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末年初分析经济形势时,增长速度和通胀是两个关注的重点。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的这一轮增长,从产业角度看,到2005年底时已经达到了高增长水平上的结构均衡(标志是投资品价格显著回落),多数研究者的感觉是此后的增长应“高位趋稳,稳中趋降”。实际情况则是“高位趋升”,到2007年前三季度,GDP增长达到了11.5%。导致这种偏差的主要原因是外需超出预想的强劲。2005、2006两年外贸净出口对当年增长的贡献分别达到2.5和2.3个百分点,而2002至2004年的相应值为0.7、0.1、0.6个百分点。假如2005、2006年维持2004年外需的贡献水平,经济增长率则会下调至9%左右。中国经济已处高位是不争的事实,问题是何时、以何种方式回落。这种回落或许会出现在不久后的某个时点,外需下降或许会成为回落的诱因。如果回落发生,应当是比较温和的,即所谓“软着陆”。从中期看,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仍可支持9%左右的增长率。
当前棘手的问题是通胀压力。11月份CPI已经达到了6.9%,为1996年以来的最高值。今年CPI的上升主要来自农产品涨价,其中突出的是猪肉涨价,而猪肉涨价部分地是由于国际上玉米大量用于能源生产而涨价所致。看起来这次涨价很有些偶然性。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这次涨价并不是在农产品供不应求,而是在农产品总体供给充裕的情况下出现的,表明问题主要不是出在供求,而是出在成本。除了上面提及的外部因素扰动外,农产品涨价更多地反映了成本上升的压力,反映了农业与非农部门之间比价关系的调整。
同样不能忽视的是,成本上升压力并不只是表现在农业领域。一个时期以来,大多数要素成本上升已呈普遍之势,原因大体有以下几条:一是,原本以为“无限供给”的低价劳动力出现短缺,原本不宽裕的土地价格则大幅飙升,持续了二十多年的“低价要素红利”开始减少,拐点已经显现;二是,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加大、和谐社会建设等将促进相关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尽管改革并不意味着必然涨价,但被人为压低的要素价格向均衡点回归则是题中应有之义。三是,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正在拉动原油、铁矿石等初级产品进入一个价格上升周期。
要素成本上升是否转化为大范围、持续的物价上升,既通胀,将取决于要素成本上升速度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之间的较量。近年来要素成本上升已经出现,之所以没有演变为明显的通胀,是因为支持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一系列因素还相当有效。当要素成本上升加快,而支持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因素相对趋弱以后,格局将会逆转。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通胀压力将主要来自成本推动型通胀。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出路,是在中国长期依赖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削弱后,逐步确立起以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某些方面更重要的是组织和制度创新)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从而为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注入新的活力。由此说来,成本推动型通胀只是一个表象,它凸现的是中国经济转型所面对的困境。以控制需求为重点的货币政策在对付成本推动型通胀上作用有限。政策选择的重点,首先是将这种通胀控制在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其次,但也是更重要的,在控制通胀所赢得时间里,切实加快经济转型的步伐。这正是成本推动型通胀所带来挑战的含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