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份主要价格指数的变化趋势表明,通货膨胀压力呈现上升趋势,我国正面临着近12年来最严峻的通货膨胀威胁。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幅达到8.5%,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2.1%,涨幅连续3个月超过20%,继续成为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力量。1-4月,在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带动下,我国CPI同比升幅除1月为7.1%外,后三个月都超过了8%。尽管4月份 CPI比3月份有所回落,且猪肉、鲜蛋等前期涨幅较大的食品价格出现企稳迹象,但未来几个月的通胀形势仍不容乐观。
一、粮食、能源价格上涨对下游产品价格的影响将逐步显现
去年4月以来CPI升幅急剧上涨的动力主要是成本推动,而2008年我国企业面临的成本上涨压力还在增加,粮食、能源和原材料涨价趋势未减;新的劳动法和收入政策将提升劳工和福利成本。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条件下,很多企业都以压缩利润空间而不是涨价的方式消化上涨的成本。但是,这个空间是有限的,企业最终将把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随之产品价格也将会逐步上升。而且食品、能源价格上涨对下游产品价格的影响有滞后效应,前期并未明显显现,今后将会逐步释放出来。今年前4个月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升幅逐月加大,由1月份的6.1%上升到4月份的8.1%,创造了过去3年的新高。其中,4月份原油出厂价格同比上升37.9%,煤炭出厂价格上涨20.9%。1-4月份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也呈现逐月上升的趋势,4月份同比上涨幅度达到11.8%,其中燃料动力价格上升21.2%,黑色金属价格上涨20.8%。与此同时,食品类产品出厂价格继续保持两位数的上涨,4月份的同比升幅为11.9%。表明粮食和能源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成本的影响开始显现。而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上升反过来又会推动CPI进一步上涨。
二、推动国内价格上涨的市场力量越来越大,政府的价格管制难以长期坚持
为了控制CPI涨幅、减缓今年通货膨胀预期,我国政府对粮食、成品油、电力、天然气、公共交通等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实施严格管制,因此,目前的通货膨胀率并没有反映实际的价格上涨要求。在通货膨胀加速上涨时期,政府对所管理的价格实行短期管制是必要的,但这只能是应急措施,不能长期维持。若这些产品的价格长期低于市场实际的供求价格,企业就会减少这些产品的生产,供给缺口扩大将会推动价格快速上涨,与政府实行价格管制的目的背道而驰。过去一年,在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和国内煤炭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我国对电力和成品油价格实行管制,已使电力、石化等行业的利润大幅度下降,化工行业只能靠财政补贴维持运转。例如,今年1-2月,石油加工、炼焦及和燃料加工业实现利润为-205.9亿元(即政府财政对该行业补贴了205.9亿元),比上年减少353.9亿元;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82.2亿元,同比下降61%。在石油和煤炭价格持续高升的情况下,限制成品油和电力价格上升是难以持续的。而一旦价格管制松动,如启动“煤电联动”、提高成品油价格等,势必引发相关价格上升,进一步推动CPI上涨。
三、国际市场原油和粮食价格持续攀升将继续加大我国通货膨胀压力
进入2008年以后,由于美元贬值、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燃料工业蓬勃发展等原因,国际市场石油和粮食价格继续保持强劲上升态势。今年5月,OPEC石油价格达到116.7元/桶(5月1日-23日的平均价格),比2007年5月上涨81.0%;美国小麦出口价格达到357美元/吨,比上一年同期上升75.9%;泰国白大米出口价格达到897美元/吨,同比上涨176.0%。今年3月份国际市场食用植物油料价格同比上升95.9%。我国原油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约47%,大豆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达到了2/3以上。受此影响,2008年1-3月我国大豆进口价格同比上升78.1%,原油进口价格同比上升65.9%。但由于存在价格管制,国际市场粮食、能源价格大幅度上涨并未全部传导到国内市场。价格管制一旦放松,国际市场粮食和能源价格上涨将给我国食品和能源价格带来新一轮上涨压力,导致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生产成本进一步上升,推动其价格上涨。
四、供给短缺推高部分农产品价格
2006年,我国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下跌2.9%,养猪户遭受到经济损失,影响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结果导致当年底我国生猪存栏数比上一年下降1.8%。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生猪存栏数每年保持3.7%左右的增长基本可以满足国内市场对猪肉的需求。2006年底生猪存栏数的明显减少导致2007年我国猪肉供应短缺,推动其价格大幅度上涨。我国植物油脂价格在2005年下降5.7%之后,2006年又下跌1.4%。植物油脂价格的持续下跌导致2006年我国油料播种面积减少4.1%,产量下降0.6%,其中油菜籽减产3.1%,大豆减产5.2%。2006年油料产量下降影响了2007年的市场供应,供给缺口推动植物油脂价格上涨。与此同时,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也不断攀升,通过进口渠道进一步推高国内大豆和植物油脂价格。
去年,我国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以逐步增加国内农副产品供应,平抑食品价格的过快上涨。在各方努力下,国内农副产品供应情况正在改善。但是,今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发生的破坏性极大的8级大地震,对今年灾区的农牧业生产将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据有关部门的初步统计,汶川大地震破坏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1000多万、塌房312.8万间、损毁房屋1560.9万间、灾区公路损坏。另外,水利、通讯、电力设施和企业的生产设备也遭受损坏,50多万亩农作物受灾。由于灾区农作物种植面积只占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的0.03%,因此,地震对今年全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十分有限,对粮食价格不会产生影响。但四川是猪肉生产大省,2007年生产猪肉541万吨,占全国产量的10.4%,灾区猪肉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4%左右。地震对灾区生猪饲养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并因交通运输不畅,使生猪外运受到一定的制约。这将对今后几个月国内猪肉供应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对CPI产生微小的上升压力。
五、货币供给增长偏快
尽管2007年我国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但由于贷款成本低、贸易顺差大、外汇储备急剧增加等原因,我国货币供给仍然保持较快增长,M2比上一年增长16.7%,超过调控目标。货币供给的较快增长是去年CPI上涨的根本原因。因为在货币供应比较紧的状态下,当食品和能源价格大幅度上涨时,其他产品的价格就会下降,因为居民在购买了生活基本需要的食品和能源后,就没有足够的钱去购买其他商品,需求下降将会导致这些产品的价格下跌。但是实际情况是,在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的同时,我国其他一些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也在上涨,而且今年的上涨幅度逐步加大,说明货币供给依然偏多。
为了控制通货膨胀,今年我国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等措施回收流动性。从紧的货币政策在第一季度产生了明显的效果,M2的同比增长速度已经由1月底的18.9%回落到3月底的16.3%。但是,由于促使今年货币供给增长加快的因素依然比较多,央行在控制货币供给上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灾区重建将会带动固定资产投资贷款有更快的增长;二是较大的贸易顺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带动的热钱流入将迫使央行继续增加人民币的投放;三是实际的负利率使贷款成本很低,导致企业有强烈的贷款冲动;四是在由供给不足引发某些产品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政府将主要通过增加供给来抑制其价格上涨,因此,银行对农牧业生产和能源开发,以及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足够的贷款将是必然的。另外,由于货币政策的目标是既要控制通货膨胀,又要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因此,当经济增长出现明显放慢时,货币政策也会适当松动。以上分析表明,今年的货币供给仍然会保持较快增长,因此将使控制通货膨胀的难度加大。
影响这轮价格上涨的因素,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既有供给因素,也有需求因素。因此,政府需要协调运用各种政策工具,在使价格的过快上涨逐步得到控制的同时,使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这既需要通过抑制货币供给的过快增长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度扩张,也需要利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促进短缺部门供应能力的增长。与此同时,也需要提倡节约粮食、能源和资源,控制需求的不合理增长。在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运用受到诸多因素制约,今年控制通货膨胀面临严重挑战。从目前的形势看,把今年的CPI上涨幅度控制在4.8%左右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使CPI涨幅控制在居民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则是完全可能的。在CPI升幅加大、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情况下,最重要的是政府要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确保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