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三农问题
教育城乡统筹的理性培育与均衡发展
作者:李涛    发布:2009-01-07    阅读:2628次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依赖于各结构要素的整体优化,依赖于各系统单元的有机融合,透过微观形态的资源配置,寻找良性协调的社会发展性空间,凸显和增强各结构要素的黏性,破解制约社会整体进步的历史性和意识性分割,实践包括教育在内的诸社会单元的视角突围,从一元社会的本真性角度去弥合城乡、区域、国界和物我的前见式沟裂,实践社会整体科学发展的协调与统一,实践教育城乡统筹的互动与均衡,这是和谐社会与城乡统筹的题中之意,也是教育理性培育[1]的内在之蕴。
    一、重庆教育城乡统筹的瓶颈制约
    科学发展观”明确而又深刻地提出了“五个统筹”,其中统筹城乡发展在本质上可以被理解为是对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的一次革命性破除。在指导思想上确立了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公平发展和持续发展的科学价值观,在实践操作上要求社会各行各业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城乡一体化的的顺利实现。在此背景下,教育事业作为国家各项事业之根本,就更应该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计中发挥其树人作用,为城乡统筹大计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2007年6月,重庆被批准确定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在政策上为重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强劲的动力,为重庆实现西部地区教育高地的战略目标提供了巨大的政策优惠。重庆是一个典型的城乡二元分割严重的城市,城乡差距甚大,反映在教育领域,主要集中表现为两点:一是城乡教育发展不协调;二是城乡师资对流不平衡。而这明显不符合和谐社会教育公平的主旨,因此必须从与科学发展观内在一致的角度去思考重庆教育城乡统筹的破解之谜。
    重庆地置西部,位居长江上游,是中西部地区特大的移民城市,也是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具有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城市结构特点,因此在统筹城乡教育的工作中也应该体现出自身的区域特色。尽管重庆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之机遇,但是形势依然非常严峻,挑战风险巨大,笔者认为重庆统筹城乡教育存在诸多瓶颈制约,其中有制度性的,也有意识性的,有历史性的,也有现实性的,有全国性的,也有区域性的。多年以来,重庆城乡教育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点:一是教育经费投入不平衡;二是办学规划、师资队伍、课程建设、评价体系、教学设施等教育资源严重不平衡;三是城乡二元户籍结构直接导致广大农民丧失了获得与城市户口相应的教育等诸多国民待遇的公平权;四是教育内部的诸多体制机制僵化性实体设置和教育预期性发展层次不统筹;五是重庆教育相对于东部教育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底子薄,基础弱,总体相对差距大,城乡教育总体横向比较存有较大落差。
    二、城乡教育弥合:重庆教育结构性反思的理性诉求
    教育是生产力核心要素“人”在社会阶层体系中可能性流动分布的动源,是社会人才存量的根本,是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要素相互统筹的软性智力性保障。教育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起点处平等权的全民性覆盖。美国政治哲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认为:只要可能,社会合作产生的所有“善”都要平等地分配;一种不平等的分配将是不正义的,除非这种分配将使每一个人都从中受益[2]。教育作为社会合作的“善”类之一,于可能性和应然性领域都必须在城乡、区域之间凸显公平,如此方可从内涵的意义上去深掘农业自身潜力,有效实现农村扩大就业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高位结合,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建设向纵深高质推进的步伐。 过去教育资源分配的盲目富集在本质上违背了教育的公益性和全民性,损害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时代和人民呼吁教育的理性培育。目前,我国城乡教育之间存在很大差距,重庆教育更是全国教育的一个缩影,立足于重庆实际,借鉴内外经验,解决重庆城乡教育不协调的矛盾,加快重庆教育的规模协调性发展和资源集约性建设,弥合教育因子在结构、分布、规划等方面的不平衡,这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能否继续保持速度、提升效率、优化质量、夯实结构的大项目、大工程,也是教育自身结构性反思的必然指归。
    重庆统筹城乡教育工作要取得大的进步,获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须有“哥白尼式革命”的精神,以全面的改革创新来破除各项类型的发展瓶颈,这样重庆城乡教育才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笔者认为重庆统筹城乡教育工作要破除瓶颈制约,就必须要根据重庆实际,树立自身特色,以特色凸显统筹目的性意义上的多元,而该教育特色的培育和提炼必须源自于对统筹城乡教育工作的的总体性综合把握和对重庆教育现状的科学分析与研究。
    三、城乡教育改革:重庆教育统筹理性培育的意义性实践
  教育改革要围绕“城乡统筹、区域并进”的动态式协调发展要求,坚持为民靠民和民享的改革目的,努力解决困绕重庆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瓶颈性制约难题,从内在整体架构和外在配套服务两个角度去思索城乡、区域教育改革,加快形成城乡、区域良性互动的教育发展格局,增强教育促进经济,经济反哺教育的能力。
  重庆教育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必须立足重庆特色,抓好农村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等几项重点工作,以公共服务和促进发展为功能定位,坚持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区域教育统筹发展、特色教育统筹发展、教育与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教育类别统筹发展、教育要素统筹发展、科学研究与社会需求统筹发展七大内外环相互交融的统筹格局,依托该格局重庆教育统筹改革还要深入开发农村教育点,建立城乡教育协调互动的教育链、构架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网、拓宽大重庆整体教育全面统筹的教育面、探索成渝教育携手互助的教育群,研究西部地区教育共同进步的教育体,形成教育统筹系统发展的点—链—网—面—群—体的重庆建构模式,努力做好包括办学体制、投入体制、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帮扶制度、招生制度、评价制度、教育教学和社会服务在内的九项教育深化改革。重庆教育城乡统筹改革要加快推进实施八大操作层面的行动计划,着力点和落脚点在于把握好八大“度”:一是实施流动人口子女就学行动计划,加大社会弱势群体教育保障的力度;二是实施农民工转移培训行动计划,增强农村与城市人力资源相互结合的黏度;三是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行动计划,加强教育资源均衡分布的幅度;四是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行动计划,提升基础教育高质发展的程度;五是实施职业教育能力提升行动计划,从内涵发展上提高就业与市场结合的深度;六是实施高等教育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加快培育创新型人才的速度;七是实施高校产学研一体化行动计划,推进科研成果与市场相互融合的进度;八是实施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行动计划,加大高校优秀毕业生在基层工作、服务的资源密度。
    笔者认为统筹城乡教育改革一定要在强调人本、配套、互进和协调的总体价值基础之上,科学确立改革总体目标、区域目标和发展原则,通过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构建城乡虚拟市场平台、实施师资均衡流动计划、建立城乡用人特色储蓄银行等措施来创新人才合理流动与选拔的教育模式;通过构建社区教育体系、健全教育帮扶制度、探索集团教育模式和发展现代教育信息,架构起开放共享的城乡教育网络群;以深化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深化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深化教育投资融资改革、深化教育评估监督改革为动力推进城乡教育动态发展改革;优化建立城乡教育与区域文化相一致的带域教育结构,规划区域特色教育走廊,实施特色教育统筹发展战略;通过理顺区域教育统筹管理体制,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学区教育捆绑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建立包括“共同发展学区”在内的诸多教育统筹模式;建议实现产业布点教育配套,新开发的经济产业发展区必须配套设立完备的基础教育网络和匹配的职业教育网络,由政府发展规划部门统一安排,并加快教育配套的立法步骤,产业分担相应经费;建议实现产业技能教育配套与实现产业文化教育配套的结合,配套产业设立产业发展文化研究推广中心,主要负责产业劳动力培训与产业文化推广工作,由政府主导设立,服务于已经分担教育配套经费的产业,因为劳动力与产业的顺利结合不只是在依靠教育技能的提升或者匹配上,还必须通过教育挖掘产业文化配套开发培训;建议实现产业研发教育配套与实现产业推广教育的结合。通过巩固和发展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已有成果,探索和实施农村教育统筹专项促进工程,形成和健全农村教育物质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监督制度,制定和落实农民工及子女教育服务政策,引导和促进职业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结合,构建和优化成人教育就业转移培训体系,构建起新农村教育服务体系,同时教育还从社会观念(总体市民教育)、实践技能、持续发展与公共服务方面促进农村和城市理性实现人口互流,推进城乡人力要素的整体统筹;加快职业教育就业与市场的结合、高等教育成果与产业的结合、成人教育培训与需求的结合、民办教育投资与收益的结合,实现教育服务城乡产业、促进城乡发展的目的,从而努力构建起城乡良性互动的教育链,促使统筹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带动和辐射城乡综合统筹改革试验。
    重庆教育统筹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尽快建立科学的统筹评估机制,确保教育城乡统筹改革的主动性、执行力和原动力。其一是尽快制定细化的教育统筹评估分解指标,以区域教育为评估单元,以区域内城乡教育一体化程度为评估客体,从教育统筹实力(教育协调指数)、教育资源利用(教育共享指数)、教育体制改革(教育管理指数)、教育发展实力(教育进步指数)、教育服务能力(教育贡献指数)、教育均衡水平(教育公平指数)、教育结构层次(教育发展质量)、教育试点成效(教育创新指数)等方面入手,分别将各种具体教育统筹事项纳入评估指标之中。其二是尽快形成以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参与、省(市)级教育评估院具体评估的统筹专项评价体系,特别要注意教育统筹阶段性评督与长期性评估相统一、教育发展纵向效率与教育发展横向公平相统一、教育结构优化和教育质量相统一、教育统筹宏观规划与教育统筹微观操作相统一、教育自身统筹与城乡、区域整体统筹相统一。
    四、动态式开放性的城乡教育统筹思维:重庆教育理性发展的全新驱动力
    做好教育城乡统筹,必须要跳出教育内部的固有拘束,要擅于用联系和矛盾的观点思考教育这个社会要素,把教育城乡统筹置于重庆城乡二元结构的大环境中,置于全国城乡发展不协调、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基础上,置于全球东西发展不均衡,南北差距悬殊,但世界正在逐渐变平的国际背景下。从国内外经验来看,教育城乡统筹有一个动态式开放性的自我发展过程,是渐进发展和包纳内外的统一。改革一定要以严密的逻辑论证为基础超越经验的局限,一定要以理性的批判为武器抑制感性的盲目,因为城乡教育改革盲目的效率提升可能为将来城乡教育的结构性失误埋下伏笔,因此城乡教育改革要遵从自我的发展规律,坚持教育城乡统筹科学调研——理性规划——试点探索——范围推广——反馈修订的统筹改革步骤,坚持教育城乡互动——区域协调——统筹一体的递进式教育统筹发展模式,坚持开放性的统筹思维,在承认重庆教育城乡统筹空间形态上存在个性化多元特点的基础上,加大教育城乡资源的整合力度,做好特色教育与综合教育的统一,加强城乡教育各自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社区服务的能力,用特色教育和标准化建设弥补城乡教育历史性因素导致的差异,提供一切便利帮助城乡各个教育主体做好自身的规划性定位和发展性论证,坚持城乡教育发展在动态性和协调性层面上的一致性。
    做好重庆教育城乡统筹工作还必须要拥有国际视界,坚持开放性的视角突围,要充分掌握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宝贵经验,要具有适度超前的发展意识和拓展行为。韩国的教育统筹源自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面对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增加和教育供给不足的问题,韩国在取消初中入学考试录取制度的基础上,于1974推广高中“平准化教育改革”,以消除学校、区域教育和设施的差异,提升教学质量,完善教育制度,目前,韩国这种平衡标准化的高中阶段“平准化教育”改革已经在首尔等23个城市施行,占到全国高中数的57%,学生总数的74%[3],当然目前“平准化教育”还有很多缺陷和不足,如何改进和提高也成为了韩国教育界思索的难题,韩国在促进教育统筹方面还突出表现为以特色促公平的办学特点,其独特的“特目高”学校很有特色。日本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就废除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实行学区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同时日本城乡教师统筹流动制度也是值得借鉴的。巴西教育统筹主要是依靠“家庭补助金计划”来实施的,通过高覆盖率的助学补助来实现教育的整体协调。芬兰为了教育的公平和均衡,采用了个性化教学辅导的方式,设立了班级教师、教师助理、特别需要教师和多学科综合工作小组等一系列分工细致、职责明确的教师团队。香港针对教育统筹,拥有专门的“教育统筹委员会”,简称为“教统会”,主要负责各级各类教育的统筹发展工作和规划工作。
    五、城乡教育的发展性均衡:重庆教育统筹理性推进的合目的性归宿
    重庆教育统筹改革的意义性实践,要求我们不能仅仅将教育均衡理解为形式性的介质(教育资源)均衡,而应该将均衡理解为更全面更深刻的发展性均衡,它更趋向于统筹工作的实质性探究和统筹改革的合目的性归宿。我们知道教育统筹不是简单的一个独立项目,它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全新的意义性实践,因此,应该努力探究教育城乡统筹改革综合效应的释放原理,而如果将简单的介质(教育软硬件)均衡理解为释放原理的整个过程和最终结果,理解为教育均衡和教育统筹的全部,那么教育统筹工作就势必要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泥潭。因为随着城市各教育单位新一轮的结构升级和资源优化,必然所谓的城乡统筹均衡也会消失殆尽,教育要统筹发展,关键是农村教育要具备根本的发展性能力和实质性竞争力。笔者曾撰文建议应该设立农村教育专项激励经费,在加大教育投入和给予政策倾斜的前提下,在农村地区充分考虑学校教育质量与办学进步幅度这个依据,从而在保证经费公平的同时,利用激励经费的刺激作用促进各校形成良性有序的竞争,确保质量和效率[4]。因此均衡应该从更加深刻的发展性层面考虑,从教育统筹持续性和系统性角度出发,认真处理好师资、生源、办学条件、教学质量、教育融资、招生就业、转移培训、助学帮扶、区域服务等教育统筹要素相互协调的发展式改革和发展性均衡,加大各统筹要素互动配合改革的力度,提升农村教育自主发展能力,拓宽农村教育自主管理权限,立法保障农村教育投入,在坚持教育公益性的前提下加大农村教育与各级各类市场的相互融合,理顺各级关系,加大民间资本对农村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投入,规范合理的教育收益比例,努力形成城乡教育统筹改革的综合效应,实现教育的发展性均衡。
    要形成发展性的综合效应,实现教育的发展性均衡,重庆教育统筹改革在起步阶段就不能仅仅将改革的目标确立为简单的教育资源硬软件均衡,因为这只是低水平的,处于形式层面的统筹,仅仅片面强调教育介质的均衡可能导致教育资源的平均主义,反而丧失了教育自身发展的竞争力和内驱力,影响教育服务整体水平。笔者认为教育统筹的关键是要增强城乡各教育单元自身的发展力,核心是要确保城乡教育的整体性和互动性,目的是要提升城乡教育的公共服务层次和可持续性能力,实质是拓宽城市教育的辐射度,发挥集聚优势,加大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容量和竞争力,实现区域教育动态发展一体化。因此教育城乡统筹的整体目标必须要坚持以城乡教育科学发展为落脚点,坚持以教育的发展性均衡为目的,坚持与社会经济整体统筹改革配套一致,这是教育城乡统筹理性发展的合目的性归宿,也是教育改革自身的历史性挑战。 
    六、城乡教育一体化:重庆教育统筹的原则性思考
    一体化简单地讲,就是要实现教育城乡统筹的整体平衡,这个平衡是建立在教育投入增长基础上的分配平衡和教育义务权利的平衡。1997年到2006年,重庆10年的教育经费地方投入年均递增18.29%,全市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6.95%,2006年,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为3.0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17个百分点,比上年增长0.25个百分点,这说明重庆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龙头地位和基础地位,全市教育工作开展得有力有序。可是教育投入增长还不能完全解决教育系列问题,还必须强调分配的平衡和教育义务权利的平衡,而这更是和谐教育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所以,要实现这个平衡就要求重庆在统筹城乡教育的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三大原则:一是公平性原则。美国学者罗尔斯所强调的机会公平和差异公平在教育事业中一定要充分地体现出来,否则教育发展不公和教育分配不均的争议永远都会存在;二是协调性原则。重庆教育统筹改革要重点反映出“协调”二字,它是教育持续和健康的前提,城乡教育的协调其实不难理解,实际上它所包纳的内涵就是城乡教育发展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协调、城乡教育事业与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城乡教育的发展要与受教主体身心发展、思维接受方式和传统习惯协调;三是有效性原则。它强调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要真正地通过科学的教育内涵、教育手段、教育监管和教育评价体系来达成城乡教育主体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时,统筹城乡一体化教育还必须用社会实践来检验教育水平,使统筹城乡教育工作有标可验,使教育主体在接受教育以后将有效性原则具体地反映在自我价值的社会实现之中。
    七、城乡教育二元破冰: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性突围
    城乡教育统筹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纽带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通过教育的理性培育,充分发挥教育城乡统筹改革的综合效应,加大对教育均衡的理论思维深度,加强城乡教育的发展性均衡,加大各级各类人力资源的总体性存量,加深人力资本的扩展性开发,加快优质教育人人共享的发展性进程,加宽教育对于人、资金、土地、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相互结合的实质性贡献,这是教育促进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内在之趋,是教育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自在之维,是从根本上破除重庆城乡二元结构的软实力保障。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Arthur lewis)在其论文《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5]中提出了二元经济的特征。他认为,通过现代大工业的发展,取得资本积累,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充分的转移,诱发产业结构的演变,使城市化水平得以提高,最后经济由二元变成一元。而在重庆这项理论却恰恰相反应用,随着产业结构由东部发达地区向西部地区的转移,伴随着重庆国际化和开放度的深化,重庆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升级,产业发展呼吁高水平的劳动者,呼吁与社会经济发展配套的高水平和全覆盖的优质教育,以此推动和加快资本积累,促进现代大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使社会由二元变为一元。由此可见,加快实现重庆教育城乡均衡发展是具有先行性意义和实践性价值的,同时也是教育本身要实现自我发展的合目的性归宿,所以各级教育工作者应该从高度上认识教育城乡统筹的意义,加快认知视角的突围,努力在去年教育十大亮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该想该为,加快试点,深化改革,破解难题,使重庆城乡教育二元破冰成为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性突围。
[参考文献]
[1]教育需要理性培育——访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彭智勇    [N].重庆日报,2008-01-16.
[2]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梅秀荣,国外如何促进教育公平[N].学习时报,2007-03-27.
[4]李涛、余世琳,均衡城乡资源 凸显统筹特色——对重庆基础教育统筹发展的思考[J]上海:教育发展研究,2007,(10B).70-73.
[5]阿瑟·刘易斯(Arthur lewis),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李涛(1985~ ),男,四川绵阳人,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政治(法)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城乡统筹问题、元伦理和应用伦理研究,兼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城乡统筹办公室研究人员,重庆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会员,迄今已在《教育发展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重庆社会科学》、《辽宁师范大学学报》中文(人文)核心期刊、CSSCI等各类学刊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