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中国进入中度通货膨胀时期
作者:张曙光    发布:2008-03-24    阅读:2961次   
  2007年,中国的消费物价上涨了4.8%,其中,下半年达到了6.37%,今年1月份上涨了7.1%。于是,治理通货膨胀成为今年政府经济工作的首要目标,也成为两会关注的主要内容之一。就在政府把今年的物价控制目标定在去年实际水平的时候,2月份又达到了8.7%,创1996年以来月度新高。其中,城市上涨8.5%,农村上涨9.2%,食品价格上涨23.3%。1-2月份消费物价累计上涨7.9%。这无异于给趋于平静的水面又投入了一块大石头。于是,一些人又在大讲下半年物价会大幅回落,今年不会超过去年,而忽视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
  从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理来看,中国的经济运行已经进入了一个中度通货膨胀的时期。如果说5%以下的价格上涨率是低度的或者温和的通货膨胀,那么,5%以上、不超过10%的价格上涨,可以看作是中度的通货膨胀。不仅如此,中国出现中度通货膨胀的时期并不是短暂的,至少是一个中期的。这是有充分根据的。
  首先,以资本积累和出口导向为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必然伴随着相当的通货膨胀。这是可以用严格的理论逻辑予以证明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坚持实施这种增长方式,取得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如果说,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通货膨胀的出现还与短缺经济密切相关,那么,进入本世纪以后,短缺的因素已经消除,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就更加清楚和直接了。
  其次,为了保证经济的高增长,前些年,我们有意无意地采取了控制物价的办法,人为地压低了资源要素的价格,增加了资源要素的消耗,其实,这两者是等价的。因此,现在的通货膨胀既是前几年高增长低通胀的代价,也是资源要素价格长期扭曲后不得不回归本位的必然结果。
  再次,中国经济的开放度已经很大,内外经济运行已经紧紧地连在一起。进入本世纪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猛涨,从2001-2007年,上涨了1.3倍,其中,金属类上涨了2.3倍,能源类上涨了1.7倍,而国内物价一直处于低水平,零售物价只上涨了7%,能源、原材料和动力购进价格上涨了37%。在这种情况下,再想保持低价格是不可能了。中国的通货膨胀有着输入型通胀的明显特征。
  除了输入性因素以外,目前的价格上涨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一是需求方面的原因,因为流动性过剩,不是流向资产市场,造成资产价格上涨过快,就是流向实物投资,造成投资过旺,但是不管流向何处,都会拉动物价上涨。二是供给方面的原因,因为成本推动的因素也很明显,粮价上涨,工资成本上升,必然推动价格水平上升。三是结构性通货膨胀的因素也不容忽视。因为,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是不相同的,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明显快于服务业,但服务业工资的增长却不比制造业慢。此外,在短期内,南方雪灾也有影响,不过影响不大,大约1个百分点左右。从中、长期看,上述因素才是主要的。因此,面对目前的形势,治理通货膨胀既不能简单地采取控制物价的措施,也不能简单地采取紧缩的办法。
  如果说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控制物价是有效的,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控制物价来治理通胀只能是饮鸩止渴。经验证明,除非在特殊的情况下,这种办法没有一次是成功的。因为,控制物价必然进一步扭曲相对价格关系,一旦放松控制,就会出现更大的通货膨胀。事实上,2月份的情况证明,最近出台的价格干预措施,并不能阻止价格的上涨。
  在目前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也不是完全无效,还是可以有所作为。除了借助存款准备金和央行票据等从数量上加以控制外,利率工具还是可以采用的,可以非对称地提息。因为,存款利率4.14%,实际利率为负,贷款利率7.57%,利差3个多百分点,前者逼使人们把存在银行的钱拿出来,后者使银行的日子很好过。去年工行利润800多亿元,建行利润600多亿元,就是最好的证明。既然银行已经赚了个满盆满钵,存贷利差为什么不能缩小?在实际利率只有通货膨胀率一半到2/3的情况下,央行的利率政策实际上是用剥夺老百姓的办法来养肥银行。
  在价格上涨过快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对于稳定预期和稳定经济有着重要作用。一是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保证其生活水平不下降。二是加大对教育、医疗、保证性住房和有关社会保障的投入,因为保障性动机是目前影响预期的主要因素,如果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其效果会更好。现在,政府虽然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但距真正解决问题还有很大距离。目前,政府的雄厚财力足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非不能也,而不为也。三是减税。最近,有关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只提高了400元,为什么不能大幅提升,为什么不能改由按家庭人均收入征收?再如,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3%,且双向征收,去年收了2500亿元,在股市暴涨时,作为调节措施无可厚非,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可以适当从低。另外,增值税转型也应尽快全面推开。这方面的调整其所以进展迟缓,看来收钱容易,掏钱难,还是真理。
  应对通货膨胀的主要办法还是增加供给,而增加供给的办法,一是增加生产,二是增加进口。可以根据某些对价格影响较大的重要短缺产品采取专项措施。比如,肉类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提高生产者价格的办法刺激生产;食用油类可以增加进口,虽然油料价格上涨很快,但那么多的外汇储备,多进口一些食用油还是买得起的。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深思和讨论。
  最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们进口了大量物资。但是出现了一个奇怪现象,即中国进口什么产品,什么产品的国际价格便大幅上涨,我们的进口量虽多,但仍然是价格的接受者,在国际价格的决定上话语权很小,或者几乎没有话语权。这显然是悖理的。为什么如此,难道不值得有关部门研究一下吗?这里可以有多种选择。一是把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结合起来,通过做期货来买现货,即在期货价格较低时平仓进口。二是到国外投资并购企业,掌握一部分资源。近年来,国外并购有了一些进展。如,去年7月国家开发银行出资30亿美元购入英国巴克莱银行3.1%的股权。年底外管局设在香港的华安投资公司斥资1.76亿美元参股澳大利亚三家最大的商业银行。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铝业联合美国铝业投资于全球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之一――澳大利亚力拓公司,不仅有效地阻止了必和必拓公司对力拓的收购,也有助于扩大中国企业在国际铁矿石定价中的话语权。中国铝业的收购资金主要来源于开行贷款,此前,开行又获得了中投公司200亿美元的资金注入。不过,各自为战、甚至相互竞争的情况不少。如何分进合击、联合出海,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三是在大批购买时(如对美、对法等百多亿、数百亿美元的购买),一定要把价格压下来。在这方面,我们的政治考虑太多,经济考虑太少,大把大把的钱花了,只买了个空头支票,即口头政治承诺。其实,经济上的考虑也是政治考虑,因为,通过这些购买活动,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一定的话语权,就是很大的政治。
  从中长期来看,解决通货膨胀的办法还是要理顺相对价格关系。这样,其他政策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否则会造成更大的扭曲。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一个长期安排,并从当下做起。
 
          2008-03-09,于北京方庄芳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