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宏观经济
中国经济身陷长期通货紧缩风险依然存在
作者:李锦普    发布:2009-05-15    阅读:2520次   

    过去的2008年,中国经济最具争议的话题是持续攀升的通货膨胀,以及引发的关于“通货膨胀的实质是什么?”和“中国的通货膨胀仍然是一个货币现象”的坊间大争论。而此时,在持续噩耗不断的国内外严峻经济形势下我们热议的话题悄然变为“有进一步通货紧缩风险的倾向。
  早在2007年年底,一些 经济学者就认为,从1999年底到2007年二季度末,M2(广义货币供应)从12万多亿增长到37.7万亿,增长3倍多;各项贷款从9万多亿增长到25万多亿,增长近3倍;外汇储备从1546亿增长到13326亿美元,增长近9倍,从而导致金融市场上货币泛滥,先后推高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中国式的通货膨胀不可避免。当然也有学者通过对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虚假繁荣得出短期通胀(3-5年内)是不可避免的,长期则是通货紧缩,理由是美国的次贷危机是典型的过度消费,导致经济的疲软。
   美国经济学家乔那森。安德森曾在国内的一家知名报纸上发表“中国本轮通胀是暂时的,结构性压力长期存在”的文章,认为2008年中国上半年是通货膨胀,而下半年将回归正常,就算是这个老外,还是认为中国结构性通胀压力是长期存在的。说起结构性通胀,主要是指部分商物品的价格过高,产生局部通胀。有人更是针对这个结构性通胀进行内在原因分析,认为中国的国营企业等垄断企业是低效率的,但是却分配到超过其效率和贡献的收入(即以工资的形式分配到超过其应得的货币工资,这部分多发的货币是通胀的根源),而这种状况预计长期无法改变,因而结构性通胀在中国是无法避免的。
   截止2009年至1月末,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9.61万亿元,同比增长18.79%;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1.99万亿元,同比增长21.33%,是1997年以来新高;1月末,M1余额为16.52万亿元,同比增6.68% 。外汇储备达到惊人的近2万亿美元,按照原来的通货膨胀的观点,这样的货币供应量一定导致更高的通货膨胀。
  然而,事实是上中国经济已感到了通货紧缩的威胁。直接的感受是就业大幅下滑,虽然裁员被严格控制,但是减薪在一些企业就很难避免了,普通的消费品价格也在下降,同时受近来世界多数国家爆发的猪流感问题,对当前的全球经济缓慢复苏无疑是雪上加霜。尤其是对农副产生猪加工以及旅游和航空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打击。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从2008年的8.7%下降到2009年的3月CPI下降为—1.2%,主要是受翘尾因素影响,翘尾因素为-1.8%,新涨价因素为0.6%。今年全年翘尾因素为-1.2%,意味着即使各月CPI环比为0,即没有任何新降价因素,全年CPI也将下降1.2%。估计4月份CPI也将继续为负,那将是持续5个月为负。 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3%,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创82个月新低。2008年第四季度的名义GDP仅仅只有6.8%。当然,没有统计到CPI 指标中的房地产价格名义上虽然基本不变,实际上开发商通过打折,成交价已经下降。股市当然也已经大幅缩水,尽管近期有些反弹,但是总量上已经大大缩水了。这些都是通货紧缩的表现。
   如果仅仅从经济学角度考虑,这是因为中国从2007年到2008年上半年,一直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不仅大幅提高存款准备金(最高是17.5%,是10年来的最高点)和利率,较少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也表现在信贷紧缩、价格控制,以减少投资,进而减少收入,从而减少货币需求,以及通过直接的价格干预上。进入2008年,中央通过信贷紧缩、颁布严厉的购房政策和一系列相关政策开始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真正强有力的调控,使得房地产市场开始进入业界人士惊呼的“严冬”。这些紧缩的政策经过半年到1年的时间,开始对房地产市场泡沫、股票市场泡沫进行了挤压;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和出口退税减少等,2008年上半年就对中国的低端出口产品实施挤出政策,这些,都在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后产生了很强的药效,中国经济开始降温,而且是急剧的降温。
  同样可以用另一种经济观点解释,西方金融危机才是最重要的原因,是系统性的。但是,中国的外汇储备还是增加,人民币基础货币供应还是增加。一句话,西方金融危机并没有影响到人民币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按照货币数量论的观点,通货膨胀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这显然是一个和今天中国的实际经济情况背离的结论!说明用货币数量的观点来解释中国的经济现象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短期经济来说。
  去年年初,一些知名的国内经济学者用单纯的货币数量理论解释中国当时的经济现象时,常常引用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的名言“通货膨胀总是,而且处处都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是而且只能是由于货币数量的增长速度快于产出的增长速度而造成”的假说。就是在这个意义上,通货膨胀在任何地方都永远是一种货币现象”。  从上世纪80年代34个国家的货币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关系来看,无疑是正确的,经验数据表明,货币增长率高的国家,通货膨胀率也高。然而从短期来说,货币数量论则有很大的缺陷。
  我们来看货币数量论的一个简单公式:
  MV;=PY,上式中,M指货币供应量,V;是指固定的货币流通速度,P是物价水平,Y是产出或者说收入,PY是指名义GDP。
  可见,当货币流通速度不变时,货币供应量和名义GDP成正比。当产出不变时,即现有的物品和劳务不变时,货币供应量又和物价水平成正比。通俗地说,如果一个社会的物品和劳务数量一定,当央行印的钞票多了,物价一定上升,印的钞票过多时,物价上升就会过多,结果通货膨胀就会不可避免。
  关键是,我们要注意货币流通速度V(也有翻译为货币收入周转率)这个变量。
  从宏观上讲,我们可以把V理解为货币在经济中转手的速率,这通常和人们和企业的收入和支出的方式有关,货币数量论认为人们和企业的这种收入和支出的方式和习惯是相对恒定的。实际上,在经济萧条和经济繁荣时,这种方式和习惯会改变,在金融创新越来越快和多样复杂的情况下(如信用卡的应用相当于加速了货币的流动速度,因为人们只有实际交易的时候才使用银行货币,货币的持有量较少了),这种方式和习惯也会改变,而且都是难以预测的,也缺乏经验数据,从而在上式中,V既不固定,也难以合理修正。实际上,货币流通速度不仅和收入水平Y有关,也和利率有关。当Y一定时,较高的利率增加了持有货币的成本并减少了货币需求,他们所持有的人民币必定要经常更多地使用,以支撑既定的交易量,这样,货币的流通速度就提高了。所以,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变量,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水平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就不成立了。
  美国1980年以后的实际M1的周转率(货币流通速度)数据也显示,这个数据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在很大范围内波动。这表明,现实经济生活中,货币流动速度(周转率)并不像理论上假设的那样是稳定或者可以明确预测的。后来,M2的周转率也变得和历史趋势偏离。美联储不得不先后放弃M1和M2作为政策的关键指标。
  再看我们国内的情况,去年下半年以来,央行通过宽松信贷、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确保货币市场的货币供应增加。现在,货币供应超过了需求,虽然利率不能市场调整,但是事实上,利率是调低了,以促进货币需求。现阶段,短期内实际货币需求余额的萎缩并不能得以恢复,即使供应量加大了,也是没什么用的。因此,短期来说,我国的宏观政策的核心不应当是货币供应量,而应当是刺激有效需求的办法,包括刺激消费、投资、增加出口、增加政府支出、减税等。同时也表明,由于宏观上我国的总投资一直小于总储蓄,投资潜力没有发挥,消费也受到抑制,即使货币供应量很大,M1和M2很大,也不会导致全面的通货膨胀,反而时时有通货紧缩的威胁。所以,由于我国经济生活中特有的有效需求不足、投资(不包括政府支出)不够,只要货币供应量相对合理,长期来说,我国面临通货紧缩的威胁可能远大于通货膨胀的威胁。
  当然,国际上的原材料和石油上涨,以及世界范围价格垄断和操纵(如大豆、小麦和棕榈油等价格垄断),导致类似2008年上半年那样的输入性通货膨胀是可能的,但是,这类通货膨胀也并非不可抑制的,当西方金融危机爆发后,一切都发生了颠倒,原材料和石油的价格急剧下降,输入性通货膨胀也就烟消云散了,这就是2008年下半年到现在我们看到的经济现象。
  短期内实际货币需求余额的萎缩可能表现为货币的流动速率快速下降了(流动性不足),由于货币流动速率减小,即使实际货币供应余额M在增加,当这个流动速率减小的影响超过了M增大的影响时,名义GDP(PY)还是下降了。现阶段,表现为物价水平P和收入水平Y的双下降。
  理论上,为了解释上述经济现象,凯恩斯主义给出了IS-LM曲线,均衡的经济是:既满足物品市场均衡又货币满足市场均衡的条件的r(利率)和收入水平Y。换言之,在这个交点,实际支出等于计划支出,实际货币余额需求等于供给。再通俗一点说,在这一点上,实体经济是均衡的,虚拟经济也是均衡的,而且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在货币这个平台上达成了相适应,既不过量,也不缺少。
  如果再从物品市场的角度看,在现在的经济情况下,人们和企业投资和消费的习惯和方式改变了,老百姓不再敢大把的花钱去购房、娱乐等消费;企业对投资也谨慎了许多,银行对许多项目的贷款也谨慎了,这样投资的乘数效应显然变小了,出口需求也大幅下降,这样,短期内,收入水平Y大幅下降了,由于中国的利率是控制的,目前已经调低了许多,这样,IS曲线(物品市场的均衡收入和利率曲线)必然向左移动,由于价格下降存在滞后性(即粘性),近似短期不变,这样总需求曲线AD向左移动,也就是说,由于总需求(有效需求)下降,收入水平也下降了,此时,经济的均衡收入水平Y小于经济的潜在水平,表现为经济的收缩和衰退,企业减少生产规模,减少雇员;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总需求(有效需求)的不足,物价水平P也开始下跌,这是衰退的第二个阶段;随着P的下降,经济进一步收缩,直到一个新的较低的均衡水平,此时,政府开始刺激经济,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促使总需求增加,直到超过此时的产出水平,从而刺激经济开始扩张,慢慢地,企业开始扩大生产,就业增加,物价也开始增加,回到一个新的经济扩张时期。
  可以说,现在我们可能正处于第二个阶段,不仅经济部门在收缩,收入Y在下降,物价P也在逐渐下降。
   也可以认为 ,2008年以来,是总需求的突然萎缩,以及紧缩的宏观政策,导致经济的收缩。但是,从M1和M2指标来看,紧缩的宏观政策本没有影响到这些指标的水平;实际上,紧缩的宏观政策主要通过信贷和物价控制,影响到投资水平,进而减少了收入水平Y,降低了物价水平P。这里,起主要作用的并不是控制货币数量,而是影响有效需求。
  从货币市场的角度看,一方面,由于利率下降,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增加(即不倾向于购买国债、股票、其他长期资产等)货币需求增加,另一方面,由于人们消费和交易的需求下降,拿着货币又没有什么用途,只好倾向于储蓄、购买国债、股票和其他资产投资,从而货币的需求量减少,以上两种情况下,中国的老百姓还是倾向于后一种情况,即导致货币市场的实际货币需求减少。另外,由于价格的下调,使得用于交易的货币需求也下降了,这进一步减少了货币需求。
  现在,我们的经济大概就处于这一个阶段。
  凯恩斯主义通过研究物品和劳务市场供求均衡和货币市场供求均衡来观察经济生活,并且致力于通过财政政策调控投资、消费、政府支出、出口等总需求的方法,通过利率而不仅仅是货币供应量等货币政策,综合解决经济的均衡发展,减少经济的短期波动,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
  这就是中国政府倾向于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而对积极的货币政策始终比较保守的原因。因为,货币政策除了利率,就不得不借助货币供应量的调控,但是在我国,起主要作用的是实际货币余额的实际流动性(流通速率),而实体经济究竟需要多少流动性,往往难以把握的。另外,由于利率不是市场化的,信贷控制和行政干预更容易控制货币的流动性,也就是说银监会和发改委的指令可能更加有效。最后,长期来说,货币供应量大增,根据国际经验,终究是要提高通货膨胀率的,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的威胁。而财政政策可以通过调控政府支出、出口、税收、储蓄、投资等来刺激有效需求,刺激货币需求,改善流动性,调控经济的扩张和收缩,从而控制通货膨胀或者紧缩。

    总之,在严控中国经济通货膨胀的同时,也要警惕中国经济身陷通货紧缩陷进的危险。确保中国经济运行不出现剧烈波动,确保中国经济尽快从危机中复苏,达到触底反弹的利好信号。