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不应加速资本项目自由化
作者:余永定 发布:2008-05-19 阅读:10226次
自2003年以来,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中国央行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政策是“严进、宽出”,目前则出现了加速资本项目自由化的呼声。但我们认为,当前中国的方针应该是加强和改善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而不是加速资本项目自由化。
资本管制的主要目的有四:第一,防止投机资本冲击资本市场尚不健全、银行体系仍脆弱的经济体,避免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发生。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资本管制使中国幸免于难,马来西亚则因资本管制减轻了危机的深度。第二,在汇率缺乏灵活性的条件下,资本管制是维持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必要条件。换言之,资本管制使政府在维持经济稳定的过程中得以避免采取极端措施,如大幅调整汇率或利率。第三,影响资本流入的数量、形式和结构,防止过度负债、防止有害于经济长远发展的投资流入国内。第四,遏制洗钱和转移非法资产的活动。资本管制的负面作用则包括增加交易成本,降低效率。
在当前情况下,中国到底应该进一步加强资本流动管理还是加速资本项目自由化?答案取决于:资本管制是否有效?
如果资本管制基本无效,或使之有效的成本过高,我们或许只好听其自然,干脆取消资本管制。权威部门最近曾明确表示,资本管制在中国基本有效。但是,坊间又有关于热钱大量流入的种种说法。
为什么自2005年以来,中国外贸顺差、直接投资会急剧增加?为什么外汇储备与贸易顺差和直接投资两项之和的差额也急剧增加?如果这些增加是热钱所致,热钱又都进入到了中国的哪些金融市场?2004年~2005年流入房地产市场的热钱可能不少。2006年~2007年中国股市暴涨也可能同热钱有关。那么,在股市飘摇不定、楼市可能逆转的2008年,因升值预期和中美正利差而流入的热钱到底又藏在了哪里?2008年第一季度,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74.14亿美元,同比增长61.26%,人民币储蓄存款大幅回升(香港居民的人民币存款急剧增长,但绝对量并不大),所有这些是否是热钱大量流入的结果?
可惜的是,有关部门并没有提供答案。难道热钱是根本无法查核的吗?一笔登记的“直接投资”究竟是直接投资还是热钱应该是能够区分的。一笔外贸收入是否有真实贸易基础应该也是可以判断的。一些日本和韩国的高级官员都表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查核和监督在技术上似乎也是可以解决的。
在基本统计未搞清的情况下,中国的资本管制到底是否有效是难以判断的。或许可以认为:在中美利差倒挂、人民币升值预期明显加强之前,中国的资本管制基本是有效的。近来情况则可能已有所变化。但是无论如何,我们至少可以通过各种办法提高热钱流入的交易成本,从而减少热钱流入。
在当前情况下,提出加速资本自由化似乎不妥。热钱不会因放松资本管制而减少,升值压力也不会因此而减轻。资源配置可能会有所提高,但同投机资本冲击所带来的风险相比很可能是得不偿失。
资本项目自由化带来的更为严重的潜在问题是:热钱按定义是短期投机资本,热钱必然是随时准备撤出的资金,一旦时机到来,吃饱的热钱就会远走高飞。中国的国民福利就会遭到严重损失。在极端的条件下,热钱的大规模流出(如果大量热钱已经流入中国)还可能引发严重金融危机。从长远看,资本项目自由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首先有一个健全的经得起冲击的金融体系(特别是银行体系),一个有效的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体系和一个灵活的汇率制度。当前,我们的方针应该是加强和改善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而不是加速资本项目自由化。
本文摘自作者新作《2008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