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宏观经济
从金融海啸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绝症与对策
作者:李耘    发布:2008-12-03    阅读:2233次   
    当前,世界上最热门的话题就是美国次贷危机掀起的金融海啸。关于这场海啸的成因,众多的经济学家们给出了多种的答案。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答案都是基于经济学层面的,揭示的也只是触发性因素,即外因。而对于这场海啸产生的根源——内因,却无人涉及。或许,一谈到这场“海啸”产生的内因,就会触及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就会牵涉到意识形态的问题,也许这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可是,如果我们不能超越意识形态的束缚,客观公正地认识这场“海啸”产生的根源,揭示表象背后的原因,那么如何能够正确地应对这场危机,又如何能够预防类似危机的发生呢?这就像一个人得了病,如果从医学的角度看,或许可以得出很多原因,但是如果不能认识到人得病的根源是因为人是血肉之躯的话,那么,我们如何能够从根本上认识疾病,如何能够从容地面对疾病,甚至坦然地对待死亡呢?众所周知,内因是根本,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而外因是条件,只是起触发性作用的。外因是经常变化的,而内因基本不变,因此,如果我们因为避讳意识形态的问题而忽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矛盾,而只是重视触发性因素的话,那么不但现在的危机无法克服,新的危机也已经逼近了。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次危机,包括这次的金融海啸、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等等,都是源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最根本性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背离了人类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的初本目的。这个结论并不带有意识形态的色彩,也不是否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是客观地指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矛盾,以便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人类可以预防和从容应对经济上的危机。
    或许有人会问: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为什么就背离了人类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的初本目的呢?背离了又能有什么危害呢?这正是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人类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的初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和快乐幸福等精神生活的需要,因此只会出现产能不足或社会财富不足的困扰,而不会出现什么产能过剩或者社会财富过剩的危机。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的核心目的则是为了盈利,因此,如果市场上的风险大于收益,那么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就会停止,危机就会爆发。如果金融市场的普遍风险大于收益,那么就会爆发金融危机;如果全社会的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的普遍风险大于收益,那么就会爆发经济危机。可能有人会进一步地问:这又能怎么样呢?亲爱的读者,这意味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危机的必然性,意味着即使有政府完美的监管和干预,即使将凯恩斯主义发挥到极致,只要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的核心目的不改变,那么我们就必须做好应对各种经济危机的准备。这就如同人是由细胞组成的,不论我们如何保健和防护,都依然要做好面对各种疾病的准备。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人类的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总是在不断地创造着财富,而这对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言,就是在不断地扩大着社会的资本总量。社会资本总量的不断增加带来的不光是繁荣,而且是对所有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盈利的巨大威胁,是不断减少其盈利和增大其风险的过程。当社会的资本总量增大到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的普遍风险都大于收益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危机就爆发了。由于人类的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是不可能停止的,因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危机是必然会爆发的,这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绝症,是不可避免的。不同的只是爆发时间的早晚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当社会资本不断向社会生产领域积累的时候,就会爆发资本主义早期的所谓产能过剩的危机,因为产能不断扩大的过程实际就是生产的盈利空间不断被挤压而风险不断增大的过程;当社会资本不断涌向虚拟经济的时候,就会发生虚拟经济的经济危机,因为股票等有价证劵不断上涨的过程实际就是盈利空间不断被挤压而风险不断增大的过程;当社会资本盯上了房地产业的时候,就会出现由房地产业引发的经济危机,因为房价不断上涨的过程实际就是房地产业的盈利空间不断被挤压而风险不断增大的过程。因此,资本的增多既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力,也是经济危机的元凶。
    有人说:美国的这次金融海啸是美国长期流动性盛宴下的总爆发。在我看来,这一观点虽然仍是对危机表象的诊断,但远比什么美国政府缺乏监管或华尔街经纪们的贪婪等深刻,因为它至少朴素地触及到了必然性,以盈利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本无法长期解决资本的增多和资本盈利之间的矛盾问题。美国长期的繁荣聚集的巨额资本和资本逐利的天性给华尔街投行的经纪们出了一个巨大的难题,牟利的压力促使他们玩起了空中游戏。雷曼兄弟公司的总裁福尔德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说,他对他作的决定和采取的行动负完全的责任,并辩解说,基于他当时获得的信息,他的行动是慎重的和恰当的。是什么夺走了福尔德的智慧?是什么使福尔德相信了人可以脱离地球引力御风飞行?除了过度的自信与贪婪外,经营的压力也应该是他突然愚蠢的原因。同样的,经济增长的压力使美国政府偏信了市场的调节力,偏信了华尔街的金融家们的业务能力。可是,试想一下,如果华尔街的经纪们没有因贪婪而玩火自焚,或美国政府及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加强了金融监管,那么美国的经济就能继续繁荣下去吗?世界的经济就能继续繁荣下去吗?否!因为市场所能容纳的资本量是有极限的,一旦超出了限度,就会因某种缘由转变为一种塌缩之势。这是市场经济与生俱来、差强人意的规律。在此,我并没有半点为美国政府的疏忽和华尔街经纪们的贪婪与无耻开脱责任的意思,这场给全世界都带来伤害的金融海啸无疑就是因为美国政府的疏忽和华尔街经纪们的贪婪与无耻触发的,同时,不合理的国际金融体制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是如果我们就此止步,不明就里,不能看到更深层的原因,那么根本无法平稳地度过这场危机,因为我们现在所要面对的是战后六十年基本处于繁荣状态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内在矛盾的总爆发。以往那些传统的经验疗法如:降低利率、加大政府投资、刺激内需等只能稍稍阻挡一下经济的塌缩之势,但疗法的失效必将带来更大的恐慌和重挫政府的信心,从而产生更坏的结果。美国著名的投资家罗杰斯说,可能在他的有生之年都看不到经济的反弹,这是深谙市场经济之道的真知灼见。然而,我们也不必过分悲观和恐慌,因为真正可怕的不是我们将面对什么,而是我们不知道将要面对什么和对所面对事物的无知。因此,只要我们认清了这场危机的实质和根源,并且推断出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那么我们就能从容地对待最坏的结果和找到相应的对策。况且这场巨大的危机所带来的思考与变革,还很有可能演化成人类社会文明整体提升的又一契机。
    下面我将针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性矛盾,提出三点对策,望各位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1、必须制止资本的恶性牟利。
   这里我首先要提出一个市场经济的新概念,就是资本的恶性牟利。资本的恶性牟利是指资本的牟利过程和结果是以损害社会公众的利益为代价的牟利方式。这在实体经济领域最简单和典型的例子就是垄断。垄断不仅危害市场的公平与正义,而且损害社会公众的利益,是一种资本恶性牟利的行为,因此理所当然地被公权力制止。但是,在虚拟经济领域,同样是利用巨额资本操控市场,同样是损害社会公众的利益,甚至是将垃圾包装成黄金,却能打着自由市场经济的牌子肆意妄为,稍加限制就马上被戴上违反自由市场原则的帽子,这是多么荒谬啊!因此,必须要用资本的恶性牟利这个概念打击所有利用资本强势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而将垃圾包装成黄金的行为,则无论披着什么样的外衣,完全应该以诈骗罪论处。制止资本的恶性牟利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甚至全世界的经济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虚拟经济领域,因此必须加强金融监管。同时,对于恶意炒作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相关的基础性商品如:粮食、石油、房产等,也必须用公权力制止,因为人是不能不对这些基础性商品消费的。哄抬这类商品就像兵法所说的:攻其所必救。这种偏离市场经济原则,图一己私利,严重危害社会公众利益的无耻行径,显然也是典型的恶意牟利行为,必须利用公权力予以制止,甚至应该通过某种国际公约予以制止。
   资本的恶性牟利经常是引发市场经济陷入危机最重要的触发因素,例子不胜枚举,包括这次的金融海啸、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等等。因此只有制止资本的恶性牟利,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经济运行相对的平稳和安全,才能保证市场的公平与正义不受侵害。
    2、全力引导资本向提升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生产效率的领域投放。换句话说,就是必须使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应用与资本的增长同步。
    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性矛盾可以看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资本的不断增长与资本盈利之间的矛盾问题。因此,从更透彻、更本质的角度看待美国的这次金融海啸或经济危机,其逻辑应该是:由于美国的市场经济因长期的繁荣出现了危机,所以才以次贷危机和金融海啸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不是因次贷危机而导致了金融海啸或经济危机。美国经济长期的繁荣致使大量的资本缺乏足够的牟利之所才是问题的关键。或许有人会反驳说,美国在次贷危机爆发前的经济表现强劲,怎么能说出现了危机呢?一个建立在国民长期透支消费和政府财政赤字高企之上的经济还能说没有危机,那真是自欺欺人和幼稚可笑的。同理,世界现在所要面临的这场金融海啸和经济危机并不是由于美国的金融海啸和经济危机引发的,而是世界经济本身的危机以美国金融海啸的方式表现出来。任何一个市场经济的研究者如果不承认在一定的条件下市场容纳资本的能力是有限的以及市场经济体制是存在与生俱来的绝症的,那么只能证明他对市场经济体制缺乏全面的认识,现实是迟早会为他补上这一课的。所有认为只要进行有效监管和调控就能使市场经济一直平稳、健康发展下去的想法,就像认为只要保健得当人就可以长生不老一样,都是天真和不现实的。人类的自大和美好的愿望都改变不了市场经济自行其是的运行规律。我们必须敞开胸怀,勇敢地面对市场经济无可变更的缺陷,就像我们必须勇敢地面对生命必将终结一样(关于市场经济的绝症,我在刚出版的《终极社会的可行性思考》的第二章第二节资本主义社会的绝症中有更详细的阐述)。
    由此审视美国及西方各国的救市方案,可以鲜明地看到西方各国政府针对危机所采取的行动、对危机后果的评估以及经济复苏的预期都显得太过自大和乐观了。战后六十年经济上总体的繁荣和偶而经受的风雨使人们还很难接受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的观点,所有对危机的分析和评估都还停留在技术层面。美国政府至今还没有弄清楚为什么一个小小的次贷危机能够给强大的美国金融和经济造成如此大的危害。事实上,就次贷危机所造成的损失而言,无论是最初评估的几百亿美元,还是现在估算的几万亿美元,对于势力强大的美国经济甚至世界经济而言,都是可以消化和承受的。但是,次贷危机的真正危害并不在于造成了多大的经济损失,而是它打破了本来就处于极限状态的市场平衡。次贷危机只是扮演了最后一根稻草的角色。次贷危机压垮的不仅是金融系统的市场平衡,同样处于极限状态的实体经济显然也难逃厄运,市场必将呈现一种塌缩之势,并形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美国及西方各国政府显然对于这场危机的实质和根源缺乏深刻和清醒的认识,在还没有弄清楚问题实质的情况下就依照以往的经验盲目救市。在危机的初期,曾幻想着将危机阻隔在金融领域,而当危机蔓延到实体经济的时候,又臆想着通过传统的经济刺激方案实现经济的复苏。这就如同庸医不明病因单凭经验治病救人一样,小病小灾或许可以对付,但要恰逢大病,只能使病情越来越严重。美国及西方各国政府现在所要恢复的是危机爆发前的消费和投资状态,所要挽救的是六十年繁荣聚集的天量资本恢复危机爆发前的那种普遍盈利状态,所要延续的是危机爆发前的那种政府无度开支、国民透支消费的疯狂状态。这是几千亿或者几万亿美元所能满足的吗?这是通过减税、降息、退税、发钱等常规方法所能实现的吗?这是两三年的时间就能解决的吗?这难道不是过于自大和乐观了吗?并且,如果依照美国现在的救市方式,我不得不发出一个最坏的警示,就是美元的崩盘。美元作为国际贸易几乎是唯一的结算货币,作为世界各国资产最重要的储蓄货币,崩盘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但是,美元在与黄金脱钩后的几十年不断增发所积累的货币能量,加上美国政府现在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救市方式,依然在不断地以国家信用向市场注入美元,必将导致美国的国家信用和政府实力不断削弱,美元崩盘的条件则将越来越成熟。
    那么,如何才能抗拒这场危机并使经济重新恢复生机呢?其实,美国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经济复苏经验早已给出了答案。事实上,我所称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绝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在资本经历了四十年的稳定积聚后,已经呈现爆发之势。但是,为什么最后经济转危为安了呢?社会普遍的看法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政策。而正因如此,才会造成当前人们过于笃信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自身的调节能力以及经济政策的效用而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缺陷缺乏清醒的认识。在此,我并不是否定克林顿政府经济政策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迷信领袖的智慧,因为世界存在着远远高于领袖智慧的力量,这就是规律。就像再强大的人也不可能提着自己的头发脱离地面一样,领袖智慧不过是有意无意地顺应了规律而已。美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克林顿政府只是恰逢其时。信息产业的发展吸收了大量的社会资本,提升了全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生产效率,电脑、网络、软件、电子商务、信息化等深入到了普通人的生活以及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创造了巨大的社会需求,为社会资本赢得了健康的盈利空间。可以这么说,信息产业的兴起使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推迟了十六年。因此,要保障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运行,除了我前面提到的加强金融监管、制止资本的恶意牟利外,还必须使社会资本有正确的盈利方向。在我看来,这一方向就是全面提升社会物质文明和生产效率的领域。换句话说,就是要想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运行,就必须使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应用与资本的增长同步。因此,应对当前危机最有效的方案,不是试图用大量的资金稳定当前的市场和挽救现有的产业——包括金融产业(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是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将智能化、环保、新能源、纳米技术、基因工程、生物制药等领域的新成果广泛地推进到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去,提升全社会的物质文明程度,使资本有新的投资和获利空间,为经济注入新的动力,这样才能真正地挽救金融市场和社会经济。当然,加大基础建设的投资和尽可能地稳定金融市场也是有必要的。
    3、最大限度地推进普遍富裕。
   纵观战后六十年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够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最主要得益于两大因素:1、科技的发展与应用;2、福利社会制度。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市场健康的关键是供需平衡。因此,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资本盈利的需要,就必须不断扩大市场需求。只有一个普遍富裕的社会,才能提供最大限度的市场空间和市场需求。如果没有福利社会制度,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而言,如何增加底层人民的收入、稳定中产阶层的收入和降低富有阶层的收入是应对这场危机极为重要的内容。而对于中国、印度等新兴发展中国家而言,除了加大政府投资力度,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外,如何利用这场危机建立起自己的全民失业、养老、医疗保障体系,为市场提供广阔的消费空间则更是应对这场危机的关键。市场经济要求社会减小贫富差距,最大限度地实现普遍富裕,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国家,而是要扩展到全球,因此,全世界应该联合起来,顺应这种要求,建立新的全球经济体系,推进全人类的普遍富裕,这对所有的国家都是有利的,包括西方发达国家。(降低富有阶层的收入从表面上看是对富有阶层不利的,但实际上是有利的,因为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给富有阶层造成的损失将远远大于其常态下减少的收入。国家的情况也是一样的。)
    相信有的读者已经注意到了,我所提出的对策中没有一条是从根本上解决市场经济的根本性矛盾的,还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案。是的,因为治本就不是市场经济了。然而,在人类现在的社会生产力条件下,市场经济虽然存在着天生的绝症,但是市场经济体制无疑是现阶段提高社会物质文明水平最有效的方式。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只要在危机来临的时候,能够沉着应对,那么每一次危机的爆发都会成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社会文明提升的新契机。我从来都是市场经济最坚定的拥护者。只有当人类的社会生产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发生质的飞跃的时候,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求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回归到它的初始目的的时候,市场经济才会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人类社会才再也不会出现现在的危机。关于这方面的思考,敬请读者阅读我近期在中国新闻联合出版社出版的《终极社会可行性思考》一书,相信能给您新的启迪,也恳请批评指正。在此,我要声明的是,以现在人类科技的发展速度,扬弃市场经济体制的一场新文明其实已经离我们不远了。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即使这场危机因应对不当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后果,都不必惊慌,因为市场最终是会达到平衡并重新复苏的。我们应该将其看成像人的生老病死一样稀松平常的事情,相互协助,共同面对。各国政府只有能够严防这场经济危机演变成社会危机,保证不出现社会动荡甚至国际关系动荡,那么,渡过这场危机,人类更美好的明天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