望,不应当涉及长生不老、飞天、遁地等幻想欲望。由于人对任何单一商品的欲望有限,而市场上的商品种类也有限,因此,人对商品的欲望是有限的。他们把这个欲望定义为“有效欲望”。

  党爱民等(2004)还给了另一个证明。就是假定人对货币的欲望无穷大,且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那么,当消费商品的边际效用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时,人们便不再增加消费,而是转为无休止地赚钱。

  卢映西(2005)从时间有限的角度论证了消费能力的有限性。她认为,任何消费需要时间,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人的消费能力必然是有限的。

模型检验

例1: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可知,中国200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83084.8亿元,工资总额为19790亿元,约占GDP的份额为10.8%,农林牧渔总产值为39450.9亿元,占GDP的份额为21.5%。如果把农林牧渔的产值全部看作劳动收入(肯定高估),则全部劳动收入占GDP得份额约为32.3% 。由此推出非劳动要素所得份额约为67.7%。假设富人集团的自主需求(也叫主动需求、饱和需求)为100,则总需求等于100÷67.7%=147.71。
  这道题目的含义是这样的。约占人口20%的富人集团,在消费100以后,已经吃到肚皮撑住了,但占人口80%的穷人才得到47.71, 才达到达富人的11.9%[(47.71÷80)÷(100÷20)*100%],远远没有达到温饱。此时如果增加产量,富人必须吃更多,就会撑破肚皮,出现负效用。如果消费不完,就会导致生产过剩、产品市场无法出清。

  例2:根据美国政府“经济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提供的数据  (Table 1.12 National  Income by Type of Income),美国2005年的国民收入为108876亿美元,劳动报酬为70296亿美元,以此求得劳动所得份额为64.6%,于是可以推出非劳动要素的所得份额为35.4%。假设富人集团的自主需求为100,则总需求为100÷35.4%=282.49。由此可以得出,当富人达到饱和时,广大穷人也已经达到45.6% [(182.49÷80)÷(100÷ 20)*100%]。如果考虑到企业还要弥补资本折旧,那么,穷人和富人在消费方面基本上差别不大、基本上实现了各自的有效欲望。

  正如上面的计算结果那样,美国面对的需求不足就没有中国那么严重,发展得比较均衡,两极分化不十分明显。这两个实际例子,或许揭示了穷国和富国的全部秘密。

  根据美国国家“经济分析局”的资料,即使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工资占国民收入的份额都在50%以上,40年代以后,一直维持在60%以上。而中国工资所得占GDP的份额,却由1980年的17% 下降到2005年的10.8%,工人工资加农林牧渔总产值合计占GDP的份额由1989年的53.9%下降到2005年的32.3%。

  据Checchi(2005)提供的数据,2003年几个OECD国家的劳动份额大致如下:日本65%,瑞典64%,英国62%,加拿大61%,意大利61%,德国60%,法国58%,挪威52%。

  研究发现,凡是富余的国家,其工资占GDP的份额较高。与之相反,那些贫穷的国家,工资占GDP的份额明显偏低,而且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虽然本文不能提供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劳动所得份额的数据,但透过这些国家不断攀升的基尼系数,也可以了解他们收入分布的真实状况。

  基于“有效欲望”或“有限消费能力”这个微观基础,而不是基于“肚皮无穷大”这个臆造的谎言,我们就可以展开就业问题的深入研究了。

  党爱民等(2004)首先对总需求给出了一个公理性的模型:如果资本家集团要吃100个饼,而分配比例资本家50%,则资本家只需生产200个饼,就可以满足有效欲望。如果资本家的分配份额再高一些,占70%,则资本家生产的饼就会更少,只需生产143个饼。这就是说,总需求的大小就等于资本家集体的有效欲望除以资本所得份额。资本所得份额越大,总需求就越小,工人的日子就越艰难。
  党爱民等(2004)进一步揭示了资本家雇佣工人的规律。资本家雇佣工人,不是为了做慈善、更不是为了学雷锋,他们是迫不得已。他们雇佣工人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工人的产出越多、工人的工资越低,则工人给资本家带来的利润就越多,资本家就越容易满足“有效欲望”,他们就雇佣越少的工人。反之,如果工人的产出减少(如减少工作时间、降低劳动强度等)、或者工资增加,则单个工人给资本家带来的利润就会减少,资本家为了实现他们的需求,迫不得已,要雇佣更多的工人,直到满足“有效欲望”。有报道说,法国实行35小时工作周以后,显著地提高了就业率。
  党爱民(2004)提出的这个模型,就是一个严格顺周期的模型。党爱民等(2004)石破天惊地指出: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要素是吉芬商品,劳动力价格越高,劳动力需求就越多。现在看来,诸多经济学家长期的实证工作成果,有力地支持这一结论。

  资本家的雇佣原理可以做一个这样的比喻。狗拉雪橇,要几十条狗,而马拉车,最多也就“驷马”而已。道理在哪里?就在于狗的力气小,马的力气大,役使者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为原则,而不是对动物做慈善。
  从宏观角度来看,工人工资的增加,必然会带来有效需求的增加,有效需求增加必然会带来就业的增加以及产出的增加。
  党爱民(2007)在最近在给Quick教授的信中进一步指出,几乎所有失业工人的边际产出大于他们的工资要价,把失业说成是工人的边际产出不足以弥补他们的工资,是一桩天大的冤案。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欲扩大国内需求,取得经济发展,就要不断调整要素分配比例,使工资所得份额不断提高。中国未来10年的发展,应当把重点放在提高工资所得份额上,使工资所得份额由2005年的10.8%,上升到10年后的40%左右。这将极大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扩大国内需求,为建设和谐共富社会奠定基础。
  尽管一个企业增加工资或者增加雇工,必然会使得总需求有相应的增加,但这些新增的需求要被成千上万的企业瓜分掉,使得我们几乎无法实际观察到这种增加,与之恰恰相反,我们会清楚地看到这家企业的衰败。但是,如果我们采取一项强制的政策措施,让所有企业一起加薪,则总需求和总就业的增加是显著的,是可以观察到的(类似于数学上零乘无穷大的问题)。一般而言,我们被前面提到的坏现象所迷惑,而看不见后面的好风景。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提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著名论断,现代系统科学进一步地推进了对“整体与部分”的研究,发现有时候却表现为“整体小于部分之和”(Xu, G. Z.,2000)。这就是说,个别企业加薪导致衰败的结论,并不能直接照搬到全体企业。目前,出现在就业问题上的理论困境,完全在于我们过分依赖基于微观层次上的肤浅经验,完全停留在关于一厂一业的结论上,从而妨碍了我们从宏观层次上去认识和把握失业问题的本质。
  Holland(1998)在《EMERGENCE》一书中,向我们揭示了那些由很少的几条规则出发,却产生了让人迷乱的系统的过程。本文提出的模型虽然简单(几乎等同于公理),但它恰恰就是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运行必须遵守的规则。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经济现象、社会现象,几乎都和这几条简单的规则有联系。认识这些简单的游戏规则,对于参与棋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References
Anger,S.,(2007), " The Cyclicality of Effective Wages within Employer-Employee Marches: Evidence from German Panel Data”, ECB/CEPR Labour Market Workshop on Wage and Labour Cost Dynamics, Working Paper Series, No 783

Bils, Mark J., (1985) , " Real Wages Over the Business Cycle : 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93 ( 4 ) , 666-89.
Bils Mark, Chang Yongsung, Kim Sun-Bin. (2007),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Cyclical Unemployment”, draft June 2007.

Bodkin, Ronald G., (1969), “Real Wages and Cyclical Variations in Employment: A RE-examination of the Evidence.”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2, no. 3 (August):353-74

Chen, Y., etc. (1999): “Economics of Kalecki.” Shanxi Economic Publishing House, page 22

Checchi, D and Penalosa, C. G., (2005):”Labour Market Institutions and the Personal Distribution of Income in the OECD”, IZA Discussion Paper No. 1681, July 2005

Dang, A. M., Zhang,Y. W., and Bi,Y. L. (2004) : “Surplus Economics. ” Guangdong Economic Publishing House, page 67-68
Devereux,P.J. (2001): “The Cyclicality of Real Wages within Employer-Employee Matches”,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54(4), 835-850. 
Dunlop, J. T., (1938), “The Movement of Real and Money Wage Rates”. Economic Journal, September, 413-34. 
Geary,P.T. and Kennan J., (1982). “The Employment-Real Wage relationship: An International Stud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0, pp.854-71
Hart, R.A. (2006): “Worker-Job Matches, Job Mobility and Real Wage cyclicality”, Economica, 73,287-298.
Hoehm, James G., (1988),”Procyclical Real Wages under Nominal-Wage Contracts With Productivity Variations”, Economic Review,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leveland, Quarter IV,.  11-23.
Holland, J.,(1998), "Emergence—from chaos to order", Addison-Wesley
Keynes, M. (1930): “A Treatise On Money.” Beijing, Commercial Press, 1997 edition, page 117 
Keynes,J. M., (1933),“The Means to Prosperity”,Times.
Keynes, J. M. (1936):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Beijing, Commercial Press, 1997 edition, page 7
Keynes, J. M. (1939): “Relative Movements of Real Wages and Output”, Economic Journal 49 pp.34-51. 
Lu, Y. X., (2005), “Productivity Surplus and Scarcity of Consumption Capability”, Economist, no.5, pp.51~57.
Marx, K. (1867): “Capital, a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sⅠ-Ⅲ,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1967.
McKelvey, B. 1999, "Complexity theory in organization science: seizing the promise or becoming a fad." Emergence 1(1): 5-33.
Mitchell, Mark L., Myles s. Wallace, and John T. Warner, (1985), “Real Wages over the Business Cycle: Some Further Evidence.”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51. no 4(April):1162-73.
Rayack, W., (1987), “Cyclical Movement in Real Wages.” Journal of Post-Keynesian Economics, 10, no 1(Full):3-21
Schor, J. B. (1985), “Changes in the Cyclical Pattern of Real Wages: Evidence from Nine Country, 1955-80”, The Economic Journal, 95(June), 452-468
Shin, D., K. Shin (2003): Why Are the Wages of Job Stayers Procyclical?” ISER Discussion Paper 573, Institute of Social and Economic Research, Osaka University.
Shin, D., Solon, G.. (2007), "New Evidence on Real Wage Cyclicality within Employer-Employee Matches." 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Forthcoming
Solon, Gary, Robert Barsky and Jonathan A. Parker. (1994),"Measuring The Cyclicality Of Real Wages: How Important Is Composition Bia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109(1,Feb), 1-25
Tarshis, L.,(1939), “Changes in Real and Money Wages”. Economic Journal, March, 150-4. 
Wang, J.G., (2002),"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the Dual Surplus of Labor and Capital”,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Xu, G. Z., (2000), “System Science”, Shanghai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pp.21.


[1] 与此对应的数据为:197853.9%198953.9%199742%200433.3%

[2]请参考美国官方网站http://www.bea.gov/national/nipaweb/index.asp

[3]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