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理解并重视我国经济的基本面
作者:刘世锦    发布:2008-08-26    阅读:3538次   
  今年以来,面对超过预期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我国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已公布的7月份经济数据中,有几个值得关注的新动向。一是消费价格指数延续回落态势,降至6.3%,通胀压力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二是进出口在上月下滑的情况下有所回稳,出口增长较上月加快9.3个百分点;三是内需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3.3%,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后,也达到了近些年来的高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年初中央就预期到今年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将会增多,困难将会加大。但国际石油、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暴涨,美国次贷危机加深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国内南方冰冻雪灾、汶川特大地震等,是事先难以或不可预料的。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出现目前通胀压力有所缓解、经济在较高水平上稳定增长的局面,实属不易。
无论国际经济还是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着一个重要变动期。新情况新问题接踵而来,经济活动中的复杂性、不确定性超过以往。在这种背景下,把握中国经济的走势,观察分析经济生活中呈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更多关注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理解并重视与基本面相关的特征和优势。
    第一,要把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与短期波动区别开来。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增长率。一般认为,中国经济还有很大可能性继续保持一二十年的高速增长,有的估计还要更乐观一些。前后加起来,中国经济很可能出现一个长达40年以上的较快增长时期。支持这种长期持续快速增长的有一系列因素,包括广大而持续扩展的市场,独特的生产要素组合,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日趋改善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条件,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逐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等等。在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大体完成以前,已经驶入快车道的中国经济有条件、有潜力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基本面。除此之外,经济增长中存在着由于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等变动而引致的“中周期”的变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先后出现了四次这种类型的周期波动;还存在着由于季节性因素、外部扰动和突发事件等因素引起的短期波动,如今年冰冻、地震灾害对经济的影响。当“中周期”与“短周期”的影响出现,特别是两者叠加时,容易使人们产生过于乐观或过于悲观的预期。这时就特别需要强调长周期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基本面的作用。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的这一轮经济增长,已经连续5年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率。从国内外的历史经验看,如此长时间的持续高增长是不多见的。今年上半年出现的增长减速,很可能意味着这一轮增长达到高点后开始进入调整期。但这种变动属于“中周期”意义上的调整。中国经济依然稳定地处于长周期的高位平台上,支持经济增长的基本面因素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明确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和判断阶段性调整与短期不稳定因素冲击的性质及范围。即使出现调整,也是长期增长平台上的调整。宏观政策的作用,在于“熨平”经济波动,使波动幅度尽可能减小,并使长期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今后一段时间,即使经济进入这一轮增长的调整期,有基本面因素的支撑,加上有效的宏观调控和结构调整政策的支持,中国经济仍有可能保持9%左右的增长率。
    第二,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大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挑战转化为机遇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这里要把发展上升期的问题与衰落期的问题区分开来。遇到这些问题,是因为我们发展了;问题会形成压力和挑战,应对的好,就会给进一步的发展拓开空间。比如,这一轮的通胀压力,主要是国内外生产要素和初级产品价格上升引起的,是发展阶段、体制转轨和融入全球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严重的、不可控制的通胀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但目前特定阶段的物价上涨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积极作用,如农产品涨价可以使农民增收;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助于提高劳动者收入,减小收入分配差距;能源资源价格上调和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是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治本之策。更重要的是,要素成本上升推动的物价上涨,“逼着”我们在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步减弱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形成以技术进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特征的新竞争优势。所以,面对通胀压力,一方面要采取得力措施,增加有效共给,管理通胀预期,防止物价过快上涨,另一方面,要利用通胀引出的压力和挑战,在发展方式转变上尽快取得实质性突破。事实上,不在发展方式转变上有大的进展,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将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从这个意义说,通胀压力既是坏事,也可能转化为好事,为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契机。日子过得舒服,没有大的压力,转变发展方式不大可能。发展方式转变这一关过了,中国经济不仅可以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更重要的是可以推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一个大的台阶。
    第三,中国经济在抵御风险、应对不确定因素上有自身的独特优势。首先是大国优势。中国作为拥有13亿人口、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大国,对国内外的种种风险和不确定性,比较小的经济体有更强的调整、化解能力。国际经济减速,外需下降,对出口导向的小经济体将有很大影响,但在中国,出口导向型地区的增长下降可在相当大程度上由内需导向型地区的增长加以弥补。国际游资的热钱进出,可在短期内使较小经济体遭受重创,但对中国这样的大经济体就不那么容易。雪灾、地震对小经济体可能是全局性灾难,在中国仍属局部问题。其次是后发优势。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工业化国家,不仅可以引进先行者成熟的科技、设备、工艺等,还可以引入管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知识,借鉴其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力争少犯或不犯错误,犯了错误能及早发现和纠正。中国作为后来者,有可能比先行者在发展方式选择、重大风险应对上更聪明一些。关注和讨论工业化先行国家在历史上尤其是与中国现阶段大体相同阶段所出现的问题、所犯的错误,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危机通常是在胜利的陶醉中到来的。以史为鉴,常有忧患意识,常鸣风险警钟,风险实际发生的可能性就会降低。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有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确立并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够为经济发展创造长期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在政治动员、社会力量组织协调、应急处理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这些优势在近期应对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和突发事件中得到集中体现。如果说风险和不确定性难以避免,利用好我国的大国优势、后发优势和政治优势,就可能赢得多一些的主动权。 
    强调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将有助于我们从全局和长远视野观察、应对短期问题。从7月份的数据看,虽然消费价格指数有所回落,但工业品出厂价格继续攀升,达到10%,工业品出厂价格经传导对消费指数价格的影响还没有完全释放。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要素成本上升所推动通胀压力还会相当大。在抑制物价过快上升问题上,还远不到可以松口气的时候。7月份的工业增加值增速有一定幅度回落,其走势需要进一步密切观察。这一轮增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保持较高增长水平的同时增长的稳定性较好,增长中的波动幅度明显小于以往。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是在把物价水平控制在社会可承受范围的前提下,保持增长稳定性好的特点,使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得以持续。即使经济进入这一轮增长的回调期,也应避免短期内回调过快,避免波动幅度过大。与此同时,要高度重视、切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是继续理顺生产要素价格体系,使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这是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所在。当然,这方面的调整和改革需要必要的宏观经济条件的配合。二是在外需拉动作用减弱后,采取有效措施把发展的重心放到扩大内需上来。三是多种途径加快自主创新,其中既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体制、机制和组织创新,使增长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依靠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的提高。这几个方面有突破,不仅对短期增长有好处,也将巩固、加强我国经济的基本面,使经济增长的潜力在中长期内得到有效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