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大量印刷美元的后果
作者:党爱民 发布:2009-03-27 阅读:2451次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3月18日表示,将额外拨款1.2万亿美元,用于降低美国长期贷款利率以及企业和个人借贷成本,以提振经济。同时,美联储将购买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和由两房担保的75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证券。接着,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将银行短期借贷利率保持在零利率区间,专家预计这样的低利率水平将会持续到明年。继美联储宣布拨款计划后,美国公债价格上涨,股市也急剧上升。特别是获救的两房,股价在6小时内上涨约60%。
不出所料,美国开始大规模印钞了。我在2008年10月14日的一篇短文中指出“随着欧美国家央行无限制借贷美元给银行的政策出马,本次金融危机最凶险的阶段已经过去,随后转为相对谨慎试探。”在这篇文章中,我指出:“美国让中国来救市,那是客套话。美国会缺少美元吗?笑话!美国让中国来救市,那是安慰中国的话,因为,中国手中的美元不是中国人印出来的,是美国人印出来的,是中国人拿真金白银、拿命拿血换来的。” 这篇文章刊出后,很多学者对于我的“本次金融危机最凶险的阶段已经过去”的判断不认可。最近宋鸿兵也多次提到金融危机“第二波”。很显然,这次美联储如此大规模印钞,与“第二波”的到来不无关系。然而,不管“第二波”有多凶险,也不管还有“第三波”、“第四波”,只要印钞机一开,再大的波也能抵挡得住。因此,我仍然认为“金融危机最凶险的阶段已经过去”。“最凶险”主要体现在人们对金融危机毫无防备、毫无意识,于是对突然发生的金融危机束手无策。现在全世界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金融危机上,因此,后面几波危机的规模即使再大一些,但造成的破坏也是有限的。
现在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如此大量印刷美元的后果是什么呢?本文以明斯基(Minskey)提出的“华尔街范式”,和马克思的G-M-G’的分析方法,以及本人提出的过剩经济学相关原理为基础,对此做一个分析。
一、大量印刷美元会导致通货膨胀吗?
有些经济学家指出,大量印刷美元,会造成全世界通货膨胀。呵呵,这种观点太机械了,太教科书了。得出这种结论的经济学家,他们使用的货币模型仍然是“货币数量论”那一套老掉牙的东西。
“通货膨胀是钞票印多了”,这句话完全正确。但是,它的逆命题“钞票印多了会通货膨胀”就不一定正确了。钞票印多了,是通货膨胀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不仅要看钞票的多少,还要看钞票的分布,也就是说还要看钞票持有在谁手里。
我在《论发展中国家的有效需求与就业》一文中,提出一个总需求模型,非常简单。资本家集团按照他们的需要(欲望)消费,而广大劳动阶层按照他们的收入消费(这也就是波兰经济学家卡莱茨基的那句名言包含的道理)。如果资本家集体每天吃100个饼,且每做一个饼,资本家集体得到50%,那么社会总需求就是200个饼,如果资本家得到三分之一,那么社会总需求就是300个饼。如果社会生产力大于或等于这个模型估算得出的数量,就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否则,就有可能发生通货膨胀。
在这个总需求模型中,资本家是按照欲望消费,与他们手中钱多钱少几乎没有关系(也就是马克思说的市场需求不取决于绝对购买力),而老百姓手中的钱是由他们的工资决定的,工资又是和分配密切相关的。现在美国大印钞票,印出来的钞票到哪里去了呢?非常复杂,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些钞票绝对不会跑到那些普通劳动者的手中,而如果跑到那些资本家的手中去了,就不会对社会总需求产生任何有意义的影响。
简而言之,那些用来救市的钞票,少部分被企业的高管拿走了,而大部分仍然停留在金融系统中,由于消费需求不足,企业便没有贷款投资的意愿。谈及中国的情况,即使有人愿意贷款,充其量不过是一批“庞氏”企业。这些企业拿到了贷款,也是投资到资本市场,而不会进入实体经济,也就是说,这些贷款不会增加总需求,也就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2009年2月13日,我写了一篇文章指出“全球通货紧缩是主基调”,虽然不是很严重的,但会持续很长时间。失业加剧了广大劳动阶层的贫穷化,因此,全球消费市场会继续萎缩,由此引起投资萎缩,进而引起总需求萎缩、物价下降,温和通货紧缩是未来的主基调,而货币供应量的激增不会改变这个基本格局。
二、印刷美元会导致美元崩溃吗?
有些学者认为,美国如此大规模印刷美元,会导致美元失去信誉,美元会崩溃。其实这种担心也是多余的。我在《以生产过剩为基础的社会分红》一文中指出:维持货币的信用的物质基础是全社会的生产力,而不是局限于一些金融资产、或黄金。美国有强大的军事力量,科技力量,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是维持美元信用的国内基础。同时,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几乎在全世界流通,这就是说,世界其它各地的生产力也是维持美元信用的物质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如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采取出口导向战略,是维持美元购买力的主要力量。
全球化具有“双刃剑”的本质。一方面是世界最先进的科技力量、最雄厚的资本与最廉价的劳动力相结合,创造了空前巨大的生产力,扩展了生产可能性边界,但另一方面,这种结合是以低工资劳动力替代高工资劳动力,也就必然空前地导致社会两极分化、极大地压缩了社会总需求,导致市场萎缩、经济危机。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剥削剩余价值的条件空前优越,而实现剩余价值的条件空前恶化。全球化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压缩了社会购买力,也就是说,全球化提高了美元的实际购买力,使得美元的物质基础更加牢靠。只要美国不搞贸易保护,那么,出口导向型国家的生产力始终是维持美元信用的主力军。因此,美元不会崩溃。
如果美国搞贸易保护,就必然要在美国本土生产美国需要的消费品。那么,因为目前美国国内制造业的空心化,美国一时来不及调整产业结构、恢复制造业,于是必然会导致美国国内通货膨胀,这时候再谈“崩溃”也为时不晚。
三、印刷美元对中国有害吗?
有些学者认为,美国大印美元,会导致我们持有的2万亿美元稀释、缩水。这种话现在很多人愿意听,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现代资本主义是一种“拜货币教”,一切经济的目的是为了赚取更多的货币,赚钱就是赚钱,并不是为了买东西才赚钱。这是根本之根本,也是明斯基(Minskey)提出的“华尔街范式”的核心,也是马克思《资本论》中描述的G-M-G’的本质。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鼓吹的“完全市场经济”,采取“出口导向战略”,其本质已经脱离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完全蜕化为资本主义的“赚钱”,以货币增殖(注意:不是增值)为目的,以外汇储备增加为目的,把外汇储备增加变成了一项浩大的政绩工程。
中国想赚钱,印度想赚钱,墨西哥也想赚钱,所有出口导向型的国家都想赚钱。美国不印钞,钱从哪里来?赚谁的钱?一种是有钱可赚,但货币被“稀释”,一种是货币不被“稀释”,却没钱赚,究竟选择哪一个?其实,所谓货币被“稀释”纯粹是臆想出来的,谁怕“稀释”谁就赶紧买东西呀!呵呵,那些持有巨额美元的国家,在市场上找不到任何一件合意的物品可以购买。“不买国债买什么”,这就是最真实的写照。赚钱就是赚钱,赚钱并不是为了买东西,这就是马克思曾经引用过的亚里斯多德的概念:货殖。货殖不是经济,经济是为消费而生产,而货殖就是赚钱。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脱离了为人民服务、脱离了为消费而生产以后,剩下的就只有赚钱,只有“拜货币教”。
前段时间我们领导人去欧洲,先是罗列了华尔街的4大罪状,如监管不力等,紧接着又诉说了我们面临的5大困境,什么出口下滑等。华尔街是贪恋、华尔街是监管缺失,但如果华尔街前几年监管严了,我们的“出口下滑压力”早就该出现了,断然不会撑到今天。批完了华尔街,自己在干什么呢?自己给银行摊派贷款任务,原来是企业求着银行贷款,现在是银行求着企业贷款。这些贷款的质量怎么样呢?呵呵,为什么不监管严一些呢?正如谢国忠所言,“用新泡沫救旧泡沫不可为”。
很多学者对中国不断购买美国国债提出质疑。“不买国债买什么?”问题根本就不在买国债上,在于赚美元上,在于出口导向上,在于经济发展已经脱离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已经脱离了全民共同富裕的郑重承诺。有些学者提出拿外汇储备买高科技,先不说根本就买不回来高科技,即使买回来了,老百姓没有消费能力,这些高科技为谁服务?有些人说买石油,或其他原材料,呵呵,买了石油干什么,最后还是要拿去换美元。因此,既然赚了美元,就没有什么好买的,就只有等着打水漂了。现在有些人操心2万亿的前途,这些人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何必呢?2万亿本身就是给美国缴纳的铸币税,缴了税,就别想着拿回来了。
四、大量印刷美元的后果是市场失灵
现在美国这样大印钞票,在货币注入口、即货币流的上游,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堰塞湖,这些金融机构拥有大量的资金,表现为严重的流动性过剩。而堰塞湖的下游,却是河床干涸、断流,表现为通货紧缩。中国的4万亿救市方案,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用于搞投资,于是那些能够分享到这些投资项目的官僚资本,会取得巨额的利润,他们甚至可以不通过任何生产活动,就可以取得利润。在“货币拜物教”的资本主义经济中,生产是为了赚钱而不得不做的累赘事,生产并满足社会需求是资本主义的“副产品”,如果可以不通过生产就能赚到钱,他们就绝对不会舍近求远。于是,所谓市场经济可以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就丧失殆尽。
观察近10年中国崛起的富豪,几乎没有哪个是从事实业起家的,发财的都是那些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的,或者就是那些能够与官僚勾结在一起的。那些从事实业的人士,他们在富豪榜上的地位,逐渐下滑,尤其是那些小企业主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在大官僚、大资本面前节节败退,10年以前,他们或许还是社会精英,但如今已经完全被从社会精英中剔除。
社会大众的消费需求的萎缩,导致企业对实体经济的投资萎缩,从而导致社会总需求萎缩。政府为了提高GDP指标,就想尽一切办法上项目,而这些项目一方面消耗大量社会资源,另一方面没有显著的社会效益。钱在少数人手里,钱在政府手里,因此,资源配置的主动权就在他们手里,这样一来,资源配置就无法充分照顾到社会大多数,于是,就导致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严重失灵。
今天的资本主义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尤其是分配关系)的倒退所造成的危机:从供给的角度来看,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可能性边界拓展了,生产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失业增加,工厂倒闭,社会两极分化,社会总需求萎缩。这样便导致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缺口。因此,在今天这样的情况下,只要把钱印出来,对应的物质产品应有尽有。因此,各国政府在可能发生社会动乱的情况下,会极不情愿地把钱用于社会福利,从而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社会不稳定(犹如战争一样),成了印钞的一个极好借口。人民不满的程度越高,花在人民身上的钱就越多,人民得到的福利就越多,社会的实际产也就越多。反之,如果人民觉得已经比较满意了,政府就不会为老百姓印钞票了。因为,如左小蕾所言,印钞票是万不得已的时候才做的。
五、全民大哭穷也是走出危机的一种办法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就能够得出一条提高社会福利的途径:那就是哭穷。明明一个人今天吃饭了,但他对外面的人讲,我已经好几天没吃饭了,于是,政府就给他印点钞票,于是,他不仅有饭吃了,还比以前吃得好一些了;一个人明明有肉吃,他却对外面说,我好几个月不知肉香了,于是,政府怜悯他,为他印点钞票,他却吃到山珍海味了。一个明明没病,他却对外说我久病未治,于是政府为他印点钞票,它却可以吃到补品了。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就应该在路边、在人多的地方,号啕大哭,哭给大家看,哭给新闻界看,哭给高层看。高层只要把那些用于“投资”的钱,拿出很少一部分,大学生的问题就解决了。但要解决问题,就要哭给高层看,让高层知道。前段时间,有个女孩给招聘的人下跪,就做得很好。装穷,是装给政府看的,是装给能印钞的人看的。如果有很多说自己吃不饱、穿不暖、住不上房,甚至传出饿死人的消息,那样,必然要写进历史。这些阴暗的、负面的、有损政绩的消息传出来,决策者一定会很紧张,于是,就开动印钞机,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只要大家哭一下穷,社会福利就提高了,经济的实质内容转好了。
印钞,是一种“罪过”,会被“经济学家”责骂,不到万不得已不为;饿死人,也是罪过,会被写进历史,会被后人责骂。现在我们要做就是,拼命制造后人的骂声,用后人的骂声淹没“经济学家”的骂声,于是,政治家便迫不得已,为人民服务的印钞机就开动了,经济问题就解决了。当然,如果决策者足够聪明,根本就不理会那些下三滥的经济学家的骂声,直接开动印钞机,充分调动各种闲置的要素,让它们为人民服务,切实做到以人为本,老百姓也就没有必要刻意去哭穷了——哭穷,毕竟是一件有伤尊严的事。
哭了,手里有钱了,市场经济仍然会发挥出其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