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从全球通胀到美国金融危机——这一轮世界经济周期的发展逻辑及中国对策
作者:夏斌    发布:2008-12-23    阅读:3699次   
    2008年是世界经济剧烈动荡的一年。上半年全世界还在担心物价上涨,下半年却是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世界经济出现明显下滑。在国内,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还是,防止经济由偏快向过热转化,防止物价由结构上涨转化为全面上涨,7月,中央却是明确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为什么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如此之快?为什么中国宏观调控方向如此快的调整?本文将通过以下分析来回答这些问题
    一、全球化红利和人口红利高回报出现转折
 近五年来,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是我们理解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的出发点。近150年来的经济全球化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70-1913年,在这40多年中,世界经济全球化势头汹涌澎湃,全球贸易年均增长率达到4%,全球贸易平均增长占全球产出增长的比例,从1870年的10%上升到1913年的20%。第二阶段从1980年到现在,此间,全球贸易平均以11%的速度在增长,占全球产出的比例由22%上升到目前的42%左右。伴随着全球贸易的快速增长,全球经济增长也相当快,1870年到1913年,GDP平均增长是2.1%,1998年到现在是3.9%。
全球化动力来自何方?上次全球化的动力主要是工业革命和技术创新。1812年蒸气机动力船发明,以后一个多世纪内蒸气机的功率不断提高。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燃料、运输成本显著降低。铁路铺设到1913年全球发展到100万公里。那时的人口流动主要为欧洲的移民流向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
第二次全球化主要动力有两个:一是IT技术和通信技术;IT技术和通信技术,使地球变小,是各国经济进一步紧密联系,孕育了生产供应链的大变革。二是社会制度的变革。冷战期间,中国、前苏联和原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其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基本隔绝。进入上世纪最后20年,这些国家纷纷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有的直接融入资本主义世界。一批新兴国家也开始融入市场经济的快速道。这意味世界上一大批原较封建的国家国门打开,欢迎外国资本。仅就中国加上印度等亚洲国家,拥有占全球人口总数约1/2的30亿人口,其中大量便宜劳动力原来都处在封闭状态,当进入上个世纪最后20年,纷纷打开国门,欢迎全世界资本来投资。据哈佛大学一教授计算,全世界突然多出了5亿多个便宜劳动力。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也在寻找资本的进一步高回报,主动推行全球化战略。这样,全球生产供应链的变化和生产分工格局的大变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必然生产出大量便宜的商品。
特别是在美国次贷危机之前的五年内,全球化速度进一步加快,出现了全球经济的高增长和低物价。1998年—2002年,全球GDP平均增长3.4%,物价平均4.4%,2003-2007年,全球GDP增长达到4.9%。经济增长快了,物价反而低了,全球平均是3.6%。这一轮经济全球化,有什么需要特别关注的?
第一,这次全球化中的世界经济高增长,主要是亚洲带动的,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和新兴国家是推动这轮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从2000年到2007年亚洲经济平均增长8%,世界其他地区才增长3%,前者是后者的2.7倍。
第二,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在这一轮全球化过程中,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是70%是消费拉动的。也就是说,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一大块消费,是由美国来完成的。同时,美国在这一轮全球化中,充分享受了大量便宜商品的好处。
第三,全球经济的持续高增长,意味着新增加几十亿人口的生活水平在大大提高,意味着对地球上各种资源的需求在大量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名义消费量2000年是4.5万亿美元,到了2007年增加了一倍多,达到了9万亿美金。就是说,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持续高消费增长的同时,发展中国家不仅投资在快速增加,消费也在快速增加。全球投资、消费水平的快速增长,必然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包括矿产、原油的需求产生很大的压力。
由此,经济逻辑的结论自然是: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后经济的持续高增长,全球几十亿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必然慢慢出现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和对资源需求的压力。全球化红利和人口红利回报会出现逐渐下降。在这背景下,如果全球需求过旺,但控制住货币,物价是涨不起来的。那么为什么物价在去年底开始飞涨,继而又引发美国金融危机?这需要从商品的另一端——货币说起。
二、全球物价上涨中的美元化现象
在这轮全球性的物价上涨中,货币自然起了决定性作用。而美元又是世界上主要的国际结算货币,又自然要从美元说起。
先以静态的角度分析美元需求。如前所述,推动这轮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亚洲国家及一些新兴国家,其快速增长基本均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出口导向。过去的“四小龙”、“四小虎”国家,现在的中国、印度、越南等国,都是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二是这些国家为了扶持出口行业,促进本国增长,实现赶超战略,都程度不同的采取了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或者说是盯着美元的制度。三是吸取亚洲金融危机教训,这些国家主动愿意积累大量外汇,目前亚洲国家在全球官方外汇储备中是积存最多的。因此,一方面随着经济高增长,积存了大量外汇,需要寻找出路;另一方面,当出口多、外汇多,经央行结汇后本国货币增多,对投资需求、对物价及资产价格上升形成很大的压力。
再以静态角度分析美元供给。美元又是怎么供应出来的?2001年美国网络股泡沫破灭之后,美国政府为了本国利益,刺激经济增长,连续降息13次。在降息过程中,华尔街受各种利益诱惑,进行了大量的金融创新,开创了五花八门的金融产品、衍生品,其实质是扩大信用。简单说,先是改变过去银行谨慎放贷的传统,开始对没有还款能力的人发放不需要首付的房屋按揭贷款(次级贷款)。放宽额由2000年的2000亿美元,迅速增加到2006年1.5万亿左右。接着,发放次级贷款的银行把这些贷款作为抵押,打包发房贷抵押债券(MBS),进一步筹资发放按揭贷款。在这此基础上,一些机构对不同的MBS进行信用评估,分等级后再发行各种新的证券筹资,也就是再一次进行抵押。就此,华尔街还不罢休。又创设了各种信用违约互换产品(CDS),对债务可能的违约进行保险。理论上是再一次转移风险与控制风险,说穿了是投机。而且是柜台交易,信用链又极其复杂。该产品2006年膨胀到60多亿美元。不要忘记,这些衍生品最基础的次贷才1.5万亿美元。期间的2004年,美联储主动放松了对高杠杆的限制,进一步放大信用倍数。这样,在一系列金融创新和放松监管中,通过降低利率,拼命扩张信用,在扩张信用中刺激房价不断上升。按揭贷款人拿了涨价的房子再去抵押、借款进行消费。美国GDP中70%是消费,消费的增长自然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反过来说,美国消费是如何推动的?是靠房产增值产生的财富效应。而房价上升泡沫是怎么吹大的?是靠美国政府的不断降息、刺激信用扩大,也就是通俗讲的发行美元来刺激的。
综上所述,中国等国是美元需求方,美国是美元供给方,这仅是分别的、静态的分析。如何把供给——需求从动态角度结合起来?这是个什么样的机制?作为结论,是美国政府有意无意利用了国际货币体系的矛盾和亚洲国家经济结构没有调整到位前的空子,主动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美国经济增长,同时也推动了这一轮世界经济的高增长。在这推动中,先是暴露了物价问题,后是引发了金融危机。说美国是“有意无意”,也可说是美国掌握了世界货币的发行权,但对这轮全球化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弄巧成拙,最后惹成了自己的家园着火。
    具体说,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国通过各种手段仍然牢牢巩固了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地位。世界贸易的不断发展,客观上又需要多发些国际结算货币用以媒介世界商品的交换。即一定意义上是容忍美国可通过扩大贷款,多进口些商品及资源。如果出口跟不上,进口大于出口,形成一点贸易赤字也无妨。从历史数据看,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占其GDP约2%时,世界经济和美国经济却比较稳定。但是此比例若超过2%,这个世界肯定不太平。2006年底占世界GDP约四分之一的美国,此比例已高达在历史上罕见的6%以上。这意味着美政府利用美元这一国际结算货币手段,拼命扩大信用,占取他国商品。而其他国家拼命出口,作为积存美元的代价,也扩大了本国的货币供应,刺激了本国的经济增长。由此,引起整个世界信用的快速发展(除美元之外,日本长期低利率政策,拼命扩张日元信用、日元套利,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1980年全球金融资产总计12万亿美元,是世界GDP的1.1倍;到2004年全球金融资产达到136万亿美元,是世界GDP的3.3倍。在全球信用扩张尚未恶化前,全球化和人口红利仍处高回报时,表现了全球商品价格的便宜。但是随着近五年全球金融资产的快速膨胀,全球需求加快旺盛,各种资源成本包括劳动成本的提高,物价、资产价格上涨压力明显,慢慢闹得整个世界就不太平了。这就是我说的全球通胀中的美元化现象。
进一步小结,前一轮全球经济周期呈现的现象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中国家是高储蓄、低消费;美国等发达国家是高消费、低储蓄,通过扩张信用,靠借穷国的钱来过日子。美国经济是寅吃卯粮的经济。不过,在借钱中同时带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这一轮周期中全球物价上涨的基本原因,是全球的供需失衡,是全球化红利和人口红利高回报出现转折和美元过多现象的共同结果。但是进一步分析其背后深刻的制度原因:是国际货币体系有问题,是对美元供给没有约束,或者说这一制度给美国政府发行过多的美元提供了可能。而这一切的引爆点,先是通胀,后是次贷危机。因为当这个泡沫吹得太大了,物价、房地产价格上涨压力太大了,美联储不得不加息,一加息,使美国次贷危机问题一点点暴露,最后把世界经济中的一系列问题全部带出来了。至于说华尔街高管人员薪酬刺激的问题,只是浅层次的技术层面原因。以上是这一轮世界经济周期内在的发展逻辑。
三、全球物价上涨的中国思考
那么,从中国角度如何思考与刺激这一轮全球通胀,本人在2008年上半年认为:
第一,这一轮全球物价上涨,是经济全球化和以美元为主导国际货币体系矛盾的反映。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
第二,既然全球物价上涨是全球化和美元因素的共同结果,从我国政府对外而言,从世界公平和和谐的角度看,要保全球经济稳定增长,相关国家都要调整政策,紧缩需求和信用。而且应该强调人均收入水平高的发达国家,要多做贡献。因为在涉及老百姓生活的 CPI中间,保证人们最基本需求的食品需求在CPI中的比例,各国不同。美国才占13.8% ,中国占33%左右,印度占57%。因此,全球物价上涨,特别是粮价上涨到一定地步,对穷国和富国意义不一样,对一个国家社会稳定的危险程度完全不一样,这不是纯经济学的问题。如果经济规模最大的美国不主动压缩需求,那么在全球物价不断上涨的压力下,只能是风险控制能力弱的小国来提前买单:例如越南经济暴露问题、海地总统因粮价上涨下台了等。
第三,我们既然看到了这一轮全球物价上涨的基本原因是全球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是全球化和美元现象,所以要扭转这个失衡涉及各国利益。因此,能不能扭转、何时能扭转、如何扭转?又取决于相关国家的政策博弈,难以说清楚。
第四,就中国和世界物价关系来说,中国物价的上涨中有世界因素;世界物价的上涨中同样也有中国因素。因为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例、贡献度和进口比例在不断提高,中国经济过热、需求放大,对全球物价不可能没有影响。这从奥运会前中国调整油价后国际市场上油价迅速做出反应这一现象可以看出。
第五,在这一背景下,当时很多专家说,要把控制物价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我认为,如果中国经济增长主动紧急“刹车”,以控制物价为宏观调控的唯一目标,通胀率肯定能下降,也能对稳定世界经济做出贡献,但这样中国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中国每年有新增就业1000万人的压力,有专家分析,1990年以来,我国GDP高于10%时,新增就业岗位可超900万个。1999年GDP为7.6%,就业不足200万个。2005-2007年GDP平均超10%,年均新增就业达到1800万个。另外,如果中国经济“紧急刹车”,对稳定全球经济也不利。因为当今中国已近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在增量方面尤为突出。以中美为例,美国2007年GDP是14万亿美元,2008年如果增长0.5%,是7000亿美元。中国2007年GDP是24.9万亿人民币,如果今年增长9.5%,则24.9×9.5%再除以汇率6.8,2008年约增长3500亿美元。可见中国已是世界经济增长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动机。因此我提出:“一味压物价绝对不是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首先目标应该是在保增长和压物价之间取得适度平衡。”
四、危机冲击下中国经济发展仍有望趋好
(一)绝对不能低估危机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美金融危机已严重影响到美、欧、日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而对美欧出口又占我国对外出口的40%左右,受此影响,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下滑势头。从发电量、港口吞吐量、出口订单、工业产值、财政单月收入等一系列先行指标看,经济下滑的势头绝对不能低估。从货币角度来说,名义贷款增长率减去PPI后的实际贷款增长,7-9月份平均增长5%,去年同期是14%左右。
(二)要处理好反周期与结构调整的关系
目前,有些专家还在对物价上涨有很大担心,这个问题比较微妙、复杂。作为决策部门来说,关键是如何处理好反周期与结构调整的关系。
一方面,在目前经济形势下,毫无疑问,当务之急是反周期、防止经济严重下滑,确保证经济增长在8%以上。另一方面,在反周期中也同样要关注结构调整。对中国过去来说,长期高储蓄、低消费、出口主导的增长模式,面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既牺牲了中国人的长期利益,也牺牲了中国人的眼前利益。此次美国爆发危机,某种意义上说是好事,是机遇,使中国过去靠出口驱动的增长方式不可能再继续了,逼着我们进行结构调整。在反周期中尽快扶持国内消费市场。从中国长期角度考虑,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经济增长严重依附于别国也是不可持续的,必须要靠国内的大消费市场。结构调整同时包括价格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等,都应进行调整。现在的关键,是在反周期中如何贯彻结构调整意图,这是对政府有关部门最大的挑战。
对此,应该鼓励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而不是一味简单的扩大投资。就是放松银根也不是简单的就看信贷规模。信贷规模多一点与少一点是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育金融市场体系,市场体系结构完善了,效率提高了,即使贷款规模上不去,整个金融体系还是能适应经济的发展。当前要当心1998—2002年松货币、紧信贷局面的重新出现。即央行货币供应放松了,银行可能出现“惜贷”、“慎贷”的现象。因为商业银行经过改革后,以利润为目标,加强内控,他们看到经济在往下滑,往往易出现与股民一样的“买涨不买跌”的行为。有关数据已表明,尽管央行在放松银根,货币供应量M2和M1 增长同样处于下降通道,但其中M1下降更快。因此政府部门应用政策引导,通过发展私募股权基金、担保公司、中小板市场门槛降低、企业债、短期融资券等等,克服信贷市场中的“慎贷”问题。
又如投资政策,普遍反映政府储蓄高、收入分配不公,我们能不能在减低政府储蓄、扩大居民储蓄比例,从而推动民间投资上多动点脑筋?而不是简单一味的由政府搞大项目,要考虑如何鼓励更多的民间资金进入大项目投资、进入服务领域投资。从宏观资金流量账户分析,扩大内需中国现在不缺钱,缺的是引导民间资金搞投资的机制。由于很多政策没放开,闲置资金仍是难以找到合适渠道,投到增长潜力大的行业与企业。
(三)2009年中国经济仍然趋好
尽管不能低估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但是,只要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及时、到位,2009年我国经济基本面仍能保持良好状态。
一是农业是基础,今年粮食又是连续第五个大丰收,创历史纪录。这为我们在反周期、放松银根的情况下,保持物价基本的稳定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因为我国物价指数中33%左右的权重是由粮食食品所组成。
二是尽管财政收入半年来逐月下降,最近一个月增长幅度才3.1%,但是中国财政整体实力是比较雄厚的,全年增长仍能接近20%。其次,中国财政目前基本无赤字。还有一个因素是财政规模占GDP的比例,1998年为12%左右,现到了20%。财政支出对GDP的影响度已明显上升。这些表明,当我国经济需要出台更大的刺激增长政策的时候,中国财政完全可以通过一定的赤字政策来保增长。不像有些国家,在美国金融危机中财政负债累累,严重亏空,救经济的余地已很小了。
三是我们仍实行资本项下的有限管制。吸引的外资以直接投资为主。资金大进大出没那么容易,尽管最近有些钱向外流,但数量不大。而整个银行体系存贷比很低,流动性是充裕的。
四是明年全球经济增长肯定放慢,世行预测,全球经济增长0.9%,发达国家是零增长或负增长。在此背景下,全球能源、大宗商品价格处于往下走的趋势,这给中国政府在采取宽松政策、保增长中防止物价上涨提供了空间。
五是中国仍处于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东西差距大,且存在13亿人口这么大的消费市场,人民消费正处于快速升级阶段,这是国外羡慕不已的。所以,只要政策调整到位,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很大。
      五、是严重挑战,更是重大的历史机遇
(一)成为消费大国的重大历史机遇
    我国经济结构长期失衡,高储蓄,低消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恰恰给我们制造了改变这种状况的历史性机遇。回顾改革开放30年,在“文革”十年动乱刚结束,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逼着我们解放思想,搞改革开放,逼着我们想方设法谋发展。经过30年的努力,我们人均GDP已经达到两千多美元,今年底中国有望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30年积累了大量的经济实力和财富。
    现在,面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经济的一些负面问题全暴露了,出口为导向的增长模式走不通了,经济严重下滑,社会矛盾凸现。这是坏事,但也是好事,又一次“逼”着我们要解放思想,采取与过去不同的发展方式,扩大内需要。在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机遇面前,如果处理得好,会“逼”出一个经济增长新格局,“逼”出一个大国消费市场。当然,这需要时间。估计明年、后两年世界经济最好的可能情景是在衰退中复苏,中国经济只要政策调整及时、到位,仍然可以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对此,我们要看到,困难往往孕育着机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危机之后中国经济不是脆弱了,反而是更强大了。如果从现在开始我国宏观政策调整到位,再过五年、八年来回顾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我相信会发现,正是美国金融危机给了中国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逼着我们走上了内需为主的道路,初步形成大国消费市场,基本完善了民生制度框架,使得我们经济结构更趋合理,经济总体实力更加强大。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必须抓紧政策的调整。
    (二)参与重建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性机遇
    明年是我国建国60周年。在建国后的第一个30年中,中国金融是世界金融市场中的弃儿。第二个30年,中国金融可以说是世界金融棋盘上的一只旗子,但是是在不自觉地下棋。下一个30年中国金融怎么走,我们原来并不清楚,认识是模糊的。但是,以美国金融危机为转折,中国金融下一个30年的开始,正好与世界金融从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约60年开始走衰的周期相重叠,60多年来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到今天已暴露无遗,已经让全球更多的人懂得了世界经济不太平的制度根源是什么。
   
不久前结束的世界经济首脑峰会,标志了今后的世界将开始走上重新完善和建立国际货币体系的新的历史时期。鉴于中国前30年财富的积累和世界经济格局中地位的变化,世界迫切需要我们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而中国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必然与原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冲突和矛盾,要求我们采取与世界上现存金融秩序和“华盛顿共识”不完全一样的发展策略,因此,同样也需要有重建国际货币体系的话语权。世界需要我们参与,我们也需要参与。我们政治上不当头、不称霸,并不意味经济上无所作为、鼠目寸光。并不意味经济上就不需要培养“经济领袖”的意识。因此抓住参与国际货币体系重建的历史机遇,恰恰是中国经济今后又一个30年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当然冷静分析,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是重要的历史机遇,但目前还只是刚刚开始。仔细分析
11月15号华盛顿金融峰会上的各项提议,都是改革的浅层次问题。因此,我们要做好长期的准备。要向世界呼吁,应以中国改革的思维来思考世界改革,思考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中国30年的改革有许多经验可以让世界借鉴,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渐进法,不要休克疗法,要先易后难。因此,要考虑此项改革的力度和各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接受的程度结合起来,以争取尽可能的长期确保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所需的外部环境。
    (三)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政策建议
    鉴于在可预见的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尽管国际货币体系会出现“群雄竞起”的局面,但仍看不到像1944年前后能取代英国地位——美国——那样的实力国家出现,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格局难以改变,因此,在中、短期内,重建国际国币体系,我们更要关注:
    第一、要求IMF对全球汇率的相对稳定予以协调。协调美元、欧元、日元三大主要货币间的汇率波动,将必要的汇率协调和干预合理化。从长期看,目的主要是为我国争取有利于经济平稳增长的汇率环境。同时,借美元汇率大幅波动事实上已给世界经济稳定造成的严重影响,要求IMF应修改针对中国汇率评估的第四条款规定,以消除IMF今后对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可能干预。
    第二、妥善处理美国与IMF的关系。可以适当支持IMF的筹资行为,逐步减弱美国对IMF的绝对控制权,改革投票、贷款确定等机制。同时要拖住美国对IMF的支持。要冷静注意到,如果架空美国在IMF的地位,美国可能抛掉IMF直接与各国央行发生关系,向各国央行贷款取代IMF的地位,成为各国“央行的央行”,则更难控制美滥发美元的行为了。最近美联储继与英国、欧元区、日本央行搞了货币互换协定后,又与韩国、新加坡、巴西、墨西哥签了货币互换协定,这个动向要警惕。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要傍着美国这个“大款”,同时韬光养晦,埋头发展。
    第三、IMF是商品贸易时代的产物,缺乏对国际资本跨境流动的管理。这轮IMF改革中,一方面可顺应法、英等国呼吁,要求IMF制定有利于我国利益的对跨国资本流动、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另一方面应倡议IMF,要尊重各国根据自身国情状况,决定资本账户开放的节奏、秩序和内容,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不准以各种方式予以干预,这正是防止新金融危机产生的好措施。
    第四、顺应相关国家对主权财富基金透明监管的呼吁,同时鉴于美国金融危机教训,特别要求对各种金融衍生产品也要实行透明监管。要呼吁,主权财富基金是解决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要手段,各国政府不得采取过度的保护主义,特别是大国,要尊重市场原则。
    第五、为防止美国救市中无限注资,长期看美元贬值对世界经济稳定带来的冲击,要求修改、提高各国央行售金协议上限,并要求美国救市资金的获取,应以适当出售黄金替代发售国债(目前美联储储备资产中黄金占比75%,中国不足2%),减少美国财政赤字。同时要求美国应该在危机中不能采取保护主义,应以出售其境内、境外实业资产筹集救市资金。
    第六、大力呼吁世界各地区的金融区域合作,形成解决世界经济不稳定的舆论环境。在推动亚洲金融合作过程中,推动我国与产油国之间贸易货币的“去美元化”,这也应该是我国经济崛起的长期方针。作为国际上负责任的中国,对产油国、原料国当前面临困境时,应以真诚的态度、在对方完全自愿、双赢的基础上,以一定的外汇支持对方,换取中国在能源、原材料供应等方面的利益。
    第七、面对美国金融危机中一些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经济衰退、财力和物力都缺乏的困境,面对我国当前经济增长严重下滑、企业生产能力过剩、就业不足的挑战,我国应通过政策性银行和一些商业银行,向困境中国家的企业发放人民币贷款,鼓励他们用人民币购买我国中小企业产品。在这过程中,不鼓励由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作担保,应由对方政府作担保,或者让对方拿我国急需的物资与资源作担保抵押。当然,谈判中一定要坚持对方自愿、于对方有利的原则,是真诚的帮助对方,争取双赢。同时在国内,应抓紧研究人民币逐步区域化所涉及的各方面问题,如人民币与非大国货币间的货币互换,如贸易对方国持有人民币后的货币互换、流通、投资与增值等问题。
 
          (此文完稿时间为2008年11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