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宏观经济
通货膨胀下的货币政策抉择
作者:王奇    发布:2007-12-10    阅读:2616次   
    转眼间已进入2007年底,在过去的十个月里,CPI居高不下,股市持续火爆,人民币迭创新高成了永恒的话题。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报告称,2007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1.5%,CPI同比上涨4.1%,其中,9月份同比上涨6.2%,与此同时,贸易顺差继续增加,货币信贷增速仍然较快,流动性过剩仍然突出,宏观经济面对的是愈演愈烈的内外失衡,货币政策正在一个十字路口。 
   而刚刚结束的举世瞩目的十七大传递出来的信号是:中国需要并将促成一个更加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在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与之伴随的制度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助于将宏观调控放在一个更加稳定的平台,在此大背景下,货币政策将越来越能专注于通货膨胀、资产价格等通行目标。 
   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标准的提高要求宏观调控须将通货膨胀这只老虎锁在笼子里,并更加严格地控制资产部门的过度膨胀。原因包括以下几点:其一,通货膨胀的持续上行将恶化经济增长前景,影响社会对经济增长的信心,导致经济增长的目标难以达到。其二,通货膨胀和资产部门膨胀将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资源流动向投机领域倾斜。其三,更为重要的是,国际经验显示,物价和资产部门的膨胀时期通常也就是收入分配差距急剧扩大的时期,这使得低收入阶层无法顺利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并让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恶化态势的承诺难以兑现。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物价开始陆续上涨,这与货币政策的缺陷导致控制物价上涨工具失效有很大关系,主要是由于货币政策的操作工具与方法有缺陷,可供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种类单一。货币政策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利率杠杆在宏观调控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国债市场规模有限,公开市场操作业务交易量偏小。三是再贷款和再贴现业务由于社会信用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商业票据使用受到制约,再贴现业务难以形成规模。四是信贷政策(窗口指导)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货币政策工具,但实质上,任何指导意见既不是数量型工具也不是价格型工具,仅是一种道义劝说,真正的贷款程序、数量的决定权仍掌握在商业银行手中。五是中央银行在操作中不善于利用、引导公众预期。
  现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变革与创新相对滞后。目前,我国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而推行的稳健货币政策与国有商业银行现行的以防范风险为主的稳健型经营目标约束,势必产生宏观与微观目标的非一致性,直接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运作效率降低,在客观上造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效力大打折扣。 
   另外,货币大量投放也加速了通胀压力。造成货币大量投放的原因是我国这些年国际收支盈余大、外资引进大,外汇储备增加导致基础货币增加、外汇占款增加、基础货币扩张,再经过乘数作用,货币投放增大,从而加大了通胀压力。 
   从货币供给看,我国的货币供给远远超过实体经济对货币的需求,2006年GDP规模与1997年相比增长1.4倍,M2增长了3.4倍,M2增长率是GDP增长率的两倍多。  
   更值得关注的是,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由于我国目前结售汇制度很难有根本性的改变,每年的外汇储备增加仍将转变为基础货币投放。据预测,2007至2008年每年外汇储备增加量大概在2800亿美元左右,要投放2万亿元人民币,这将使得货币过剩的程度进一步增加。 
   抑制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缓解和释放通货膨胀压力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在货币政策的“工具箱”中,利率和汇率是非常重要的价格型工具,它们在缓解通货膨胀压力中具有独特而有效的作用。在货币政策的各种传导机制中,利率都是非常重要的传导环节。不管是货币渠道。信贷渠道,还是汇率渠道、资本市场渠道,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首先影响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利率,由利率变动再影响贷款、汇率、股票价格,社会财富,因此引起投资变动,最终影响产出。提高利率一直被认为是治理通货膨胀的一剂“良药”。  
    中央银行可以运用多种利率政策手段来对付通货膨胀,抑制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而我们通常只注意到存贷款利率,实际上中央银行可以调整和调控的利率很多,既包括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还包括中央银行可以直接调整的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央行票据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中央银行可以调控的利率如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甚至贷款浮动幅度的改变,结息和计息方式的改变等也可能影响到利率水平。
   今年以来,央行已经5次加息,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后的一年期存款已达到3.87%,一年期贷款达到7.29%,而13%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近10年来的历史高点。
  尽管如此,央行负责人仍然表示,央行将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不能动摇。而执行紧缩的货币政策首先必须实行正利率政策,通过货币调控推高货币市场利率,以利于来缩紧货币供应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