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产业经济
呼伦贝尔市旅游业发展评价分析
作者:覃朝晖    发布:2009-02-23    阅读:2603次   
    旅游业的发展对呼伦贝尔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其客观的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就呼伦贝尔旅游业发展的现实,对呼伦贝尔市旅游业的发展综合情况、消费情况、特色优势、及具体的发展情况进行详细的评价。
    一、呼伦贝尔产业结构关系及旅游业的地位评价
    一直以来,我们基本都是以三大产业的发展来统计经济发展状况,特别是三产之间的比例关系,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层次,发展到发达阶段,第三产业的比重比较高,比如现在的发达国家美国、日本等。通过在呼伦贝尔市的调查,到底三产之间是怎样的比例才是最标准的,最合适的,这样就提出了一个新课题,调整呼伦贝尔市产业结构关系,使呼伦贝尔市政治、经济、文化等协调发展。
在呼伦贝尔市当前的发展阶段,是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基础设施,金融体系,科技教育各方面还不够完善,不可能直接跳跃到第三产业发达的阶段,而需要各个方面协调发展,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这是一个漫长的、系统的工程,谨防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追求市场而粗放型、破坏性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旅游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平衡点,既可利用旅游业的发展发展第三产业,也可利用旅游业的发展来发展传承文化,还可利用旅游业的收入,回馈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但如果发展不当,也可能给呼伦贝尔大草原不可弥补的损失,例如,旅游业的发展的外部不经济效益,破坏了生态环境,污染了大草原,影响了呼伦贝尔的可持续发展等。
表1    三大产业发展经济指标(亿元)[①]
 
中国
内蒙古
呼伦贝尔市
鄂温克旗
新巴尔虎左旗
新巴尔虎右旗
满洲里市
 
2004年
第一产业
20744
506.07
71.79
3.58
3.21
2.77
1.27
第二产业
72387
1332.47
73.03
13.58
2.29
4.94
11.61
第三产业
43384
873.53
116.97
5.97
1.96
1.24
22.20
2005年
第一产业
22718
600.09
89.38
4.08
3.67
2.26
1.27
第二产业
83208
1685.13
91.43
15.91
3.07
7.27
3.01
第三产业
73397
1537.55
138.39
7.43
2.13
1.98
28.7
 
    由上表可以看出,全国目前还处在工业发展阶段,工业产值比重较大,第三产业也发展非常迅速,2005年产值比2004年增长69%。呼伦贝尔市第三产业的比重高,发展也比较迅速,2005年占总产值的43%,虽然比重高,但是由于呼伦贝尔的特殊性,处在经济发展中阶段,并不能反映其产业结构的优化,相反,发映了其他产业的发展还不完善。旅游业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中扮演的重要的角色,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交通、餐饮、住宿等各方面的发展。表中显示,中国在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并逐步从旅游大国在向旅游强国转变,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尤为活跃,也逐步引起的国家和世界的关注,民族文化旅游,民俗旅游等掀起了国内外旅游的新高潮,现在流行界流行的民族风,推动了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民族手工业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播。呼伦贝尔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也给呼伦贝尔特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的条件。
    二、呼伦贝尔旅游业发展情况综合评价
    根据呼伦贝尔旅游业发展,建立一个评价其旅游业发展的指标体系,包括:旅行社总数、国际旅行社数、国内旅行社数、星级宾馆数、景区数、入境旅游人数、国内居民出境居民人数、国内旅游者人数、旅游总收入、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
表2   呼伦贝尔旅游业发展情况[②]
 
指标
呼伦贝尔市
全国民族地区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3年
旅行社总数
19
20
27
1298
国际旅行社
10
11
11
186
国内旅行社
9
9
16
1112
星级宾馆个数
19
24
30
 
三星级宾馆
4
4
5
 
二星级宾馆
12
15
19
 
一星级宾馆
3
5
6
 
A级景区
9
12
14
 
AA级景区
8
11
13
96
AAAA级景区
1
1
1
48
入境旅游人数(万人)
11.91
13.76
15.5
215
国内居民出境总人数(万人)
3.25
3.24
3.7
 
国内旅游人数(万人)
136.4
157.0
185.8
12333
旅游总收入
(亿元)
10.68
16.34
16.8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
4803
4907
5500
59929
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6.71
12.28
12.3
563
 
    由上表可以看出,呼伦贝尔的旅游业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旅行社的数量在不断的增长,特别是国内旅行社增长的比较多,目前,全市有国际、国内旅行社56家,比2003年翻一番还多。国际旅游社也在发展呼伦贝尔发展更广阔的市场,特别是满洲里的边境城市的旅游,呼伦贝尔草原民俗旅游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星级宾馆的增长反映了一个地区接待能力的提高,目前呼伦贝尔市有旅游星级饭店35家,其中三星级10家,客房总数达到2600间,床位5000张,呼伦贝尔接待能力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增长,还会不断的增加,就当前的接待能力和交通能力,都还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需要进一步完善。具备一定接待规模的旅游景区景点50余个,其中A级旅游景区19个,景点虽多,但良莠不齐,缺乏标准化管理,问题层出不穷。全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6000人,间接从业人员达3万人,是解决就业的好的途径,但在一牧户家庭游旅游景点调查表明,由于不会汉语而放弃发展旅游的牧户大有人在,因此,提高当地人的汉语水平和教育水平也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条件之一。在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方面,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是成正比的,要提高旅游收入,关键是要吸引更多的游客,这需要在完善各方面条件,加大宣传,培育特色优势资源等。
    三、呼伦贝尔旅游业消费情况评价
     呼伦贝尔旅游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是由传统的接待事业转变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并由过去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发展为集观光、度假、休养、民俗、考察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等一体化服务体系,并且在不断地完善之中。
表3    旅游消费者旅游消费的主要目的-调查资料分析结果
 
观光
渡假
会展
探险
考古
休养
考察
宗教
民俗
访友
其他
内蒙古
 
 
 
 
 
 
云南
 
 
 
 
 
 
广西
 
 
 
 
 
 
 
 
 
西藏
 
 
 
 
 
新疆
 
 
 
 
 
 
 
 
贵州
 
 
 
 
 
 
 
 
陕西
 
 
 
 
 
 
 
 
 
图1   旅游消费目的分析
    从整体上看,呼伦贝尔旅游业正在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发展为集观光、度假、商务、会展、研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但是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享受型极少。即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型旅游活动多,而考古、考察、探奇、宗教、会展等专项特点旅游较少。到内蒙古旅游的大部分旅客主要目的集中在观光、度假、等方面,到呼伦贝尔的旅游者也都集中在这几个方面,这也就给呼伦贝尔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民俗、修养、考察方面具有很大潜力。如在民俗方面,蒙古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各具特色;在考古方面,寻找成吉思汗墓,神秘的草原石人,最早的敖包等;在宗教方面,甘珠尔庙是呼伦贝尔草原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
表4    内蒙古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及消费情况[③]
指标
内蒙古
 
2003年
2004年
旅游收入总额(万美元)
13836
25313
长途交通费
3249
5946
飞机
2209
4042
火车
442
1189
汽车
598
715
住宿
814
1490
餐饮
649
1187
景区游览
303
554
娱乐
704
1288
购物
6486
11862
市内交通
180
329
邮电通讯
580
1063
其他
871
1594
 
    旅游活动的组织安排是影响旅游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旅游活动主要包括食、行、住、游、购、娱等一系列活动。到内蒙古旅游者及呼伦贝尔旅游者的消费者,主要集中在购物、交通、住宿方面,可以在餐饮、娱乐方面重点发展一下。据统计,在呼伦贝尔旅游消费结构中,吃住行比重近60%,而约占40%,这主要是外国入境者的消费情况,在国内游客的消费中,吃住行的比重还要高,而游览购物的比重相对低。由上表可以看出,游客在购物上的比重很高,2004年占整个旅游收入的46%,这说明在旅游纪念品市场方面有很大潜力,特色别是在满洲里,具有俄罗斯特色的产品买得很不错。旅游景区游览的收入较低,需要完善景区建设,适当提高旅游景区门票。飞机占旅游交通费的大部分,应该完善公铁路建设,满足不同层次旅客的需求。   
    四、呼伦贝尔旅游特色优势评价
    每个地区都有自已的特色和优势资源,这种特色优势资源有先天形成的,也有后天培养的,呼伦贝尔有天生的草场资源,有当地独特的民族风情,有内陆最大的贸易口岸,怎么来把这些条件转化为其旅游业发展的条件,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
表5   呼伦贝尔旅游特色优势与劣势评价[④]
项目
旅游产品资源特色
旅游交通条件
旅游价格每人每天
旅游服务质量
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收入
旅游接待人数
呼伦贝尔
草原观光,草原民俗风情。
机场铁路:海拉尔,满洲里
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
服务不完善,
有待改进。
基础设施建设中,需要进一步发展
2005年
46.09亿人民币
361.55万人次
内蒙古
草原观光,草原民俗风情。
机场铁路:呼和浩特,包头。
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
服务有待改进。
基础设施建设中,需要进一步发展
2005年旅游总收入208.09亿元
2161.76万人次
云南
自然风景,
西南民俗。
机场:昆明
铁路:玉溪、大理
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
服务相对完善。
基础设施完善中,相对较好。
2005年
430.1亿元
7011万人次
西藏
高原观光,
宗教民俗。
机场铁路:拉萨
线路较少
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
价格高
服务不完善,
有待改进。
基础设施建设中,相对薄弱
2005年19.3亿元
180万人次
广西
山水观光,
南方民俗。
机场铁路:桂林、柳州
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
服务相对完善。
基础设施完善中,相对较好。
2005年
360亿元
6150万人次
  
    由表5,呼伦贝尔旅游产品资源的特色突出了一个草原观光,草原民俗风情的特色,其它地区不可比理的;交通方面不是呼伦贝尔的旅游的特色,反而是个瓶颈,需要经后重点发展的;在旅游价格方面,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但是,高层次的消费相对欠缺,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在旅游服务质量上看,服务体系有待完善,与旅游发达地区有很大差距,服务质量不高,投诉体系也不完善,如果要使其旅游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必须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合理的服务体系。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基础设施不完善,正在改善之中,这也不是呼伦贝尔旅游发展的特色优势。综合上述分析,呼伦贝尔旅游2005年总收入为46.09亿人民币,接近整个内蒙古旅游总收入的四分之一,接待国内外游客361.55万人次,而云南2005年旅游总收入430.1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7011万人次。差距较大,接待能力也有限,不过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各方面的发展,呼伦贝尔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尤其是这里的有其独特的资源特色和优势,在自然资源方面,有美丽的草原风光、森林风光、冰雪风光等。在人文资源方面,这里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马头琴,蒙古长调,有热情的少数民族人民,有浓香的马奶酒、有鲜嫩的手把肉,让游客流连忘返。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呼伦贝尔的优势体现在其旅游产品资源特色方面,其相对优势在于价格适中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而其劣势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服务不完善等方面。优势方面应该加以培育,提高竞争力,是劣势的方面应该加于扶持,不要给优势拖后腿,阻碍整个旅游业的发展。
    五、呼伦贝尔市地区旅游业具体发展情况分析
    鄂温克旗“十五”期间,共接待旅游者63.2万人次,年递增24.2%;实现旅游收入25826.5万元,年递增164.5%。2005年,共接待旅游者18万人次,旅游收入9601.8万元。与2000年相比,接待人数增长2.9倍,旅游收入增长19倍。新左旗“十五”期间,全旗共接待海外旅游者5106人次,创汇98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46.5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1800万元人民币,旅游总收入12603.6万元人民币。2000年全旗接待游客12981人次,旅游收入103.8万元,2005年全旗接待游客21万人次,旅游收入7560万元。接待游客增长15倍,旅游收入增长72倍。新右旗“十五”期间,全旗接待国际游客5.69万人次,创汇776万美元;接待国内游客51.86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到2.02亿元。2004年,满洲里旅游总人数达187万人次,旅游收入11亿元。
 
 
 
表6   新巴尔虎右旗旅游收入及接待情况表[⑤]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接待总人数
(万人次)
11
4.95
17.2
24.4
国内接待(万人次)
9.57
3.99
15.6
22.7
海外游客(万人次)
1.43
0.96
1.6
1.7
旅游总收入(万人次)
1100
406.2
6700
12000
国内旅游收入(万元)
867.6
248.5
4150
8634
外汇收入(万美元)
28
19
319
410
 
上面一些数字反映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呼伦贝尔各个地区旅游业发展很快,并且各个地区有其独特的资源,尤其是满洲里,以其边境城市地理优势和边贸交往的优势,旅游业发展比较充分。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个问题,就是各个地区旅游业发展不平衡,旅游资源没有合理整合,没有一个既统筹全局,又照顾各旗旅游业发展的合理的规划,这是经后工作应该着重解决的。
     综上所述,呼伦贝尔旅游业发展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对其综合的评价分析,我们进一步找出呼伦贝尔发展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利用当地的优势发展有其特色的旅游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田里.旅游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2]赵广华.内蒙古精品旅游线路[M].内蒙古:远方出版社,2005年5月.
[3]统计资料手册2004年.鄂温克族自治旗统计局,2005年4月.
[4]统计资料手册2005年.鄂温克族自治旗统计局,2006年4月.
[5]于桂芝.呼伦贝尔市统计年鉴2001年[M].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统计局,2002年7月.
[6]于桂芝.呼伦贝尔市统计年鉴2002年[M].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统计局,2003年7月.
[7]鄂温克旅游局.鄂温克旅游,2006年7月.
[8]鄂温克旅游局.鄂温克乡村旅游汇报材料,2006年7月.
[9]新巴尔虎左旗.新左旗旅游局十五工作总结及“十一五”规划,2006年7月.
[10]鄂温克旅游业局.2005年工作总结,2006年1月.


[①]数据来源:《统计资料手册2004年》,鄂温克族自治旗统计局,2005年4月;《统计资料手册2005年》,鄂温克族自治旗统计局,2006年4月
[②]数据来源:《呼伦贝尔市统计年鉴2001年》、《呼伦贝尔市统计年鉴2002年》、《呼伦贝尔市统计年鉴2003年》
[③]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05年》
[④]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05年》、《西藏统计年鉴2005年》、《广西统计年鉴2005年》、《云南统计年鉴2005年》
[⑤]数据来源:《新右旗旅游业发展概况》,新巴尔虎右旗旅游局,200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