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金融
金融危机!应该向银行的复利制度问责
作者:李晓东    发布:2008-11-24    阅读:2158次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有越演越烈之势,全球经济是否会陷入全面的衰退期,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思考。

    金融危机!应该向银行的复利记息制度问责。

    经过对一些资料的分析与了解,对这次由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及过去经济危机的深层次原因的解析,我认为引发所有的金融风暴与经济危机的总根源是银行的复利记息制度。银行的复利记息制度是金融资产恶性膨胀的主要动力,是形成金融核弹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我提出全球经济要摆脱金融风暴的巨大影响,甚至于以后全方位的避免金融风暴与经济危机,只有对银行的复利记息制度进行改革,并且在此基础上全面实施信用货币化,不在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单一金融体系,从而创建出适合我们的全球金融制度与金融体系。在制度与体系上,形成完整的、可控制的经济与金融运行机制;在制度上大幅降低了金融风暴与经济危机暴发的频率。我们能够在发展中积聚与壮大“全球信用”的力量与实力,因此我们能够全面解决好经济与金融危机,也才能解决好金融在社会发展的地位问题。我们也才能最终避免为解决一个问题而制造出一个更大的问题出来,最后才能使人类社会获得更好、更和谐的发展空间。

    银行的复利记息制度是金融资产恶性膨胀的主要动力,是形成金融核弹的最主要原因。

    以目前的各种金融机构的住房贷款为例,假如贷款利率为6.6%20年期限,那么,20年后其应付的本利将会是本金的3.2倍,除去本金及本金利息,在平均利息差为2.5%(存贷复利的情况下),金融机构获得0.63倍的利润,但事实是,银行存款是单利,利息是不存在产生利息的,因此金融机构的利润可是远远大于0.63倍的利润,以5年的长期存款利率5%计算,20年的储蓄存款利息为1倍本金的话,银行获利为1.2倍。实际上,银行获利是大于1.2倍的。正是因为金融投资的高回报,因此为众多资金所追逐,在这一过程中,金融业得到快速迅猛发展,复利记息制度加快了金融膨胀的速度,复利记息制度是银行业成为贵族行业不贰法宝。他们——金融家们过着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他们——经纪人过着上等人的生活,而众多房奴、卡奴们为他们打工。

    这不是社会制度上的错,因为复利记息制度的存在已经是几千年了,从人类社会进入到社会化大分工以后,存在生产资料的借贷关系后,贵族越来越“金多人贵”,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

    现代的银行制度也是起源于原始的借贷关系。银行采取复利记息制度是自我保障机制的一种体现,因为在现今的全球金融体系下,银行是要承担贷款风险的,尽管有抵押物,但是银行还是在软资产-硬负债的体系下运行,当抵押物价值大幅度下跌,银行变现出现亏损时,银行只有用事先计提的风险基金甚至利润来填补亏空,一但这个亏损数额大到不可弥补的地步,银行出现资不抵债,那么银行就会破产。因此银行的贷款复利记息制度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但这并不符合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必将阻碍人类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银行业的发展与壮大,大大地支持了资本主义的繁荣,以银行的贷款复利记息制度为基础,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重要影响,最终体现在产品与服务价格上,并由此产生一整套的社会资产价值体系,并且整个社会围绕着这个社会资产价值体系运作。银行面对多次的金融风暴与经济危机,在自身上都大大加强了风险控制,这就形成一个普遍而客观存在的现象,金融资本向有能力的企业与有钱人、有权人流动,而银行的大量资金却不敢或不愿向有着资金需要的中小企业与个人发放贷款,因为他们的信用等级不是优质的。在银行对存款实施单利记息,而对贷款实施复利记息的模式后,金融资产恶性膨胀的速度更快,大量的银行资金不能或不敢贷,这些资金为追求更大的利润,不得不投向于高风险、高利润的行业,如证券、期货、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品中,这样做银行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但是却大大加快了金融资产的恶性膨胀速度,为金融风暴的爆发埋下隐患。因此银行的复利记息制度是金融资产恶性膨胀的主要动力,是形成金融核弹的最主要原因。人们热衷于利益的传销,追逐于资本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金融应该为谁说话,这一根本性主题。

    在现今社会,人们可以熟练地运用各种经济杠杆,来调节人类社会所面对的各种危机,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市场万能的指引下,各种经济泡沫充斥其间。利用金融服务所获得的巨大的社会收益,在众多房奴、卡奴破产的情况下,这个被无限吹大的泡沫就会发生破灭。在全球救市如火如荼的109日,全球主要经济体制国家的中央银行第一次全球降低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主要目的就是降低金融资产的膨胀速度,减少贷款者的还款负担,增强贷款者的还款能力,甚至于有的国家不排除采用零利率的政策,来化解金融危机的可能性。现代金融业的影响力已经无所不在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当所有的行业都受到冲击后,人们的经济来源与收入锐减,形成一个个恶性循环,会大大延长金融风暴的时间,推迟经济复苏的进程,直到金融体系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为止。零利率与低利率政策并不是拯救全球经济的灵丹妙药,因为零利率或低利率并不能破解金融资产破产的迷局。

    这次次贷危机的发生,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全社会违背了“降低社会总成本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唯一源动力”这一基本客观经济规律的结果。由于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恶性膨胀,大量占有了社会财富,必然引起社会总成本上升,当社会生产领域所形成的利润无力支撑金融资产利润的膨胀后,资产泡沫破灭后,所引发的金融风暴,再进一步全面升级,引发全球的金融动荡。

    因为资本可以获得高额的利润,其窃取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在生产领域无法获得高额投资回报的情况下,大量的金融资本在各国涌现出来,正是银行的复利记息制度,保障了金融机构的高回报,因此金融资本越来越庞大,金融资产出现恶性膨胀。为保障银行的复利记息制度的实施,因此银行对贷款的资产抵押制度进行了设计,为保护广大储户的基本利益,也为保护银行资本的根本利益,在现有的金融体系中实施的都是软资产-硬负债的体系。而且在银行复利记息制度下,这一软资产-硬负债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而这正是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说过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具有周期性的,其本质原因是因为资产的膨胀是需要周期的,而银行的复利记息制度正是为这种金融资产的恶性膨胀提供了源动力。

    在当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提供金融资产恶性膨胀的动力还有很多,比如股市、期货、各类金融衍生品,由于各种资本的逐利行为,大量的资金形成游离状态,它们加速了金融资产泡沫的形成,放大了金融风险的系数,形成金融核弹。有人说20%理论是正确的,即20%的人占有社会80%的社会财富,这种事被某些专家认为是合乎逻辑的,是合乎人类发展进程的,也一定会成为真理带领人类社会走向未来。这些资本真的是很干净的吗?不,根据社会总成本论的论述,这些资本是以牺牲人类的生存环境为代价获得的,是以全人类日益艰难的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大自然是如此的恩赐,但是大自然不会毫无限制,任由人类发展无限制的欲望,它会回馈人类以暴虐,摧毁一切。这无疑是对人类社会敲响了警钟。

    在银行复利记息制度下的软资产-硬负债的矛盾是造成这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并且是形成历次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为保障银行的复利记息制度的实施,因此银行对贷款的资产抵押制度进行了设计,即为了保护广大储户的基本利益,也为了保护银行资本的根本利益,因此在现有的金融体系中实施的都是软资产-硬负债的体系。由于在银行复利记息制度下,这一软资产-硬负债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

    现有财务评价体系和信贷体系的一个内在矛盾就是各项资产,尤其房地产和股权资产常常可以根据资产的市场价值为依据进行调整。例如一项购买成本为120万元的房产,在房地产市场上升50%,该项房产的价值就被认定为180万元。股权资产的价值也常常以市场价值来评估,因此很多资产的价值是随着市场价值的起伏而剧烈波动的。与此相反,负债却是刚性的。也就是说,如果房产所有人以180万元的价值抵押贷款144万元,那么无论房地产价格如何变动,负债永远都是144万元。即便抵押物的价值回落到120万元,负债并不随之下调。软资产-硬负债的内在矛盾,不仅是造成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的直接原因,也是多次“绊倒”美国、日本金融体系的“同一条绳索”。1929-1932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和大萧条、1990年日本的金融危机都是如此。

这次金融风暴核心的原因就是美国的次贷市场、次贷衍生产品市场与美国的商业银行信用创造功能相互推动。商业因信用创造为前些年美国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的非理性繁荣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流动性,而雷曼、美林这些投资银行以及房地产等房地产抵押贷款机构借助于衍生产品创新不断地从商业银行和投资公众手中抽取“血液”,并推动金融衍生市场走向狂热状态。而一旦金融资产膨胀发展到了极致出现反转,抵押金融资产价值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就造成投资机构在软资产-硬负债的矛盾下,出现资不抵债的财务危机和市场流动性快速萎缩形成的流动性危机。债务人的困境又迅速传递到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下降,信用内盛行紧缩政策。最后引爆金融风暴,发生全面的经济危机。

    在银行复利记息制度下的软资产-硬负债的矛盾具体体现在社会信用危机上。

    对于这次次贷危机其表面上原因看起来是由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他们怎么买房呢?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他们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这种政策在其最开始时,是针对社会上的穷人的,其最开始的出发点是好的,金融机构对他们实施无抵押等政策,却要他们付出更高的贷款利息,这些社会上的穷人所贷款的利息是优贷的几倍。这种方案在设计上,促使最开始的银行机构获利颇丰,从而使得更多的银行机构涉入,更多的人开始买房,又催生房地产业的发展,促生房地产业价格上升,社会资产升起值,金融资产与信用膨胀,其后又在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推出各种各样的次贷的金融衍生品出来,进行全球性的利益传销,泡沫越吹越大,最后由于国家对经济进行调控,提高贷款利率,于是就造成他们付不起买房的按歇贷款,出现大量信用违约现象发生,进而引发的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恶化,当少数的金融机构发生破产时,引发社会信用萎缩,金融资产恶化,流动性不足,引爆金融风暴。对全球的金融产生巨大的震荡,最后由于社会的消费水平的降低,触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当危机来临之时,社会的穷人一无所有,社会的中产阶层的财富大幅度缩水,巨型金融机构倒闭,国家拿出巨额的资金来挽救金融体系,以避免金融体系的全面崩溃,全球的信心大受打击,社会信用大幅降低。国家动用社会所有的财富来挽救银行复利制度下形成的金融机构的寡头利益,让全球的人民为这种不合理的制度买单,这是极不合理的要求。因此是创建新的银行记息制度,创建全球新的生产与消费信贷模式的时候。

 

    如何应对目前的全球发生的金融风暴,使之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金融资产与信用的恶性膨胀这一事实呢?

    既然我们知道社会金融资产与信用的恶性膨胀的原因是由银行复利记息制度所造成的,那么从改革银行的记息制度下手,我们才能最终解决发生金融风暴的根本内在因素,使全人类获得更好、更和谐的发展空间。

    那么改革银行记息制度有没有其理论基础呢?

    在十年前,我就提出过“降低人类社会总成本是促进人类进步的唯一源动力”,这一结论是通过我所研究的“空间动力学原理”所得出来的。认为无论是科技发明、还是社会相关法律与政策,只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低社会总成本的作用,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是把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视作为空间运动,只有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达到“降低人类社会总成本”这一根本目标,人类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降低人类社会总成本的方式方法很多,当前的金融危机是在金融领域内所发生的。当前,我们应该考虑采用什么样方式与方法,来达到降低社会总成本的这一目的。

    具体到金融体系而言,就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与方法来降低社会生产与消费的贷款成本问题。

第一:银行应该采用社会个人消费信贷单利记息与企业信贷复利记息双重模式。

金融信贷体系应该是两条腿走路。具体来说就是,在目前的条件下,以支持企业的生产、消费的信贷以复利记息贷款(笔者注:其可以通过政府税收政策来进行调剂的。这样做也是为了在现有条件下,保证银行投资人的投资利益,其最终还是要回归单利记息模式上来);而以社会公民的消费型信贷是以单利记息模式贷款。也就是说让公民在买房的同时,可以买车。

减少金融机构对社会财富无穷无尽的榨取行为。就要抛弃原有的国际金融体系,构建更加适合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国际金融新体系,核心内容:其一就是限制金融机构的恶性获利的基本模式,使之不能成为社会总成本上升因素之一。其二,实施公众消费信贷单利记息模式与生产、经营、企业消费信贷复利记息的模式为基本的金融新体系。促进人类社会总成本降低,从而大大提高社会公民的消费能力,减少金融泡沫,以社会公民的消费能力的提高,推动社会扩大生产能力,拉动经济增长。

 

第二:实施信用货币化制度。

实施信用货币化是必然的,只有实现了信用货币后,贷款人才有能力在资产大幅度贬值的时候,得到一笔资金注入,来降低其资产负债水平。

具体操作方法是在银行实施单利记息制度下,在基准信贷利率上,针对不同的信用能力的人群加收的不同等信用利率,其信用款项归国家所控制,其所有权仍然归贷款人所拥有,当发生资不抵债时,贷款人可以获得一定的比例与额度的资金支持,注销其一定的债务,然后有能力的时候再偿还这笔信用借款,使贷款人得到一个以时间换空间的机会,这对所有的债权人与债务人而言都是公平的。

 

实施信用货币化就是具体为信用利率化,贷款人在偿还贷款期间积累了一定的信用货币,信用货币在全国的公共信用储蓄银行内获得优惠信贷资金,只有当发生资不抵债的前提下,贷款人才能获得此项优惠贷款。这项贷款政策可以针对自然人、企业、银行金融机构,从而全面化解了金融领域里的软资产-硬负债这一根本矛盾。由银行的单利记息制度缓解了金融资产的膨胀速度问题,由实施信用货币制度,化解软资产-硬负债的矛盾。国家对信用货币的可控性,会大大降低金融机构与社会贷款者的经营风险,可以达到保障全球社会经济平稳而有序地运行这一根本目的。

    信用货币化在银行实施复利制度下,是不可能实施的,因为贷款人的成本会大大增加,(以企业的生产、消费的信贷以复利记息贷款,是要通过政府税收政策来进行调剂的。)所以在银行复利制度下,是找不到解决软资产-硬负债这一基本矛盾的方法与手段。

    第三:为什么要实施信用货币化。

    在现有的金融信用体系下,信用两个字不过是一纸空文,其中是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的,在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上涨期间,信用支付能力好的时候,信用等同于货币,有信用就可以获得资金;而在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期间,信用支付能力趋弱,信用大幅度萎缩,信用也就没有了任何凭借,成为没有任何可以约束的虚无缥缈的东西。因此,在现有的信用体系下,信用是脆弱的,没有任何保障的。

    信用的脆弱性是现代金融风险生成的重要根源。

    金融风险是金融领域客观存在的风险,一般是指行为主体由于某一金融决策失误所导致资产或收入发生损失的可能性。金融风险主要源于金融领域市场主体所获取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确定性。由于信用的脆弱性,使得现代金融风险的生成更趋复杂。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日益成为各国经济的核心,并且通过金融的融合使各国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在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下,金融创新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联系全球市场的金融工具,大大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全球一体化。这种金融大融合与大创新无疑会加速全球资本的流动,优化全球资源的配置,但同时也给各国的金融监管造成了新的困难,对各国的金融货币政策产生冲击。并且,进一步增加了各种交易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确定性,从而增大了金融系统风险。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的脆弱性日益成为金融风险生成的重要根源,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信用的广泛连锁性和依存性。信用是联系国民经济运行的网络,这个网络使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环节相互依存,共谋发展,但这个网络上的任何一个结点即使是偶然的破坏都势必会引起连锁反应,信用良好的银行或企业也会因此受到牵连而陷入信用混乱之中。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是现在的所谓信用制度下的最严重的缺陷。

    二是金融业的过度竞争。一方面,为了争夺存款客户,银行通常提高存款利率;同时为了吸引贷款客户,增加市场信用份额,银行通常的做法是降低贷款利率。存贷利差的缩小,在其他条件既定时,银行业盈利水平下降,经营风险增加。在这种情形下,许多金融机构不得不越来越重视发展高风险业务,以图得到较高收益。这种“趋利性”使得金融机构放弃稳健经营的原则。另一方面,金融市场的证券化和创新趋势,使许多信誉较高的大公司转向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银行要么牺牲贷款的市场份额,要么被迫转向信誉较低、风险较大的中小企业,迫使其资产质量下降,经营风险加大。

    三是信用监管制度的不完善。由于趋利机制作用而规避信用监管,银行业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大力发展表外业务,如担保、承兑、代理等,从而使传统的货币概念和测量口径趋于失效,使金融监管难度加大,削弱了金融监管当局的监控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金融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会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分离倾向,这使得信用的内在脆弱性会日益显露出来,加剧金融风险。由此可见,采取各种措施来规避或消除信用的脆弱性对金融造成的影响,是各国金融界必须重视的问题。

信用货币化是消除信用脆弱性的最重要手段。

    在国家信用保障机制下,在银行单利记息的模式下,强制执行信用利率政策,对社会信用注入货币内涵,使之货币化。实现对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下,社会才能获得更好、更和谐地发展空间,有许多社会问题才能得以真正而全面地破解。

信用货币化、实施银行的单利记息制度,并由此所确立的一系列完善的金融体系一起,是对社会财富分配方式的一种变革,全面遏制社会金融资产与信用的恶性膨胀,保障全球经济在平稳与平衡的状态下运行。

综上所述:

    银行的复利记息制度,它所实施的是,纸化资产的大规模自我复制,它完全脱离了社会客观发展的实际,造成虚假的繁荣表象,吹大资产的泡沫,加大了社会总成本,因此会在其泡沫(社会金融资产与信用的恶性膨胀)破灭后,由金融资产的贬值、社会信用支付能力下降,向社会各个领域漫延,引发社会经济动荡,阻碍经济的发展,防碍了社会的进步。

    只有从客观上认清楚其本质,那么才能做出调整政策,只有降低银行的资产泡沫,才能促进社会健康地发展,促进人类社会更上一层楼,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就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可能更重要的是要调整好自身的经济结构。从表面上看,拉动内需的转型对中国来说并不难,正如林毅夫先生所言,中国靠刺激国内经济、增加国内需求,仍可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从深层看,它又意味着我们必须选择新的消费模式。也就是说,我们既要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大胆地花钱,也要学会更聪明地花钱。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在两个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机遇,一是它正好发生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时候,将会促进这种转换的加速;二是它暴露出了美国消费模式的问题所在,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科学发展的意义所在。

只有采取银行单利记息制度与信用货币化,才能真正形成中国所需要选择的消费模式,即保持了国民经济健康有序的运行,又大大提升了国民的消费水平,真正拉动国内需求,刺激国内消费的大幅度增长。并以信用货币化契机,全面推动全国的养老制度与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使更多的人更大胆地花钱,也才能使中国摆脱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最后成为带动全球金融与经济复苏的力量之一。

    只有信用货币化,对社会财富分配才不会朝着畸形方向发展;只有建立在信用货币化的金融体系,才能形成稳健的金融体系。为支持社会生产的健康稳定运行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与此同时,对社会成员的消费提供消费信贷资金支持,在对消费者执行单利记息制度的同时消费者以低成本获得贷款,再以消费的形式支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从而使得资金得以合理的循环利用。凭借信用货币化与采取银行单利记息制度,化解了社会金融资产与信用的恶性膨胀。银行的单利记息制度大大降低了社会总成本,从而支持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最后才能使人类社会获得更好、更和谐的发展空间。

信用货币是交换的工具,是消费权力的象征。它的最重要的特征应该是中立、恒定,不以银行家的贪婪为转移,不以政府的喜好而左右,更不应以垄断利益集团的诉求而涨落。

    信用货币化为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迈出了最坚定的一步,必将惠及全人类,支持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保障全体公民的利益,维持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最终是信用取代货币,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货币就是可以量化的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