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宏观经济
治理通胀也要对症下药
作者:范高范    发布:2008-09-10    阅读:2379次   

  一、发展过程的回顾和问题的提出

  去年年底形成的物价上涨过快与1988年和1994年的二次通胀的形成机理有着不同的宏观原因,前二次通胀主要是由于投资过热,银行货币放贷过量而致。而这次的物价上涨过快虽然由国內外的多方面原因所形成,但其宏观原因主要是由于近年来由外贸顺差造成的外汇储备过多,导致流动性严重过剩形成的,由于其形成的宏观原因不同,所以调控重点和手段也应该有所不同,也要对症下药。以彻底解决这次物价上涨的宏观原因,以尽早结束从紧的货币政策。

  1994年我国进行了汇率改革,基本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外汇自由可兑换,当时为促进商品出口,增加加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5.76:1调整为8.62:1。人民币的低估,使我国外贸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外贸从93年的122.2亿美元的逆差,到94年一跃为540亿美元的顺差,以后顺差每年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07年达到2600亿美元。外贸的发展和外汇的增加对当年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当时经济界主要看到了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增加的有利一面,而对外汇增加兑换成人民币会导致流动性过剩和因大量货物出口而进口不足造成国内市场物资相对短缺,形成供需失衡的问题重视不够,没有及时的调整汇率,控制顺差和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一直到2005年,我国才放弃了只盯住单一美元的汇率制度,人民币开始对美元小幅升值,但由于一开始调整幅度较小,外贸顺差比例不减反增,所占外贸总额的比例从2005年的7.7%增到2007年的12%。使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更加严重。从今年初加大了汇率的调整力度,并开始执行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从紧的货币政策。在调整汇率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双重作用下,使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发展保持了平稳较快的运行态势,并使外贸进口增幅大于出口,外贸顺差990亿美元,同比减少132亿美元,占顺差的13.3%,变化比例虽然不大,但这可能是一个良好的开始。然而,从货币供应量来看收效还不够,广义货币(M2)余额44.3万亿元,同比增长17.4%;狭义货币(M1)为15.5万亿元,同比增长14.2%。货币供应的增长仍大于GDP同比10.4%的增幅,使以(M2)与GDP之比的流动性过剩系数从年初的1.7升至1.85,早己超过发达国家中最髙的日本(日本为1.44)远超过欧美各国。此说明在采用大力度的货币从紧政策后,流动性过剩系数并未减小,还在增加。金融形势依然严峻,下一步应该怎么办?还要更大程度的加大从紧的力度吗?还可用那些手段再加大呢?这是大家关心的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两种调控方式的比较

  长期以来对外贸易顺差过大,大量的出口货物除了换回的外汇兑换成人民币形成流动性过剩外,还使我国市场中货物相对于货币形成了短缺。货币旺盛,供给不足是造成当前通胀压力的宏观原因,解决的办法有两种,其一是:采用传统办法,央行采取大力度从紧政策,如:大幅度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严格控制放贷指标、加息、发行央票等一系列金融紧缩措施。以从紧的货币政策抑制过剩的总需求去适应总供给的不足。以达到供需平衡,以减缓通胀压力的目的。这些作法是必要的,至少在通胀压力还严峻的情况下是必要的。但从紧的货币政策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並不能徹底解决需求大于供给的矛盾,而且这个作法显然对经济发展不利,不能作到防止通胀和发展经济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

  另一个办法是:以增加总供给的办法,去适应已经过剩的总需求。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采取积极的措施增加进口,促使外贸的进出口平衡,缓解因顺差造成的流动性过剩的继续增长,以进口商品去冲抵过剩的货币供给。缓解货币的流动性过剩,达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衝。是抑制通胀和促经济增长迠立相辅相成的调控方案。这是一条双盈的路线,同时也是一个比较彻底的解决方案。

  外汇是用商品换来的,本应该主要用于物资的进口,以满足国内消费和建设的需要。可是近年来,过分追求出口创汇,造成外贸大额顺差,使大量外汇兑换成人民币形成货币的流动性过剩。过剩的流动性进入资产市场容易使股市、房地产市场形成泡沫,如果遇到合适的条件如:过快的工资上调、投资增长过快或国际性物价上涨等因素都会使过剩资金流入市场,造成通胀。为此还要进行宏观调控,把挣回来的钱再紧缩回去,这显然对经济发展不利。顺差的实质是实物形态的资源流出,使国內实物资源减少,如果减少顺差,就可增加国內消费和投资。以2007年顺差2600亿美元为例,可使全国,包括农村在内的全体劳动者年均增加收入2500元以上,若将这笔钱用于民企投资,以每个就业岗位10万元计,每年可解决近2000万人的就业。有力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同时大量实物资源的增加还能大量冲抵因外贸顺差造成货币的流动性过剩,以抑制通胀和资产泡沫,逐步解除货币的紧缩政策,何乐而不为呢?

  出口的目的是为了进口;创汇的目的是为了用汇。在确保外贸出口保持现有发展水平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措施,调整汇率和外贸政策,促进外贸进口的较快增长。早日实现外贸进出口的基本平衡。应该是当前争取经济较快增长和物价上涨控制在较低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


  三、调整过程中政府应给予财政和政策支持

  于2005年7月人民币开始小幅升值,至今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已达到20%,人民币升值对增加进口,降低进口货物的人民币价格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对今年以耒农产品等初级产品的进口,对增加供给、平抑物价起到促进作用。但要使进口总量达到出口水平,按目前的人民币升值幅度可能还不够,还要做适度上调。

  但是,如果要继续加大升值幅度,可能会给出口企业经营造成更大困难,尤其是对沿海城市的制衣、制鞋、玩具等行业的进料或来料加工厂,前些年他们靠我国劳动力的廉价优势,靠人民币低估和我国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才得以迅速发展,为我国外贸经济和外汇收入做出很大贡献。但去年下半年以耒,部份出口优惠政策的调整和去消;新劳动法出台等原因使生产成本增加;囯际市场原材料和运费价格上扬,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后,这种优势相对于周边的越南、印度、缅甸等亚洲国家或其它发展中国家已不复存在或没有明显优势,例如越南的劳动密集型工厂的工人月工资只有40-70美元比我们更低,许多囯家对外商的投资和出口政策比我们更优惠。中国是人口大国,在农村虽然乡镇企业和进城务工转移了2亿人,由于土地容纳的农业劳动力有限,还有至少1.2-1.5亿农村劳力待安排。另一方面,加工出口占整个贸易比例很大,2007年为617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0.7%,大约有4000万人在劳动密集型工厂工作。这些工厂中外商独资企业占绝大多数。如果因人民币升值过快造成因亏损或因利润过低而陆续减产、倒闭或外资撤出至亚洲其它国家,将会因大量工人失业造成严重后果。这也不符合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但当我们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调但还未达到进出口平衡时,如果一方面出口企业因成本增加而无法承受;而另方面进口货物也未达到国内市场能承受的价格时,这两方面都需要得到政府补贴和税收政策的支持。为达到外贸的进出口平衝和回调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政府的支持是必要的。这个支持是暂时的,对进口,随人民币升值,进口货物价格下降,使进口数量增加,达到进出口的基本平衝。对出口企业,在此期间必然会采取措施,改进管理、降低成本,挤掉恶性竞争中的不合理的价格空间,重新形成新的商品成交价格,逐渐消化,适应汇改要求。在过程中也必然有部份企业和劳动力退出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转入国内的第三产业或其它生产企业。推动了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人民帀升值并非造成出口企业经营困难的最主要因素。近年耒,出口加工企业成本增加很快,加剧了企业经营困难。以深圳为例:员工最低工资从前几年的480元上调到去年的750元,到今年初,加上各种社保和保险费用己涨到1200到1500元。劳动力成本上涨1倍~2倍。去年下半年国际原材料、能源和运费也大幅上涨。其影响也不亚于人民币的升值。

  政府的支持可以是多方面的,对进口,主要根据国內市场对拟进口货物的稀缺程度和价格,进行必要的税务调整。对出口,除在允许范围内的直补外,对企业如:恢复部分出口退税、给予贷款支持、改善各种投资环境等;对员工方面:增加社会保障力度、增加廉租房、解决农民工医疗和子女上学等困难等问题。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对出口企业的支持。

  应该看到这次通胀是由多方面原因形成的,其严重程度低于前二次。随着其它通胀因素的缓解,通胀可能会回降到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但这並没能彻底解决因货币供应量过大形成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还会有形成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的隐患。由顺差形成的流动性过剩是难以通过紧缩货币的办法解决的,更无法解决因实物资源的大量流出,造成国內资源的短缺。只有通过增加进口,基本达到外贸的平衝,从根本上解除当前人民币供应量过剩的问题,才能解除货币的紧缩控制,使经济在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中以较快的速度健康发展

范高范
2008.8.28
(本文是作者对曾发表于中国改革报2008.8.25第五版的“治理通胀:进出口平衡才能釜底抽薪”一文的补充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