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宏观经济
世界金融风暴下中国经济走向的探索
作者:徐平    发布:2008-09-23    阅读:2633次   
   受世界经济形势变化、经济危机加剧的影响,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明显下滑通道。直到最近的一段时间,我国央行在实行金融的宏观调控方面,针对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货膨胀的治理所采取的一系列紧缩银根的政策,都是十分明智、巧妙和有效的;但是,在其之后继续保持从紧的货币政策,就存在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引发中国经济的下滑。
    当“雷曼兄弟银行”破产之后,世界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现在,回想当初美国央行没有将利息降至1%,说明美联储还是低估了这场危机;美国央行对“两房公司”、贝尔斯登银行伸出援助之手和收购美林公司等举措,已经使美元在极大程度上遭受了信用伤害(印钞机开得太频繁必然会引发众怨);于是,终于没有再对雷曼兄弟银行施以援助,这也是对不遵守市场规则行为所采取的惩罚性表示。现在,各大银行准备联合起来救市,这只能是一厢情愿的事情;除非各大银行变成了一家,那还好说一些;否则,表面上合作,私底下各打算盘,各扫门前雪;谁施援手谁就有掉进冰窟窿的危险,谁私底下先手收回债权资金,谁就先上得安全岛;但是,这种做法又会加重另一些机构和公司的负担而可能给予其致命打击。这才是经济危机真正可怕的地方。
    因此,特别是在当前情况下,对于外国的金融股份合作项目,一定要倍加小心,不可轻信他人的花言巧语;按目前的情形,对方就是按净资产出让都是一件具有高风险的事情,万万不可将国人的血汗钱随意抛洒;而且,这个时候更要防范腐败现象的发生。全世界“金融圈”市值有数百亿美元,这里面绝大多数代表着实体经济未来的价值含量;经济危机状态下的金融钞票,将黄金变为泥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到现在为止,“金融圈”被挤压的泡沫,还只是冰山一角。目前,这种局面要得到缓和,还须等到2009年下半年以后再看。
    那么,经济危机爆发之后,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在国际间发生信贷危机时,最有可能的将是金融大鳄出击;这样,又有一些国家和地区要遭受股市灾难,或者是发生恶性的通货膨胀。比方说,假如金融大鳄看上了香港,那么,它就会先通过各种机构或公司对香港进行大量的抵押贷款,得来的港币随时都可以换为美元;然后,又使用大量的美元去买入港币,等到时机成熟之后,放出风去,到处散布谣言,说什么由于种种原因,港币将要大幅贬值,同时率先大量抛出港币;当金融市场出现混乱之际,必然发生进一步狂抛港币的跟风现象,这时,如果香港政府没有足够的美元储备来买回港元,以维持汇率,那么,最后将导致汇率失守,港币大跌;最终的结果是,如果金融大鳄首先使用的贷款金额为1000亿美元,那么,当港币下跌50%时,它们就可以从还贷过程中净赚500亿美元。当然,现实世界中港币不可能成为金融大鳄的目标;那些外汇储备较少而且外债又很高的国家,将最有可能成为它们的捕猎对象。现实世界中,由于有这种危机的可能性存在,因此,对于许多国家来说,为了保持金融市场的安全和稳定,即使发生了通货紧缩现象,也不敢随便降低银行利率;这样以来,又会导致世界总需求进一步下降,全世界的经济危机还会持续。 
    解读8月份国家统计局的经济信息公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有所回落(1至8月为15.7%),进口量大幅下降,CPI降至4.9%,PPI升至10.1%;对于这一组数字,许多人的看法是对“经济过热”的担忧松了一口气;但是,仍然有不少人担心,过高的PPI会向CPI传导,将会引起通胀抬头。
    现在,货币紧缩的政策仍然不能松动,要松也是局部地区银行结构性地松一下。支持这种观点,主要是看到市场上的货币量仍然较为充足,而且,货币增发量也不低,因此,对通货膨胀始终保持警惕。
    其实,货币量这个问题还有其他一些系统性的构成原因。一个是热钱产生的货币是否都要用紧缩的政策去全部回收的问题;事实上,同等货币量,热钱对物价的影响力,就不如紧缩到银行去的货币所具有的影响力那么大;比方说,1亿元的热钱,在热钱拥有人的手中,对“消费圈”物价的影响力,就没有放在普通老百姓手中对“消费圈”物价的影响力大;因此,热钱弄出1亿元,没有必要在普通老百姓手中紧缩同等货币来对冲,而是应当考虑双方对物价影响力的比例关系。还有,就是房地产市场上土地的第一次出售或拍卖,股市里股票大小非解禁和新股的发行等,这些从未在资本市场上流通的资产,首次进入资本市场的时候,在收集和占用社会市场资金的同时,就需要发行相应的货币来进行对冲支持;这个因素我们不应当忽略。
    当然,银行还有另外的一重担心,那就是存款利息低于物价指数发生倒挂现象,存款发生额外蒸发而难以向人们交代。对于这个问题,就需要客观地看待,要给大家解释原因,就像发生地震需要减计损失一样;相信绝大多数人还是可以理解的。与此同时,政府需要对中低收入群体进行政策性倾斜,实施补贴,调整税收标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农村及流动人口的教育和保障落实问题等等),这样,从社会总体上,还可以适度缩小贫富悬殊差距。
    另外,还有一种重要的支持银根紧缩的观点。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通货膨胀就是一种货币现象,没有什么结构性、输入性和其它的什么类型之分,比如说,如果一个经济体内货币量保持有限,外来商品价格的上涨对物价最终是不会有什么影响的,货币量不变,通胀如何输入得进来呢?这种说法看似有道理,其实,输入性通货膨胀是相对于价格升高的材料进口而言的;当一个经济体内货币量保持一定限度时,进口的材料价格升高了,而我们又必须保价保量地进口使用这些材料,当“材料圈”里的占用资金增加之后,为了保持货币量不变,“消费圈”里的占用货币将会减少,就会形成结构性的通货紧缩。
    根据结构性通胀的特点,其组成部分到明年春节以后就会自然衰减回归;如果我们就像承认地震是一种损失一样,承认结构性通胀也是一种损失,当前,就应当减计这种损失后再考虑其它的经济问题。否则,不考虑这个特点而强制性对CPI打压,那么,CPI每降低一个百分点,GDP、总产值、总收入和总消费水平都会超过一个百分点下降;因为其中存在企业倒闭、失业人口增加等原因;还有就是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对于通货膨胀也起到强大的制约作用。
    为了把问题说得更清楚,以下将作进一步的分析。
    首先简要回忆一下次贷危机发生的过程。
    本次输入型通货膨胀主要由原材料价格上涨引起。在过去几年中,由于美国金融机构不负责任地将各种资金大量贷款给低收入者,这种贷款的高风险是不言而喻的;为了转嫁这种高风险,于是,采取了多种渠道、多种金融衍生品的形式进行掩护;在具有隐蔽性和神秘性的基础上,将这些金融衍生品大量地向海外销售,留在美国的却只有少数。这件事情对于过去几年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留下的隐患却要当前各国来承担,留下的债务也要全世界来帮助偿还。
    当世界金融圈(以下简称“金融圈”)经济泡沫压缩的时候,大量资金不断地流入到世界原材料经济圈(以下简称“材料圈”)和世界消费品经济圈(以下简称“消费圈”),另有一部分以热钱的形式流入各国的金融市场。
    由于“金融圈”流出的资金,绝大多数掌控在少数机构、公司、和私人手中,因此,这些资金中的大多数是流向“材料圈”,而只有极少数流入“消费圈”;这也是人们把输入型通货膨胀形象地称为结构性通胀的原因。
    当“材料圈”里面的价格开始明显上涨的时候,再加上伯南克的不断发话,次贷危机才开始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这种关注又加上各国央行为限制通货膨胀采取紧缩银根的措施,就造成了次贷泡沫挤压的加剧,也就是“金融圈”里面的资金加速流出,于是,又导致了新一轮的价格上涨。这是一种典型的恶性循环过程,这种循环过程使“材料圈”里的价格一波接一波地不断上扬。
    随着“材料圈”价格的上涨,在“消费圈”里面,与“材料圈”有关联的商品很快因传导也发生了上涨,没有关联的部分基本不受影响;另外,流入各国的热钱,有部分也化作了固定资产投资,再加上人们普遍增加了对于物价上涨的预期,以及随之而来的工资等成本的增加等等,综合诸多原因,“消费圈”的价格就上涨了。
    结果是,“材料圈”里面的价格上涨较快,“消费圈”里面的价格上涨较慢,而“金融圈”里面的价格则出现了衰减。
    从“金融圈”流出的资金,形成了推动“材料圈”和“消费圈”物价上涨的动力;但是,从“金融圈”流出的资金,也不是永无止境的;对“金融圈”资金的压缩和流出,有初始期、高峰期和衰减期;当过了高峰期之后,由于世界总需求变化的原因,引发物价上涨的力量就会逐渐减弱。
    另一方面,当“材料圈”价格上涨的时候,由于全世界都在限制通货膨胀,而且,原材料价位的不断上升也制约着市场的需求,于是,经济减速(或者叫做相对的经济衰退)就开始了;世界经济的减速造成了需求的降低,也就逐渐地增大着原材料市场的库存量以及对资金的容纳量,从而对“材料圈”价格产生向下的拉动力。
    当两种力量达到平衡的时候,“材料圈”价格的峰值就出现了;这个时间大约就发生在今年的六、七月份。
    现在,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加剧,从“金融圈”流出的资金开始逐渐减弱,而经济紧缩政策和信贷危机又使全世界的“材料圈”需求减少速度加快,因此,导致“材料圈”价格的继续下滑。将来,随着金融泡沫一次又一次的破灭,“材料圈”价格还会发生一些波动;但是,在此次危机未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之际,“材料圈”总的价格是不会高幅回升的,还要受到世界总需求缩小的制约。
    另外,据统计,最近半年,美国人均信用卡消费的债务增长已经超过经济增长的8%,这意味着又一个经济泡沫的产生;相对而言,中国人却没有这种消费习惯。对于高储蓄率和高外汇储备的中国来说,经济运行会发生严重的安全性问题,这是全世界绝大多数经济学者都不会相信的事情。
    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加剧,目前,影响中国经济的三架马车,投资、消费和外贸都面临明显的压力,只要从紧的货币政策没有实际的松动,经济局面就不会发生好转,中国经济还可能发生严重的下滑。如果适当放松从紧的货币政策,还可以增加低成本景况下的投资,可以增加进出口量,对于世界危机的加剧还能够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这也是对世界经济所作的一点贡献。
2008-9-22    xuping8002@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