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如何全方位地启动内需
作者:魏杰    发布:2009-02-09    阅读:4308次   
    我国这次保经济增长,已经不可能象1998年那次那样,依据扩大出口来达到目标了。原因是:首先,如果我们继续试图通过扩大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那就必然回到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上,而这种经济增长模式迟早是要出问题的;其次,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影响到全球的消费和实体经济,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已开始大幅度下降,我们也不可能靠出口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了。因此,此次我们保经济增长的关键,是要全方位地启动内需。
    内需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消费和投资。消费和投资虽然对拉动经济增长都有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内需的启动最终要依赖于消费,消费是内需持续增长的基础,但投资与消费相比,有着见效快的特点,其作用会很快见效,也就是其见效的速度要往往快于消费。因此,为了防止经济增长速度快速下滑,实现保增长的目的,人们首先往往首先关注的是投资,也就是要首先启动投资,然后在有效抑制了增长快速下滑的基础上,有效启动消费,最终全面启动内需。
    一、启动投资
    投资包括三个内容。第一个是民生投资,即公共产品投资,主要包括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其投资主体是政府;第二个是生产性投资,就是对各个产业的投资,其投资主体是企业;第三个是资产投资,主要是指股票投资和房产投资,其投资主体是公众。民生投资属于公共产品投资,是政府投资,政府可以自行决定,而生产性投资和资产投资则属于企业投资和公众投资,是市场经济的范畴,政府的作用仅仅是导向,而并不能直接指令企业和公众进行投资,因而政府为了快速地保经济增长,往往首先会从扩大民生投资开始。
    1、扩大民生投资
    如上所述,民生投资主要包括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因而扩大民生投资就是要向这四个领域加大政府投资。医疗卫生的投资主要应向基层投资,建立良好的三级医疗卫生网,使医疗卫生资源能有效配置,解决看病难和看不起病的问题。文化教育投资要向职业教育倾斜,加大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不要再搞太多的综合性大学,要将有利于就业作为教育投资的重要方向。社会保障投资要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业应逐步覆盖全社会,向中下层公众倾斜,尤其要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既要向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方向倾斜,也要关注环境投资,包括生态环境修复和工业污染治理,当然更要加大对农村的投资,包括县乡以下的公路网、电网、通讯网的投资,以及农村的上水系统和下水系统的投资等。
    上述的民生投资对于启动投资需求,对于推动GDP上升,对于保经济增长,确实是有重要作用的,但是民生投资在整个社会投资中所占的比例仅仅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因而仅仅靠民生投资是很难最终解决好增长问题的,尤其是民生投资对于目前的企业解困和居民个人消费的提高,其作用其实是很有限的,所以我们应该在扩大民生投资的同时,要启动别的投资。
    2、引导生产性投资
    生产性投资是对各个产业的投资,是属于市场经济范畴,其投资主体是企业,是企业的自主经营行为,因而推动这种投资的增长,政府的作用在于引导。目前生产性投资低迷的原因,在于企业遇到了不少困难,这些困难需要政府出手解决,其中主要是:首先要为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应该进一步放开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象并购贷款和创业板等要快速推进,以保持流动性更加充足;其次要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在项目审批和各种行政费用的收取上要加快改革,为企业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再次更要降低企业的各种负担,尤其是税收负担,企业税负的降低对目前促进企业投资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结合税制改革,大幅度降低企业税赋。
    生产性投资的结果会形成供给,因而在目前因为总需求不足而引起增长下滑的条件下,也就是在存在大量生产能力过剩的条件下,生产性投资不能搞盲目乱投资,而是要从有利于增加需求和保经济增长的目标出发,在此前提下加大投资。从一基点出发,推动生产性投资要坚持四个原则:一是要有利于结构调整,投资要向短缺部门倾斜,不能向生产能力过剩的部门投资;二是要有利转变增长方式,不能向高污染和高消耗资源的部门投资,而是要实现节约型经济和环境友好型经济;三是要有利于技术创新,使中国经济从成本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四是要有利于就业,能快速增加就业,使经济发展和改革能有一个和谐的社会基础。
    按照上述原则,我们现在的生产性投资应该向这样五个产业倾斜:一是农业,应该更加注重对农业基础条件的投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抗风险能力,这里所说的抗风险能力,既包括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包括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因而除了要向有利于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方面投资外,还要对那些有利于农产品深加工和经营产业化的方向加大投资,以提高农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制企业中的装备制造,包括各类设备制造和工作母机制造,我国装备制造过于落后,如光纤制造设备的100%,集成电缆制造的85%,石油化工设备制造的80%,数字机床的70%和医疗卫生设备的95%都要全部依赖进口,因而我们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当然我们也不排除要发展具有市场基础的产品制造业,不能将发展装备制造和产品制造对立起来;三是更加注重对资源类产业的投资,包括能源产业与原材料产业,在重视传统能源和传统原材料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新能源与新材料的投资;四是要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包括加大对信息产业和现代生命生物工程产业的投资,推动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验室经济的投资;五是要注重对服务业的投资,包括加大对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精神产品服务业的投资,服务业是能最大提供就业机会和最少消耗资源的产业,所以我们要提高服务业在整个产业体系中的比例。
    3、促进资产投资
    资产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和房产投资,也就是资本市场投资和房地产市场投资。资产投资是公众投资的重要投资形式,提高人们的财产性收入在收入中的比例的关键问题,是要发展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财产性收入不外乎就是动产收入和不动产收入,而这两种收入又依赖于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可以说,人们收入的提高,进而消费的启动,是非常有赖于资产投资的。因此,启动投资,当然也包括促进资产投资,包括资本市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
    资本市场投资有赖于资本市场的平衡发展。资本市场的平衡发展需要良好的资本市场制度。我国资本市场之所以出现非理性的大起大落,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资本市场是一个投机性很强的市场,而并不是一个理性的投资市场。我国的上市公司往往无视投资者的利益,不对投资者分红,因而投资者买股票并不是为了买股票分红,其收益只有靠股价的变动,因而只注重股价而不注重分红,其结果就是只能投机而不是投资。如果上市公司注重对投资者的分红,那么投资者就必然将分红作为选择股票的准则,哪个公司的分红好,就买哪个公司的股票,而且当股票价格上涨超出其分红预期时,就会停止购买,从而会实现股价的理性变动,使资本市场成为一个投资性市场。正因为我国的资本市场缺乏投资性而充满投机性,所以也为资本市场上的违规行为提供了活动空间,从而使得大的投机者严重扰乱股市秩序,损害正常投资人的利益,不断出现一些违法之徒。因此,要促进资本市场投资,关键是深化资本市场的改革,为人们的投资提供一个理性的投资市场。
    房地产投资是资产投资的重要内容,但房地产投资需有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房价不能非理性地大起大落。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巨大问题,例如,利润过高,福布斯排行榜几乎每年排在前面的大都是房地产商,制造企业投资者辛辛苦苦几十年的运作,竟然没有房地产商几年的炒作利润高;又例如,近几年的腐败案件几乎大都与房地产商有关,房地产商成了权钱交易的主角;再例如,一些房地产商忽视广大社会群体的利益,经常出言不逊,损害人们的情感,使得社会对其反感度很高。因此,房地产市场需要规范和改革。从目前来看,房地产的价格应恢复到2006年的价格水平,形成理性价格。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人们对房地产的投资。
    二、启动消费
    启动投资虽然对启动内需有着见效快的功能,但内需启动,最终是要靠启动消费来实现。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的支撑,任何投资都不可能持续维系。因此,我们在启动投资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对消费的启动。一般来说,消费包括三种形式的消费,即:收入性消费,信贷性消费,预期性消费,所以启动消费应全方位地启动这三种形式的消费。
    1、推动收入性消费
    所谓收入性消费,就是指人们靠自己的收入而进行的消费。由此可见,影响收入性消费的关键因素,是收入的变动。因此,如果要推动收入性消费的增加,就必须提高人们的收入。我国目前收入性消费低迷的原因,就是人们的收入增长缓慢,因而为了推动收入性消费的提高,我们就必须提高人们的收入。
    如何提高人们的收入?从目前来看,应着重做到以下几条:一是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例如可以通过减税、退税和提高个税起征点的方式,使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能够有效提高;二是提高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使劳动收入与企业利润的变动能够保持相辅相成的关系;三是提高财产性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例,包括提高人们的动产收入和不动产收入;四是提高农民的收入,例如通过城乡一体化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城乡一体化既包括公共产品享受城乡一体化,也包括城乡经济体制一体化;五是提高经济落后地区人们的收入,为这些地区的居民创造就业和创业机会。总之,应通过大幅度提高居民收入而推动收入性消费的增长。
    2、推动信贷性消费
    所谓信贷性消费,就是指通过借债而消费。信贷性消费是重要的消费形式,尤其是对于不动产消费,信贷性消费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例如住房消费,就是往往要通过信贷消费来实现的,因为任何一个人不可能大学一毕业就有钱买房,一般都要靠信贷性消费来买房子,也就要通过购房按揭来实现住房消费。因此,启动消费的重要内容是启动信贷消费。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是因为美国在信贷性消费上出了问题,但这并不标志着信贷性消费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美国在信贷性消费上搞过了头,向那些根本不可能还得起购房贷款的人发放贷款,并且以此而去发展所谓的信贷证券化,放任投资银行将无有信用基础的信贷活动泡沫化,从而导致信贷性消费出了问题。不过,这并不说明信贷性消费本身有问题,信贷性消费仍然是消费的重要内容,象不动产这种消费,还是要依靠信贷性消费来完成。因此,我们要启动消费,就必须要推动信贷性消费。
    如何推动信贷性消费?信贷性消费包括三种形式,一个是信用性信贷,也就是以收入为基础的信贷,凡是有稳定的相当数量收入的人,都可以享受这种信用性信贷,这种信用性信贷的关键,是要准确把握人们的收入状况;另一个是抵押性信贷,也就是通过一种具有抵押功能的财产而获得信贷,包括股权抵押、不动产抵押、收藏品抵押等,当然,各种抵押财产要建立在产权清晰和定价正确的基础上;还有一种是担保性信贷,也就是通过相关个人或者机构的担保而获得的信贷,例如大学生助学信贷,就是属于这种担保性信贷,我们应该通过选择良好的担保方的方式而完善这种担保性信贷。
    3、提升预期性消费
    所谓预期性消费,就是指人们的消费中有一些是受预期影响的,这些受预期影响的消费,就是预期性消费。一般来说,人们的预期越好,预期性消费就越高。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提高人们的预期,推动预期消费的上升。
    预期性消费有赖于预期的提高,而预期的提高,则又有赖于人们的信心,信心从何而来?信心取决于人们的两种感觉,首先是安全感,包括:生活安全,例如自己退休后生活能否保持应有的水平;工作安全,例如自己会不会失业,失业后无有应有的失业保障金,能否再就业;生命安全,例如自己生病后能否享受良好的医疗保障,会不会遇到看病难或看不起病的问题;财产安全,例如自己的财产会不会缩水,存在银行的钱会不会因为银行的破产而损失掉。上述这些安全,需要有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法治制度。因此,安全感有赖于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法治制度,所以我们要增强人们的安全感,就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法治制度。
    当然,人们的信心也有赖于人们的增长感。所谓增长感,就是指人们普遍认为经济和收入都会有较快的增长,其中包括:一是整个国家的经济还会增长,例如认为中国现在还没有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人们的致富欲望和冲动仍然很强烈,因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还处于快速上升的通道上;二是自己所在的地区的经济还会上升,如果只有国家经济上升而自己所在地区的经济不能上升的话,人们的增长感就会受到影响,从而预期就会受影响,因而我们应该让我国不同地区的人都要有本地经济还会增长的认识,协调好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三是自己的个人收入还会增长,因为如果只有国家经济和地区经济的增长,而自己收入并不能随着国家经济和地区经济的增长而增加,那么人们的增长感就仍然很低,预期就会很差,因此,我们要关注各个社会阶层的收入状况,尤其要使低收入者的收入能随着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增长而不断提高,从而提高所有人的增长感,保证社会预期的不断提高,从而促进预期性消费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