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金融
金融攻击的原理概述
作者:宋鸣    发布:2008-08-26    阅读:2346次   
    一个体制有缺陷的国家,不大可能从金融攻击中幸免,也无法用常规手段防御金融攻击。从当前形势看,中国正在遭受金融攻击且已经进入了危险的阶段。虽然国内有关部门采取了措施来预防危机,但存在一定的失误,措施没有到位,一场空前严重的金融危机已经无法避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国内学术界对金融攻击的原理认识不深,未能采取正确的宏观调控,更忽视了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事实上,只要掌握了一定的金融学知识,理解金融攻击的原理并不困难。可以证明,虽然任何国家都可能由于宏观调控不当等原因爆发金融危机,但金融攻击只对经济结构和政治体制有缺陷的国家奏效,对于政治高度腐败的国家,其成功率可达100%。为理解这一点,以下简述金融攻击的基本原理。
     一、金融攻击的基本原理
    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危机,许多都有遭受金融攻击的特征,尤其是那些体制和经济结构存在缺陷国家,这种攻击分为几个主要阶段:
    1、资金流入阶段
    金融攻击的第一阶段,是国际投机性资本的大量流入,用于购买目标国的证券、房地产等高流动性资产或存入其银行,这个过程必然导致该国货币升值、资产涨价和银行流动性增加,并发生下图效应。
 
外部资金流入       →  流动性过剩        →        效应1         →             效应2
                                               〡              〡            〡            〡                〡
                                     (资本市场   宏调不当  信贷失控  圈倒土地    腐败资金
                                      房地产市场                 资产泡沫  操纵股市
                                      银行系统)                    过度投资  寻阻腐败
 
    一般说来,在有外部资金流入时,效应1 的发生具有普遍性,但轻重程度有别,取决于公司治理结构、银行监管制度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性等因素。效应2的发生具有特定性,主要发生在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政治体制有缺陷的国家,且缺陷越明显,效应越严重。
    效应1的发生与宏观调控有关,效应2的发生与体制缺陷有关,同时两者有相互加强的作用。正确的宏观调控可以减轻甚至可能避免效应1,但体制缺陷存在的话效应2仍会发生(只是程度有所减轻)。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均存在严重缺陷的情况下,随着外部资金的流入,效应1和效应2都会很严重,最终会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现代金融危机的爆发归根到底几乎都是流动性丧失造成的,而效应1会导致流动性衰竭,同时造成通货膨胀、资产泡沫迫使中央银行收紧流动性。效应2会使金融系统产生易受金融攻击的脆弱性,这是因为当经济系统中存在大量腐败资金时,在遭受金融攻击时就会恐慌出逃,如洪流般势不可当,使金融当局无法组织有效的抗击,这种情况下金融攻击便可以得逞。
    所以,宏观调控不当持续下去会爆发金融危机;体制存在缺陷持续下去会招致金融攻击。不幸的是,我国不仅存在宏观调控的失误,还存在严重的经济结构问题和体制缺陷,而且持续时间都很长,遭遇金融攻击和金融危机就不奇怪的。
    需要说明的是,现行经济理论指导下的常规宏观调控手段并不能有效阻止效应1的发生,这是因为现行的货币理论和宏观经济理论存在重大缺陷,在宏观调控上难以突破“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的观念约束(参见本人论文《货币非中性功能的论证与应用》和《货币、国债与赤字》)。
    2、资金抽逃阶段
    资金出逃分为潜逃、砸盘和恐慌性出逃三个分阶段。
    在潜逃阶段,国际投机资本往往会采取一种障眼法以掩盖其行动,即以债性资金的流入来掩护权益性资金的出逃。在这种情况下,目标国货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定,甚至由于债性资金的流入多于出逃的权益性资金而呈现急速升值的假象,如此不仅可以迷惑当局的监管和宏观调控,还可最大限度地获取投机利益。
砸盘是金融攻击最惨烈的阶段,国际炒家不计代价地抛售目标国资产,并集中提取银行存款,同时在外汇市场卖空目标国货币。一时间,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银行系统、外汇市场同时遭遇空前危机,目标国当局若缺乏充分的事前准备、准确的形势判断和有力的应对措施,可能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这个阶段的发生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受攻击国汇率的暴跌。
    汇率的暴跌将引发全面的金融恐慌,进一步加剧该国资产暴跌、银行挤兑、货币卖空和经济衰退。政治体制腐败的国家,由于国民财富向极少数人高度集中,货币大幅贬值酿成的恐慌会使腐败资金疯狂出逃,其规模可能远甚于外资的出逃规模。笔者粗略估算,近几年国内每年新增的腐败资金量约在5000亿美元左右,累计规模大大超过了国家外汇储备的规模。而且由于腐败资金与公权力结合紧密,其出逃时几乎无法有效阻截。
    近日中国社科院公布报告称2003年以来进入和滞留于我国境内的热钱规模估计超过1.75万亿美元已经超过国家外汇储备规模的4%。若如此,一旦金融攻击进入砸盘阶段,继续维护人民币的坚挺是注定要失败的,届时放弃外汇市场的干预可能是更现实、更有利的选择。
    3、资产收购阶段
    这个阶段是进一步收割胜利果实的阶段,时间可能持续数年甚至更长。
在这个阶段,外资会适时着手收购金融危机国的优质资产,如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优质股权和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由于严重的经济衰退和货币的大幅贬值,受害国的这些资产价格普遍处于严重超跌状态。外资还可能进一步收购大型商场、银行和大型制造企业等,以便牢牢控制该国的销售渠道、金融资源,并摧毁或控制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对手。
    在金融攻击的各个阶段,国际炒家都可获得一定的收益,第一阶段的收益较为平常,第二阶段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收益,第三阶段的收益主要是长期的。
    上述理论,主要是依据金融学原理推导而来,结合历史上爆发的金融危机,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爆发的重大金融危机看,本人认为是可信的。值得一提的是,学术界描述金融危机的书和阐述其原理的论著都很多,但多数过于肤浅或受到明显的误导,绝大多数只有数据统计和案例收集方面的价值。
   二、当前形势判断与对策
    2003年以来,我国遭受金融攻击的迹象日益明显。从2007年下半年起,国内股票和房地产价格纷纷下跌,但人民币汇率依然坚挺甚至出现加速升值的情况,这极可能是外资用债务性资金的流入来掩护权益性资金的出逃,若如此,说明金融攻击已进入第二阶段中的资金潜逃阶段,最严重的砸盘和恐慌性出逃局面随时可能出现。而一旦进入砸盘,人民币大幅贬值最终不可避免。
    从目前的形势看,金融危机的爆发已成定局。何时爆发取决于国际炒家及其背后的操纵力量的主观意愿。尽管如此,实施金融防御仍是重要而有意义的,它至少可以避免最严重局面。
    关于金融危机及其防御,本人在2004年论文《高油价的金融冲击与对策》(未公开发表)和2007年论文《货币非中性功能的论证与应用》中都有所阐述。时至今日,大规模发行国债以控制流动性和金融资源的良机基本错过,多项必要的体制改革未能展开或完成,金融防御的形势高度严峻,后续对策不当可能引发极严重后果。现阶段需要密切关注外汇市场的变化并坚决贯彻单边干预的原则(干预升值,不干预贬值),并在适时放开汇率和出手干预资产价格的过度暴跌。
   切记:一国的货币存在升值预期是好事,但若把这种预期变为现实就可能要坏事了。许多国家或可承受货币的缓慢升值,但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承受货币的过快升值,尤其是外贸顺差大的国家,因为这必然摧毁该国的产业,继而衍生金融问题。所以,货币快速升值的结果,是必然引发一场金融危机和货币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